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英文教学的学生反馈与思考

2018-05-31 09:12陈嘉欣齐明梁亦诚沙峰
大学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全英文教学问卷调查教学效果

陈嘉欣 齐明 梁亦诚 沙峰

[摘 要]课题组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选修全英文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论显示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度较高,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好,学生有一定的全英文学习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对教学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学生的英语能力,教师的英语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全英文教学对英语和专业学习都是有积极作用的,学生对目前的全英文教学总体比较认可和欢迎。

[关键词]全英文教学 ;问卷调查;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4-0096-04

国家在 2007 年及时颁布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高校要推动全英文课程建设,探索全英文教学方法,通过全英文教学,引导学生提高专业学术水平,拓展学术视野,增强学生全球背景下的竞争能力。在国内许多高校,全英文授课正在成为发挥教师水平、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我国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进程。现阶段的主要课堂教学研究通过参考学生的课堂现状,全面分析全英文授课模式的利弊。在教学实施的进程中,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如全英文课程学生接受度不高,容易中途放弃,课本难度不统一,同时并未实现两种语言的双向转化等问题。目前全英文教学的阻力在于,首先从专业老师的角度分析,标准的英文发音和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英文讲述能力不足,全英文教学的师资力量远远不够,进而使得全英文教学的课程数量有限;其次,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广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尽相同,增加了全英文授课的接受程度,也对教师的现场授课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通过师生的一致努力,才能保证全英文课程在我国的深入推广。

很多教育学专家对全英文教学目前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与探讨。蔡基刚(2010)认为具备大学四级听力及阅读能力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可适应全英文的教学,关键是本人得有决心和毅力。陈峻等(2013)认为全英文教学的考查可划分为四个大类:“英语学习能力提高”、“专业知识掌握”、“书面考核和课堂交流”、“学生综合建议”。对于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考核,应该贯穿于教学中,以便及时有效的进行调整和改进。崔雪(2008)从优缺点两方面综合分析了全英文教学,优点包括提供语言学习环境,增强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缺点为全英文课本难度和中文编写的课本难度不统一,同时并未实现两种语言的双向转化。谷立建等(2017)比较了专业英语授课和全英文教学两种主流的英语学习模式,分析了全英文教学的主要优点,包括能够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环境,使其适应人才需要,培养英语思考表达能力,能有效改善专业英语授课中英文教学不彻底、中国式英语的根深蒂固现象。对于全英文教学的缺点提出改进意见,包括加强师资力量,改进教学和考核手段。此外,很多专任教师针对具体的专业课程课程,对全英文授课情况进行了分析。阎志军(2016)结合作者所负责的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课程,阐释了如何安排全英语授课工作,并要求授课教师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特别是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要通过启发式互动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最后,必须对课程论文提出要求,促使学生提高英文写作能力,实现综合素质提升。刘广彦(2016)针对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力学全英文教学进行探索,比较工科专业中英文课本的特色:英文教材偏重于解决实际問题,中文教材以抽象理想模型为主。谷任(2016)总结了2011~2012年国内著名高校开设全英文课程的情况,其中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开设门数分别为123、131、 66、 128、 165、149,为全国领先水平。王秀宇等(2017)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对于全英文教学的效果问题,认为全英文授课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作用很大,有利于出国和就业的占78%,认为作用有限的占22%。关于全英文授课所持的看法,有70%的人认为专业和英语学习两不误,有30%的人认为能提高英语水平,但专业知识不够深入,没有学生选择不赞成。谈到全英文授课的学习强度时48%的学生认为比以前紧张很多,52%的学生认为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最后,关于对平时作业的题目的调查,认为很难、比较难、 难度适中、 容易的占比为4%、75%、17%和 4%。倪颖等(2017) 对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65名本科生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全英文课程的学生旨在提高专业英语能力,为出国深造做准备,而没有参加课程的原因主要源于对英文水平的不自信,或认为没有必要。叶向群等(2017)对浙江大学实验课的全英文教学进行探索,认为实验课不同于理论课,有更为复杂的教学环境和要求,对于教学环节应该确保课程体系能够在适应国际化教学的同时保持本课程原有的系统性。对于整体教学战略,高校应恰当的引进国外力量并建立健全相关培养机制,增进教师之间的国际交流。本文从学生的接受程度入手,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全英文课程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希望能对我国全英文教学的设计和开展提供一定的经验。

一、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研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选修金融学(全英文)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42份有效问卷。其中女生问卷共34份,41份问卷来自大三学生,针对全英文课程的学生英语能力情况如图1所示。结论显示,93%的学生对英语都感兴趣,仅有7%的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目前英语水平,55%的学生为英语四级基础,40%的学生已经有英语基础。上过全英文课程的学生占了29%,上过双语课程的学生占了76%。对于是否有必要开设双语课程,33%的学生特别赞成,60%的学生表示支持。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较高,英语基础比较好,有一定的全英文学习的基础和接受能力。结合柏群(2009)提出的在外语学习与专业教学之间的关系处理的“三阶段”教学模式,即强化外语学习阶段,语言与专业衔接阶段,巩固外语水平、提升专业能力阶段,循序渐进地从语言学习到专业学习的过渡模式,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三阶段”的全英文过渡模式在我校的全英文改革的进程中是有效的,从中文环境到中英文过渡,再到全英文环境,是有效的过渡,学生的英语能力在四级基础之上,有助于全英文学习的语言基础。

此外我们对学生对全英文课程的过渡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如图2所示。结论显示,在上过全英文课程的学生使用的教材中,24%的为英文教材,7%的为中英结合,74%的为中文教材。选择教材的方式上,48%的学生选择了英文教材,26%的学生选择了中英结合教材,29%的学生选择了中文教材。在全英文课堂的注意力上,33%的学生表示更加集中注意力,60%的学生表示注意力不如中文课堂集中,5%表示没差别。在用英文授课的比例上,10%~30%,30%~50%,50%~80%,80%~100%的用英文授课比例有分别14%,45%,31%,10%的学生支持。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首先在上过全英文课程的同学中,以中英结合的教材为主,在自主可选择的教材比例中,学生却更倾向于选择英文教材,说明上过全英文教学的同学,对英语学习的喜爱度更高;而对于英文课堂的效果,大部分同学反映出现英文课堂精力不能充分集中的问题。同时学生反馈更能接受中英比例参半的授课比例。在此基础上,比较工科专业中英文课本的特色:英文教材偏重解决实际问题,中文教材以抽象理想模型为主。此外解题方法也不同。如果能统筹综合两类教材,编写出全英文教学环境下的新课本,将能取长补短。这也符合刘广彦(2016)针对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力学全英文教学进行的探索。中英文的教学比例上,可以看出在可以自由选择的全英文课中,学生更倾向于自行购买英文教材,这个现象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現阶段大部分学生自觉适应全英文学习环境,这是全英文可以整体实施的关键信号,这也符合曲波(2007)对沉浸式全英文教学模式的概念、实施与国际化比较等研究结果。在教材方面,崔雪(2008)提出英文课本难度和中文编写的课本难度不统一,同时并未能实现两种语言的双向转化,这也是我校课程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教材上的中英比例要适应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同时,也要关注学生英语的翻译与表达能力,达到中英的双向转化。

从全英文教学的反馈情况看,如图3所示影响全英文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中,38%为教师英文能力,86%为学生英语水平,教学方式和内容各为17%。全英文教学对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上,17%的学生认为有很大帮助,52%的学生认为有帮助,26%的学生认为有一点帮助。全英文教学的开展对自己专业的帮助上,29%的学生认为有很大帮助,40%的学生认为有帮助,29%的学生认为有一点帮助。对现有全英文教学是否满意上,17%的学生认为很满意,40%的学生认为满意,36%的学生认为比较满意。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全英文教学中,对教学影响最大的为学生的英语能力,教师的英语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全英文教学对英语和专业都是有积极作用的;学生对目前的全英文教学总体比较认可和欢迎。这也符合郑立新等(2006)对“专业+方向(专业外语)”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采用“素质+外语+专业技能”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对于国际贸易、对外经济、国际商法等与外语联系较大的专业,全英文教学环境改革的效果比较显著,其中学生反馈学术专业英语对专业的文献阅读的能力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全英语授课工作中要求授课教师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特别是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要通过启发式互动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对于教师自身的口语提升和带动学生口语互动是教师要加强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更为关键的方面就是必须对课程论文提出要求,促使学生提高英文写作能力,实现综合素质提升,这也符合阎志军(2016)的研究结论。

二、结论

课题组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参加金融学(全英文)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论显示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度较高和英语基础较好,有一定的全英文学习的基础和接受能力。“三阶段”的全英文过渡模式在我校全英文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是有效的,学生的英语能力在四级基础之上,有助于全英文学习。上过全英文课程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英文教材,而对于英文课堂的效果,大部分学生反映出现英文课堂经常不能集中精力的问题。在全英文教学的反馈情况看,对教学影响最大的为学生的英语能力,教师的英语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全英文教学对英语和专业学习都是有积极作用的,学生对目前的全英文教学总体比较认可和欢迎。随着我国高校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全英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有了更多的成果,这将有助于继续深化全英文教学改革中的模式创新以及教学实践的改革。针对目前全英文教学探索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首先要求教师拥有强大的专业基础知识英文讲述能力以及实时与学生互动的能力,这就导致全英文教学的师资力量远远不够。其次,广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良莠不齐,一些学生需要课下积极克服语言障碍,英语和专业知识水平得到极大提升的学生,就容易和全英文教学的初衷相吻合。也有因为听不懂全英文授课而放弃专业学习的学生,这就需要学校老师及时给予学生引导、鼓励,让他们尽快领悟到双语学习的真谛。目前迫切需要基于大量学者在全英文教学理论和实践上的研究成果,对当下阶段的实践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且不断付诸实践,反复深化改革。同时,也需要专任教师在全英文教学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创新和突破,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且不断付诸实践。全英文教学应通过高校师生的一致努力,培养具有扎实英语基础、广泛专业技能的国际化人才。在各大高校积极的参与下,我国的全英文教学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顺应高校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大潮流下,我国教育仍需不断学习借鉴其他国家成熟的全英文教学模式与经验,大力推进国际化教育进程。

[ 参 考 文 献 ]

[1] 蔡基刚.全英语教学可行性研究——对复旦大学“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案例分析[J].中国外语,2010(6):61-67,73.

[2] 陈峻,陈淑燕,王昊.本科专业全英文课程教学环节设计及效果评价[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s1):158-160.

[3] 崔雪.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实行全英文教学的利弊[J].才智,2008(8):58-59.

[4] 谷立建,刘芳,何美凤,李翔.《专业英语》课程与全英文教学之比较——以材料类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123-124,129.

[5] 阎志军.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课程全英语教学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52):216-218.

[6] 刘广彦.基础力学课程全英文教学实践与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6(30):127-129.

[7] 谷任.全英文教学现状与“以学生为本”教学方法探索——以《财务管理》全英文课程为例[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77-82.

[8] 王秀宇,杨胜来,王小秋.浅析石油工程专业全英文教学的设计与评估[J].大学教育,2017(4):98-100.

[9] 倪颖,杨超,唐克双,许项东.《交通系统理论》全英语教学的实践体会与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7(5):176-178.

[10] 叶向群,陈丰秋,窦梅,王文俊.实验过程的国际化教学探析—以过程工程原理实验课程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17(2):7-10.

[11] 柏群,姜道奎.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新途径的探索[J].科技与管理,2009(5):143-145.

[12] 曲波.校酒店管理专业“沉浸式”全英文教学模式与国际化人才培养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256-258.

[13] 郑立新,张兴福,关国才,马丹丹.全英文教学与国际化人才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5):44-45.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全英文教学问卷调查教学效果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留学生病理学全英文教学初探
《电路分析原理》课程全英文教学探索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