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昌平
——昌平“龙”“虎”类地名溯源

2018-06-01 01:46王洪波
北京观察 2018年3期
关键词:昌平永乐龙王

文 王洪波

作者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助理研究员、博士

地名是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某种地理环境或社会生活的特点,由特定人群以本民族语言进行命名的,保存了区域语言、地理、民族、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丰富信息,是地理环境的标志、社会生活的写照和历史变迁的记录。由于地名的传承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因此现存地名又有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活化石”之称。

昌平处于北京城西北,太行山与燕山山脉交汇处,自然地理位置险要,以居庸关为界,西部山区属于太行山脉,北部山区属于燕山山脉(即军都山),自古为北京北部重要的军事屏障,肩负保卫畿辅的重任。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称其“枕负居庸,处喉吭之间,司门户之寄,京师大命尝系于此”。在昌平地名中,存在着大量以“虎”和“龙”字命名的地名,这一方面是昌平地理位置和历史生态环境的写照,更反映了昌平曾有过的超然的政治地位。这一类地名的存在,是昌平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虎作为一种猛兽和古代图腾崇拜物,是勇猛精进、雄强威武的象征。它是兽中之王,镇山之主,古称“山君”或“圣兽”,斑斓健美,吼声如雷,百兽震恐。人们看重虎的威猛和王者之气,将其与龙并称,作为一种吉祥的象征。现实中虎又是活生生凶残的肉食动物,给人们的生命安全确实造成过威胁。昌平境内多山,山中岩洞众多,山间草深林密,为老虎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环境,因此历史上昌平境内多虎。文献中有关老虎的故事也多。如康熙《昌平州志》记载狄仁杰《训虎》故事:狄仁杰执掌昌平县令之初,县内有老婆婆与儿子俩相依为命,儿子入山樵采时命丧虎口。老婆婆痛于爱子之亡,向狄仁杰控诉老虎罪行。于是狄仁杰传檄山神,约定日期要将老虎全部赶出昌平。到期时群虎郊集,哀嚎不已。狄仁杰有意宽贷,于是问群虎“是否有意宽贷?现在老婆婆失去了儿子,无人奉养。如果能给老太太养老送终,就可以免于一死”。群虎求之不得,此后老虎每天给老婆婆带些獐、鹿之类的食物。老婆婆去世后,老虎又将其背负到旷野之中,“覆以土乃去”,算是完成了养老送终的使命。此外还有《熊道饲虎》的传说,讲的是樵儿涧熊道人颇有道行,能辟谷,虽十日不食,说话仍如金石般响亮。他饲养了一只老虎和一群山雀,人们经常看见熊道人与虎坐卧在道观前的石阶上。有人问:驯服老虎,用何妙法?熊道人说:我忘其为虎,待其如友;虎忘己为兽王,视我若师;故而其乐融融。以上虽为传说故事,不过也反映了一个事实,即昌平境内在历史时期确实是有老虎存在的。直到明代天顺年间,为了护卫天寿山皇陵,明朝政府还组织了一百人的杀虎队,进行围捕猎杀,以平息虎患。

由于虎的频频现身和传统文化中的虎文化崇拜,昌平出现了大量以“虎”命名的地名。十三陵盆地的南缘有虎峪山,自东向西又可分为卧虎山、小虎峪山和大虎峪山。虎峪山下的山沟叫虎峪沟,虎峪沟内有虎峪口,是明代居庸关东路的重要隘口。虎峪沟内有虎峪泉,是虎峪沟内的主要水源;虎峪沟口建有虎峪水库。南口镇虎峪村坐落在虎峪山下。燕平八景中的“虎峪辉金”和居庸八景中的“虎峪晴岚”都是虎峪山的风景名胜。龙虎台,北有虎峪山,西北临关沟,有虎踞龙盘之势而得名。十三陵以东,有村名西石虎村。昌平西南,又有前后白虎涧村,在明清时期是著名的皇家采石场,以出产“豆渣石”(花岗岩)著称,白虎涧之西有地名“虎儿坨”。而按照清人麻兆庆的说法,辽末时昌平甚至有“虎县”之称。他在《昌平外志》中记载,崇寿寺乾统五年(1105年)镫幢记云:“大辽国幽燕之北,虎县之东龙门乡兴寿里。不曰昌平县而曰虎县,其辽末改昌平为虎县邪?”虎县之称,目前仅知此例,辽末昌平是否真的改称虎县,至今仍是不得而知。

除“虎”外,“龙”也是昌平地名中的常见字眼。龙是汉民族的另一传统图腾,它“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渊”。也正是因为华夏民族对龙推崇至极,封建时代真正能够使用“龙”这一形象的,只有处于最顶层的皇室。

永乐元年(1403年)靖难之役结束后,作为永乐帝龙潜之地的北平升为北京,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在永乐皇帝看来,他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是“顺应天意”。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营建北京宫殿,为迁都北京做准备。作为北京西北屏障的昌平,地位随之水涨船高。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成祖朱棣的皇后徐氏崩。永乐帝命礼部尚书与精通堪舆学的廖均卿到北京地区踏勘风水,选择陵地。结果得吉壤于昌平州北黄土山。永乐七年(1409年)五月,永乐帝亲临视察,封黄土山为天寿山,并兴工营建陵寝。此后历代皇帝,除代宗景泰皇帝葬北京金山(玉泉山北)外,其余皆葬昌平州天寿山,形成了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家陵园——明十三陵。

在皇家陵寝建筑群的影响下,昌平出现了众多以“龙”字命名的地名,如“回龙观”,明代原为玄福宫所在,始建于明代弘治十七年(1504年),正德十年(1515年)建成,定名玄福宫。玄福宫不仅是皇家道观,也是明朝皇帝拜谒皇陵往来休息的行宫。由于这个原因,玄福宫在民间俗称为“回龙观”,也就是天子回京时居住的道观。清代回龙观附近形成了村落,人称回龙观村。龙山,西距石牌坊一公里,为十三陵盆地南侧著名山峰之一,《昌平县地名志》记载:“因明初在此建陵后,命名为龙山。”天寿山中,明昭陵之西南,有池名为“九龙池”。康熙《昌平州志》记载:“九龙池在昭陵右侧,泉出山麓,凿九龙以注池。”《明一统志》:“九龙池在天寿山西南,泉出九穴,穴凿石为龙吻,水从吻喷出,潴而为池。”

摄影 王硕

另外,昌平白浮泉也名龙泉,是昌平著名的“燕平八景”之一“龙泉漱玉”所在,水量曾经很大。元代郭守敬经过对北京地区水资源和地形的详细勘察,将白浮等泉引作通惠河水源,“起白浮村至青龙桥,延袤五十余里”,沿大都北部的山脚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沿途又拦截了沙河、清河上游的水源,汇聚西山诸泉,使水量大增。河水再向东南流入高梁河,进入积水潭,并以此为停泊港,解决了通惠河水源不足的问题。明清两代,白浮泉虽然不再作为北京城的水源,却仍然是昌平的重要水源和祈雨之地,承载了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意义。当年建有水池,将水围起,流水出处有青石雕刻的九个龙头,亦称“九龙池”。白浮泉所在的山,名龙泉山。龙泉山顶,建有著名的都龙王祠。隆庆《昌平州志》记载:“(龙山)在州治东南五里,山之绝顶有敕建都龙王祠。” 明清时因其“祈天祷雨,最为灵感”而负盛名,当时的平谷、顺义、通县、怀柔等县乡民都到此求雨,京北的龙王祠中以这里的香火为盛。龙王祠虽多,但祠名之前冠以“都”字,自然地位崇高,有龙王之首的美称。光绪四年(1878年)前后,华北大旱,山西、河南受灾尤其严重,昌平地区也受到影响,地方官到都龙王祠祈雨,“不三日而大霖。近畿一带亦于是日足甘雨”。大旱逢甘霖,意义非同小可。乡绅、地方官员专门报请李鸿章,请光绪皇帝颁发了御赐匾额,都龙王祠名声更震。

总之,地名是写在大地上的历史,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一个地名牵动着一根历史文脉,千千万万个地名就构成了中华民族寻根的方向。昌平大量“龙”“虎”地名的存在,不仅是当地历史环境、政治地位变迁的见证,同时也标志着昌平地域文化中蕴含的昂扬、向上的勃勃生机,是必须要传承保护的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昌平永乐龙王
彩色笔动起来
窗外的迷你世界
俄罗斯套娃
昌平博物馆升级改造古代昌平文物展开展
龙王爷爷发怒了
格子龙
《永乐大典》流失何方
中国书籍史上最大疑案:《永乐大典》流失何方
河里没有鱼王
动物QQ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