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杰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属于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让学生自主学习知识,教师其引导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主要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为例,探讨"课内翻转"教学模式应用的必要性以及应用的对策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为提升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提供合理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微课;小学信息技术;课内翻转;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3-0136-02
引言
在信息时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学习中心,依托信息化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直接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其中,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课内翻转"是教学的关键内容,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采用"课内翻转"教学模式。
1.小学信息技术"课内翻转"教学模式应用的必要性
1.1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要求。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课前,要求学生多渠道获得学习资源,这有利于提升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课堂上促进师生之间的合作,在探讨中解决实际问题,这完全符合信息课程教育的要求[1]。在信息技术不断人性化以及大众化的发展背景下,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并没有难度,而如何利用技术去分析以及解决问题,这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点,也是信息技术课程进行课内翻转的重要意义。
1.2当前时代教学改革的要求。
在信息化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升,社会需要更多地拥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人才。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教育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将学生向这方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入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教学改革,这是当前社会以及教育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在信息技术课堂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有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分析问题,同时在讨论中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研究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与课程改革的需要完全相符合。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利用"课内翻转"教学模式具有重要作用。
1.3教学条件以及学生学习的内在要求。
基于微课形式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这需要学校丰富学习资源以及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只有这样,课内翻转课堂才能顺利进行。就目前而言,电脑已经被广泛普及,各种学习资源在网上都能被找到。所有的学校以及学生家庭几乎都拥有电脑,这为学生学习、教师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课内翻转教学模式符合学生个性化需求。通常而言,翻转课堂中的微视频时常比较短,知识碎片化,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同时教师与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点拨,这有利于维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發展。因此,在信息科技教学中利用课内翻转教学模式非常有必要。
2.基于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内翻转"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2.1做好课前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课内翻转"教学之前,首先,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充分地联系教学课本,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促进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2]。由于学生在教学课时前,教师就已经提供了相应的教学视频给学生观看,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也有了大概的理解,但是,教师仍需要对重点知识进行适当讲解,促使每位学生都真正懂得了相关知识。因此,教师需要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是做微视频课程,通过教学设计促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总之,课程设计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其设计效果直接影响课内翻转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图文符号巧插入"这一教学内容时,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开始时,教师为了了解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教师可以设计一段话,并且这段话中没有标点符号。这时候,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哪位同学能将符号正确地插入到这段话中吗?有些学生会跃跃欲试,教师可以让其演示插入过程。有可能有些学生能够插入大部分的符号,但是例如问号,或者键盘上没有的符号,教师可以让学生探讨如何插入这类符号。然后,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微视频课程播放给学生观看,视频中包括了详细的符号插入方式。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能基本掌握理论知识,针对不懂的地方,学生也会了解。由此可见,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课内翻转"教学之前,教师首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并按照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最终促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2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学习。
在进行"课内翻转"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解疑答惑,指导学生学习,促使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在课前预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点问题,教师组织学生之间协作,或者自己适当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难点问题,掌握重点知识。在课内翻转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进行信息科技学习活动。以学生问题的难易程度为基础,选择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以及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同时,教师也可以将问题具有同质性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小组,在必要的情况下指导学生。只有这样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
例如:在讲解"我为文字穿新衣"这一内容时,由于学生在翻转课程教学模式学习下,已经对这一教学内容进行了预习,也基本掌握了对文字进行转变,美化文字的操作技能。因此,教师在上课开始前就将事先准备设计好的字体展现给学生看,让学生观察这些文字穿上了哪些新衣,根据自身的理解将其设计出来,并与教师设计的字体对照。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帮助学生掌握字体美化的每一个步骤,当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或者有一个步骤都不理解怎么做出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帮助学生掌握文字丰
富的相关知识。
2.3及时地评价与反馈学生学习成果。
在讲解完相关内容以后,为了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一些教学任务,通过学生作品展示以及小组之间比赛的方式掌握学生学习状况[3]。同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积极地评价,针对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充分地利用教学技术,通过视频、PPT以及图片等方式促使学生了解学习的重难点。例如:在学习完"我为文字穿新衣"这一内容时,教师需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自主美化文字,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最后一个环节,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字体,教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评价。通过这种及时反馈与评价的方式,促使学生充分掌握教材学习内容。
3.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时,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课内翻转"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在上课前,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学习,促使学生独立思考,指导学生学习。最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地反馈,充分地发挥"课内翻转"教学模式的作用,促使学生信息技术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韦宏方.基于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内翻转"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研究[J].中小学电教:上, 2017,25(1):103-106.
[2]李卿.张述林.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与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6,56(3):53-56.
[3]李陈静.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7,16(15):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