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静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握知识性、质疑性、主体性的原则,夯实学生基础知识,鼓励学生质疑和大胆猜想,不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原则;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2-0180-01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确定为教学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强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应当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并贯穿数学教学的始终"。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之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科学把握创新意识培养的基本原则以及对策,不断改革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对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如何在不否定、不回避考试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知道,多年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应试化的教育思想,时至今日,考试依然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手段。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依然注重学生知识的培养,同步提升学生的考试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升。
1.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当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体现在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如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实践活动等。本文主要研究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应当遵循的原则如下:
1.1 知识性原则。常言道:知识是创新之母。没有知识储备,何谈创新?以往的过度追求学生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培养的教学模式,将意识、能力培养凌驾于知识储备上,这又是一种极端的、错误的做法。实际上,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将知识的储备与能力的培养有机整合起来,这样方能实现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当遵循知识性的原则,如基础知识的培养,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生活经验等。一般而言,学生的基本功越扎实,他们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上会越成熟,越有自己的思考和主见,知识是建构基础与创新之间的桥梁,是学生通过创新有效途径。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不断拓展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基础。
1.2 质疑性原则。俗话说: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对于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而言,质疑是通过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有目的的引发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在数学的教学中,积极开展数学思维活动,让学生对现有的数学知识"再发现",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提升奠定基础。
1.3 主体性原则。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教学的责任和使命。诚然,对小学生主体地位的关注,对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俗易懂地讲,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师不断灌输知识,而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长期性的被动思考,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定性思维、依赖思维,学生不懂得主动思考,创新意识也就无从谈起。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教师改变传统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小主人,引发学生思考,引发学生讨论,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2.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题。对于现代社会的小学生而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综合权衡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不能再犯传统舍本逐末的教学错误。那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2.1 夯实基础,孕育创新意识。前面我们谈到:知识是基础,知识是建构学生创新意识的桥梁。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不断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通过基础知识的夯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学生已有认知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利于促进学生产生新的思想和见解,创新意识由此形成。而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如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等等,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奠定基础。
2.2 鼓励质疑,萌发创新意识。学成于思,思源于疑。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巴克曾经说过:最精湛的教学水平,要遵循最高的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問。对于学生而言,质疑、提问可以说是一种难得可贵的品质,只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了基础知识,积极地思考,方能对教师提出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提问,把自己所想的、所思考的问题统统在课堂上提出来,避免传统扼杀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教学模式,激发和诱导学生思考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基础。
2.3 大胆猜想,激发创新意识。俗话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而言,归纳、猜想是促使学生产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提出新猜想,并对猜想进行验证"'的学习态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猜想的形成过程,结合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猜想,找到正确、科学的验证方法.学生进行数学猜想时,允许学生出错,但要学会修正或放弃不合理的猜想,坚持合理的、有价值的猜想.通过猜想、验证,可以增强学生的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样重要。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把握知识性、质疑性、主体性的原则,夯实学生基础知识,鼓励学生质疑和大胆猜想,不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林凡红.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创新思维[J].北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11-17.
[2] 周鸿主.创新教育学[J].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1 }}-178.
[3] 陈文东.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J].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