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彩萍
摘 要:家园合作是一种科学的幼儿教学形式,亲子活动作为家园合作当中较为直接有效的形式,可有效促进家园合作。为此,我们应当转变思维,突破亲子活动思维定式,加强对幼儿家长的幼儿教育指导,并将幼儿园亲子活动作为对幼儿家长进行考核的考场,敦促幼儿家长重视亲子活动,从而促进家园合作。
关键词:亲子活动;家园合作;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6-017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6.111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里十分重要的一种教学形式。但由于家园双方对合作的形式缺乏共识以及家园合作的开展形式不尽合理,使得很多幼儿园的家园合作开展得并不顺利。家园合作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以及幼儿园的教学都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能够开展好家园合作,幼儿园提出了很多合作形式,其中亲子活动就是比较典型的家园合作形式。
一、 家园合作开展不深入的原因分析
家园合作的初衷是为了能够让幼儿得到更好的教育,能够身心健康地快乐成长,但实事求是地讲大多数幼儿园的家园合作并不算成功,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两点。
(一) 家园双方对合作的形式缺乏共识
家园合作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帮助,这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是能够达成共识的,但是仍然有很多幼儿的家长不愿意配合幼儿园的家园合作,主要是不能够认同幼儿园的合作形式。多数家庭将幼儿送到幼儿园一方面是让幼儿得到更好更专业的幼儿教育,另一方面是减轻家庭照看幼儿的负担,好让家长能够有精力去专心工作。幼儿园方面认为家园合作是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家庭配合幼儿园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如果让幼儿家长经常为了幼儿园的家园合作而放下工作到幼儿园陪幼儿参加活动,这样的形式难免会对幼儿家长造成影响,从而使得很多家长对家园活动消极应对。
(二) 家园合作的开展形式不尽合理
造成幼儿家长对家园合作的形式缺乏认同感的原因除了幼儿家长自身立场原因之外,家园合作开展形式不尽合理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以亲子活动为例,作为最直接的家园合作形式,要求幼儿家长来到幼儿园陪幼儿一起活动,并且利用幼儿家长的专业知识和自身特长等优势丰富幼儿教育内容,开展亲子活动的初衷同样是好的,并且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但是这种形式的亲子活动注定是间歇性的,并且是不能够持续的,开展一次这样的亲子活动,需要协调所有幼儿家长的时间,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而且一次亲子活动的时间一般都不会很长,开展的次数和频率太高,不但会对幼儿家长的工作生活产生影响,也会加深幼儿在幼儿园期间对家长的依赖,长期来看并不利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二、 创新亲子活动形式促进家园合作
亲子活动作为一种直接有效的家园合作形式,只要做到扬长避短,就能够很好地促进家园合作,主要是能够创新亲子活动形式,应当遵循以下的几点思路来开展亲子活动。
(一) 转变思维,突破亲子活动的思维定式
长期以来开展亲子活动都陷入了一个思维定式,那就是幼儿家长来到幼儿园,家长、幼儿、幼师三方参与在一起的活动才是家园合作形式的亲子活动,这样的思维限制了亲子活动的活动范围和时间。因此,应当转变思维,突破这一思维定式,亲子活动可以只是幼儿和家长之间的活动,幼儿与家长每天都会在一起,如果能将幼儿与家长共处的时间纳入到亲子活动的范畴,那对幼儿教育而言将会有莫大的帮助。幼儿园可以将家园合作的目的与幼儿家长实现沟通,期望家长与幼儿之间能够有什么样的互动,希望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在幼儿园期间就让幼儿进行一下提前的演练,并通过微信群等现代通讯工具与幼儿家长沟通,然后让幼儿在回家之后,在与家长共处的时候进行幼儿园所希望的亲子活动,将教学目的融入到亲子活动中,通过幼儿与家长的活动进行强化,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 加强指导,对幼兒家长提供专业的幼儿教育指导
虽然幼儿家长有时间陪伴幼儿,但是一般家长都不具备专业幼儿教育的能力,陪伴幼儿的时间成为单纯的亲子游戏时间,起不到好的教育意义,与家长共处的时间和在幼儿园里的时间形成较大的反差,这样的亲子共处反而会让幼儿更加留恋在家里的时光,而对去幼儿园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对此,作为专业幼儿教育机构的幼儿园和有专业幼儿教育能力的幼师,应当与幼儿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幼儿园向幼儿家长提出亲子活动的要求,并提供专业的幼儿教育指导,在幼儿教育这一事情上,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家园合作,通过亲子活动让幼儿在家里和在幼儿园里能够得到较为一致的教育,让家庭和幼儿园共同承担起幼儿教育的责任,也让幼儿能够通过连贯的亲子活动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轻松切换。
(三) 汇总考核,将幼儿园内的亲子活动作为一次考核
将亲子活动延伸到亲子共处的时间,并不意味着原本幼儿园内的亲子活动就可以取消。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机构,承担着幼儿教育的责任,作为亲子活动的倡议方,其主要责任除了向幼儿家长提出要求和提供指导外,还要起到考核监督的责任。将幼儿园亲子活动作为一个“考场”,来检查幼儿家长对幼儿园提出的平时亲子活动要求的执行情况,通过在亲子活动当中的默契程度来分高下比高低,给幼儿家长一些压力,让他们能够更加重视对幼儿的教育,也更加重视幼儿园的家园合作,能够认真得对待亲子活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家园合作虽然是幼儿园为了幼儿能够得到更好教育的教育形式,但是因为家庭和幼儿园在合作形式上缺乏共识以及以亲子活动为代表的家园合作形式不尽合理等原因,而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能够促进家园合作,可以采取创新亲子活动的形式,转变思维,突破思维定式,让亲子活动延伸到亲子共处的时间,并为幼儿家长提供专业的幼儿教育指导,并将幼儿园内的亲子活动作为检验亲子活动的考察,敦促幼儿家长重视亲子活动,从而促进家园合作。
参考文献:
[1] 宋武.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组织策略[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6(11).
[2] 黄志华.“亲子活动”中提升家园有效互动合作的策略[J].黑河教育,2017(6).
[责任编辑 万淑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