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2018-06-01 08:50曾爱云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口头口语交际

曾爱云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5-0093-02

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的目的,在特定的环境里,运用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思想感情双向互动的一种语言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口语交际历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所以《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口语交际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住发展合作精神。

因此,"口语交际"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型,注重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及应对"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求我们突出教学的生活化、口语化,凸显情感性、互动性。那么如何运用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策略去提高学生的日常口语交际能力,实现口语交际的训练目标?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1.口语交际是"口语"的交际,而非"书面语"的交际

有老师认为,口头说出来的就是口语,在口语交际课上,只要学生在进行口头表达,只要学生在听、在说,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在发展,其结果是把口语交际课上成了口头作文课。

事实上,口头作文充其量是书面语的口头表达,与语文教学所要求的口语交际完全是不能等同的。从形式上看,口头作文是单向的,是直接为习作服务的,是作为习作指导的环节出现的,是不需要考虑交际效果的;口语交际则是多向的,是为交际的目的服务的。从成果看,口头作文是书面语的,口语交际则是口语的,二者在词汇的选择、句式的运用等方面,都有着显著地区别。

以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的读书故事"为例,学生可能会这样讲述:

"大家好,我今天想跟大家交流的是我小时候的一次读书故事。我是一个小书虫,从小到大就爱看书。那是在一次暑假……。这件事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我想你们肯定也有这样的经历。"

"我和书是朋友,书就像我的心脏,我们]永远不分开。从幼年起,书就悄悄进入了我的生活,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打开尘封记忆,岁月开始倒流,我似乎回到了那个暑假……这件事至今还埋藏在我的记忆深处,并在不经意间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从以上的两段文字看,虽然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但是展现的风格却截然不同。第二段文字呈现出典型的书面色彩,显然不是口语交际所提倡的方向。口语交际课旨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强调口语交际的特殊性,明晰口语和书面语的界限。如果学生的口头表达由于教师的不当引导或是学生的错误理解,变成了表演式的、背诵式的、书面语的、口头作文式的表达,就偏离了口语交际的方向,无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2.注重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乐于表达

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由此可见,人们所表现出来的与所处的环境密切关系,而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只有特定的环境才能为口语交际训练提供场合、对象、目的等条件,从而使学生设身处地地进行口语交际行为,取得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所以,教学时应依据不同年级不同内容为学生巧妙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

2.1实物创设情境。

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正像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听、感觉。"因此,在教低年级小学生说话时,要教会他们观察。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如在进行"说说自己喜欢的水果"的口语交际中,我就把各种水果带进课堂,有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苹果、金灿灿的香蕉……当这些水果呈现于学生面前,学生个个眼前一亮,随着我的相机点拨,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个个争先恐后地举手,他们分别从形状、颜色、味道、作用等方面来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水果,真是异彩纷呈。有的同学在介绍时展开丰富的想象,还能恰当地运用一些比喻、拟人的表现手法,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2.2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描述的语言生动有趣,就好很快地把学生带入教师刻意创设的交际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学生的话匣子,达到教学的目的。反之,如果教师的语言描述枯燥无味,毫无情趣,学生即使有话也不想说了。心理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引起的,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如在教学时,我们先用语言描述出这样的问题情境:"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情怀。动物是我们亲密的朋友,它们和我们一起组成了丰富,美丽,和谐的世界。可是,小明的爸爸却爱打鸟。这不,今天,他又背上猎枪准备出门,小明想劝阻爸爸。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样说服爸爸?试着跟同学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这样一来,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问题的情境中,引发学生交流的欲望,小组里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再在班上交流。学生个个跃跃欲试,畅所欲言,分别从"小鸟会唱歌,它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歌声""失去了小鸟,鸟妈妈会非常伤心""小鸟是有生命的""小鸟很可爱""小鸟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等多方面劝阻爸爸打鸟,而且语言诚恳,颇有说服力。这样,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创设交际情境,给学生搭建一个交际的舞台,学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得到锻炼。

2.3创设主题活动情景。

教师可以经常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使他们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如如六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中的"小小的辩论会",辩论主题是"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我让学生先收集证据,查阅资料,然后组织小组之间练习辩论,营造辩论氛围,激发他们参与辩论的欲望。最后选定主持人一个,全班分为正方和反方两组,调整座位,进行辩论比赛。因为课前学生都做了精心的准备,整个辩论过程气氛活跃,大家热情高涨,各抒己见,摆事实,说道理,机智敏捷而又不失幽默风趣。教师还可以利用班会课给学生讲生动有趣的故事,再让学生讲一讲故事带来的疑问,启发,或遐想。或者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与大家分享自己平时收集的故事。如此一来,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注重贯穿于其他教学活动内容中

口语交际的使用及其广泛,因此口语交际的教学也不能局限于集中的口语训练课,其他的教学内容中都应体现出口语交际的训练。

3.1口语交际教学贯穿于阅读教学中。

閱读教学的过程实际就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的互动过程。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就要抓好学生的朗读、背诵、复述和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能力。朗读、背诵、复述是口语交际的基础,学生可以从中得到积累经验,学习其中的口语表达技巧。如在一些著名的诗词中,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复述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记住文章的精华语句及其含义,这样的话学生在日常交际中就能够把这些精华语句应用到其中。

3.2口语交际教学贯穿于写作课上。

口语训练又如何辅助写作呢?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需从简入繁,而这种能力的形成需从口头训练开始。其实教材在编排时已经考虑到了口语交际对写作的辅助作用,只是我们没能好好利用罢了。打开课本,翻看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我们都能看见口语交际与习作编排在一起,细读其内容也不难发现,二者的关系也是相当紧密的。口语交际的训练往往为习作的展开铺平了道路。因此,习作前的口语交际训练实际上是给学生提供一个与别人交流的机会,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放飞心灵;更为可取的是,学生们的思想互动,教师巧妙的点拨,是口头语言落实到书面语言的催化剂,它可以使学生文思泉涌,让学生作文有"米"可炊,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引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总之,口语交际课是以训练学生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听说习惯为任务的一种语言能力训练,并和和阅读,写作相依相附,互相贯通。是语文教学中新型而且重要的一环。这种能力并非单靠教师一朝一夕的训练就就能形成,要让学生做到能说会道,教师既要重视课内说话的训练,又要加强课外说话的辅导,要不断为学生营造开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又要重视说话方式与技巧的训练与培养。只要师生互相配合,才能尽快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培养。

猜你喜欢
口头口语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口头传统所叙述的土尔扈特迁徙史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头传统新传承人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新一代江格尔奇为例
口语对对碰
口头表达一点通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