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照红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3-0236-01
故事背景:在前不久,我所教的班级都进行了自然灾害地震的相关章节的学习。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具有强烈的破坏性、突发性、不可预知性等特点,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灾害。在我国,主要存在着: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华北的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西部的新疆,甘肃和宁夏地震带。近几年来,我国地震灾害发生频繁,学生进行学习地震相关知识是十分有必要的。
情景描述:"老师,你看我画的图怎样?"当我刚刚从教室中回到办公室,刚把书放下的时候,班里一个平时很内向的小女孩就来找我。对于这个女生我印象比较深刻,平时在课堂中也不是特别积极发言,大概是由于性格问题,对于她的到来,是令我比较吃惊的。因此,对于她主动来办公室请教问题,我首先对她的学习态度进行了肯定:"一下课就来问问题,最近的学习状态不错哦。来,我看看你画的图。"我将她手中的图接过来一看,这是在进行学习地震相关知识的章节中我所布置的任务,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地震发生的主要成因与地震带的地理位置,我让学生将全球中的主要地震板块以及它们之间的运动迁移关系以画图的方式来进行复习、巩固。当我仔细观察她画的图,其中将全球中主要与地震带形成相关的板块都画上去了,在地理位置与板块轮廓方面都进行了较好的处理,可以看出来她在完成的过程中是相当认真的,虽然在文字标识与符号标识方面有所欠缺,但是整体效果却是不错的,比较形象生动。于是,我对她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你画的这个图相当不错,在处理板块轮廓、地理位置这些细节方面都做到相当到位,主要的运动趋势也用箭头标识出来了,看得出来你完成得很用心。"接着,我又指出其中的不足来,"不过,如果在图上细节的地方增加更多一点的文字标识与符号标识,比如在表明主要地貌的地方,就可以用更多的文字来进行处理,这样就会更加具体,容易让人看懂。"她会意了,点点头,说:"老师,我懂了。但是,虽然画了这个图,我还是搞不清楚地震是怎么形成的。我问了周围的同学,他们也不是很理解。""是这样啊!"我略微沉思,"既然你和其他同学都没有理解,那老师在下节课再进行统一的讲解,你看行么?"她点点头,说:"好的,谢谢老师。"接着离开了办公室。
当她离开后,我就在思考,如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地震的形成原因呢。我想到,地震的发生是动态的,教材中的图片在一定程度上无法让学生进行更好的理解,我接着又联想到,在近几年我国发生比较大的地震时,电视台进行播报地震情况的时候,都采用三维视频的方式来进行解读。如果将这种视频引入教学课堂中,那么学生就能够从三维角度来对地震的形成原因进行理解了。于是,我在网上搜索与下载了相关地震成因的三维示意视频,在下一节的地理课堂中,我利用课前的几分钟时间,给学生进行观看了这一视频。看到学生恍然大悟的表情,同时还听到了学生对于这一问题发表的自己的看法,学生对于地震的成因终于有了深刻的理解。看了这个视频之后,相信他们对于这一问题都会印象深刻。
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于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进行大概的掌握,由于現阶段我国绝大部分教学课堂都是利用教材来进行教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的力度。因此,教师在规划教学内容,做备课工作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同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积极鼓励学生敢于将存在的疑惑提出来,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才能够及时的为学生进行解答。同时教师也应当及时与学生交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才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