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俊妮 张严超
[摘 要]“四个认同”教育是地方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关系到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稳定。在地方民族高校开展“四个认同”教育,能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认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地方民族高校应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积极推进“四个认同”教育,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和实践教学巩固教育成效,建设合格教师队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四个认同”教育贯穿地方民族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关键词]“四个认同”教育;地方民族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4-0190-03
“四个认同”教育关系到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稳定,地方民族高校开展大学生“四个认同”教育(以下简称“四个认同”教育),就是要致力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习俗,促进文化交流。
一、加强“四个认同”教育是地方民族高校人才培养的神圣职责
地方民族高校加强“四个认同”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职责所在。地方民族高校有义务和责任加强“四个认同”教育,为民族地区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这关系到民族地区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便是培养民族的凝聚力和人们的集体意识。”[1]加强“四个认同”教育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的繁荣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安定团结。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四个认同”教育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认同意识,通过他们的带动,这种正确的价值导向又将影响更多人,从而使得“四个认同”教育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四个认同”教育让大学生认识并理解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在个人发展和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解除大学生在思想上的困惑,让大学生深刻感受到党和国家政策的温暖。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其人生价值和个人理想。“四个认同”教育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今后的工作生活提供更加正確的思想指引,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帮助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因此,地方民族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四个认同”教育,并要合理规范地安排教学内容,扎实稳步地推进其教学工作的开展,确保“四个认同”教育的实效性。
二、地方民族高校加强“四个认同”教育的路径探索
地方民族高校在组织实施“四个认同”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明显的疏漏与不足。地方民族高校开展的 “四个认同”教育并未形成专门的教育体系,教学内容陈旧冗长,未能及时更新。“四个认同”教育主要依托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实现,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教师教学的方式单一、呆板,很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厌倦情绪。
增强地方民族高校“四个认同”教育必须结合民族地区大学生的特点及地方民族高校的实际情况来展开,将其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的系统中,总结已有的成功经验,系统地进行分析与探究,探索增强地方民族高校“四个认同”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遵循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常识性知识到政策的宣讲和理论的解读,合理、科学地安排教育内容。”[2]地方民族高校应将“四个认同”教育的内容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之中,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教学目标清晰明确。地方民族高校在设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的教学目标时,应将重点放在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和民族观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重点是让大学生理解并认同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争封建统治者和帝国主义,谱写了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史。
地方民族高校可在本科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之外,充分利用地域性民族资源,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开设体现当地民族特色的选修课程如地方民族的历史、民族的风俗文化等课程供大学生选修学习。大学生通过对地方民族历史文化的学习,可以了解地方民族的特色及风俗习惯,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感,从而更加理解和尊重地方民族的历史文化。这就有助于促进各民族大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促使各民族大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爱国主义是各族人民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形成、发展、巩固起来的一种对祖国极其忠诚和热爱的浓厚情感,是各族人民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纽带和精神长城。”[3]地方民族高校可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大学生加强民族团结,拥护党的领导,维护国家统一,捍卫国家主权,做一名合格的爱国者。
地方民族高校应积极探索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将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引入课堂,让大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大学生提高认识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所选用的案例最好是时下热点问题,将“四个认同”教育的理念融入案例教学中,大学生自己参与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之中,其感悟会更加深刻,理解也更加透彻,更能够达到“四个认同”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可采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视频等内容给大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多媒体教学须把理论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课堂上可采用分组讨论教学方法,打造开放式课堂,提高大学生学习效率。
地方民族高校应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意识、民族团结意识,促使大学生自觉维护祖国的利益。
(二)依托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力量,它具有导向、教育、凝聚、激励等功能”[4],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巨大的助推作用,能启发大学生的思想,地方民族高校加强“四个认同”教育必须紧紧依托校园文化建设。
地方民族高校的文化建设必须以促進各民族交流和加强民族团结为前提,可以创造条件让大学生接触不同民族的文化风俗,促进其包容并接纳不同民族的文化,从而形成民族团结的氛围。利用校园文化建设,让大学生真正体会到各民族间的友好团结,“灌输和培养‘我是中国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5]。例如开展每年一度的民族文化节活动,在文化节上利用宣传展板展示各个少数民族的基本概况、风俗习惯等,并通过举行少数民族的歌舞表演、趣味游戏等活动来展现其文化风俗和独特魅力。地方民族高校的大学生社团也可以结合各民族的文化风俗开展形式各异的社团活动,让大学生通过活动的组织与参与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更能增进民族文化的交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四个认同”教育。地方民族高校应该利用重大节庆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大学生有机会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感受祖国的强大,提升“四个认同”教育的效果。
(三)建设合格教师队伍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高校教师应全面掌握并熟悉“四个认同”教育的知识基础,了解“四个认同”教育的现状,具备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对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了然于心,具有政治敏锐性,能够利用国家政策、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释民族问题和政治现象。教师须具备民族学的理论基础,了解并熟悉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历史发展,知晓中华民族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渊源。教师除了要具备专业课所需的知识储备以外,还要有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现实教学中做到思路开阔,既有高深的理论水平,又能联系现实生活,做到深入浅出,找到大学生的兴趣点,做好知识的传播和政策的解读。教师教学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当前时事热点讲授知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大学生思维,引导大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大学生的听课效率。
地方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洞察力,帮助大学生提取和鉴别有效的网络新闻,引导大学生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扩大知识面,开阔新视野,提高其能力水平。信息时代教师应熟悉并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扩展深化教学内容,打破讲授式教学的局限,克服纯理论教学的不足,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并鼓励大学生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讨论课堂提出的问题。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大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大学生的疑惑,为大学生讲授知识。网络平台能有效克服教师教学时间空间的局限,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针对性,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大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中。
地方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积极主动参与社会调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践获得新知,还应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将科研成果带入教学中,指导教学取得新进展。学校也应重视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
(四)开展实践教学
地方民族高校应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将实践教学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学校应积极组织团日活动、主题班会、党日活动等,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利用演讲、参观、辩论、讲座等形式加强“四个认同”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带头作用。学校应积极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及边远山区支教等活动,使大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受到洗礼,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例如可以组织大学生实地考察当地文化遗址,通过追溯遗址的文化渊源,把握地方民族文化的来龙去脉,感受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增强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在此基础上,大学生可以通过写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感受与思考,将调查的成果具体化,从而加深大学生的体会和感悟。学校还应鼓励大学生积极申报与民族文化相关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探索地方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
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感受祖国的发展与取得的成就,能够激发爱国热情,明确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从而促进并加强地方民族高校的“四个认同”教育。
(五)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推进“四个认同”教育,除了理论教学和实践引导之外,地方民族高校还必须为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充分认识和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及个性特点,在生活上和心理上给予充分而必要的关怀”[6]。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关心、照顾,增强其归属感和认同感。例如可以通过助学政策和贷款制度解决大学生的学业和生活上的困难,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和兼职机会。学校应该为大学生创造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不同专业的就业指导,更多的实习实训机会,增强大学生的获得感和成就感,逐步增强其发自内心的国家认同意识。
地方民族高校应密切关注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及班干部应及时上报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完善学校的心理健康监督管理机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及时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交流沟通,排解其心理困惑,使其更好地投入学习生活中。学校还可以组织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例如召开感恩教育主题班会、观看感恩主题电影等,培养大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另外,地方民族高校应该将普通话作为选修课程,提高大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以使其能够更好地交流沟通,融入大学生活,也能有效促进“四个认同”教育。
三、加强“四个认同”教育须贯穿地方民族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四个认同”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促进民族的团结进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当然,地方民族高校“四个认同”教育是一个漫长且不断发展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获得明显成效。“四个认同”教育需要不断探索新思路,不断采取新举措,它将贯穿地方民族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而且需要长久地坚持下去。地方民族高校“四个认同”教育必定会遇到许多困难,例如受到宗教、敌对势力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唯有不断创新教育的方式,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坚定信念不动摇,才能确保教育的持续有效开展。
地方民族高校“四个认同”教育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家庭和社会都应该承担相应责任,家长应主动联系学校,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加强和学生的交流沟通,在思想和行为上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引。社会也须积极配合学校进行“四个认同”教育,例如为高校提供尽可能多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和就业机会。
大学生应该自觉投入“四个认同”教育的学习中,端正学习态度,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思考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大学生是祖国培养的高素质人才,也是未来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应该将“四个认同”教育的理念内化到思想和观念中,并用来指引行动。
高校积极投入并创新“四个认同”教育模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大学生心中并成为其思想和行动指南,让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真正感受到被尊重和被信任,也能感受到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友好,这样才能凝聚各民族的力量,促进民族团结,促使大学生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为民族的发展繁荣而不懈努力!
[ 参 考 文 献 ]
[1] 滕星,张俊豪.试论民族学校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5.
[2] 徐柏才.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278.
[3] 韦国善.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8):102-105.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文件.
[5] 赵铸,仲天宝,崔杰,等.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260.
[6] 吐尔逊娜依·赛买提.民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及其途径[J].民族教育研究,2012(5):43-46.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