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玉玲 丁崇煜
宋慧芳,女,54岁,陕西西安周至县亚柏中学初中英语老师,2007年前已患十多年的哮喘病史,其面色浮肿青灰,夜间常咳嗽不止,日常说话也咳嗽,并伴通红、胸闷、气短、气喘等症状,严重影响教学工作。常年吃中药、西药,病情未见明显好转。
2008年10月12日,宋慧芳经朋友介绍到西安健身气功活动站参加“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培训班。我们考虑到她久病缠身,体质虚弱,且呼吸困难等问题,极力推崇她学习“健身气功·六字诀”,以“呬字诀”为练习重点,采用逆腹式呼吸法。几年来,她在辅导员的鼓励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练功,气短、咳嗽、心肺痛、哮喘等症状得到控制,并逐步向好的方面转化。因此,通过实践我认识到“呬字诀”对哮喘病有独特的康复作用,故本文对其康复机理,从“呬”字诀动作做进简要浅析与分享。
一、“呬”字诀梳筋理气平衡阴阳
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歌诀:“肺交大肠胃交脾,心与小肠膀肾宜,心包三焦胆传肝,血气周流不停息”,即气血沿经脉正常的循环往返,濡养周身,则人安康,相反则疾病。肺位于胸腔内,属于上焦器官,其功能主气与宣发,并肃降及通过水道。肺与六腑中的大肠互为表里,肺经起始于中焦,向下联络与大肠,返回经胃向上穿过膈肌注于肺,经肩前沿手臂内则行至大拇指與食指。故“呬”字诀,在上肢动作的伸展中,有意识的抻拉手臂太阴筋经、厥阴筋经以及少阴筋经,通过梳理三阴筋经,达到调理手太阴肺经、手厥心包经、手少阴心经外在环境,而改善躯干与肢体内外经络的畅通性,促进心肺的经脉的气血循环。在“呬”字诀吐气配合下,通过呼出肺中浊气,和吐音散发上焦瘀滞之气,达到泻肺之邪气。相反,导引中两掌对着云门穴内收,在意识的作用下向云门内补气,又在随后收腹扩胸的逆势腹式呼吸中,吸纳更多的自然之清气,形成宗气而达到培补正气的目的。由此调理上焦脏腑,平衡其阴阳,对哮喘病症起到康复保健或防范作用。
二、“呬”字诀开窍扶正保养上焦
《素问·皮部论》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这是六淫外邪侵犯人体的的传注途径。如外感风寒之邪由皮部入于肺之经络,如不愈,可至肺脏而出现恶寒、咳嗽、哮喘等病症。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诸于外”。即人体内部生理机能的病变,可通过经络系统反映到体表,如哮喘患者后背上端部位的皮肉实而粗厚,揉捏而疼痛,而此即是皮下络脉及其下的经脉堵塞表现。人体胸椎上部分布的经络,中间有督脉,其两侧是两条足太阳膀胱经,这些经脉是全身阳气最强的经脉,脏腑之阳气主要来源于它们,然哮喘患者此处并不畅通而瘀堵。“呬”字诀中,两肘夹肋手掌回收于云门穴,同时肩胛内收上提,头后仰约45°,胸廓放松而充分舒展的动作,在导引中后背胸椎上端的大椎、陶道、风门、肺腧、魄户等与肺有关的穴位,以及膏盲、神堂穴、心俞、灵台、志室等与心相关的穴位,在动作练习中均得到反复挤压、揉按的调理,如此即达到调节开启后背上端诸阳经之穴,扶起心肺正气之来源,确保了阳经之气输送于心肺,达到濡养上焦,对哮喘患者起到康复保健作用。
三、“呬”字诀改善组织增强呼吸功能
“呬”字诀动作中,肺的呼吸运动是在呼吸肌以较充分的扩张与收缩下,造成胸腔收缩压与舒张负压形成较大的压差,也因正负压的压差大迫使肺脏产生较大的开合变化。当胸部反复的做缓慢舒张与收缩运动时,肺部纤维则呈现反复伸缩运动,其纤维弹性功能便得到改善,同时肺循环也得到了增强,闭合的肺泡在长期的胸廓运动中,不断地得到更多的开放,使得肺的通气量得到改善。此外,在“呬”字诀练习中,胸廓的肋间肌、横膈肌等呼吸肌,在胸廓的收缩与舒张中肌力与肌肉弹性,也会得到增强,同时胸大肌、胸小肌、背阔肌、斜方肌等辅助呼吸肌的肌力,及其弹性也因此得到增加。如此,呼吸肌功能的改善,哮喘患者的肺扩量必然得到提高,呼吸性障碍的症状自然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总之,“呬”字诀是通过上肢运动,控制两臂前伸与内收而开合于肺,由此加强颈项背部的经络气血循行,并促使胸廓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展,从而改善肺组织的血液循环,达到对哮喘患者的濡、养、护、健四大功能。因此宋慧芳通过8年多的长期锻炼,其哮喘病症状得到逐渐改善,身体恢复健康。现今宋慧芳生活快乐,精神健康,工作积极,对生活充满热爱,打心眼里感谢健身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