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键
位于浦江县郑宅镇的“江南第一家”,又称郑义门,世代居住于此的郑氏家族,以孝义治家名冠天下。浦江县郑宅镇党委书记张若来说:“‘江南第一家’传承900多年的孝义之风,在新时代被赋予更多内涵。”
去年12月底,郑宅镇进行了“好家风指数”的第一次评比,按照“5+1”标准进行量化考核,让好家风看得见摸得着。
遵纪守法、邻里和睦、环境整洁、家庭和谐、诚信致富,这5项标准每项20分;如果获得各级政府荣誉称号,还能再加分。打分评议团由农户的联系党员、村干部、“两富两美”指导员、村民代表等组成,打分结果由村务联席会议审议,经村里公示后再上报镇政府。
郑宅镇对“好家风指数”的运用,充分体现了不让好人、不让老实人吃亏的原则。在审批宅基地、困难补助、评优评先方面,向“好家风指数”高的农户倾斜;“好家风指数”在党员联系网格内最高者,给予100元的花卉苗木奖励;“好家风指数”位列全村前5名的,其先进事迹上榜上墙上路;每年6月和12月,召开全镇家规家训家风建设表彰大会,对评选出的“好家风指数”位列全镇前100名的农户及其联系党员(村干部、村民代表)进行表彰;获评“县文明家庭”的农户,可以向浦江农商银行申请“好家风信用贷”,最高可享受免担保30万元的贷款。
“每个村只评选10名,在公示的时候很多人找我,原本以为他们是来反映问题的,没想到是来咨询能否增加表彰名额的。”郑宅镇党委副书记楼超武说。
对“好家风指数”垫底的农户,郑宅镇奖惩明晰不留情面。“我们上午在‘孝义郑宅’微信公众号上发了某农户家门口脏乱的图片,下午他就马上找到镇里来,说家门口已经整理干净了,能否将图片撤下来,并且保证今后一定注意家门口的环境卫生。”郑宅镇常务副镇长王东晖说。
不仅注重农户平日的点滴表现,在“好家风指数”的设计过程中,郑宅镇充分发挥“党建+”的作用,让每个网格内的党员和农户成为共同体。按规定,网格内的农户“好家风指数”位列全村后10名的,查明原因后,要与联系党员的党员先锋指数,村干部、村民代表的履职考核结果相挂钩。
浦江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骆安说,“好家风指数”让党员与联系农户成为共同体,在注重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中的先锋骨干作用的同时,更加明晰了对农户日常行为表现的有效评价,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方式,构建起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动、群众跟上的善治模式。
郑宅镇家规家训家风建设表彰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