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飞
摘要: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必修的工具学科。它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和拓宽思维的抽象性。它没有语文课的那种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也没有美术课上那种色彩斑斓的画面,更没有音乐课中的那般活泼动听的欢快节拍,只有10个单调的数字和抽象的加、减、乘、除,学习起来必然枯燥乏味。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科学性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5-0250-01
1.注重课前的教学准备工作,完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
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把课上四十分钟把握好,就需要课下把准备工作做足。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研究者,为此每个学期开始前都需要对整册的教材重新研读一遍,做好学期的教学计划。每堂课之前关注本节课的知识点与相邻知识点的联系,做到融会贯通。对重点和难点寻找教学的切入口,做好教案,计划如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将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让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
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学方法、教学手法和策略不可墨守成规,应该具有时代气息。当代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的信息,教师也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将当下的热点话题贯穿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
2.把数学学习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
《新课程标准》提出“基本活动经验”: 在“做”的过程中积累。教学活动重在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创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课堂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思维的空间,任其尽情发挥。另外,课堂是活跃的、变化的,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对空间与几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把抽象陌生的数学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我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以前学过的长方形,并把自己的发现用语言表述出来,动脑思考:转化后的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与原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宽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交流时学生说明剪拼前后各部分间的关系,互相提问并解答,在生生交流中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与拼成的长方形间的内在联系,既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层层递进,拓展深化,练习设计由浅入深,涵盖了不同角度的问题,使学生在练习中思维得以发展,创新素质得到锤炼。
3.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是学生一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如何在学生面前展示出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把抽象的、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数学,主动地学数学,把数学看成自己今后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认为关键是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例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一课时,我充分利用学生收集的服装标签上的百分数“棉65%、涤纶25%、氨纶10%”这一现有的资源。我教学时不仅仅停留在对三个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上,更注重了一些生活常识的介绍,棉多一些穿上更舒服、涤纶具有防皱作用、氨纶能使衣服具有一定的弹性。贴近现实生活这样,孩子们能真正理解标签所起到的作用,才会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魅力和价值,学生才会产生学习兴趣,才会进入学习的角色,增进理解和应用的信心,使学习数学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求。
4.多样化的评价语言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艺术。”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评价极需以艺术化的态度去关爱学生生命的发展,营造课堂教学评价的美学韵味。
幽默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语言不仅仅博人一笑,产生愉悦感,而且还能于笑声中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产生意味深长的美感效应。因此,富有激励性的、风趣幽默的语言也是评价的首选。通过恰当的艺术性的评价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
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在这样的情境下教学,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同时,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尊重他们,并且进行鼓励赞赏。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创造个性也各不相同。探索者往往是异想天开者,教师善于运用语言,形象评价──意境深远。生动形象的简笔画是最富感染力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评价方式。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极力倡导人文化的教育,關注学生的生命状态,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投学生所好,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简笔画对学生进行评价。作业批发过程正是批阅“童心”、保护童心、呵护童心的过程,一次次老师认为很平常的作业,其实是学生个性化的劳动成果,是孩子流淌的心迹,或许一篇不成文的日记里跳跃着孩子可爱的童心,或许一个简单的设计图中隐藏着孩子智慧的火花……就让我们老师手中的笔也多一些“感情”真正尊重学生的人格,用我富有爱的评价去激励孩子,让孩子们因我们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