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文呈现:意外

2018-06-03 02:07贾雪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可读性少妇娃娃

贾雪

那一次的出游,让我目睹了文人墨客心中江南小镇的风韵。同时,也让我邂逅了一个女人,邂逅了一场意外。(开头直接点明“女人”和“意外”,让“意外”变得不那么意外。)

江南烟雨,是徐志摩笔下似水莲花般娇羞的女孩。柔和的色彩,淡雅的香气,可以捏得出水的天气,这一切都被雾霭拥抱着。纵横交错的河道上,零星的几只小船浮在河面上……远处一只摇橹的划动,摇醒了沉睡中的小镇。

这只船确实有着别样的风采,不是因为船本身,而是因为船上的人。船上的摇橹人是一位美丽的少妇,看上去,她跟其他摇橹人一样普通。然而我从附近居民口中得知,她的两个孩子在两年前的一场车祸中丧生了,从此,她变得有些精神错乱。清醒的时候,她就摇着一只船摆渡客人;不清醒的时候,她便到处乱跑,抱着别人家的孩子又哭又闹。看着热情招呼人们上船的她,我怎么都无法把她与“疯子”这个词联系在一起,这太让我意外了。(主人公摇橹少妇登场。先说她“看上去”跟其他人一样普通,但立刻反转,揭示出其寻常外表下隐藏着的不正常,交代她因孩子丧生而有些精神错乱的事,扣住了“意外”的主题。但是,过早地解开了谜团,大大降低了文章的吸引力,使得后面的情节没有了意外。)

很多人听说了她的故事,便摇摇头离开了。可是看着热情的她,我似着魔了一般,和另外几个不知情的人踏上了她的船。

刚一上船,她就笑着为我们介绍江南的风景,看上去很正常,一点儿都不像经历过丧子之痛的人,也看不出精神错乱来。船到河中央时,她突然跑到船舱里,从里面抱出一个塑料娃娃来,满脸歉意地说:“不好意思,孩子该睡觉了,我得哄哄孩子。”她一边说,一边摇晃着怀里的塑料娃娃,嘴里哼着摇篮曲,脸上流露出慈母的微笑。那一抹微笑像掺了蜂蜜,让人看了很是羡慕。(前面已经提到“抱出一个塑料娃娃”,这里再说“蜂蜜”“羡慕”有些不合情理。)一些客人原本热情地和她说着话,可是当他们看到她怀里抱着的塑料娃娃,原本微笑的表情变得很凝重,一个个转过头去。她似乎没有注意到大家表情的变化,主动和我们说起了她的故事。她说她很喜欢现在的生活,说的时候还不时地抚摸塑料娃娃的脸,仿佛在擦拭孩子流出的口水。她的动作是那么小心翼翼,眼神中流露出幸福的光芒。那一刻,她或许真的已经将伤心的经历忘却了。尽管她抱着的不是真正的宝宝,可是在她眼里,那个塑料娃娃大概就是她那被车祸夺走的孩子,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可爱的小天使,是她的心头肉。

周围的人看着她抱着孩子熟练地摇着橹,脸上的表情越来越惊恐。有几个女客人甚至紧张地喊出声来:“我们要下船,我们要上岸!”她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喊声吓到了,脸上露出做错事的表情,赶忙放下手中的塑料娃娃,慌慌张张地摇着橹,越摇越快。不一会儿,船就靠了岸。

船还没有停稳,客人们便纷纷跑下船,一个个如释重负般长出一口气。“那个女人是个疯子!”下船的人们都重复着这句话,我的耳朵都快要磨出茧子了。我有些担忧地望了望她,生怕这些无情的话语触动了她那敏感的神经。可是她仿佛没有听到一般,重新抱起那个塑料娃娃,再一次哼起摇篮曲,摇着橹驶向远方。

(上面几段文字完全按照时间发展顺序记叙事件,情节没有起伏。“塑料娃娃”原本是制造悬念、掀起文章波澜的一个关键点,但是作者在记叙时并没有恰当使用悬念、铺垫等技巧,而是直白地把塑料娃娃呈现出来,并融入情节之中,使得后文中客人的表现都在读者的意料之中,内容缺乏可读性。尽管作者在记叙的时候也恰当地进行了描写,但是整体构思的老套导致事件平淡无奇,无法吸引读者。)

我站在河边望着她离去的背影,久久没有离开。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反复在我脑中闪过。虽然这次与她的相遇是个意外,可是我真心希望在江南的下一个清晨,能看见她抱着自己的孩子,出现在那条泛着微波的河道上。(结尾再次扣题“意外”。但综合整篇文章来看,如此“意外”并不令人意外,读来令人乏味。)

望闻问切

本文在朴实的叙述中,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凄楚的故事,抒发了作者对崇高母爱的深深敬意以及美好祝愿。文章选材颇具匠心,能从平常亲历的生活事件中,“见人之所见”却“发人之未发”,从而抒写自己独有的悲悯情怀。此外,简洁传神的景物以及人物描写,也为本文增色不少。

但是综观全文,尽管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意外”,但平淡的敘述和老套的构思却使得这种“意外”其实在人们意料之中。文章从一开始便揭开摇橹少妇的真实身份,使得其后面抱塑料娃娃的情节以及客人对此的惊恐反应变得顺理成章,完全在读者的意料之中。文章情节波澜不惊,丝毫没有曲折,大大降低了可读性。

对症下药

1.适当添加题记。通过题记,将“意外”的主题渲染其中,既能为文章增添一丝文化底蕴,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促使其探究“意外”为何,从而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2.采用悬念法。不要在文章开篇就明确交代少妇的身份,也不要指出少妇手中的塑料娃娃,而是通过描写船上客人的反应不断设置悬念,引发读者思考:为什么人们会惊恐?然后再揭开事实真相,从而使文章波澜起伏。

3.采用误会法、结尾突转法。一开始对少妇的种种正常表现进行描述,使读者对其产生误会,误以为她是一个正常的摇橹人;结尾反转,揭开谜底,既能使文章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又能凸显中心,升华主题。

猜你喜欢
可读性少妇娃娃
上市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通俗易懂”吗?
可读性
寻短见的少妇
寻短见的少妇
寻短见的少妇
公益广告招贴的可读性设计分析
三个娃娃一台戏
简易娃娃床
我国电子档案长期可读性的障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