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唤醒未来

2018-06-05 16:54周艳
湖南教育·A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课程学校孩子

周艳

教育即唤醒。最有效的教育应该是给予人合适的、需要的、自由的唤醒,点燃内心蕴含的美,并不断散发出来。如此定位,融入了我们对教育现实的思考,尤其是当前教育留下的“果实”与未来发展相冲突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审视为何出发。

一、找到教育中的“人”

高年级有个学生在足球课上表现出积极的兴趣,且资质很好,想报名参加足球队训练。父母阻挠说,学习比踢足球重要。孩子悻悻退出。从此,绿茵场与他无缘,学习在他眼里失去最初的快乐,剩下的是父母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的顺从。一颗储满美好的童心就此失去了“自我”,过早失去了“绽放”的激情。

某学校开设各项兴趣小组,学习名校走班上课,用以帮助学生“自主发展”,而学生对预设的课程不感兴趣。学校只能“要求”学生报班,苦拖半个学期后,被迫停止。看似是学校课程管理的问题,导致尝试失败最直接的原因,却是学校忽略了课程中“人”的需要。无疑,离开“人”的教育行为和课程改革,都是徒劳。

某校实施行为规范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行为准则”:课堂常规十不准、校园行为十不准等,并将这些准则张贴在校园、教室,让孩子背诵,实施行为犯规扣分制度,可结果却让人哭笑不得。一个被询问为何不捡脚边纸屑的孩子,振振有词地说:“那不是我丢的!”学生对身边的疾苦不伸手帮助,没有悲悯情怀;对不文明行为不劝阻,对好的行为不赞许,没有是非判定;对自我责任履行无担当,一味拿眼睛找其他人的不足。这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如果唤醒是以强制为前提,以命令为引导,以负面重复为标准,就让其中的人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对美好的认知,那么唤醒的大多便是“恶”之源。

以上举例,教育的理念层面仍然是在控制人,而不是唤醒人。这不是德智体美劳、做人与做事的全面熏陶,不是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是人的内在疏导与释放,而是外在强势压抑,是纯粹的灌输,是脱离了“人”的教育。

雅思贝尔斯说:“教育首先是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学科知识获得的过程。”只有关注了人的精神成长,我们才真正把学生当做人在培养,而不是填塞的容器;只有关注了人的精神成长,才能触及到生命和灵魂。

教育即唤醒。首先要认识到“人”不是慈善的受体,而是独立的个体;然后把握“人”合适的、需要的、自由的“限度”;给予耐心的、良性的刺激和正面引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实现自己;最后让“人”在螺旋式上升的目标追寻中,获得人格上的丰满、精神上的成长。

二、把握教育的“初心”

有位乡村小学校长很沮丧地告诉我一个故事。学校从外地转来一个新学生,学期初,见到师长就会退到一侧鞠躬敬礼;但一个星期后学生不敬礼了,只问老师好;第二个星期,学生只微笑不出声了;后来,学生见到老师视若不见了。为何在一个倡导“潜移默化”的教育基地里,好习惯却销声匿迹了呢?

因为,孩子的行为没有得到师者的认可,没有得到热烈回应,影响他对事实正确与否的判断,所以他选择了丢弃好的习惯来迎合周边人的无动于衷。如果教师在第一时间抓住难得的“唤醒源”,给予肯定,大力推崇,并积极传达给其他学生,那么,尊敬师长的礼仪校园就不是空话了。我们为何会漠视来自身边的“唤醒”?僵固的育人目标是重要原因。礼仪与卷面分数没有关系,习惯与优秀学生没有关系,它们都不在教师关注之列,被直接忽略很正常。

这足以说明,今天的教育,缺的是一种“未来发展”的眼光,一份庄重肃穆的心态,一点“明其道不计其功”的精神。

教育应该是为了成就“能自我发展,有未来生活,拥有幸福能力的人”,这应该是我们教育的“初心”。只有从这个目标出发,才能让孩子幸福自己,服务他人。那么,树立这个“初心”后,该如何实现呢?

首先,我们应该去了解生命本身。如果“安身立命”是人的最终追求,那这种“活着就是为了吃饭”的狭隘教育就会让孩子失去感受生命所有精微面的能力,包括那些惊人的美、痛心的愁及创造的快乐和闲适的幸福。只有给孩子丰富的体验、不同的感受、自由的磨砺,才能让孩子拥有自我领悟、自我感受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这一切,源于“唤醒”他们对生命的珍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只有了解了生命有不同的存在方式,有不同的绽放平台,我们才能实现“初心”所朝向的“愿景”。这也就决定了“唤醒”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它是帮助教育人树立信念、信仰、信条的过程。

其次,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40年前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里说:“学校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人。”这么多年来,课程标准无论怎么与时俱进地修改,教育目标、价值观无论提出怎样的新名词,万变不离其宗,都始终把德育摆在首要位置。有才有德是“精品”,有才无德是“危險品”。从教育标准来看,“道”和“德”是“走心”的修为,展现在平常的行为习惯里。比如儒雅的表现就是不大声喧哗、礼貌用语、学会排队等。这充分论证了教育要实现“初心”,必须从“心”开始,从最不起眼的、最平实的细微处做起。

最后,要相信“唤醒”的力量。让美苏醒的过程是艰难的,却是值得等待的。我们需要耐心地引导,有爱心地传递,持续不断地努力。这一进程是缓慢的,过程是曲折的,但经历却是灵动的,充满情智的,闪耀着人性光芒的。

三、课程唤醒未来

我们系统学习了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以“唤醒”为使命,我们对课程进行了内容创新和生活延伸,形成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的课程体系,唤醒孩子心中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

目前,我们设置了“喜玩乐”课程,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底子课程”,关注身心健康、习惯养成。二是“种子课程”,关注个性丰满、能力卓越。

我们的实践办法如下:

1.对学生的背景及兴趣进行调查、访谈,根据孩子缺乏的、不够的、感兴趣的点开设课程;通过教师座谈、个别访谈的方式,征求课程设置的意见或建议。

2.按照《纲要设计》要求,着手实践和研究活动,建立与完善综合实践校本课程体系。教务处制定课程整体规划,应落实到学校课程体系并予以实施。

(1)严格落实国家义务教育三级课程,即:基础课程、实践课程、校本课程。基础课程实施按国家规定标准执行,校本课程按不同年级分别设置课程内容和课时。

(2)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立校级“三类课时课程”,即:“微课时课程”,每节15分钟至20分钟;“标准课时课程”,每节40分钟;“大课时课程”,每节70分钟。“微课时课程”指每天须实施的教育、实践课程,如习字、阅读、主题教育等;“标准课时课程”指普遍参与和一般性活动课程;“大课时课程”指实践活动、重点校本课程等。

3.课程整合。

(1)活动课程化———根据学校地理位置和师资状态,设置自我综合实践课程。推倒学校围墙,让教育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学生需要的知识并不是全部躺在课堂里,而是藏在爷爷奶奶讲的故事里,藏在唐诗和宋词之中,也藏在人们日常的行为礼仪之中,还藏在自然的劳动里、平实的家庭生活里。开展阳光兴趣小组活动,包括艺术、体育、文化、科技等30个项目,2~6年级的学生全部参加。

(2)德育课程化———把学校文化十节的活动内容和德育活动纳入课表。将课堂内外活动优化与整合,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链接起来,形成课程。

(3)环境课程化———根据学校文化创建,链接生活必需,让课程变得有意义。

厨艺课,学会做菜,能照顾自己;农艺课,学会插花、种菜、养盆栽,热爱生活;礼仪课,学会待人接物,做绅士淑女,受人欢迎。此外,以课内外结合的形式,广泛开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技能的社会实践活动。

课程设置从适合孩子的内容出发,从素养与现实的需要出发,唤醒孩子的“孩子样”,唤醒孩子的求知欲,同时实现知识内化与提升,让孩子在校园里快乐成长。在坚持了5年后,我们看到了明显的变化。在亲近与探索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等方面,学生都有良好发展。2017年,以生态教育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授予“国际生态学校”绿旗;学校獲省“安全文明示范学校”称号;礼仪课程研究实践成果获市级一等奖。几年来,我校学生在科技创新、书画、电脑制作、主题读书等竞赛活动中有100余人次获市级以上奖励,其中,获国家级奖励20人,省级奖励30人,市级奖励逾50人。“七彩阳光星级少年”评选中有6名学生获“五星好少年”称号。

“喜玩乐”课程,能“唤醒”孩子,让他们的天性有展现的空间,让智慧有表达的机会,让美德在习惯中扎根,让梦想在自由课堂里实现。课程就是“唤醒源”,链接了人的现在与未来。

(作者单位:华容县马鞍山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课程学校孩子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校推介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自行车的发明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