王学明
课外培训花费家长一半收入,补课教师年薪200余万元,校外培训机构竞赛成绩成为升学“敲门砖”,学校老师引导学生参加校外培训……近日,媒体报道的种种教育怪象,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校外培训乱象屡禁不止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一方面价格不菲的培训费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再者教师参与有偿补课扰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加强对校外培训乱象的整治已迫在眉睫。
近年来,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和遏制教师有偿补课方面,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极为严厉的惩处措施。比如,建立完善教育培训机构准入制,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对教师参与有偿补课一旦被查实,将在年度考核、職务评审、岗位聘用等方面“一票否决”,等等。然而,这些措施的实施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在利益的驱使下,校外培训领域依然是各方争夺的“唐僧肉”,部分教师违反禁令、铤而走险,违规参与补课。
新学期开学前,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聚焦六类不规范行为,列出时间表,明确具体推进措施,并加大宣传力度。这充分表明了四部委重拳整治校外培训乱象的决心,也为教育培训机构和教师敲响了警钟。与以往的“禁补令”相比,可以说本次整治行动堪称“史上最严”。但能否取得实效,刹住校外培训乱象,还需要实践检验和公众认可。
笔者认为,整治校外培训乱象,既要雷声大更要雨点重。首先,职能部门要畅通举报渠道,鼓励市民积极举报教师违规补课行为,以及教育培训机构的违规办学行为,并对市民反映的问题线索及时处理。其次,职能部门要利用节假日对辖区深入调查,加强对校外培训乱象的查处力度。同时,要通过新闻媒体及新媒体加大对教师违规补课、培训机构违规办学行为的曝光力度,切实起到震慑作用。再者,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依法执教、廉洁从教行为,切实筑牢教师队伍思想防线。
当然,对于广大家长来说,更需要端正教育观念,要意识到校外培训班只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学生学习成长的主阵地还是在学校。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多与孩子沟通,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切莫在功利心态驱使下给孩子报培训班。试想,如果孩子的心思不在培训班上,家长花再多的钱也没用,甚至有可能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笔者相信,只要规范了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校外培训乱象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