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清华
摘要:初中化学作为初中阶段的国家必修课程,其教学质量的提升不仅影响了初中化学教学发展,还影响到初中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搞好化学教学改革是极其重要而且迫在眉睫,而化学实验教学则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及效率的关键途径,我们必须提高认识。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3-0184-01
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课程很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不可轻视,它是有效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及途径,长期以来都被初中化学老师当作最为重要的化学教学手段。但我们在组织化学实验教学时存在一系列的不利因素,它阻挡了化学教学效果的提升与化学课程改革的进程。为全面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作者根据自己的化学教学经验,详细分析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过于强调化学基础知识学习及掌握:许多老师过分注重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甚至为了满足考试要求,就让学生去死记,从而失去了化学实验教学给学生提供自主参加实践的机会。第二,忽略了对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观察、创新、分析、交流等能力的培养:化学实验中部分老师过早地向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导致学生失去操作和观察实验的兴趣,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了。
2.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问题对应措施
2.1注重学生探究性培养。
第一,老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及模式,力求达到化学课堂知识丰富化,实验趣味化;第二,老师要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要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化学实验教学应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及探究性为主,要提高对学生探究性及自主性培养的重视度;第三,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化学实验问题探索与探究中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问题发现和解决的能力,有效调动学生化学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制取二氧化碳"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开门见山设置实验情境:"在錐形瓶里加几小块纯净的石灰石,把燃着的木条伸到玻璃导管末端,仔细观察小木条是否熄灭? 之后打开分液漏斗开关,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把燃着的小木条伸到导管末端,观察木条是否熄灭?"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自主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同时还能有效加深学生对"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原理的理解与运用,收到预期的化学效果。
2.2老师应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引导作用。
第一,老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深刻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的去学生化学知识,并积极主动参与到化学实验活动中来,着力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渴求和自主探究的热情;第二,老师要提前做好化学实验计划,并根据学生学习现状设计化学实验,并确定化学实验内容、实验目标等,以保证化学实验中学生的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第三,要创新化学实验方法,通过师生合作、生生互动等方式共同探讨解决化学实验操作中遇到的难题。例如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图像功能等向学生展示实验步骤及原理。
例如,在对"制取氧气"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老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图像功能展示"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然后讲解相关实验原理,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实验器材与材料的准备(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大试管2个,小木条若干,酒精灯一个,火柴,铁架台一个,集气瓶2个,药匙一个,水槽一个,毛玻片若干);实验过程:(1)往试管里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有没有再次燃? (2)继续加入二氧化锰,再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出现了什么现象?总结出二氧化锰在反应中发挥了什么作用等结论。
2.3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操作机会。
第一,对于部分非常重要的化学实验,老师可以定期对学生进行实验活动,并做好学生的分组,以保证每个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使得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化学知识的理解及记忆;第二,老师要对学生的化学实验活动进行准确引导,并帮助学生选择科学的实验内容、步骤和原理,以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化学实验,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及实践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化学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
例如,在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化学实验教学中,老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化学反应原理,然后根据化学原理设置实验步骤,最后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化学实验,以加深对"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结语
总之,初中化学是初中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之一,对初中教育事业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提高其教学质量更是促进初中教育事业进步的重要途径,所以作为初中化学老师的我们要不断完善和创新自己的化学教学方法尤其是化学实验教学方法,以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任识铼.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9):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