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2018-06-01 08:49陈成勇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效性改革学校

陈成勇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3-0016-01

课程改革十多年来,很多地区已经探索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课程改革模式,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方面,有几所学校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比如江苏的洋思中学、山东的杜廊口中学、安徽的铜都双语学校。

但是,在这十多年课改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至今尚未出台一份具有较高权威的指导性、规范性的意见或文件;很多学校和教师及家长观念陈旧,对课改存在着抵触情绪;不少教师畏难心理严重,总是寻找各种理由回避课改;受中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学校和教师为了评比和确保升学率,担心课改弄不好会影响声誉,不敢大胆地开展课改活动等等,这些因素导致课改仍未能形成良好氛围,有的地区、学校甚至只停留在书面报告上,并未进行真正的课改。

下面,笔者就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推进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来实施课程改革谈谈几点看法。

1.解放思想,革新观念

要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推进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真正实施课程改革,首先要解放思想,革新观念。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占据了中国课堂几十年,不管是学校领导還是教师及学生和家长,都已经认可和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深怕改革失败,负不起责任,所以在改革的征途上畏手畏脚,放不开思想,往往改革尚未开始,就自找借口终止探索,导致了有效教学的推进、高效课堂的构建只停留在口头上和书面上,从而也就导致了课改工作得不到有效地实施。

因此,要确实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真正推动课程改革,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发动。学校管理层要开拓思想,提高认识,做好表率,努力营造学校积极的课程改革大氛围。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要敢于大胆尝试,要敢于面对失败,要善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逐步探究出适合本地、本校的成功教学模式,闯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课改之路。

2.大胆请进来、走出去,加大学习培训力度

由于多年来受到经费上的制约,很多学校的教师很少有机会到外地外校参观学习,教师的思想观念、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得不到及时地更新和转变,在推进有效教学和构建高效课堂方面,特别课改知识方面比较迷茫,找不到方向;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上经常遇到困难,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和途径,从而加深了畏难情绪,导致了思想上的禁锢。

所以笔者认为,要做好教学有效性和课堂高效性的推进和构建工作,要真正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确实进行课程改革,很关键的要素是要把外地外校的名师请进来为教师传授新的理念和成功的经验;要大胆地到外地外校去学习取经,寻找自身差距;要广辟门路,为教师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使教师的教学理念、业务知识和教学技能得到不断地更新和提升,使课程改革少走一些弯路和歧路。

3.紧扣成长导师制度,重视学生习惯与能力的培养

教学有效性和课堂高效性要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汲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实践的技能,让课堂教与学配合默契,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课堂的高效性,真正体现课程改革目的和意义。

另外,教学的有效性和课堂的高效性还应该体现出课程改革的全面性,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优秀学生的培养层面。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广大农村学校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学生,由于父母长期在外,这些留守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这也导致了这一部分留守学生出现了课前不主动预习、课堂上学习不认真、课后不复习和完成作业的被动学习状态。

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大力推行成长导师制度,为这些留守学生配备成长导师,从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给予关心、引导,引导他们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他们的心拉回到学校里,拉回到学习上,促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每位学生学到知识、能力得到提高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这也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

4.大力开展信心教育和励志教育

都说信心比黄金还重要,中学生的学习更是需要信心。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成长期,他们自尊心、好胜心强烈,很是在乎别人对他们的评价。所以,针对中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多关注那些知识基础薄弱、表现比较差得学生,创设相应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优秀的方面得到展示,比如设计难度较低的问题和他们形成互动,让他们品尝到进步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热情,使得他们更主动更积极得投入到学习中来。这对于推进有效教学和构建高效课堂从而顺利实施课程改革很有裨益。

此外,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也显得十分重要。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中学生由于缺乏理想追求,学习生活变得茫无目的,学习的动力也就渐渐地丧失。所以,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适时地开展励志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成功典型,然后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比如,有的学生喜欢明星,我们可以选择像成龙这样有理想敢打拼的明星进行励志教育;有的学生喜欢科学研究,我们可以选择像袁隆平、屠呦呦这样有理想敢担当的科学家开展教育。当学生的信心和理想兴趣有了,教学的有效性和课堂的高效性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以上是笔者就如何通过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来推行课程改革的几点粗浅的看法。总之,课程改革是一个整体的大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深化改革之路还很长很长,但我们也坚信,我们的改革必将从胜利走向胜利。

猜你喜欢
高效性改革学校
改革之路
浅谈水质检测的高效性发展
改革备忘
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再思考
如何实现小组学习的有效性、高效性
学校推介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语文阅读课堂高效性构建策略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