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学者要厘清人类自身与教育学的关系,明确教育学对人类生活的根本价值。人的生存发展与教育实践活动需要教育学的关照与指引。那么,教育学的根本价值在于以复杂科学理论关注复杂的教育生活;植根于生活世界并创新生活意义;追逐生活的幸福和化解生活的苦难;成为人类本真存在的幸福生活常态。
【关键词】教育学 价值取向 幸福生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02
对教育学根本现实意义的找寻,可从哲学、心理学、经济学及文学入手,在这类学科对自身存在的解答中获取启示。“人类天生希望自由,摆脱压力束缚,感受作为一个人的喜悦。如何达到此境界?要爱好智慧、运用哲学思维,它像人生的启明灯,照亮前进的道路”[1]。哲学的功能在于培养智慧、发现真理和印证价值。心理学家追求身心的健康协调,以自我心灵关照他者,关注世界,进而通过心理学的路径走向人性所致的关涉幸福的境地。经济学家致力于探索如何在生产和资源配置中实现“帕累托最优效应”,以期在自由公平与高效优质的“理想王国”中为人类谋求福祉,即通过最理性的優良方式获取最丰厚的财富。文学家则进入生活,抵达人性而深度探索着人的存在,描述和感悟着人类生活状况。生命经由了世俗到精神的旅途,畅游在心灵的幸福海洋。简言之,这些学科作为精神世界共享的智慧硕果,就是为了人类整全的幸福生活而存在。那么,教育学的根本价值在于“与人类幸福息息相关,能直面人类苦难,能深植根于生活,并为生活打开新机遇之门,尝试自信地以自主的方式创造教育过程中的幸福生活”[2]。
一、以复杂科学理论关注复杂的教育生活
教育学不是简单粗糙地对丰富复杂的人类生命现象进行去繁化简。在任何教育生活中,实践者绝不只是品尝幸福的味道,同时也被汹涌而至的教育失败危机所冲击。好的教育学“不会用鲜花去遮掩粉饰,不会用幸福的泡沫去自我陶醉。它会透析华丽的面纱,深入惨淡灰暗的教育现实”[3]。教育生活充满复杂性,对其进行理路探索就更具有复杂性。虽然教育世界中纷繁复杂的事件不可能由人类当前智慧进行暴力式的穷举,但更要以接近其本真的复杂生态模式进行认知与创构。教育学需要精心守护教育事件的复杂性和丰富性。面对教育生活的真假善恶、明暗美丑,教育学的研究是以人类身心为中心,显明与创生人类生活的应然可能,将昏暗迷雾通透敞亮。此探索之旅是“以有机思维和生态思维为核心特征,以过程思维和事件思维为基础形式,通过一系列后现代教育事件与过程来推进复杂性教育思维”[4]。
因此,理想本真的教育学“不是在现实的表面滑行,更非只听见自我生命情感的喧嚣,而是能看到生命的宽广和丰富,能‘饶恕那些扭曲的灵魂,能有无所不包的同情心,能在罪与恶中张扬‘无差别的善意”[5]。从而将其复杂面貌无遮蔽的敞亮,让其灵动地舞蹈在“线性机械的简明与有机网络的复杂”相互渗透融合的完美“统一场”。因而,以“复杂系统”、“自组织”、“混沌边缘”等作为基本概念的复杂性思维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方法论支持。
二、植根于生活世界并创新生活意义
教育学融入人类世界,从介入和直观教育生活开始。“直面生活的范围需要延伸到人类日常生活,所有与人性,与生存状况,与生命相关的人类生活都是教育学直观的内容”[6]。教育学正是因为深深地扎根于复杂世界,以及源于对百态生命、多彩人生的透析,才不断在湍流中涌现智慧浪花。教育学归流于生活,只不过是与现实生活相遇,当教育学拥抱生活后又该如何碰撞出更灿烂的火花?教育学与生活邂逅,倘若就只停留在对教育“素颜面孔”进行一成不变的写实描摹,而遗忘对教育“美妙姿态”的浪漫创意、即革新除旧,锐意创新,那么教育学生活将鲜有甜蜜幸福。生活的教育学不是囿于纯粹现象解释学这一隅,更闪耀着世界新机的灵动光芒。教育学应在不确定性的命运长河中,与人类坦诚相待,为未然可能的生活开启实践的智慧,成为人类在创新生活世界里的灵魂伴侣。
总而言之,教育学不是远离生活,不是浅尝辄止于生活表面上的冲浪,虽然激情四射,但却消弭了深潜生活本身的醇和馨香。因而,最有价值的教育学就是深深植根于生活并且不断创生关切人类生活的新意。
三、追逐生活的幸福和化解生活的苦难
生活的苦难与生命纠缠不休而以分割,生活不只有开心快乐,苦难也是作为人之存在的本体性的。人类通过任何手段都无法将整体生活中的不幸彻底消除,艰难苦楚是人类命运中天然存在的。诸如随机的不确定性事件、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旅途中错失的美景、生活里无缘的机遇等都是非人力主观所能抗拒的。“由偶然性导致的不幸与生命会共存。悲凉永远会伴随着人的存在之偶然性,伴随着人的遗憾”,因而,“任何社会形态如果忽视、看轻个体的存在的不幸,就是对个体的一种社会性残忍”[7]。 教育学不仅应该永远跟生命的幸福相守,也应当始终与人类的困难和不幸依偎在一起,这是人类的命运,同时,也是教育学的命运。
教育学必然具有双重使命:寻求人类的幸福,走出教育学的幸福之道;同时以教育学的方式为人类寻得减轻和摆脱各种苦难之路。人类在生命旅途上会遭受挫折失败的危机,亦会陷入教育生活的迷雾。可以说,“这些苦难折磨着当事者,堵塞了通往幸福的道路”[8]。幸福与不幸正如生活世界的白昼黑夜,我们不会永远欢呼在光明的白昼,也不会一直沉寂在孤寂的黑夜。因而,教育学不能无所作为,而要积极帮助每个人摆脱生命成长与教育发展中的各种困境,促使人们感知和体悟苦难,远离幸福幻境,寻找每个人各自通向自主与健康发展的自我救赎和超越的生命解放之途。和光且同尘,方能拥抱真实不虚的幸福。
四、成为人类本真存在的幸福生活常态
教育学既然深深地扎根在人类生活世界,那么流动性的追逐救赎之途就不是漂浮在抽象的语言世界,而是超越了工具性知识与个体碎片化的生命体验。我们沉浮在人生这条暗流涌动、波涛汹涌的河流中,被“引力波”的内聚力与“暗能量”的排斥力无情地摆弄着,即都是处于“社会化”与“个体化”的矛盾统一中。遨游于教育学的精神洪流,我们生生不息地进行着社会性的自我建构。真正的教育学乃是进入了人类的整体生活,内化为稳健的人格素养,外显为惯常的行为模式,以及升华为本真的生活智慧。此教育学必然探究教育生境中的人际关系网络生态,其反映了教育学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创生活动的本真模态,“各种琐碎的教育事件聚合而成并发生于教育生活中的欢乐与痛苦、希望和绝望等处境每天都可能遭遇到,其构成了人的生存状态”[9]。教育学旨在对人类生命成长的研究,其研究必须不断地向教育生活方式发问、向教育存在发问,向人类存在发问。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生命成长中的体味、活法以教育学的语言方式展现出来,从各方面揭示出时空潮流中师生的生活处境就体现出了教育学研究最根本的价值,因而也具有了其本体性存在意义。
综上所论,与人类幸福生活休戚与共的教育学是人类生活所必须的。教育学就是为一切幸福的实现而“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10]。在朝向人的现实性与理想性的循环转化过程中,以“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的本真方式畅游于温暖幸福的教育生活。
参考文献:
[1] 傅佩荣著.哲学与人生(第二版)[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5.
[2] 王卫东, 董标. 教育与幸福——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综述[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10):12-14.
[3] 李政涛. 教育研究的叙事伦理[J]. 教育研究, 2006(10):18-21.
[4] 郝文武. 从教师教育的变革看教育学的专业改造[J]. 教师教育研究, 2011, 23(1):12-16.
[5] 谢有顺著.此时的事物[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3.
[6] 李政涛. 面向人类幸福的教育学--兼论教育学的基本价值[C]//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2007.
[7] 刘小枫著.走向十字架的真[M].北京:三联书店,1995:373-374.
[8] 李政涛. 面向人类幸福的教育学--兼论教育学的基本价值[C]//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2007.
[9]李政涛. 教育研究的叙事伦理[J]. 教育研究, 2006(10):18-21.
[10] 叶澜著.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0.
作者简介:杨倬东(1988-),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及基础教育研究,学前和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