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技术转型视角下企业创新意识与创新绩效实证研究
——基于技术战略的调节作用

2018-06-05 10:00,
预测 2018年3期
关键词:调节制造业战略

,

(天津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 300222)

1 引言

创新意识的提升可以改进人才结构,改善人才素质,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技术战略是影响企业总体战略和前进方向的重要因素,同时引导企业的创新发展方向,对企业创新绩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诸多学者已证实创新意识和技术战略都会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带来影响,而相较于只提升创新意识或者改进技术战略,同时改变两个变量为企业带来的创新绩效的变化是否更加可观,针对于这一角度的研究并不多见。当企业提高了自身的创新意识进而提高了创新绩效之后,合理规划企业的技术战略可以对创新意识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起到怎样的调节作用,从而为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提供有效建议,是本文探究的出发点。

自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工业格局巨变,站在全球产业链底端的中国制造业面临着战略化转型升级这一选择。中国传统支柱产业需要向创新化、集群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十三五”以来,国家注重供给侧改革,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各级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大力推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重点项目建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创新绩效的提升是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因此本文以创新意识为自变量,分别研究在制造业中,创新意识的主动方面和被动方面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引入技术战略为调节变量,研究交互作用下两个变量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两种方式获得数据,借助AMOS软件和SPSS软件分析数据,最终得出结论及建议。本文在其他文献的基础上,将研究背景缩小为力图进行技术转型的制造业内,且引入技术战略为调节变量。并将自变量创新意识创造性地划分为主动性创新意识和被动性创新意识,从而更直观有效地为期待改善创新绩效的企业提供建议。

2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2.1 创新意识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部分学者研究后发现创新意识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技术创新意识具有强大的主观能动性,它会引导人们实施技术创新行为,而技术创新行为是实现经济绩效的主要驱动力:高锡荣等[1]认为创新行为可以获得更好的生产技术和更高的经济产出,从而提高创新绩效。黄珊珊和邵颖红[2]认为,在上市公司中高管越具有科技创新意识,企业的创新绩效越好。张华和张庆林[3]认为,相对于创新意识水平低的企业家,创新意识水平高的企业家更愿意把企业的一部分成本投入到研发费用上,研发出新产品、新技术,因此企业内部的创新绩效就有所提升。王世波等[4]认为创新意识分为动机和兴趣,创新意识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显著。王如志和严辉[5]认为要发展主动创新意识,强调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创造行为的效率。但也有学者研究发现,只提高创新意识,并不能为企业带来可观的创新绩效的提升[6]。

目前我国在技术创新意识上主动性较差,在创新行为上重技术引进模仿、轻技术开发,在创新效果上缺乏核心技术成果,因此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大多数学者研究创新意识都是从创新意识的定位出发,研究其动机、意志方面,但从创新意识的内在和外在出发的研究目前还较少。创新意识一部分是由内在心理驱动的,以自我意志为转移的主动性创新意识,具有极强的目标性和意志性,主动性创新意识往往会伴随创新动机,因自我决定理论为创新绩效的提升带来主效应[7];另一部分是在经济性动机及压力、政策支持等外在条件的影响下,产生的被动性创新意识,例如各企业为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国家颁布的各项条例而对创新战略做出改变[8]。因此,本文创造性地将创新意识划分为主动性创新意识及被动性创新意识,并提出假设:

H1a主动性创新意识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1b被动性创新意识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2 技术战略对创新意识和创新绩效关系的影响

技术战略并不仅仅局限于技术本身,而是通过技术层面来提高企业的资源与价值,加大企业在市场中的领先和优势。陈德智等[9]认为随着技术战略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创新绩效得到了提高。王玉荣等[10],孟丁和唐国华[11]主要研究了在不确定环境下企业的开放性技术创新战略,证明这是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来源。刘腾飞和陈德智[12]以中小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证实了企业技术战略会对研发机构产生显著影响,从而影响了创新绩效。郝生宾和于渤[13]则以东北地区部分企业为研究对象,证实了技术战略在技术能力与网络能力两个变量的中介效应下,改善和提升组织的绩效。技术战略可以调节企业的研发投入结构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也能调节企业研发资源、企业的创造性研发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最终提升创新绩效。技术战略是一个很重要的调节变量。洪进等[14]研究发现技术政策和技术战略相互影响,从而影响创新绩效。技术政策同时还可以影响创新意识,特别是被动性创新意识。对于正在寻求技术转型的制造业来说,供给侧改革、绿色化转型等政策的陆续实行以及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思想的转变都对企业的创新意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选择技术战略作为调节变量,将技术战略划分为技术领先战略及技术追随战略,并进一步研究两种战略下的不同途径对于创新意识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的不同。

随着技术领先战略即技术开发、引导消费的应用,创新意识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也将会被放大。企业将研发出的新产品或新服务投入市场,先入为主,目标是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从而获得市场的主动权,引导消费,获得“先动者”利益,得到超额利润[15]。为了使这种经济效益持续下去,企业会将得到的经济效益的一部分再投入到研发上,进一步进行技术开发改进,这会给整个企业传递一种技术至上的思维。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在企业创新意识的协同效应下,创新意识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会增大,创新绩效会得到提升,从而带来更大的收益,形成良性循环[16]。以目前我国处于弱势的汽车核心零部件制造为例,这些零部件成本低,但是由于大部分企业没有自我生产核心零部件的技术,只能依靠进口,被动地促使成本提升。若汽车制造型企业在进口部分核心零部件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利用我国已有的制造优势即复杂装备的架构创新和集成能力,将购买进口产品的成本转移到技术开发与创新上,从而达到改变产品生命周期,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目的。不断地技术开发、引导消费到创新绩效的良性循环会促进中国制造型企业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原创性自主性创新的蜕变。而在这个过程中,被动性创新意识即外在的促进作用是促使整个良性循环开始的先导力量,但当创新意识和技术战略同步作用于创新绩效的提升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主动性创新意识,即企业自身提升创新绩效、提高经济效益、形成竞争力源泉的愿景。相较于企业人员思想和战略层面的主动性创新意识的提高,在现阶段,国家为调整产业结构,构建产业转型升级的五大支柱,调整优化了多项产业政策,推行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中国制造2025》[17],都是对于被动性创新意识的推动和促进。人的主观能动性带来的收益和提升会大于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被动地进行创新带来的收益。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2创新意识和技术领先战略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创新绩效。

H2a技术开发正向调节主动性创新意识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H2b技术开发正向调节被动性创新意识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且小于H2a的正向调节效应。

H2c引导消费正向调节主动性创新意识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H2d引导消费正向调节被动性创新意识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且小于H2c的正向调节效应。

在全球创新体系背景下,美国等发达国家会加强自身资源的整合,将中国锁定在全球创新体系的外围。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我国广大制造企业来说,运用技术跟随战略,即参照跟随其他企业的战略并进行模仿,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和研发成本,以技术模仿来达到收益,会带来安全感。降低成本和技术模仿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因此会对企业产生短暂的效益。但是若长期抽减研发成本、一味地进行技术模仿,会对企业的创新能力造成损害,进而破坏企业的独特性与创新点,单纯地进行组装制造等工作。若只安于现状、屈从于眼前的利益、规避所有可能发生的风险,会造成整个制造业的举步维艰。尽管在企业内部主观意识和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下创新意识得到提高,但是由于技术跟随战略的调节作用,创新意识无法落实到创新行为,也无法为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带来帮助,甚至会阻碍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而相对于主动性创新意识来说,被动性创新意识受到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强烈的外在驱动如政策鼓励、研发减免等方式的影响下,受技术跟随战略的负向影响更小。运行技术跟随战略的企业,主动性创新意识已经对创新绩效带来不了任何的促进,但受限于法律法规、政策的禁锢以及税收福利优惠的诱惑,企业仍将一部分资金用于开发与创新上,从而小范围地提升创新绩效,这也是相较于主动性创新意识,被动性创新意识受技术跟随战略影响较小的原因。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3创新意识和技术跟随战略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创新绩效。

H3a技术模仿负向调节主动性创新意识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H3b技术模仿负向调节被动性创新意识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且小于H3a的负向调节效应。

H3c降低成本负向调节主动性创新意识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H3d降低成本负向调节被动性创新意识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且小于H3c的负向调节效应。

综上所述,提出制造业技术转型视角下企业创新意识与创新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制造业企业创新意识与创新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

3 研究设计

3.1 变量的测量

解释变量的测量。创新意识包括主动性创新意识和被动性创新意识。根据对相关文献的提炼与总结,主动性创新意识具体分为心理需求、创新动机、创新意志等[18]。被动性创新意识具体分为外部政策与鼓励措施、经济性动机、压力性动机等[19]。

调节变量的测量。技术领先战略包括技术开发、引导消费。其中技术开发包括研发金额的投入、开发成果的数量、开发成果的市场价值[20]。引导消费包括品牌效应、创造需求、市场营销投入。技术跟随战略包括技术模仿、降低成本。其中技术模仿包括技术跟踪、技术分析、二次开发等[21]。降低成本包括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研发成本、降低营销成本等[22]。

被解释变量的测量。Hagedoorn和Cloodt[23]认为,用来衡量创新绩效的指标为R&D投入、专利质量与数量、创新支出总额、新产品的数量等。而国内学者中,伍蓓等认为创新绩效的衡量可以用新商品开发速度、新商品数目、新商品销售额所占比重、专利申请数等多指标体系[24]。朱建民和史旭丹[25,26]对创新绩效的测量标准定义为创作专利数、新商品收入值占销售额的比例,新商品开发速度、新商品是否代表行业成长方向等。本文综合以上观点,将创新绩效划分为创新效益、创新速度、创新发展前景。创新效益包括创新成果收益总额、是否不易模仿;创新速度包括创新产品增值率、创新产品成功率;创新发展前景包括新产品投入市场所占份额、是否代表行业发展方向。本文采用李克特5级度量法,得分从高至低依次表示十分同意、部分同意、一般、不同意以及十分不同意。

3.2 研究样本和数据收集

为了验证假设,本次选取的调查样本为京津冀地区内具有代表性的制造业企业,样本企业覆盖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石油加工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以保证数据的多样性与全面性。调研对象为企业内中高级员工。调研方式为问卷调查与现场调研。为了保证调研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在正式调研前,选取了部分企业进行预调研,共发放了50份问卷,同时修正了问卷中的不全面及不准确选项。正式调研时间为2017年4月~6月,历时3个月。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87份,回收率为97.8%。有效问卷为543份,有效回收率为90.5%。从样本的基本结构特征来看,企业地理位置、被调查者岗位、企业所在行业的比例基本持平,问卷发放基本合理,具有代表性,符合本调研的对象要求。分析测量调节变量的问题得到结果,实行技术开发、引导消费等技术领先战略的被调查者占到了39%,大部分来自拥有自主或半自主研发产品、自我掌握技术的制造型企业,且在业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余企业还是多实行技术模仿、降低成本等策略,这与查阅文献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

3.3 信度与效度分析

信度分析采用α信度系数,即克隆巴赫系数。一般信度系数在0.8以上,表示信度非常好。本次调研各项变量的信度均在0.8以上,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效度分析采用KMO和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KMO值即效度,若KMO值大于0.8,说明效度非常高。本次调研各项变量的效度均在0.8以上,问卷具有很好的内在效度。各变量的AVE值大于0.50的标准,测量指标的因子载荷量在0.641~0.899之间,问卷具有很好的收敛效度。

4 实证研究

4.1 技术领先战略对创新意识影响创新绩效的调节效应分析

选取所有数据中满足技术领先战略这一选项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模型1为基础模型,即不存在调节效应,只显示各变量与创新绩效的回归系数,以验证假设1及做对比作用。模型2添加了交互项技术开发×主动性创新意识(TD×IIC);模型3添加了交互项技术开发×被动性创新意识(TD×PIC);模型4添加了交互项引导消费×主动性创新意识(GC×IIC);模型5添加了交互项引导消费×被动性创新意识(GC×PIC)。

观察表1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模型1中,主动性创新意识与创新绩效、被动性创新意识与创新绩效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368、0.303,p<0.01,假设H1a、H1b成立。模型2和模型3中,技术开发与主动性创新意识的交互项、技术开发与被动性创新意识的交互项影响创新绩效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49、0.041,p<0.05,模型2的回归系数更大,且相较于模型1,R2解释能力有所提高,假设H2a、H2b得到验证。模型4和模型5中,引导消费与主动性创新意识的交互项、引导消费与被动性创新意识的交互项影响创新绩效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48、0.035,p<0.05,模型4的回归系数更大,且相较于模型1,R2也有所提高,假设H2c、H2d得到验证。

表1 技术领先战略的调节效应检验

注:*表示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表示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下同。

4.2 技术跟随战略对创新意识影响创新绩效的调节效应分析

选取所有数据中满足技术跟随战略这一选项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和上文类似,模型6为基础模型,模型7添加了交互项技术模仿×主动性创新意识(TI×IIC),模型8添加了技术模仿×被动性创新意识(TI×PIC),模型9添加了交互项降低成本×主动性创新意识(CR×IIC),模型10添加了交互项降低成本×被动性创新意识(CR×PIC)。

观察表2的数据,模型7、模型8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38、-0.027,p<0.05,模型7回归系数的绝对值更大,且R2得到了提高,假设H3a、H3b得到验证。模型9的回归系数为-0.044,p<0.05,同时模型的拟合度得到了提高,假设H3c得到验证。模型10的回归系数为-0.072,p>0.05,不具有统计显著性。说明降低成本被动性创新意识和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关系不明显,不具有相关性。这说明降低成本虽然会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短时间内获得提升,但是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并没有好处,一味地降低成本而不提升质量会造成企业创新绩效的下滑以及创新能力的退步,被动性创新意识是在外界的压力和经济性动机下被迫进行创造,缺乏主观能动性,因此降低成本和被动性创新意识的交互虽然不会对企业创新绩效带来负面影响,也不会带来任何的正面影响和促进。

表2 技术跟随战略的调节效应检验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国家大力呼吁制造业技术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以制造业为切入点,探究了技术领先战略和技术跟随战略对主动性创新意识、被动性创新意识和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本文共提出了10个理论假设,利用信效度分析、路径分析和相关回归分析等方法,验证了9个假设,拒绝了1个假设。总结结论如下:在制造业中,创新意识和技术领先战略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创新绩效。其中技术开发和引导消费正向调节创新意识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影响,且相较于被动性创新意识和创新绩效,对于主动性创新意识和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更大。同样的,创新意识和技术跟随战略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创新绩效。其中技术模仿负向调节创新意识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影响,且相较于被动性创新意识和创新绩效,对于主动性创新意识和创新绩效之间的负向调节作用更大。降低成本负向调节主动性创新意识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影响,但对于被动性创新意识和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明显。

综上,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企业要加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在国家政策法规和鼓励条件的促进下,主动性创新意识和被动性创新意识相结合,主动寻求技术转型,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让创新成为科技兴国的第一动力。其次,制造型企业要稳步推广技术领先战略,将技术开发纳入企业战略的一部分。在初期技术、人才、资金都不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循序渐进,在目前体系的基础上,培养一部分人才进行研发,预留一部分基金作为创新的后备资金。同时,可以从目前组装制造引进仿制的产品出发,从中寻找创新点,从小处着手,引发大的连锁反应。政府也需要为制造业改善结构不合理的现状,迈向技术领先战略做出贡献,输送创新人才和资金,促进企业内资源和人才重组等。对于目前实行技术跟随战略的制造型企业来说,可以在目前的技术跟随战略下,保留降低成本的途径,一步步改善技术模仿的途径,同时积累资金,以一部分产品的跟随战略作为后盾,保证企业的自主创新和研发,形成学研产一体。最终的目标是形成良性循环的体系,量变引起质变,生产具有我国自主的原创性产品和技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融合,突破发达国家设立的创新屏障,最终实现制造业产业的技术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支撑能力,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第三,为了促进制造企业技术转型,国家可以颁布相应的政策、措施,例如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对于保护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与销售等,促使企业增强创新意识并加大技术开发的投入,减少技术跟随战略带来的负面影响。

本文研究成果为制造业处理技术战略与创新意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创新绩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给予了数据支持和理论建议。但本文由于样本的选取数量和选取范围的限制和不充分性,因此存在着一些不足,影响到了结论的普适性,需要在后续研究中得到改善。

[1] 高锡荣,梁立芳,杨康.技术创新意识作用机理、地区差异与培育政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7-19.

[2] 黄珊珊,邵颖红.高管创新意识、企业创新投入与创新绩效——基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7,31(2):151-157.

[3] 张华,张庆林.企业家创新意识与企业创新潜力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4):87-92.

[4] 王世波,王铁男,王成,等.个体差异中创新意识与自我价值对IS创新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31(1):26-28,31.

[5] 王如志,严辉.试论培养研究生主动创新意识的方法与途径[J].中国高教研究,2006,(1):42- 45.

[6] Ruhle E O, Lundborg M. EU policy for next generation access—An innovative or incremental step forward[J].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09, 34(1): 36- 44.

[7] 于海云,赵增耀,李晓钟,等.创新动机对民营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自我决定理论的调节中介模型[J].预测,2015,34(2):7-13.

[8] 龚晨,毕克新.低碳情境下制造企业社会责任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预测,2018,37(1):43- 47.

[9] 陈德智,吴迪,李钧,等.企业技术战略与研发投入结构和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26(4):67- 81.

[10] 王玉荣,杨震宁,李军.竞争环境和技术战略对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影响[J].科研管理,2011,32(7):25-33,44.

[11] 孟丁,唐国华.技术创新战略开放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25(6):34- 45.

[12] 刘腾飞,陈德智.技术战略与创新绩效实证研究:以中小企业为例[J].管理现代化,2016,19(5):61- 63.

[13] 郝生宾,于渤.技术战略对技术创新和组织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27(8):1264-1270.

[14] 洪进,洪嵩,赵定涛.技术政策、技术战略与创新绩效研究——以中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为例[J].科学学研究,2015,33(2):195-204,241.

[15] Verbano C, Crema M. Link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manufacturing SMEs[J].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2016, 28(8): 524-540.

[16] Lin M Q, Lin W, Pao C H. The effect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marketing strategy and innovation strategy on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the biotech/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 Taiwa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Business Management, 2007, (2): 138.

[17] 黄群慧,贺俊.中国制造业的核心能力、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兼评《中国制造2025》[J].中国工业经济,2015,(6):5-17.

[18] Wang Z J. Knowledge community, value base and system consciousness: a reflection on innovation i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2, 33(3): 157-170.

[19] Rill B. Resonant co-creation as an approach to strategic innovation[J].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2016, 29(7): 1135-1152.

[20] Bhupendra K V, Sangle S. Strategy to derive benefits of radical cleaner production, products and technologies: a study of Indian firm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6, 126(10): 236-247.

[21] Cheong H W.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strategies required for major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er to survive in future market[J]. 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 2016, 91(1): 1116-1118.

[22] Li-Hua R, Lu L. Technology strategy and sustainability of business: empirical experiences from Chinese cases[J].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 China, 2013, 8(2): 62- 82.

[23] Hagedoorn J, Cloodt M. Measuring innovative performance: is there an advantage in using multiple indicators[J]. Research Policy, 2003, 32(8): 1365-1379.

[24] 伍蓓,陈劲,吴增源.环境动态性对研发外包强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J].科研管理,2010,31(4):23-30.

[25] 朱建民,史旭丹.产业集群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5,33(3):449- 459.

[26] 朱建民,史旭丹.基于内外调节效应的集群网络创新绩效研究[J].科研管理,2016,37(10):121-128.

猜你喜欢
调节制造业战略
基于代谢调节的抗血管衰老新策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家族企业创新:前因、调节与结果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央视与中移动战略合作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