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建校区周边空间布局的生成机制研究

2018-06-05 03:41胡善平陶立明
关键词:校区空间

胡善平,陶立明

(淮南师范学院 法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20世纪末中国高等教育掀起了一场扩张式发展的高潮,时至今日已经走过了20多个年头,多年来大多数高校的新区空间建设基于城郊结合部栖息地的现实,经由各种力量的竞合博弈和相互形塑形成了独特的空域属性和结构特征。这种空间结构是由位居此地的行为者、群体或制度等元素共同决定的。高校新区周边空间不仅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地理学意涵,更具有一种集体构建意义上的权力意义,这种权力意涵特指空域统辖范围内各种主体之间存续的控制与抗争、协商与妥协的相互关系。高校新区的异质性介入打破了迁入地原本自发性质的发展脉络和社会整合机制而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变迁的属性。梳理新区嵌入和周边社区建设的相互关系,描述这一特定场域中各型主体日常生活的行为策略,对于深入理解高校新建校区周边空间的生成过程、存在问题,从而对于提出有效的整合举措、制定切实可行的介入方案必将发挥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研究以淮南师范学院新区建设及其与周边社区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解析空域范围内行为主体的相互关系和行为策略,以其推动空间的有效整合和规制,促进社区建设和资源的有效链接。基于高校分布的广泛性和新区建设的普遍性,如何促进高校新建校区周边空间的建设,如何推动其与高校新区之间的良性互动日益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西方社会学的当代转向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空间议题的重要性被不断凸显,空间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静止不动的绝对容器,而是一个具有生成能力的策略与场所领地,内部充满着实践性的权力与规训博弈,具有情感、符号归属等社会意涵。社会学家列斐伏尔、布迪厄、吉登斯等人有关空间实践、空间表征、场域资本的描述深刻地揭示了空间的多维结构,空间思考的强调和引入进一步拓展了理论的解释力。空间的可接近性和间隔化、占有与利用、支配与控制以及空间的创造隐秘着难以全然辨识的社会关系。空间乃是具体可辨认的社会产物,它社会化且转化了物理空间和心灵空间,是社会行动与关系的中介和结果。通过高校新建校区这一独特场域中空间布局调整及生成过程的梳理分析,能够有效把握行政逻辑、市场逻辑以及自发逻辑之间的互嵌,能够为多元主体权力合作机制的匹配生成提供研究基础。

一、文献梳理和理论基础

必要的文献梳理对于研究议题的设定和进一步研究方向的确立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依托中国知网和超星发现等文献检索平台,运用可视化技术梳理澄清学术关注可以明确研究的重点和价值趋向。以高校新建校区、新建校区周边等为检索词进行主题检索、篇名检索,发现不同检索平台之间的文献重复度较高,具有检索的信度和效度。从主题关联的角度来看,现有文献主要侧重于从多校区与校园文化、校区管理、学生管理等维度出发开展相应的研究,并对新区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梳理,如图1、图2所示。在文献主题关联上来看,新建校区周边环境研究与新建校区周边城中村研究具有议题上的同质性,文献关联性高,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高校新区建设多布点于城乡结合部或农村地区有关。新建校区的突生性植入改变了落地区传统的资源储备情况,由土地升值和人口集聚等元素导致的利益纠缠问题比较突出,学界为区分这一形式的村庄变迁通常称其为高校征地型城中村。经由文本分析,可以将这一领域的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概括总结。

图1 高校新建校区文献研究关键词可视图

图2 高校新建校区文献研究主题关联图

第一,高校异质性植入所带来的影响分析以及周边社区的特征生成机制梳理。学者郑祥福认为高校征地的“侵入”不仅使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也对村庄经济、社会、心理、文化和历史等方面造成了冲击和重构[1]。学者吉昊对当前新建高校周边社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空间融合、经济融合、社会融合和心理融合等困境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从村庄社区融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村庄社区融合的对策建议。学者闫春认为村民通过“种楼”融入到隐形校园中,与流动商家和学生之间建构一条利益共生链,主动融入到新的生存体系中并不同重塑自己的时空认识和主体感受[2]。但高校植入影响的长期追踪研究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学者认为可以通过前后对比、预期与实际对比等分析手段综合研判文化变迁对植入地日常生活实践的影响[3-4]。部分学者强调从利益关联、生计维持、行为特质等方面出发去研究高校植入对不同主体日常行为的影响和形塑。

第二,良性互动关系构建的途径研究,对高校周边综合治理的现状进行研究,指出高校周边综合治理的状况、存在问题及成因。我国高校新区建设基本上属于“主动构建”模式,是政府、企业、高校的主动行为,常常只注重校园规划而忽视校园周边规划。因此,在高校环境影响下,其周边农村居民点的外在特征和空间结构也在不断地演化和变迁,很多居民点都存在着建设无序、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城中村廉租屋虽然能够满足高校毕业生的特殊需求,为刚进人社会的毕业生提供栖居场所,但也存在着安全、卫生、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吉昊认为合理的校园商业空间规划不但能方便大学生的社会生活,也是大学“环境育人”的组成部分。在校园规划中,应认真对待校园中的商业空间规划,从而为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的环境。学者闫春认为新校区的学生管理和心理教育不能脱离新校区的现实物质环境背景,依靠严格的管理措施和纯粹的心理咨询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关键还是在于尽快完善新校区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机制:一是提高认识,形成齐抓共管的新局面;二是提高广大师生和周边居民的思想素质和遵纪守法观念;三是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创建校园安全管理机制;四是公安机关、工商、卫生等部门要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五是各相关部门要形成联动机制,共同加强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六是进一步完善高校周边综合治理责任制度。

第三,特殊空间环境下,行为主体的策略选择与行为规制研究。学者主要围绕高校新建校区周边的商业布局、经营性产业链等议题,分析个体理性与集体利益之间客观存续的博弈问题。认为个体理性以及经济导向约束下的微观行为往往会生成集体非理想的状态。学者依托社会调查和过程分析试图还原这一特定生态栖息地中不同主体之间存在的行为制约关系以及空间态势形塑的客观机制。学者们普遍认为无论行动者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有何种程度的不同,社会行动总是受某些人们共有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制约,人们把这些共有规则结合到自己的行动手段中,以实现目标、手段之间的相互切合。从高校新建校区周边的空间布局的形塑主体来看,主要包含有村民、租赁者、学校及其管理者以及教师学生群体。流动性、侯鸟性等人口布局特点直接构建着行为者的责信理念和认知[5]。

但现有研究围绕空间生成这一主题开展主体行为分析的研究却略显不足。引导新建高校校区周边空间生成主体合理调整行为,避免行为的自发性并适度进行规制引导,并将有利于构建良序空间结构以服务于生活其下的各种人群。以淮南师范学院新校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分析近 10 年来学校周边村庄农村居民点的空间格局演变,以揭示空间生成机制中各个行为者的行为策略和特征,以构建生态共享、合作共赢的相互关系。

二、高校新建校区周边空域构建的特质分析

基于可视化技术将淮南师范学院、淮南联合大学的地域空间布局图显示如图3。宏观结构性空间布局大体上规制着微观层面个体行为的可行路线。空间作为一种实践性权力与规训,可以具体体现为各种控制与抗争、规训与退让、垄断与监控、冲突与反抗以及斗争、协商与妥协,新的城市空间形态其实就是各种权力斗争和表达的场所和结果,隐藏其后的正是社会权力的分配机制。社会学家齐美尔一再强调,空间的社会属性高于自然属性,空间甚至可以归结为人的心理效应。空间绝非社会关系演变的静止容器或平台,而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产生于有目的的社会实践。空间的实践表征事实上就是空间按照权力的意志被重构,它与维护统计阶级利益的各种知识、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校园新区及其周边的既定空间中,行动者并不是按照事先规定的规则而行动,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和特定的场景条件而行动,行动过程就是行动者在该过程中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把有关的各种即时的相关因素联合整合起来的复杂的组织过程。支配人们社会行动的结构观念、空间观念,不是传统认识论所称谓的逻辑思维,不是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概念、判断,而是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日积月累而形成的习惯性的实践意识。学校管理的日常空间和理性化追求和周边居民的日常实践相互链接和互动共同构建着微观层面的空间形态和行为模式。高校师生群体的需求导向和特质则是空间行业布局和调整得以成型的基础条件。

图3 淮南师范学院区位空间图

异质性社会。如图所示淮南联合大学和淮南师范学院作为现代性社区就有科层制、信息化等社会组织的鲜明属性;而周边的栖息地依然保有着传统乡村社会的典型特质。异质性社区特性的存在和交融必然对行为主体的空间感受和心理认知产生影响。传统乡村社会以共有的集体记忆作为社会整合或群体链接的纽带,它的根本特征在于社会成员在情感、意愿和信仰上的高度同质性,这种同质性正逐渐被流动性、个体化的社会转型背景下形塑的异质性所取代。高校新区的建设改变了辖区内经济生产的常态,围绕大学生开展的服务行业日益成为区域主导性产业,并不断塑造着辖区内各型主体的日常行为习惯。

转型特质。由于邻近高校城中村的大部分农地已被城建征用或被划拨为高校用地,,因此村民不可能继续靠第一产业生存,于是他们纷纷采取在宅基地上加盖房屋以出租屋来获得收人,使得邻高校城中村与高校之间的影响关系日益加深。经济关系的转变附带着互动模式、生活方式以及心理文化元素的变迁。但经济转型和心理、认知模式的转型却有具有不同步的特点,区域环境中文化堕距问题的客观存在,使得空间认知的转变难以及时切合空间转向的议题设置。从传统的村庄转变为高校新区周边村的变迁过程,是一个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也是社会结构的转型与重组过程[6]。一方面,农民的终结与村庄终结的非同步性。学校的征地使得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但是并没有征用他们的宅基地,也就是说他们虽然离开了土地但是没有离开村庄。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在这类村庄正逐步销声匿迹,但是农民的身份依旧保存了下来。换言之,就是村民失去了土地却没有换来稳定的保障。另一方面,原本乡土的、稳定的关系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的征地不仅改变了村民的居住空间和生存方式,也改变了他们之间的社会地位。因为不同群体对社区资源的占有和分配方式也在村庄变迁中发生了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不平衡、不系统的,充满着差距和矛盾。

多元性交融。商业资本、行政资本在高校周围进行交融。自发性质的社会运动构建着周边的空间格局和产业发展。依赖性和周期性突出,专家系统和抽离机制比较浓厚。社会学家哈维就提出应该以资本的三级循环来解释资本运动与城市空间发展的关系。其中第三级循环涉及资本向科学教育和卫生福利的转移。不同利益集团对城市发展和居住空间具有不同的要求,各方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可避免地卷入人为环境的创造、管理和利用等不同领域的斗争。

三、生成机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异质性高校文化的介入和链接调整。适应、目标达成、整合以及维模(AGIL)是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突出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之间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联。其中适应是指系统对环境限制和压力的顺应以及对环境的反向改造;目标达成突出系统确立发展方向的过程和定位,以及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行动;整合则强调通过利益和情感元素实现元素之间的合作;维持则在于突出规范和原则的持续性适用。高校新区的建设作为一种符号体系,被构建为一种叙事性分类并具有差异性,从而发挥区分自身、接受分类、形成分类性判断的功效和社会类别化的效果。高校新区周边社区是兼具城市和乡村土地利用性质的过渡地带,随着城市化过程,城市不断向外围扩展,使得毗邻乡村地区的土地利用从农业转变为工业、商业、居住区以及其他职能,并相应兴建了城市服务设施。如何发挥传统农村社区优势并积极匹配高校建设的客观需求,推动行为方式、规制策略的转变是这一区域治理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地方性坚守、道义经济与生存伦理。从行为规制的角度来看,新建校区周边居民的日常行为在回应异质性介入和栖息地变迁的过程中虽然会有所调整,但其行为反应的即时性往往难以保证。从逻辑或理性层面上来解释居民的日常实践活动,谈论的一定不是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因为真实存在的实践活动是受“前逻辑”或“前理性”的惯习支配的。介入前传统社区空间背景下特定场域中社会制度、社会规范、作息规律、经济生产、文化生活等等元素的不断内化构建者行为主体的行为惯习,使得其形成稳定的知觉、评价和行动的分类图式。

空间整合、经济整合以及社会和心理融合方面的相互配合,避免有增长无发展的空间“内卷化”问题。空间开发的内卷化意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这种内卷化在高校新建校区周边中最直接的表现即为普遍存在的种楼现象。“种楼”产生于高校征地之后,是村民为了弥补失去土地的一种生存理性和经济理性行为,通常表现为以满足自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不断侵蚀公共生活空间,为了能获取房租收益,村民争先恐后地进行无序的空间再造。一旦公共领域开始向非情感化、商品化、工具化和物质转变,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根基就会发生动摇。

从运行机制的角度来看,政府征地后货币补偿的一次性支付难以保障村民长久的生存需求和经济需求,从维护稳定的角度来看往往默许村民自发性质的空间侵蚀行为。高校因其自身服务能力有限难以有效满足大学生群体多元化、异质性的需求,通常也会默认周边空间的商业化再造以缓解后勤资源投入不足等方面的限制。学校规制性空间的存续限制了大学生自由选择的可行能力,通过与外界的链接能够发挥很好的替代作用。人口高密度的聚集为追逐利益为导向的商业资本提供了市场环境。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多元竞合共同构建着新建校区周边的空间格局。

四、有效应对的策略

高校新区的建设是因应高等教育战略的时代产物,通过资金、人才、场地等要素的投入能够有效改善高等教育的供给状况不断满足人们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国家从宏观层面实现人口治理的科学化,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从某一高校新区局部区域空间来看,政府的行政配给、市场的供给制度、社区的共建机制以及公民的参与途径均对高校新区及其周边空间的质量和互动产生影响(见图4),因而高校新区周边空间布局优化及利益关系的调整就应当重点围绕这几个维度开展相应工作。

图4 高校新建校区周边空间布局生成的利益主体及其关联结构

第一,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建立由政府统一协调、属地管理、高校参与、商家介入的“政府—高校—商家”管理新模式。建立三方共享的数据库、三方联合的管理队伍、三方参与的预案和流程。通过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共享,通过组织调研实现工作流程的科学化。组建由高校牵头的工作研究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7]。着力打造联动管理标志、签订一份三方协议书、制定一套奖惩办法。充分发挥高校在资源、管理、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周边社区的智能化、专业化改造,推动专业分工背景下的有机整合。

第二,综合治理与规范引导。校园内商业空间规模的严重不足催生了校园外商业的发展;缺乏集中布置的校级商业中心,缺少灵活布置的零散商业点等元素的共同作用催生了校园外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模仿和竞争。但人们在现实中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不是单纯的,总是要受到道德伦理、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的制约。在任何地方都有空间区隔的倾向,社会距离铭刻在身体、语言以及时间的关系上,习性与社会空间位置客观上形成了一个生产实践的分类体系。社会互动是由一定时空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构成,空间形塑社会互动亦为社会互动所再生产。人类总是在一定社会结构的限制下开展者特定的空间运作,同时也可以通过创造和改变空间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欲望。通过空间行为背后的欲望分析并加以有效引导,建立利益诉求表达和沟通的长效机制,能够将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有机整合,从而推动空间治理的不断升级和规范化。

第三,行为规制与建设。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传播载体,以其独有的方式传播着自身的思想、文化,不断影响着城中村的文化氛围。从栖息地范围内的行为主体类型来看,主要涉及学生群体、商业逐利群体、行政管理群体,行为者秉持着不同的利益追求,相互之间通过博弈和竞合关系共同形塑着彼此之间的行为特质和相互关系。政府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担任“领导者”的角色;高校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担任“扶持者”的角色;村民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担任“执行者”的角色。加强政府介入的规制作用,基于人口密度适度增加公共物品投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及ppp模式的运用,强化周边治理的规范性。行动者对空间的看法乃是植根于他在空间中的位置,行动者的性情或习性是不断内化外在空域结构特征的结果。

第四,师生群体需求有效满足的内部供给侧改革与外部商业整合的有机衔接。消费时代人们多元化的需求是行政性单一供给所难以有效满足的,除却内部供给策略的不断调整之外,积极整合外部多元化主体的供给并加以具体整合引导是有效回应师生需求的可行选择。同时,亦可发挥高校在信息、资源、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共享平台的搭建不断形塑和规制周边行为主体的日常行为,推动其理念、认知的现代性转型。不同群体对城市发展和居住空间具有不同的要求,各方主体不可避免地卷入人为环境的创造、管理和利用等不同领域的斗争[8]。空间的占有、利用、支配、控制和创造成为主体之间协商、博弈的重要议题。

任何场域空间中,行为主体的策略选择总是基于制度约束而不断地相互调整、相互适应,并通过彼此之间相互的行为嵌构构建着行为空域的结构特征。为了推进校园周边社区的社会整合,必须充分发挥高校这一现代性资源因素的积极功能,通过共享、反哺等机制构建推进社区空域治理的不断完善和优化,从而为社区运行以及高校发展创设良好的栖息地。空间以特有的方式形塑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影响着主体行为的流动向度,同时也通过主体性的社会实践和行动策略培育、维护着自身的结构特征。

猜你喜欢
校区空间
创享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Linguistic politeness in Japanese and English
创享空间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An Analysis on a Piece of BBC News through the Reference of Cohesion
TheStudyofGen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