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藜熳
【摘要】大数据的使用是当前管理革新的重要手段,高校行政管理当前被学界广泛诟病,但是在体制范围内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也难以实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行政管理革新提供了方案,其量化的分析模式也符合当前学术研究和管理方法个性的要求,本文认为高校行政管理对于大数据的使用应该从提高思想认识、革新组织架构和重新构建流程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行政管理
一、高校行政管理与高校“大数据”
(一)高校行政管理
高校行政管理的定义在学界有多种说法,通俗的定义是高校通过行政管理的手段,整合和优化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保证高校的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当前的高校行政管理是明显的科层制管理结构,有着非常明显的弊端。首先是高校的科层制使得高校异化为金字塔型的权力义务结构,高校的行政管理呈现出自上而下的逐级责任分担的计划色彩:其次是科层制的权力实现模式是管理者通过制度来实现自身管理思路,但是在高校这个思想自由,与世界最先进技术接轨的场所,管理者自身的主观意愿很可能通过制度来对需求实现压制,这种压制有可能是非主观的,但是却十分容易造成高校的管理失范或者扼杀创新。
(二)高校大数据管理
“大数据”是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的热点话题,对于大数据的概念,没有统一的定义,主要是对海量数据及相关分析、处理与应用技术的统称,高校的大数据是结合大数据技术,对高校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收集和分析科研、学生管理的校内数据和市场、就业等校外数据的集合。随着“大数据”应用的日益普及,对于大数据的运用也日益成熟,大數据必将成为高校行政管理科学化的重要工具。高校对于大数据管理的运用可以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实现与高校行政管理相关的数据的使用效率,开创高校管理的新时代。
二、树立大数据行政管理的思想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高校要树立“大数据”参与高校行政管理的思想,要有万物皆可数据化的思想认识,数据化就是将关注的对象进行数据化处理,将事务的表象进行量化处理。在这种背景下,高校的教学、学术研究、行政管理都可以进行数据化处理,通过数据的采集、汇总、分析和预测评估,为高校行政管理决策科学化提供了重要基础,首先是来自于各项业务的数据可以汇总分析,从不同角度给予决策支持;其次是来自于历史数据的积累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加理性的进行分析决策。
三、结合大数据重构高校组织架构
(一)大数据平台建设
高校的组织结构因为其特殊性表现出了业务数据资源标准不统一,数据的使用也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数据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因此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应该从高校发展的战略出发,在全校范围内建立起统一的大数据信息平台,统一高校各院系之间的数据标准,提供数据统一采集、分析的硬件设施,安排专门人员进行大数据的统计,为各院系数据的汇总提供支撑。
(二)建立大数据管理规范
大数据的收集、汇总和分析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硬件支撑,也需要制度提供保障,这里的制度是多方面的。首先需要完整的数据管理体系,数据格式类型、数据接口等需要提供标准,统一的数据标准是数据汇总和分享的基础。其次需要智能部门之间的配合协作,要成立专门的数据管理部门,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再以统一的口径进行数据分享,避免多头管理产生的不一致。
(三)提高大数据系统的运用
单纯的信息汇总和分析不能很有效的实现对数据的使用,大数据的数据运用需要与现有系统进行深度融合,如果完全另起炉灶进行大数据的系统建设,费时费力。因此可以在现有的信息系统基础上进行系统集成,比如与OA系统集成,在原有用户的使用过程中收集相关数据,帮助决策者查找高校行政管理中的不足和漏洞,量化分析能够策。
四、实现高校大数据管理的流程再造
(一)数据收集和汇总
从学校各业务信息处理系统或其他相关数据源采集诸如师资建设、人才培养、学术建设、教育办学、学术合作等业务活动的相关数据并进行梳理并整合,原有的数据系统采集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鉴于高校数据庞大、多样与异质的特点,多源异构数据需要经过“抽取一转换一装载(Extract—Transform-Load,ETL)”处理使之成为统一、集中、稳定的数据并加载于数据仓库中,为后续管理环境分析、问题探究及解决方案的寻求提供数据基础。
(二)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
通过对来自于各类不同数据源的海量数据进行广泛挖掘和深度分析,并结合可视化分析技术及量化模型测算与验证,可以帮助管理者从全新的角度来看待现有的管理现状,这种全新的角度可能会更为直观,由于数据来源多元化,这样就给高校的行政管理者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思考角度,可以帮助管理者从多维度分析影响学校发展的要素和指标,多元素分析和数据量化分析能够更加直观的发现产生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根据实现管理目标的需求设计和制定多种可能的管理行动方案备选,再通过运筹学等优化理论对采用这些备选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推演,并根据适当的标准对上述备选方案进行排序,为学校管理者提供系统、科学的决策支持。
(三)方案抉择与实施
管理者通过理性计算,即比较方案实施的得失,从上述备选方案中选择效益最大化的方案加以实施。该方案的具体实施交由传统科层管理组织通过OA协同办公系统等业务管理系统的一系列数据操作加以实现。例如行政管理的任务管理、公文管理、档案管理、消息管理、会议管理、配置管理等办公业务活动。
(四)过程审查与评价
在冗长而复杂的管理方案实施过程中,及时获取相关活动的技术参数等数据的动态变化,从中发现管理活动的质量特征信息以及隐含的演化规律和问题,并对管理行为发生异常的可能性和范围进行预测,为管理者根据管理活动状态及时实施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并通过管理方案的效果审查与评价,为下一个阶段方案的制定与选择提供帮助信息。
参考文献:
[1]程瑛,刘成.迈向大数据时代的高校管理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16(8)
[2]黄欣荣.大数据哲学研究的背景、现状与路径[J].哲学动态,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