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中的满腔深情——评《琦君散文精选》

2018-05-31 06:12徐剑凌
商情 2018年18期
关键词:情意

徐剑凌

【摘要】无论是母女、父女、祖孙抑或是师生、故乡等等,琦君回忆中的那些人或事间,都充满了浓浓的情意,这些弥足珍贵的情意,给今天的我们带来了一份真切而动人的暖意。

【关键词】《琦君散文选》 琦君 情意

一、琦君其人

琦君本名潘希珍,1917年7月24日出生于浙江省永嘉县瞿溪乡,为官多年的父亲喜欢读书,在父亲的影响下,琦君也自幼酷爱文学。六岁时,就在家庭教师的指导下开始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后在杭州弘道女子中学就读时,又阅读了大量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品中,并由此开始了文学创作。高中毕业后,成绩优异的琦君保送进入了杭州之江大学中国文学系,师从词坛巨擘夏承焘,受益匪浅。1949年琦君辗转去了台湾,曾先后任教于中央大学和中兴大学中文系,进行新旧文学的教学。琦君一生创作丰厚,主要代表作有:《橘子红了》、《桂花雨》、仨更有梦书当枕》等等。

二、《琦君散文精选》其书

本书收录了琦君最具代表性的50篇散文作品,包含了童年回忆、母女情深、亲情、友情等写情文章。琦君的文笔细腻柔婉,她善于筛选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细节和捕捉人物心理活动的微妙之处。她的散文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评论家隐地说:读琦君的文章,会很容易进入琦君那个和乐敦厚的东方世界。隐地评价琦君的文章“和乐敦厚”的原因,是她文章中所描述的无论是母女、父女、兄妹、还是师生间全都充满了浓浓的深情。以下笔者将对《琦君散文选》中的满腔深情进行分析阐述。

三、回忆中的满腔深情

(一)母女情

琦君四岁时亲生母亲就离世了,她笔下的母亲其实是她的伯母,但也正是这种特殊的母爱才更让人刻骨铭心,更显得崇高与伟大。母亲是名普通的农妇,没有读过多少诗书,但她对琦君的爱除了生活上的无微不至照顾外,还体现在对琦君的教育上。母亲爱琦君,但也不允许她养成不良习性,所以在琦君偷吃了母亲刚刚做好准备供佛的红豆枣泥糕时,母亲罚她在厨房下跪,后又担心地板太凉太湿而改为罚站。母亲的和积蓄都用来为琦君买中段黄鱼和奶油饼干了,她并非舍不得让琦君吃一块枣泥糕,而是要让她明白:“罚跪”是一种很重的惩罚,她是因为心痛琦君,要她学好,才罚她跪。

(二)父女情

琦君的父亲准确说应该是她的伯父,曾任浙江陆军第一师师长,后解甲归田过起了隐居生活。父亲对琦君的爱和母亲一样也是无微不至,特别是在琦君哥哥不幸患病离世后,父亲更是把她视作掌上明珠。琦君切扁桃腺住院一周,父亲每天陪床,不但为她讲故事,还买会哭会吃奶的洋娃娃送她。其实父亲更看重的如何让琦君成材,六岁时就为她请了家教学习古典文学,并说女孩子不但要能诗能画,还要能会音乐,不惜每学期花十二块银元让琦君学习钢琴,虽然交了五年的学费仍未学成,但父亲从不后悔这份支出。琦君对母亲是依赖,对父亲则近乎师友之间,她会为父亲改诗,父亲也会对她“画龙点睛”的修改大加赞许,父女二人都很享受这美妙的亲情和乐趣。

(三)祖孙情

琦君的外公住在深山里,只有每年过春节时才来女儿家里呆十几天,但琦君对外公却充满了依恋,因为外公的肚子里装满了笑话和故事,他总是坐在荧荧的火盆边,吃着香喷喷的烤山薯为大家讲故事。有的故事,琦君都听过好多遍了,但再听仍笑得前坐仰后合,因为外公说过:别人讲故事,不管你有没有听过,都要好好地听。你若说自己听过了,说的人就没有兴趣再讲下去。好的书读了又读,背了又背,才会明白里面的道理,听故事也是一样。外公没有多少文化,他在教琦君学会尊重别人的同时也教会她要宽容待人,所以在琦君的压岁钱被二妈无故拿走后,外公告诉又气又急的她:不要生气,二妈拿走你的压岁钱是因为二妈没有小孩子,没有压岁钱好给,要理解她的做法。在以后的岁月里,琦君一直善待孤身的二妈,给予了她难得的关心和孝心。

(四)师生情

执教琦君党义的沈浩滨先生,在纪念周或周会上做报告时,喜欢把一只手圈成一圈放在嘴上,好像这样可以把声音扩大似的,所以他被同学们调皮地取了个与浩滨谐音的绰号“号兵”。作为训导主任,他并不板起面孔对学生训话,而是笑嘻嘻地讲个笑话或故事,引导同学们自己去思考自己错在哪里又如何去改正。琦君有一次和同学外出看电影,散场后经不住美味小吃诱惑而超过了规定时间晚归,被请进了校长室。趁严厉的校长还没有开口,沈先生先讲了一个孩子的故事:有个小孩子,总是不听父母的话,每次外出时让他早些回家,他总是很晚才回来。有一次,他又要外出,父亲说这次出去就不要回来了,结果他在外面却越玩越没劲,总有一种无依的感觉,反而提前回家了。沈先生的故事不深奥,却让琦君和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了自己的錯误,所以在与沈先生分别时,琦君称赞他“有一颗仁慈的心,诲我谆谆,有如我们的父亲”。

(五)故乡情

琦君在1949年去了台湾,后又客居美国,但在她的记忆中故乡的风土人情却总是历历在目。在《春节忆儿时》中,她详细描写了宰猪、掸尘、捣糖糕、祭灶、分岁酒、拜年、迎神提灯等故乡过年时的习俗。在《粽子里的乡愁》中,她深情地回忆了母亲制作灰汤粽的过程,感叹自己现在已无从吃到灰汤粽,只能在怀念中追寻故乡的味道了。此外,在《春酒》中,琦君回忆了故乡在过完元宵节年尚未完全落幕时,有个家家邀饮春酒的习俗,她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去到别人家喝春酒,而母亲精心泡制的八宝酒总是最受欢迎,这会让滴酒不沾的母亲高兴得两颊绯红。

四、结束语

没有浓墨重彩的笔触动,琦君散文带给我们的感觉,正如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先生所说:琦君的散文,和李后主、李清照的词属于同一传统,但它给我的印象,实在更真切动人。读完《琦君散文精选》,本人完全认同夏先生的评述,因为这本集子里所写的各种情意,确实真切而动人。

参考文献:

[1]琦君:琦君散文精选[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情意
“情义”“情意”和“情谊”
文字让情意轻舞飞扬
甜情蜜意
王剑作品选
生日答谢高朋
杨世玲
何其三
知情会意 强心增智
高校专业实践中量化可控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