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悌仙
【摘 要】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如何对课堂生成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有效利用,促进预设教育目标或更高价值目标高效率完成,都是本文思考的。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合理优化
新课程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审视、反思我们的课堂,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疑惑。
1. 算法真的不需要优化吗?
[案例] 在《9加几》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9+5,让学生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算法。
师:谁来说说9+5你是怎么算的?
生:把9看成10,10加5等于15,15再减1等于14。
生:从5里面拿1个给9,9加1等于10,10加4等于14。
生:从9里面拿5个给5,5加5等于10,10加4等于14。
……
师:小朋友们可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你们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
在本节课中,师对学生出现的多种算法,没有任何评价,也没有马上组织学生讨论比较,进行算法优化,而是说:“你们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自行比较这几种算法,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算法虽然不错,但还有更好的方法,这样学生在自主选择中享受到获取知识的自主和乐趣,也在选择中学会取舍,在选择中总结和积累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选择能力和学习能力。
2. 乱而无序就是活跃吗?
实施新课程的实践中,得益于师生关系的蜕变,新型学习方式的构建,学生自主意识得到增强,合作愿望不断提高,探究热情持续高涨,使课堂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井然有序的发言变成迫不及待地抢答,安静的教室人声鼎沸,可这些“热闹”背后是否有值得我们“冷思考”的地方呢?的确,“新”的课堂中,师生“动”起来了,课堂也“乱”了,学生更是“活”了,老师决不敢再用“规矩”去约束学生,生怕被扣上“不民主”的“帽子”,被视为违背了新课程理念。其实,民主并不意味着一味的迁就,自主也不等同于放任自流,尊重更不能演化成放纵。
3. 生成性资源能流失吗?
[案例] 在《约数和倍数》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分别找出几个数的约数和倍数后,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板书。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这时有学生回答道:“我发现双数约数的个数比单数约数的个数多。”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教师只是简单地说一声:“这个问题课后再解决。”然后按照原计划进行教学。
相信上述事例在课堂中并不少见。由此我想到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很新,也很能体现新理念,但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改变,仍然是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有创意的想法置之不理,哪怕学生有胜过教师的独到见解也不予鼓励。在潜意识里依然存在对学生、对课堂的控制和支配欲,希望学生沿着自己事先设定的思路回答问题,在自己事先安排好的空间开展“自主”活动,最后圆满地实现预定目标,导致课堂中很好的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白白地流失。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如何对课堂生成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有效利用,促进预设教育目标的高效率完成或更高价值目标的生成呢?如何在教学中抓住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运用适当的评价进行引导、挖掘、升华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把握促使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切入点。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实现师生生命在课堂中的真正涌动与成长。这是课堂教学理念对传统的超越,更是课堂教学理念新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刘勤平. 小學数学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有效利用[J]. 科普童话,2018(2).
[2] 黄玮. 动态生成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中),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