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自信的构建

2018-06-04 08:44张忠家杨值珍
江汉论坛 2018年5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

张忠家 杨值珍

摘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更加重视文化自信,将其提升到攸关国运的战略高度。文化自信以国家独立、民族富强为基础,既来源于民族文化的先进性,又有赖于国民的文化自觉性,难以自发形成而需要构筑。实现文化自信,文化自知是前提,文化自主是根本,文化自强是关键。只有科学认知全面把握民族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持续发展繁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能坚定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自信;文化自知;文化自主;文化自强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8)05-0005-11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①。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更加重视文化自信,将其提升到了攸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战略高度和根本性地位。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②。坚实的文化自信是以国家独立、民族富强为基础和前提的,这种自信既来源于文化的先进性,又有赖于国民的文化自觉性,难以自发形成而需要构筑。面对文化领域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通过促进文化自知、坚持文化自主、推动文化自强来坚定国民的文化自信,凝聚起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之力,推动新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早日实现。

一、文化自知:文化自信的前提

文化自信是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民族文化的信仰和坚守。实现文化自信必须首先摸清家底,对博大精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一个客观了解和科学评价,做到心中有数,达到文化自知。

1. 文化自知是知道和明了自我文化

文化自知,就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我所处文化的知道和明了,是人们通过主观的和客观的文化活动达到的一种文化认知状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个层面是对民族文化存在的认知,也就是回答自己的民族有没有文化的问题。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在任何社会任何时期都存在,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存在。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文化,没有文化的国家和民族是不存在的。文化存在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人们的主观认识而对人和社会实践产生影响。但是,对于占大多数的普通民众来说,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是不全面的,甚至是有缺陷的。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一般存在于朴实的文化活动中,基本上是一种感性的认识,没有形成自觉的理性的认识,对民族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对民族文化的“源”与“脉”、“根”与“魂”只是一种朦胧的意识,甚至是无意识,因而解决国民对民族文化存在的认知问题是实现文化自知最基本的问题。

第二个层面是对民族文化内涵的认知,也就是弄清本民族文化主要由哪些方面组成。作为社会实践的结果,文化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一个民族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由于民族社会生活与实践的不同需要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程度会产生形式、种类多样的文化。这些不同的文化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人们社会实践的伟大成就,更积淀和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主体。当然在这样一个丰富多彩、色彩斑斓的文化大观园中,必然存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高尚文化与恶俗文化,各种文化都会对人们的社会活动产生不同性质和程度的影响。只有客观把握一定社会的文化内涵,正确认识各种文化特别是主流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正确处理各种文化特别是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关系,才能真正正确认知民族文化。因而解决对民族文化内涵的认知问题是实现文化自知最关键的问题。

第三个层面是对民族文化性质的认知,也就是弄懂本民族文化进步与否的问题。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文化不是被动地为经济基础所决定,而是对社会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即“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③。因此,衡量一种文化的进步与否的标准就在于这一文化是否與其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相适应,能否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换句话说,作为一定社会物质生产的结果,文化只有适应与不适应的问题。当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时,就是积极的健康的进步的文化,反之就变成了消极的腐朽的落后的文化。就具体现实而言,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任何文化都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只有客观评价文化的社会地位和价值,才能正确对待文化。因而正确认识民族文化性质是实现文化自知最本质的问题。

2. 端正文化心态需要文化自知

自知是任何一个民族发展的前提。文化的发展同样需要建立在对自身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如果不能正确认知自我文化,就不可能产生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更不可能产生文化自信。只有首先实现了文化自知,才能克服和抵制文化问题上的各种错误意识形态,从而增强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尊自信。

一是文化自知有助于克服文化守旧主义。文化守旧主义是对既有文化的自我满足和陶醉,拒绝接受外来文化和新文化的一种心态和行为。它基于自我文化的认同,缘于异质文化的碰撞和对自我文化的错误认知,看似高度的文化自信,实则典型的文化不自信。一方面,文化守旧主义对自我文化的认同走入了极端,抱残守缺、孤芳自赏,甚至固守自我文化的纯洁,不愿意他者文化掺杂其中,从而将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隔绝开来,其最终结果必然导致文化衰亡,根本谈不上实现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文化守旧主义者害怕自我文化遭到他者文化侵蚀而自我封闭,希望借助国家主权的硬壳进行自我保护和防守,本身就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历史表明,文明不是在封闭的状态下发展起来的,文化繁荣也不可能在封闭的状态下实现。“不同文明的接触,以往常常成为人类进步的里程碑。”④ 作为一种文化防范哲学,文化守旧主义不具有文化扩张和进攻因素,对他者文化不会构成伤害和威胁,但对自我文化则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全面认知中华文化,就是要正确看待民族文化的优势,充分认识民族文化的缺陷,选择积极的开放的文化发展道路,扬长避短,不断推进文化发展和繁荣,避免陷入文化守旧主义窠臼,从而真正实现和坚持文化自信。

二是文化自知有助于克服文化自大心态。文化自大心态是基于自我文化某方面特点和优势,盲目夸大自我文化价值和作用,看不起他者文化,认为“我”文化高人一等的心态和行为。与文化守旧主义一样,文化自大心态者也拒绝学习他者文化,但这种拒绝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鄙视和不屑;他们将“我”文化置于高于其他文化的不平等地位,影响文化间正常交流;一旦遭到其他文化的沉重打击,他们又以这种自大来掩饰自身的虚弱和自卑,从而形成一种盲目的虚假的自信。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论语·八佾》)作为一个文明昌盛的民族,中华先祖自古就有文化优越意识。这种优越意识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对文化发展的消极影响就不是很明显,但长期沉淀下去变成文化自大和自负就危害极大,晚清时期的历史已经沉重地证实了这一点。然而,文化自大心态在国民心中的痕迹今天仍然存在。由于对中华文化缺乏客观认知,有人一味强调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有人认为我们现在不需要学习其他文化而是该其他文化来学习我们了,有人听到外国某个名人称赞一下中国文化便沾沾自喜,等等。诚然,5000年绵延不绝、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确实值得中华儿女引以为骄傲和自豪,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但放任这种心态发展和扩张,必然对树立文化自信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客观认识中华文化,可以使国民知道中华文化并不是白璧无瑕、完美无缺的,以更加平等的包容的心态看待他者文化,积极主动地推动文化平等交流,虚心学习他者文化长处,克服自我文化不足,促进中华文化不断发展繁荣,稳步增进文化自信。

三是文化自知有助于克服文化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就是对民族文化价值的怀疑和否定,主张全盘接受他者文化的一种心态和行为。它无视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历史进步性,夸大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时代落后性,是文化自卑、文化极度不自信的表现。事实上,任何文化都有长处与不足。罗素在《中西文明的对比》中写道:“可以说,我们的文明的显著长处在于科学的方法;中国文明的长处则在于对人生归宿的合理理解。”⑤ 中国传统文化存在不合时代潮流的因素,但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一样具有自己的长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为中华文明发展繁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对西方文明发展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⑥。5000年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成长发展的。龚自珍在《古史钩沉论》中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⑦。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攸关民族的生死存亡。文化虚无主义者罔顾文化的继承性,无视民族文化的当代意义和时代价值,全盘加以否定,损害文化自信自尊,危害民族发展繁荣,对中华文化发展极为不利。科学认知中华文化,能使人们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发现中华文化的时代光辉和现实价值,从而抵制文化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流毒,走民族的科学的文化发展繁荣之路,实现文化的自尊自信。

3. 文化自知要求科学认知全面把握中华民族文化

实现文化自知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既不能坐井观天、夜郎自大,又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明、灿烂的文化,我们必须在历史长过程、时代大前提和国际全视域中客观审视民族文化,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实现文化的科学认知。

一要在历史过程中实现文化自知。中国是一个文明大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使中华民族获得了重要滋养而得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华文化呈现出不同的历史特色,发挥着不同的历史作用。在古代,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使中国长时间走在世界前列,成为一个文明昌盛的国家。在近代,以民主主义文化为主体的革命文化,使中国摆脱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在现代,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的先进文化,使中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和国家繁荣富强。

历史上,中华文化不仅滋养了中华民族,而且对世界文明发展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学习中国文化,日本在公元630年到895年间先后派出了十几批遣唐使,规模远盛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出使欧洲国家的使团。英国文官制度的形成,充分吸收了中国古代制度文化的养料,深受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和发现,加速了世界近代化的历史进程。通过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英国科学技术史学家李约瑟指出,在公元3到13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欧洲,保持着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⑧。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进一步研究后指出,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各种基本发现和发明,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⑨。中华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影响深远,科学认知中华文化必须正确认识到这一点。正如习近平指出的,“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⑩。

二要在时代前提中实现文化自知。文化具有时代性,是变化发展的。古今中外,一成不变的文化是没有的。随着时代的变迁,过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可能变得不相适应了,甚至走向了反动,只有不断赋予文化以时代内涵才能保持其旺盛生命力。事实上,孔子创立儒家文化,历经孟子和荀子而成体系,經董仲舒而成正统,到宋明形成理学和心学,到明清形成经世致用思想,在不同的时代都打上了不同的时代印记,都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从而保证了儒家文化长期在中华大地上产生重要影响。历史演进到今天,过去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文化显然已经不能再满足新的时代条件下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传统文化中有些内容已经变得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了。我们不能躺在过去的文化辉煌上睡大觉,更不能自以为是、骄傲自满,而要根据时代变化赋予民族文化以新时代的内涵,使其始终保持蓬勃生机。正是基于对文化时代性的深刻理解,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19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我们强调文化的时代性并不排斥对文化加以继承,而是强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新鲜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在更高层次上加以继承。当前,我们正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传统文化中大量优秀成分,如民本思想、大同理想、仁爱意识、和合理念、诚信观念、正义信念等,更加闪耀出思想的光辉和智慧的光芒,不僅继续为中国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而且在解决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与生态问题等方面正在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政府不仅倡导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思路,而且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方案。这些发展思路与方案背后无不依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或者说这些主张恰恰是在对自身卓越的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正确认知的基础上提出的。因此,只要我们根据时代发展进一步发扬光大,中华文化必将绽放更加迷人的魅力和风采,必将为人类发展繁荣贡献更多更深邃的智慧和更可行的方案。

三要在国际视域中实现文化自知。世界上没有普世的文化,也没有完美的文化。环顾全球各国,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拥有自己的特色、精华,也存在糟粕和不足。即使广受追捧的美国文化也存在严重的缺陷,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物质主义导致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消极颓废因素不容忽视。就连美国自诩世界上最完美的民主制度——自由民主制度也存在严重的基因缺陷和先天不足。对此,塞缪尔·亨廷顿、弗朗西斯·福山、布莱恩·卡普兰、玛丽·安·格伦顿等西方学者都有过深刻认识和分析。我们不必盲目追捧西方文化,也无需否认和掩饰自我文化中的糟粕,更不要因此而惴惴不安,甚至自认低人一等而全盘否定。无论看待何种文化,都要持全面的观点、辩证的态度,在看到他者文化优点的同时要正视其存在的缺陷,在直面中华传统文化之不足时要充分认识到其优点。

事实上,5000多年来,中华文化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和创造时代文化的过程中传承和发展,呈现出强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使其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悠久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儒家文化圈的形成、地理大发现的成功、东亚经济腾飞的实现等等,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强大影响力。随着中华文化不断传承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赢得了世界认同和赞誉。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而急切的新期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甫一提出,就引起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并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面对全球化的巨大冲击,国际社会纷纷转向中华文化寻求解决全球问题的钥匙。“中学西效”成为继“西学东渐”后又一重大文化现象。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到中国大陆留学的外国人有48.92万名,遍布全球20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人居第4位;中华文化的魅力在全球惊艳绽放,512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孔子课堂覆盖五大洲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汉语热风靡世界。今天,文化竞争激烈,文化交流频繁,文化交融加速。我们更要放眼全球,客观看待、理性对待彼此文化的优势和劣势,正确认知自我文化的特色和差距,不贬损不溢美,以便为世界贡献更多令人骄傲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文化自主:文化自信的根本

在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宣布,“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做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作为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作为民族的根和源,一个国家的自主归根到底建立在其文化自主的基础上。没有文化的自主,就没有民族精神的自主,没有民族精神的自主,就不可能建立和保持强大的文化自信,而缺乏文化自信就谈不上实现国家的独立自主。所以文化自主是文化自信的根本。

1. 文化自主是文化的责任和担当

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主要和古老的文明,文化自主是中华文化应有的责任和担当,表现为文化发展不受外来干涉、整体上保持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范式的一种状态。

首先,它是一种自主意识。文化自主是文化交流中凸显出的一项重大议题,折射出的是一个攸关民族存亡的重大问题。在阿富汗喀布尔博物馆大门口写着这么一句话:“当一个民族的文化存在,这个民族就存在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民族的身份。一个国家被征服并不意味着民族必然灭亡,但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没有了,那么这个民族也就真的不存在了。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很多民族的消失并不是因为这些民族的成员都死亡了,而是因为这些民族的文化消亡了。满清剃发易服政策引起汉族士大夫强烈抗争、猪油牛油子弹激发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日本战败后不惜代价保留天皇制、民初以来历次中西文化论争,等等,都是文化救亡图存意识的外显。面对美国文化扩张,即使同属西方文化,法国也始终保持清醒的文化自主意识,保持着对民族文化的坚守和执着。“法国决策者公开地抵制美国模式,将其作为一个反模式予以抨击,捍卫着混合经济、社会契约和民族文化的正当性。” 因此,文化自主不是一个文化孰优孰劣的价值判断,而是一个民族何去何从的历史抉择。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就不可能去坚守自己独特的文化,也就不可能有文化自主。

其次,它是一种自主能力。纵观人类文明史,文明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条件,文化相遇是文化发展的常态。文化自主是在文化碰撞时凸显出来的,但并不是任何文化碰撞都会激发文化自主意识。只要不改变文化接受者的本土文化,就不会引发文化自主的焦躁和不安。只有在弱势文化遭遇强势文化时,文化自主才显得异常紧张和迫切。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中指出,“相继侵入印度的阿拉伯人、土耳其人、鞑靼人和莫卧儿人,不久就被印度化了——野蛮的征服者,按照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本身被他们所征服的臣民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文化自主能力是文化自主的重要条件。文化接受者如果具有强大的自主能力,就能够同化外来文化,从而继续保持文化自主地位。反之,则会陷入文化能否自主的焦虑与彷徨。在中国历史上,文化碰撞经常发生,但真正引发中国学人文化焦虑的是19世纪中叶以降的中西文化碰撞。事实上,面对强势文化的侵袭,任何一种文化都会产生自主意识,都会进行自主抗争,但能否成功实现文化自主则要看本土文化的自主能力。虽然不能排除历史上存在本土文化自愿依附外来文化的现象,但绝大多数文化的消亡并不是因为缺乏文化自主意识,而是因为文化自主能力的不足。

再次,它是一种自主权利。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维系国家的精神纽带。文化自主是国家的重要主权权利。作为国家主权权利,文化自主是一种固有的权利,不是国家自封的,也不是外在力量强加的,而是主权国家与生俱来的,得到了相关国际文件的认可和保护。《国际法原则之宣言》指出,“每一国均有选择其政治、经济、社會及文化制度之不可移让之权利,不受他国任何形式之干涉。”文化自主权利是一种最高的权利,对内表现为国家对文化生活的领导权,对外表现为国家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权和对外来文化的抵制权,国家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文化制度和发展模式,组织文化建设,不受任何外来干涉。但是,由于对主权认知和判断不同,文化自主权利不可能自动实现,需要国家争取和维护。“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如果我们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如果对文化自主权利认识不透、重视不够、维护不力,就会损害国家的文化权益。

最后,它是一种自主责任。世界是多文明多文化的。文化多样性造就了我们这个色彩斑斓、姹紫嫣红的世界,使人类充满了活力和希望。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如同宇宙间不能只有一种色彩一样,世界上也不能只有一种文明、一种社会制度、一种发展模式、一种价值观念”。维护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每一种文化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一支,中华文明不仅在历史上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正在并将继续影响人类文明的未来。如果中国不能坚持文化自主,那么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就成了一句空话。中华文化自古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坚持文化自主,是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的崇高使命,也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应有担当。“本国本民族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也要承认和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思想文化。” 面对国际文化交融交汇交锋的复杂形势,固守民族文化之根,坚持文化自主发展,在使民族文化行稳致远、发扬光大的同时,尊重其他文化自主发展,推动不同文化交流互鉴、共存并荣,维护一个百花竞放、争妍斗奇的多文化世界,是文化自主的使命。

2. 维护文化尊严需要文化自主

历史反复揭示出,一个失去自主权利的民族,是不可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同样,一个没有自主文化的国家,是不可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的。只有坚持文化自主,将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建立在自我文化基础之上,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独特优势,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彰显民族文化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和尊严,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自信。

一是文化自主有助于保持文化独立性。能够把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是文化自信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将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一个民族如果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交到其他文化手上,就失去了文化自主的资格,最多能形成阿Q式的自信,结果只能是自欺欺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一个民族的文化失去了独立性,依附于其他文化,成为其他文化的藩属和附庸,这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就会受到威胁,这种文化就不可能得到其他文化的尊重,就更谈不上自信。在与外来文化交往的过程中,文化自主体现为吸收外来的东西,并把它改造成符合中国需要的东西。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无论是照搬别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化还是照搬其他阶级革命文化,中国都没有取得革命的成功,都没有赢得对方的尊重,最终也没有实现文化自信。只有在独立自主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才指导中国革命获得了成功,才赢得了其他文化的尊重,才真正实现了民族文化的自信。“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国家要独立,不仅政治上、经济上要独立,思想文化上也要独立。”坚持文化自主,就是要摆脱文化上亦步亦趋、受制于其他文化的状况,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精华时不受其羁绊,在吸收外来文化优秀成分时不受其蛊惑,自主决定文化发展道路,自主选择文化发展模式,从而将民族文化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保持文化的独立性。

二是文化自主有助于保持文化独特性。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身份和象征,是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区别开来的重要标志。因此,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都有其难以被其他文化所理解和模仿的独特内涵。正如本尼迪克特所言,“一种文化,就像一个人,或多或少有一种思想与行为的一致模式。每一文化之内,总有一些特别的,没必要为其他类型的社会分享的目的。” 这种文化独特性正是各民族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构成了文化自信的理由和基础。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当代中国之所以有文化自信,就是因为中国文化的这种独特性,就是因为中国在中华文明发展中孕育出了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抛弃民族文化的传统和精神,就抛弃了民族文化的特质和品格,沦落为既没有民族文化灵魂又缺乏外来文化特质的浅薄与粗俗,当然也不可能得到其他文化的景仰和尊崇。坚守民族文化的根与魂,以此为基础广泛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我们的文化就能“越搞越中国化,而不是越搞越洋化”,从而形成既有民族传统又具时代精神的独特文化,始终在世界文化的大观园中优雅绽放,散发芳香,彰显价值,赢得敬重。

三是文化自主有助于保持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以差异性为前提的。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各民族既坚守自我文化特质又互相学习、互相借鉴、赶超跨越、潮起潮落,从而迎来了人类文明丰富多彩、共同繁荣的今天。当今之世,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文明,都是在本民族文化千百年滋润下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而成长起来的,都有自己的特色、优点和长处。“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该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从而“维护世界多样性”。如果干涉他国自主文化选择,甚至追求以一种文化一种文明取代世界上其他各种文化各种文明,文化发展就会因失去动力而停滞,文明也会因缺乏养料而枯萎,就不可能形成各种文明竞相发展、生机盎然的局面。只有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化自主性,尊重各国走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霸权,才能激发出各民族文化的活力,彰显出各民族文化的特色,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使各种文化在相互学习中竞显风流、增强自信。

3. 文化自主要求维护自我文化尊重他者文化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人类文明兴衰荣枯,有多少文明被湮没在尘封的历史记忆中。中华文明能历五千年而薪火相传、绵延不绝,关键就在于既不数典忘祖又能海纳百川,自己掌握民族文化发展的前途和命运。进入新时代,我们应该更加坚定文化自主的步伐,既维护民族文化又尊重他者文化,创造既具民族特色又具时代气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促进文化认同,增进文化自信。

一要传承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支撑。5000年历史孕育的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和精神脉络,使中华民族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成功地走到了今天。其中许多思想观念、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精神向往穿越时空,为中国及世界解决一系列当代难题提供了智慧和选择,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具有永不褪色的光辉。“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一个民族如果抛弃自己的历史、背叛自己的传统,不仅发展不起来,还很可能引发历史悲剧。文化自主,首要的就是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和精神要义,以此作为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根本。抛弃优秀传统文化,当今中国的文化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就会成为一个没有历史皈依的民族而飘泊沉浮、居无定所,更遑论实现文化自信。“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当然,坚持和传承传统文化绝不是文化复旧,不是把过去的文化原封不动搬到现实中来,而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挖掘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结合时代特征继承创新,建设既无愧于历史又无愧于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中华文化展现永恒魅力和时代风采,为中华儿女提供更好的价值支撑和精神指引。

二要守护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的名片和标识,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习近平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之所以成为中国,就是因为深深镌刻其上的民族文化。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一个整体,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标志,赋予中国以独特的身份,将中华民族与世界上其他的民族区别开来。“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文化自主,就要守护中华民族文化,就要守护中华民族的根,守護中华民族的魂。当然,文明总是在交流互鉴中发展的,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实现永续进步和恒久繁荣。守护民族文化并不是一概拒绝、全面抵制外来文化,而是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在中国的基础上面,吸取外国的东西”,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鉴别地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长处,做到“洋为中用”,更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华民族文化,构筑好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三要管理文化外溢。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一支,不仅是属于中国的,而且是属于世界的,无论以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还是以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近现代文化,都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理当为人类所共享。习近平指出,“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华文化不仅要从外部输入能量,吸收外来文化的精神养料,而且要向外部输出能量,贡献中国文化的思想智慧,从而实现系统稳定和平衡。这是一个不同文化双向交流、互鉴互学的过程,不仅有益于彼此文化的发展,而且有益于世界文明的繁荣。“历史上文化时尚一直是从一个文明传到另一个文明。一个文明中的革新经常被其他文明所采纳。” 对于中国来说,文化输出作为一种文化外溢现象,并不是要以中华文化取代其他文化,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其他文化的需要,按照自己的意志推动文化走出去。同时,尊重其他文化自主发展的权利,理性处理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差异,不攻击、不贬损其他文化,更不试图以中国的文化去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化。吸收其他文化优秀成果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尊重其他文化自主发展也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中国有这个雅量也有这个自信,与其他文化互相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交流互鉴,促进彼此共同发展与繁荣,在人类文明的百花园中培植永不凋谢的文化之花。

三、文化自强:文化自信的关键

胡锦涛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建立在自强不息、不断创新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才能更坚实更持久。纵览中华民族文化繁荣推动国家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对比近代文化保守与停滞导致的国运衰微与文化自主权的沦丧,我们有理由相信,文化自强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只有持续推进文化自强创新,才能维护民族自尊,建立文化自信。

1. 文化自强是文化的自我发展和繁荣

文化自强源于文化生存的内外压力,但不是外在力量强加给文化的,而是文化对生存压力的主动回应、积极反馈,是基于文化自觉和自省而积极向上、奋发进取,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繁荣自己,使自己在人类文明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意识和过程。

第一,文化自强是一种追求。人类历史是多文化的历史,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基因和长处,都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贡献,都具有延续和发展的资格,都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然而历史的规律、自然的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人类文明史上很多文明已经消失在历史的记忆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些文化被历史淘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高度重视和不断发展自己,从而逐渐丧失了竞争力和生命力。一种文化要生存下来,必须立足本来、借鉴外来、面向未来,不断进行文化设计和建构,实现文化自强。文化自强必须以文化生存和发展权益为界标,超出这一范围就不属于文化自强,而属于文化霸权,属于文化帝国主义。这不仅不能给世界文化发展带来欢乐和祥和,反而会给人类文明生存带来灾殃和祸害,对民族文化自身生存和发展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法西斯就是如此。作为文化追求,文化自强只能是一种强烈的生存关切,是一种本能的求生意识,是一种恒久生存的向往,目的不是对其他文化进行侵略和控制,更不是取代其他文化、一枝独秀,而是维护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第二,文化自强是一种品格。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民族是文化的躯壳。文化品格通过民族行为展示出来,又对民族前途和命运产生影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种不思进取、自暴自弃、自甘沉沦的文化是孕育不出一个伟大民族的,只有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甘堕落的文化才能使民族戴上历史和时代的桂冠。作为一个被马来西亚抛弃的民族,新加坡以一城之地在东南亚地区发挥重要的影响,在世界上享有应有的尊严,这与其自强不息的文化品格、民族性格不无关系。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在世界上享有地位和尊严,也与中华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品格密切相关。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多次遭受灭顶之灾,正是自强不息的文化性格使中华民族趟过了历史洪荒,挺过了一次又一次外族入侵,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如果不是这种自强不息的文化品格做支撑,中华文明恐怕就难以逃脱历史上其他古老文明的厄运。正如习近平指出的,“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作为一种品格,文化自强是一种不懈怠、努力向上的内在修为;是既自强不息又厚德载物,通过包容和借鉴而不是攻击和贬损其他文化以抬高自己的地位;不是文化好强、文化要强,不是文化争强好胜。

第三,文化自强是一个过程。民族的繁荣离不开文化的兴盛,一个民族要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需要驰而不息的文化自强。事实上,基于生存的渴望,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强的冲动,也做过自强的努力并取得过成功。但是,很多文化由于不能做到自强不息而中道衰落了。人类文明史潮起潮落,众多曾经叱咤风云的古老文明,大多已经永远消逝在时光的隧道中,幸存至今的屈指可数。文化自强是民族强盛的基础和前提。但是,文化自强不是一时的冲动,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更不是一项一劳永逸的事业,而是一个与文化发展相伴始终的长期的内在努力过程,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无论何种文化,只要它存在,只要它希望存在,就一刻也不能没有自强意识,就不能在文化自强道路上犹豫不决、踟蹰不前。只有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始终坚持推进文化自强,才能避免被历史洪流所淘汰。

2. 增进文化认同需要文化自强

文化的命运不在于其自身,而在于其作用的国家和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越是繁荣和富强,其所承载的文化就越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支持。文化认同构成了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最重要最深层次的基础。但是,文化并不是消极被动地受制于国家和民族命运,而是能动地作用于国家和民族的社会经济政治,通过文化发展繁荣推动国家和民族发展繁荣,从而提升文化价值,增进文化认同。

一是文化自强有助于提升文化凝聚力。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血脉和思想灵魂,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源泉。历史上,各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都注重通过构筑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念来提升文化凝聚力向心力,维系国家团结统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汉武以降,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不断改造和发展儒家文化,从而对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社会稳定产生了积极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加坡着力构建以“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为内容的共同价值观,极大增进了国家团结与社会稳定和谐。今天,“迅捷而深远的社会、技术和经济变革带来了跨国认同、国家认同和次国家认同的错综交织”。面对全球化的强大冲击,面对互联网的深刻影响,很多国家出现了认同问题,有的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认同危机。充分发挥文化的社会凝聚、整合和导向功能,大力发展民族核心文化以提升文化凝聚力向心力、夯实文化认同,成为各国共同的战略选择。作为拥有56个民族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面临敌对势力和分裂势力的双重挑战,提升文化凝聚力向心力、增进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习近平指出,“从历史的角度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核心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念。正是这些特定的核心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念,将特定时空背景下的人们凝聚在一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断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将更加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二是文化自强有助于提升文化经济力。“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人们认同一种文化,不仅基于该文化的社会凝聚和整合价值,还在于其经济驱动和支撑价值。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东亚国家积极推进儒家文化创新发展,形成新儒家文化,从而推动了以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亚经济起飞及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激发了国际社会对东亚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了东亚国家的文化自信。今天,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关系更加密切,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过去我们常讲,经济发展一靠改革,二靠科技,现在看来还要加一条,就是也要靠文化。经济文化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新趋势,文化与经济相融合产生的竞争力成为一个国家最根本、最持久、最难替代的竞争优势。”

事实上,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断推进,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正能量也不断激发。文化广泛作用于民族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迅速增大。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直接转化成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发展壮大,不仅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直接增强了经济实力,而且优化了经济结构,提高了经济质量,产业支柱作用日益凸显。2016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3万亿元,达到30254亿元,占GDP的比重突破4%,达到4.07%。可见,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已不是简单对经济发展起支撑和驱动作用的问题,而是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创造经济价值,成了现实生产力,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而且增加了人民群众的物质财富,因而更加赢得了人们认可和支持。

三是文化自强有助于提升文化外交力。文化自古就是国际交往的重要内容,对提升国家影响力具有重要影响,不仅可增进国内文化认同还能促进国际文化认同。历史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国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的基本因素之一。而美国文化则为美国建立和维持世界霸权发挥了支撑作用。德国《时代周刊》主编约瑟夫·约弗曾经评论道:“美国文化,无论雅俗,其对外传播的力度是自罗马帝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况且其中还颇有新意。罗马和苏联的文化影响止步于军事边界,而美国软实力统治着整个世界。” 即使在中国这样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美国话语也充斥着高等教育、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等关键文化领域。美国文化具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固然以强大的硬实力为后盾,也与文化强大密切相关,其教育、理论、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和供给能力,其对软实力的重视程度,迄今仍是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

今天,中国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中国道路、制度、理论、文化等方面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对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影响逐步增大,国际社会对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期待不断增加。但与文化强国相比,中国文化外交能力仍然有限,文化创新和供给能力仍然不足。文化外交力是文化生命力的重要表征,也是国家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软实力激烈竞争的背景下,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升中国制度、理论、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和供给能力,不仅会增强中国对文化霸权的抵制力,而且能确立中國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推进中外文化交流,从而增强中国开展文化外交的能力。

3. 文化自强要求不断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自强不是盲目的自发行为,而是有意识的自觉行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完成新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需要凝聚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筑坚定的文化自信,尤为重要和迫切。“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一要坚持正确方向。文化发展的方向问题,是文化自强必须首先解决的基本问题。我们文化自强的目标是,不断发展和繁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如果我们不能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不能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和优秀成果,就会迷失方向、丧失前途,就不可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之所以能完成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能完成的艰巨任务,之所以能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辉煌,就在于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并未过时,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辉和智慧的光芒,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始终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持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价值引领和行动指南。

二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剧中人。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要“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好文化发展成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要使人民群众在物质上更加富裕,而且要使人民群众在精神上更加富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让人民群众在精神层面享有更多获得感,享有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发展成果,“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以人民群众的文化诉求为依据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同时,人民群众是文化自强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保证,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失去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将变成无源之水,变成空中楼阁。只有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才能将文化自强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发展繁荣。

三要坚持文化创新。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式,文化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文化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必然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我们不仅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还要对外来文化进行创新,也要推动科技创新;要实现传统文化当代化,不抛弃传统、丢掉根本,不固步自封、墨守成规;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精华并结合时代特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它更具时代内涵、更富时代气息;要实现外来文化本土化,不照抄照搬其他文化以致沦落为其他文化的随从和跟班,不囫囵吞枣、鱼目混珠,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结合中国实际加以改造利用,使它更有中国特色、更具中国韵味;要走中国特色自主科技创新道路,紧盯世界科技前沿,立足经济建设主战场,着眼国家重大需求,推动各领域创新,推出更多中国智造、中国创造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时代潮流,掌握文化主导权和话语权,不断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四要坚持实业兴文。文化的发展和传播需要一定的载体。只有不断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等文化元素转化成实物,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来,才能为文化自强提供更加坚实的依托,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的精神食粮;要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市场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让市场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真正发挥决定作用,使政府在文化事业发展中更好发挥主导作用;要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加快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运用,将更多更新的科技元素引入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中来,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完善文化产业体系,创造出更多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要加强国际文化传播能力建设,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际话语体系,创新传播手段,讲好中国故事,真实、立体、全面地展现中国,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让更多人喜欢中国文化产品、认同中国文化理念、尊重中国文化选择,以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加快由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的飞跃。

注释:

①②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4页。

④⑤ 罗素:《中国问题》,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146、153页。

⑥ 习近平:《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3月29日。

⑦ 《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2页。

⑧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1卷第1分册,科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3页。

⑨ 罗伯特·K·G·坦普尔:《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中国科学技术史精华》,21世纪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⑩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5页。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邱晨曦:《法国对美国模式的抵制》,《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年1月29日。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86页。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6日。

《江澤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567页。

江泽民:《在中国文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6年12月17日。

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6页。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52、752页。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351、45页。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一)》,《人民日报》2012年2月20日。

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6、16页。

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0年7月24日。

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红旗文稿》2010年第15期。

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人民日报》2015年3月17日。

作者简介:张忠家,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7;杨值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政法研究所副研究员,湖北武汉,430077。

(责任编辑 胡 静)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自信”三喻
为何要坚持“文化自信”
以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自信,登高望远
网络文学 很有“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