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峪平
2002年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拉开了新一轮学校体育改革的帷幕,特别是随着部分高校学分制的改革与实施,体育课程的“课内外一体化”称为体育教学改革的热点,2015年9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对新生全面实施学分制管理,学分制条件下,伴随着班级的取消,年级的模糊化,课堂教学时数的缩短,一切以学生自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的转变,同样引发了体育课程目标、内容、类型、结构、学时的分配、课程评价方法等一系列的改变,这需要对体育课程教学进行重新定位,体育课程的概念扩大化,体育课堂教学向课外纵向延伸也已成定势,加强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有机结合、体育课内外“耦合联动一体化”教学模式等新的改革理念的逐渐形成。本文将以网球课程为例,探讨网球课程在“课内外一体化”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互联网+”行动计划,意味着“互联网 + ”开始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每一个传统行业都孕育着“互联网+”的机会,教育行业领域作为传统行业领域的代表之一,毫无疑问也受到“互联网+”的影响。面对火热的“互联网+”,教育当然不能缺位,也不应该缺位。一场基于信息化技术的伟大教育变革形成一股“教育云”,用“智能”的力量重塑教育的形态,也把课堂变革推向了“云端”,互联网+”成为教育变革的一个新的契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互联网信息化应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2012年教育部下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中提出:“采用云计算技术,形成资源配置与服务的集约化发展途径,构建稳定可靠、低成本的国家教育云服务模式”。2015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提出:“建设一批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课程应用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公务服务平台”。基于“开放共享”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开发和运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是互联网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国家教育部2002年下发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也提出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要求,《纲要》明确指出“将课内外体育、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构建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大课程结构体系”。“不拘泥一格,要以多方位、多变化的形式开展,要充分体现课堂化、课余化、终身化的体育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要达到乐-新-恒的效果”。 2014年,广东省教育厅正式下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弹性学制,自由选课,以生为本”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改革已在部分高校启动,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的组织也将随之展开,并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体育课实行每周2学时,每学期32学时数,在时间短、人数多、场地受限的情况下很难达到这个要求,所以,必须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和方法, 以人为本,增加学习内容的灵活性和选择性,合理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本研究将以网球选项课为例,对网球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教学手段和方法、考核标准和具体办法等进行重新编写和修订,并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运动APP、微课、手机课堂等组织形式,把课内外教学进行有效衔接,使课外体育成为课堂体育的有机延续和有效补充,使体育课的时间和空间将得到扩展,从而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根据学校学分制的实施方案,体育部制定的课内外一体化的要求,对网球课程的授课内容、教学大纲、教案、考核方法等进行适当调整与修改,达到网球学习与练习的多元化。在对课程设计修订过程中,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构建以网球体育选项课为中心,以课外身体锻炼、社团活动、校队训练、校内外竞赛等课外体育活动和学校浓厚的体育氛围为两翼的体育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采取课堂教学为基础,课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球体育活动为补充的多层次网球教学模式,打造良好的网球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图1 “互联网+”背景下网球“课内外一体化”实施图
在网球课程设计方面,充分总结近年来,网球选项课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掌握程度、期末考试、天气影响、新生军训等多种因素,对课程的目标,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等进行调整:(1)确定以“对拉为主,动作为辅,逐步结合”的教学目标,改变传统的网球教学方法,学生只会原地挥拍击球,虽然动作漂亮,但不能在移动中完成对拉甚至比赛的窘况。(2)确定“正手反技术,网球基本理论”为初级班基本教学内容,对于初学者在16周的学时时间内,主要以正反手学习为主,发球与网前截击为辅的技术内容,同时灌输网球的基本理论知识。(3)确定“课内+课外”一体化的考核方法,根据“课内外一体化”要求,增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分值,包括网球各项课外活动及有关的其他体育运动都可以根据运动时间、运动效果进行课后登记评价,并把身体素质测试也计入期末考核成绩,。
传统的网球教学方法,按照“动作规范合理”的原则,让初学者重点多练技术、重复练习某个技术动作,提高球感和控球能力。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学时周期太长,学习难度大,从学会到对打,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多数初学者的球感、手感、球场空间感等难以在短时间内体会领悟和掌握,另外打相持球的能力太差,一堂课下来基本都是重复几个动作,摆姿势、击球,失误,捡球。捡球的时间远远超过了打球的时间,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致使许多网球初学者丧失了兴趣而放弃了网球这项运动。为了改变此种状况,在教学中引入了“快易网球法”, 重点从学生熟悉球感入手,本着“单位时间里尽可能多的接触球”的核心理念,遵循“寓教于乐,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趣味性和实用性并重的练习手段,改进场地和器材,限定区域控球、隔网逐步扩大区域控球,提高打相持球能力,激发初学者的兴趣,更容易掌握基本技术,很快喜欢上这项运动,积极参与到网球运动中来。
另外,在对网球课堂考核中,为了改变学生只会原地击球,而不会移动的问题,队原来的教学大纲规定的原地正手击球的考试方法,改为单位分钟内隔网对拉练习,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在移动中完成击球的能力,为真正学会打网球迈出最关键的一步。
课内外的衔接一直是一体化的问题所在,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运动APP(如咕咚、悦跑圈等)、体育俱乐部、微信、QQ群等组织形式,使得学生课外锻炼效果和次数等均有人督促、有据可依、有数可查。
(1)网球作为室外体育课,极易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进行微课、多媒体课件等制作,例如制作了《网球理论》PPT,《快易网球教学——轻轻松松学会打网球》、《网球正手击球技术动作赏析》等微课,发布在校园网上,供学生课前、课后和恶劣天气不能上课时进行学习,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微课等,通过评论平台和教师进行互动,解决疑难问题。
(2)通过建立班级微信群和QQ群,对网球的技术动作、竞赛视频,重大比赛转播信息等进行及时推送,以供学生们学习交流和探讨。
(3)针对学生近几年体质下降和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要求,把身体素质分加入期末成绩,利用跑步APP(如咕咚、悦跑圈等)等进行检测学生课外跑步等活动,对参加其他体育活动学生,需要学生及时通过微信等方式把运动信息发送给所在的班级组长进行登记。
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社团是体育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的主要载体。在学分制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体育社团将不单单是学生业余体育活动的机构组织,它的性质、组织形式、角色与功能都将发生变化,将担负起课内外一体化的主要载体和纽带作用。学校网球协会在网球教学课内外一体化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与网球课任课老师、网球协会指导老师、协会骨干进行沟通,制定网球协会的规章制度、主要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与课堂教学相衔接,相辅相成。如设定考核制度、专人指导、分层次练习等方式对网球选项课学生进行管理和辅导。另外网球协会根据网球水平的高低组织不同层次的比赛,比赛分为周
赛和月赛,设定不同层次的竞赛积分系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比赛热情。另外网球协会不定期组织和其他兄弟院校网协的交流活动等,使网球协会其在一体化改革中进行角色转化和功能的拓展,以有效地提升网球协会的活动质量与效能。
学生体质的监测与评价,是衡量学生综合身体素质、评估体育课内外一体化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利用每学年一次的体质健康测试,对网球选项课学生的测试数据进行收集,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确定挖掘对象、数据处理、建立基于合适挖掘算法的数据模型,采用合适的工具,对决策树进行模式分析,从而科学合理的对学生体质状况进行评测,然后选择最优的模型指导和应用于体育教学的实践。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普通高校实施完全学分制背景下,进行对体育课程的改革,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运动APP、网络平台、微课、体育协会等组织形式,把课内外教学进行有效衔接,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抓手,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核心,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为目的,实施课内外一体化为重点的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改革构建一套具有创新性、可操作性、实践性强的实践方案,使得整个实施过程做到规范化、数字化、科学化,真正实现课内、课外的有效衔接,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与实践价值。
[1] 刘海元.“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沿革和落实思考[J].体育学刊,2010,17(4):43-44.
[2] 赵承磊.从大学阳光体育开展困境析大学课余体育之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1):88-89.
[3] 赵培禹.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4) : 25.
[4] 孙俊伟.高校俱乐部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高等农业教育,2008(4):63-65
[5] 黄世光,焦峪平.浅谈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6(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