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玉芳 沈丰丹
(1.扬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陵学院 江苏 扬州 225127;2.名古屋大学 文学研究科,日本 名古屋 4648601)
教师课堂话语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反映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在课堂教学组织与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以往的外语课堂话语研究主要聚集于利用各种观察量表记录课堂上师生互动过程中发生的师生话语,并对这些话语进行量化分析或采用功能语言学的原则和方法论,分析课堂话语的结构和功能(康艳 等,201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超文本时代的来临,计算机技术及多媒体课件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传统的教师课堂话语形式不仅能以语言模态出现,还能以行为模态、视觉模态、听觉模态等多种模态形式出现。课堂教学不再是“语言独尊”的局面(张德禄 等,2012),而是由多种模态共同完成,包括空间、手势、身势、凝视、移动、声音、腔调、音乐、三维事物、口语、书面语、图形、表格、图画、动画等(Jewitt,2009)。当PowerPoint被创造性地使用时,还可以重新定义讲课的性质,使其从对文本的权威性演示转变成能从听众那里激发批判性、创造性和积极反应的多媒体表演(Gabriel,2008),也使多模态课堂话语的研究具有更多的创新意识和现实意义。
多模态是人类生活的一种普遍内在特征,已成为当今世界语言学者和社会学者们的重要研究话题。国外学者Barthes(1977)探讨了图像在表达意义与语言中的相互作用。O’Toole(1994)与 Kress & van Leeuwen(1996)吸收了社会符号学中语言是社会符号和意义潜势等观点,把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理论延伸到图像上,提出了视觉语法的概念。Royce(2002)和 O’Halloran(2004)探究了不同符号在第二外语课堂教学中的交互作用以及多模态话语之间的互补性。国内学者李战子(2003)、胡壮麟(2006;2007;2011)、朱永生(2007)、杨信彰(2009)等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黄国文等(2008)、胡圣炜(2008)、孙毅(2012)等对电视新闻类、相亲类、谈话类节目进行多模态互动分析。顾曰国(2007)、张德禄(2009;2010)、胥国红(2010)等分析了外语课堂教学中各模态形式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多模态话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张德禄等(2016)提出了多媒态互动分析的综合框架,并将其框架加以应用和验证。然而,纵观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不难发现,大多数研究仍局限于纯理论或理论应用的初级层面,缺少典型案例分析,尤其对英语专业精读课的课堂话语多模态分析的个案研究鲜有涉及。此外,对外语课堂话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视觉与文字模态相结合的二维平面研究层面上,对口语模态、听觉模态和视觉模态相结合的三维空间的多模态语篇研究尚未见报道。鉴于此,本文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以一堂45分钟的英语专业二年级精读教学公开课中的课堂话语为语料,从三维话语分析和动态研究的角度,重点探讨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中口语模态与PPT模态组合的相互配合及其在体裁结构、语法与语类结构上的体现,分析以课堂话语不同模态之间的相互协同、相互作用构建课堂话语意义的过程。
本文语料源于一堂英语专业二年级精读教学公开课的视频录像,时长约45分钟。授课教师为一名30岁左右的女教师。上课内容是《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中的第五、第六课TwelveAngryMen(《十二怒汉》)。《十二怒汉》取之1957年同名电影剧本,讲述的是一位在贫民窟中长大的美国男孩被指控谋杀生父,其生死大权掌控于12位陪审员手中。然而在陪审室里,诸多陪审员未经讨论,数分钟内就准备将“死罪”的裁决结果上交法官。唯有8号陪审员投了一张无罪票,劝大家认真讨论案情再作慎重决定。在剧本中,8号陪审员凭借事实和推理对一个个看似确凿的证据提出了“合理疑点”(Reasonable doubts),而对于其他11位陪审员所表现出的歧视、偏见和不负责任等种种言行,他据理力争、力辩群雄,最终以正义、才能和责任说服了其他陪审员,赢得了胜利。
这是一堂复习演示课,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顺剧本的主要情节,了解美国司法及陪审制度的主要规则,并通过对8号陪审员的逻辑推理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实践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洞察作为8号陪审员身上所具有的特殊品质,引导学生形成公平、正义和高度责任感的价值取向。
教学过程是在一个按传统模式布局的教室中进行,教室配有PPT投影设备,前面是黑板、讲台,后面是一排排桌椅,教室两侧墙上分别挂有两个音响设备。教师主要在讲台上讲,有时到学生中间走动。学生在座位上听讲,有时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双边活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个别学生应教学需要上讲台陈述。
作为一堂英语专业精读教学公开课,教学具有一定的演示性和示范性。根据反复观看及分析教学视频录像,这堂课可划分为8个教学阶段。
(1)课堂开始仪式:师生互相问候表示教学活动正式开始。
(2)宣布教学目标:教师首先简要复述本课的故事情节,然后指出本课所要完成的两个主要教学任务:一是8号陪审员是如何据理力争,最终赢得胜利;二是哪些因素促使其他陪审员改变看法,最终投了无罪票。
(3)教学内容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系列展示以影片故事情节的视频画面、配以歌曲Tell Me Why,帮助学生激活大脑中己有的故事情节和背景知识,使学生沉浸于教师所创设的语言学习情境中,为接下来的语言学习做好铺垫。
(4)点出主题:歌曲完毕,让学生完成第一个教学任务——讨论8号陪审员最终取胜的第一个重要法宝,即“排除合理疑点”(Beyond reasonable doubts)。教师创设情境,在讲台上扮演8号陪审员,邀请学生担任其它11位陪审员,对案件疑点向8号陪审员进行提问,教师在回答问题过程中逐一“排除合理疑点”。通过角色扮演和师生间的双边互动,教师不仅检查了学生对课文知识点的记忆,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度理解,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及语言表述能力。
(5)发展主题一:以小组讨论形式深入分析8号陪审员取胜的另一个原因,即他的人格魅力——公平、正义和高度责任感。教师让学生分四个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分别请四位同学上台陈述。整个过程紧张有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了语言表达技能及逻辑思辨能力。
(6)发展主题二:教师首先要求学生以结对讨论的形式剖析其他陪审员的人格特征,并根据课文内容以表格形式列出11位陪审员转变思想的主要原因。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对11位陪审员改变态度的原因逐一进行深度分析及归纳总结。这一过程很好地激活了学生对每个细节知识的了解,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了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及语言技能的运用。
(7)重点内容总结:教师用简短的语言再次重审课文主题 —— 一场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而非个人间的战争,并通过教师自己创作的一首小诗实现对课文主题的升华。
(8)结束:布置作业,结束课堂教学。
该堂教学公开课共由27张PPT幻灯片组成,这27张PPT幻灯片可分为四种类型:1)图像形式(PPT 2、7、27);2)文字形式(PPT 8、10、11、12、 14、15、22、23、24、25);3)图像+文字形式(PPT 1、3、4、5、6、13、16、17、19、20、21);4)文字+音频+视频剪辑形式 (PPT 9、18、26)。
幻灯片1由图像加文字构成(见下图)。该图片一分为二,名词短语“Twelve Angry Men” 位于图片的正中位置,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当天的教学主题。图片的上半部是8号陪审员头像的特写,12个 Angry men作为背景图置于8号陪审员头像的后方。图片下半部是3号陪审员抬起右手用食指指向8号与其争辩的场景。图片作为一系列过程体现的语篇片段,是对课文内容的一个示例。从交际功能上看,这是教师为学生提供信息,通过名词短语和图像两种模态的配合使课文主题信息更加直观、更为突出。从PPT语类的角度讲,它的功能既是提示性又是直观性的,将课文主题非常清晰地展示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
幻灯片1 图像+文字
幻灯片8完全由文字组成,构成一个独立的小语篇,是教学话语中大语篇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字由一个大标题Battle for justice和两个特殊疑问句组成(见表1)。大标题Battle for justice点出了本课的教学主题,两个特殊疑问句 “How does Juror No. 8 finally win over the other jurors?”“What are the factors that make the other jurors change their minds and vote the boy not guilty?”明确了本课主题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
表1 PPT与教师独白对比(一)
从表1可以看出,幻灯片上的文字为口头话语提供了文字信息,延长了话语信息传播的时间。它的主要功能是提示性,即帮助教师组织思路,突出重点。从系统功能语法的人际功能来看,这两个问题的提出预示着教师在向学生索取信息,但实际是指令,即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探讨,不仅要达到复习课文的效果,而且要在语言水平和思维层面上有所提高。
幻灯片15是以文字图表形式呈现的分析型PPT语类(见表2)。演示者为了分析某事物或项目运作系统、或内部关系、或发展趋势,便得仰仗图表(胡壮麟,2007)。根据课文主题,教师要求学生以结对方式,从11位陪审员的性格特征、思想品德等为切入点,深入探究他们最终转变思想的原因。与此同时,在学生逐一陈述原因时,教师在黑板上依次贴上各陪审员的头像图片,以激发学生的固有知识结构,从而以更清晰的方式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有机串联,加深学生对主题内容的理解。表2展示了幻灯片所显示的文字及与之相对应的教师独白。
表2 PPT与教师独白对比(二)
从话语功能角度看,教师独白起到诱发、检查、指令等作用,通过一张文字图表的展示,配以第一人称的使用,诱发学生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搜寻11位陪审员最终改变态度的原因。教师运用表格填写的方式可以较清楚地掌握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熟悉程度,帮助学生厘清思路,而旁边的教师独白对学生具有明显的指令作用。从人际功能语气角度分析,教师以Let’s look at……开始,反映了教师为追求课堂平等的师生角色关系所做出的努力。这一表达把教师和学生看作一个整体,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不仅是课堂上的参与者,而且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这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消除了学生课堂中的焦虑情绪,让学生更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情景中。从教师课堂话语的意义协商功能角度来看,教师独白的最后一句以升调表达的方式 “Is it clear?”,是教师与学生为了消除彼此的交际障碍而做出的互动调整,以确认自己话语意义被学生正确理解。
幻灯片9由文字+音频+视频剪辑组成,这里重点对视频剪辑进行多模态语法及体裁结构分析。文字为Twelve Angry Men,音频为歌曲Tell Me Why,视频剪辑以12位陪审员同时出现在陪审室里的画面开始,然后用一系列画面(14幅图像)配以字幕纲要式地展示了电影情节,即从8号陪审员的举手反对,到众陪审员的反驳,再到8号的据理力争,说服了所有其他陪审员,最终赢得胜利,从而挽救了男孩的年轻生命。在视频播放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观看者。整个视频截图是提供信息的,把课文的主要焦点内容、11位陪审员思想转变的过程一一展示出来,激活了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播放的14幅画面是一个列单,以系列图像加英文字幕形式完整地展示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其英文字幕的具体内容列于表3。
表3 系列图像加英文字幕显示故事的主要情节
对视频的切分主要依据意义的区别性特征,通过意义的区别性特征来构建语法单位,体现语篇特征。根据张德禄等人(2012:39-47)的研究,确定视频意义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1)从语篇整体上讲,语篇主题的发展是切分话语单位的主要标准:如果有多种因素出现,首先看与主题相关的因素是什么,是如何表现的;(2)从经验意义的角度讲,是否过程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包括参与者和情景成分。如果发生了变化,那么发生变化的点就是可切分语法单位的边界;(3)与主题相关的处于前景的事物和特征是重点描述的对象。根据上述三个标准,可对幻灯片9中的视频进行体裁结构分析(图1)。
图1 《十二怒汉》视频片段的体裁结构
这个视频片段可分为四个宏观阶段:(1)故事开始(第1张画面):交代人物(12位陪审员)、地点(陪审室)、时间(夏季)、事件(一男孩被指控犯谋杀罪);(2)故事发展(第2-6张画面):8号陪审员举手反对11位陪审员“有罪”的裁决,众陪审员表示不理解和诧异,8号陪审员凭借事实和推理对一个个看似确凿的证据提出合理疑点;(3)故事高潮(第7-11张画面):顽固的3号陪审员坚决不改变自己的看法,甚至还侮辱8号,但8号依然持公正、理智的态度与3号辩论;(4)故事结束(第12-14张画面):3号改变看法,8号帮助3号穿上衣服,走出陪审室。上述每个阶段里都含有多个电影视频截图,截图的原则是依据上述三个标准,每个阶段内的图片都表现为意义上的一致性,从而可以视为一个事件或若干个事件组成的一个故事情节,在语法上分析为一个功能结构。
整个视频截图由三种模态相互协同、共同创建意义:图像、字幕以及歌曲,即视频和音频一起共同完成意义的构建。图像是最直观的信息表达方式,明确阐明了整体意义和每个阶段的意义,而文字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模态,突显了图像信息内容,让图像意义一目了然。文字与图像配合,相得益彰,共建意义。与视频相配的歌曲是英国童星Declan Galbraith演唱的Tell Me Why,歌曲本身表达了对世人种种作为的困惑,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等。选用Tell Me Why作为背景音乐,反映了一个孩童用饱满、干净、自然、纯美的声音对世人发出的责问,一步一步地Tell me why并不是要寻获答案,而是要唤醒沉睡的世人。音乐完美地烘托了电影主题,抒发了情感,并使视频剪辑各阶段之间的界限更加鲜明。
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分为8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选取了一种或几种各自所需的模态形式,多种模态交相辉映、相互配合,形成一种协同关系。下面分别从这8个阶段分析多种模态之间如何协同来构建课堂教学话语的意义、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1)课堂开始仪式。主要是口语模态,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寒暄表示上课正式开始。
(2)宣布教学目标。主模态为口语、PPT图像和文字。这一阶段由8张幻灯片构成。其中,两张为纯图篇PPT,分别展示了本课所涉及的两个关键人物:一个是被指控谋杀生父的18岁美国男孩;另一个是唯一投无罪票的8号陪审员。另外两张为纯文字PPT:第1张文字幻灯片显示了 “Guilty or Not Guilty —Jury’s verdict(有罪还是无罪—陪审团的裁决)”,文字非常清晰地点明了本课的教学主题,起到了强化学生记忆的作用。第2张纯文字幻灯片显示了本课所要讨论的两个关键问题:1) “How does Juror No. 8 finally win over the other jurors?”2) “What are the factors that make the other jurors change their minds and vote the boy not guilty?”,文字进一步点明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其余4张幻灯片为图篇加文字,图篇中展示了12位陪审员在陪审室里紧张审议的过程,诸多陪审员不经讨论,几分钟内就准备将“死罪”的裁决结果上交法官。每一张图篇都配以相关文字内容,如 “12 Angry Men”“You’ve listened to a long and complex case, murder in the first degree”“However you decide, your verdict must be unanimous”“One, Right. Eleven, guilty. One, not guilty” 等。
(3)教学内容导入:由视频、音频录像及文字等模态组成。视频录像为一系列的电影截图,教师将影片精华片段经过特意剪辑安排,重新整合成一部短片,并配以相关文字说明,完整地展示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唤起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帮助学生激活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在影片的剪辑设计上尤其凸显语篇的连贯和情节烘托,尽可能将影片中的戏剧冲突和内容信息紧凑地结合在一起。音频内容为《十二怒汉》的主题歌曲Tell Me Why,教师和学生随歌声、音乐一起合唱,让学生沉浸于歌曲本身所要呼唤的主题,即寻求真理、追求公正。歌曲以情动人,与影片情节形成对接,也与本课主题相得益彰,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西方法律制度的深入思考。
(4)点出主题:主模态为口语加文字。教师布置学生完成第一个教学任务 ——讨论8号陪审员最终取胜的重要原因,即“排除合理疑点”,并配以两张文字PPT,将“合理疑点”逐一列出,让学生对文中所提到的“合理疑点”一目了然,也为师生逐一“排除合理疑点”提供了方便。
(5)发展主题一:主模态由口语、图片加PPT文字、纸片文字、板书等组成。首先以小组形式对一张以图片和文字形式的PPT进行讨论,从另一个角度(即他的人格魅力)分析8号陪审员赢取这场正义战争的原因。PPT图片展示了8号陪审员的头像,文字显示了学生所需完成的任务,即剖析8号陪审员的人格魅力。
四个小组讨论完毕后,分别由四位同学上讲台进行陈述。陈述时,每个小组均在一张A4纸上写下一个代表8号陪审员人格魅力的关键词,并将这张纸片粘贴在黑板上(4张纸片文字分别显示:Tolerance、Courage、Responsibility和 Eloquence),代表8号陪审员的人格特征,并围绕这些关键词逐一进行口头阐述,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用文字Impartiality(在黑板上写了板书)作为对8号陪审员人格魅力的高度概括。多种模态相互配合,把8号陪审员的“公平、正义和高度责任感”等正面形象清晰地勾勒出来。
(6)发展主题二:主模态为口语、PPT文字、图片(11位陪审员的头像)、视频剪辑等。通过PPT文字,教师让学生以结对方式讨论另一关键问题,即“促使其他11位陪审员转变思想的原因”。同时,另一张PPT以两栏图表形式展示(见表2中PPT15所示),左栏依次列出11位陪审员的编号,右栏为 “Reasons”,让学生讨论后列出11位陪审员改变想法的原因。在学生按照11位陪审员改变观点的先后顺序逐一阐述原因时,教师在黑板上依次贴上11位陪审员的纸质头像图片,每一张头像图片都生动地展示了各位陪审员在庭审过程中的丰富表情及个性特点,从而以更清晰的方式把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有机串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7)重点内容总结:主模态为口语、PPT文字。教师总结本课主题,并用PPT文字形式展示了6组正反义词(A battle between justice and injustice/fairness and unfairness/impartiality and partiality/truth and fallacy/courage and fear/ the Good and the Evil),简明扼要地诠释了课文所要传递的深层含义。
(8)结束:主模态为口语加PPT文字。教师布置作业并用PPT文字做了展示。
从模态视角来看,整个课堂教学涉及多种模态的配合和协同。首先是口语模态。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交际活动都是通过口语模态实现的。其次是听觉模态。听觉模态主要通过播放《十二怒汉》电影片断中的配音,以及在课堂教学开始时的歌曲及音乐Tell Me Why。第三是视觉模态。视觉模态内容比较丰富,包括27张PPT文字及图像内容、视频剪辑、纸质文字图片、纸质图片头像、文字板书、教师和学生的手势、身势、表情、动作等,以及整个教室布局等周边环境。PPT的视觉模态比较直观、突出,能对一些重要信息起到强化或突出的作用,并能进行前景化或背景化处理,加强了学生的记忆,弥补了听觉模态所缺失的、没有表达清楚的内容。这堂英语专业精读教学公开课,施教者恰当地运用了上述多模态的配合与协同作用,充分而有效地实现了课堂教学意义的建构、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流畅的双边教学过程和多模态话语的立体展现,使这堂教学示范课达到近乎完美的教学效果。
人们从一种模态发展到两种或多种模态共同使用,这与科学技术发展、社会进程密不可分。本文通过分析一堂英语专业精读教学公开课中多媒态组合在体裁结构、模态语法以及各模态共建课堂话语意义中的相互协同发现:课堂教学的主模态是口语模态、听觉模态和视觉模态,其它模态起强化、补充、支架、协同等作用,对模态的选择与运用可由课堂话语的交际目的及教学设计与目标所确定,而恰当地运用各模态间的配合与协同作用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还验证了张德禄(2009:24-30)提出的对模态选择的三个维度:(1)为外语教学提供教学情景和便利条件上,提高教学效率;(2)为外语教学提供辅助条件上,提高教学效率;(3)为多模态话语交际提供多通道话语意义表达方式。
多模态课堂教学具有共时性,承载着丰富的信息量,这种多感官、多体验的刺激为学生提供了语言学习的真实环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灵活处理各种信息并进行意义的构建和传递,很好地完成了课堂教学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