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研究

2018-06-04 08:43曹秀芳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期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曹秀芳

【摘 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011年7月~2017年6月,选取在我院就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70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即常规药物护理加规范化的康复训练;对照组50例,在常规药物护理的同时进行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结果:早期康复护理随访后统计学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实施规范化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和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康复训练;预后

【中图分类号】R74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1-0-01

作为神经内科的最常见疾病之一,急性出血性脑卒中不仅病死率高,而且会给患者留下各种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近年来,国内相继报道早期康复护理对提高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后遗偏瘫患者的疗效、减少后遗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2]。而目前国内的早期康复护理脑卒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为了学习国外先进经验,自2011年7月起对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对象为2011年7月~2017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救治的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120例,全组患者均符合1995年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3]。利用随机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70例,男性52例,女性18例,年龄(62.3±3.9)岁;脑梗死51例,脑出血19例。对照组50例,男性41例,女性9例;年龄(61.7±3.6)岁;脑梗死39例,脑出血1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全组患者先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包括控制血糖和血压,脑梗死患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观察组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后便接受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流程如下:(1)以现代康复医学的易化技术为指导,综合运用Bobath、PNF技术以及运动再学习法,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促进体能和运动的协调,以上训练每周5次,每次45分钟。(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训练:卧床期保持正确卧位,学习向侧卧位翻身。学习从坐位起立和床到轮椅的转移等,鼓励患者尽早用患臀支撑。将患者的康复训练贯穿于日常生活活动之中,同时要求家属参与康复护理和训练。(3)适当的心理支持。

1.3 疗效评价

在人院时和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随访观察,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评价采用NIHSS评分指数进行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两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计算,分类资料用检验进行统计计算,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NIHSS评分比较

分组护理干预后两周进行密切随访观察,两组护理前后NIHSS评分相比,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分数变化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变化更显著,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2.2 两组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

两组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相比,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指数变化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变化更显著,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见表2。

3 讨论

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是影响其脑可塑性的极重要因素,在脑损伤早期、后期和晚期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往的研究表明,功能训练对脑功能重组具有重要意义。功能重组理论强调脑损伤残留部分通过病灶周围组织及对侧大脑半球代偿,以功能训练等方式促进功能上的重组,并以新的方式完成已丧失的功能。康复训练还可阻止损伤手代表区邻近的正常区进一步损害,并可诱导正常组织“替代”损伤的功能。同时,运动可影响神经递质,并可上调海马区、皮质等部位的脑原性神经营养因素和神经生长因子的基因表达[3]。所以,康复训练对脑功能重组有促进作用。护理一个月后大部分患者都经历了肌张力弛缓到增高的变化,甚至部分患者肌张力又重新恢复正常。

一般来讲,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时间越早越好,只要病情稳定48h以后,病人就可以介入康复性的护理[5]。急性脑卒中后康复护理对功能恢复的疗效已得到证实,康复的最佳时间是是出血性脑卒中后的3个月之内,6个月后基本停止。以促通技术为中心的运动疗法可促进相关神经细胞发芽,形成新的轴突,并反复使用这些突触,建立接近于正常功能的新的神经环路,实现中枢神经的功能重建,大脑组织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組是运动疗法护理脑卒中偏瘫的理论基础。早期康复训练还可以通过改善患肢的血液流动性,促进静脉血及淋巴回流,改善神经兴奋和传导功能,从而改善脑供血,降低血液的粘滞性,预防血栓形成。本组资料表明,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采取积极的康复护理在Barthel指数测定、NIHSS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更明显的好转。

综上所述,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采取积极的、综合的、正确的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患肢恢复功能,加快改进患者偏瘫肢体痉挛程度,从而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的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Joachim Liepert,Heike Bauder,Wolfgang HR.Mihnertreatment-induced cortical reorganization after stroke in humans[J].Stroke,2010,31:1210.

方宝华,陈小梅,李 涛,等.脑血管病临床与康复[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52-54.

谭峰,顾卫.早期康复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血小板膜糖蛋白与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26(9):543-546.

黄景辉,洪 桢,王殿仕.胶质细胞和突触传递的相互作用[J].神经解剖学杂志,2014,21(3):327.

崔明芝,刘振民,周丽红.3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7(4):135.

猜你喜欢
急性脑卒中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自我效能理论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急性脑卒中合并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浅谈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