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共媒体云发展模式初探

2018-05-31 09:34郭晓亮吉海涛郭雨梅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学术期刊学术融合

■郭晓亮 吉海涛 郭雨梅 张 璐

1)《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南十三路1号 1100232)西北大学科学史高等研究院,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学府大道1号 710600

近年来,媒体融合的发展突飞猛进,学术期刊要在这一环境下抵御冲击并且抓住机遇,归根到底还是要实现自身的优化与变革,在此基础上遵循共同的价值准则和发展需求,借助新的平台与模式实现广泛的资源共享与产能融合。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学术期刊面临的挑战与日俱增,探求一种切实可行并且契合当前技术条件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现有研究主要分析了媒体融合时代学术期刊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及应对策略和技术路径等,为本文提供了研究思路。例如在宏观层面,景勇等[1]和吉海涛等[2]探讨了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吉海涛等[3-4]最早提出了高校学报虚拟联盟的概念及集团化发展的思路和分学科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的构想;郭雨梅等[5]提出了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内生发展策略;郭晓亮等[6]则从政策环境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在微观层面,学者们对“媒体云”或者“云媒体”已经进行了一些研究,探索了以“云”为基础或者载体的媒体融合,为本文构建的共媒体云模式提供了技术基础。例如在云平台整体设计方面,聂长生[7]从体系架构、管理架构、安全架构3个方面设计了融合媒体云平台;张杰[8]基于IaaS、PaaS、SaaS三大基础服务,规划了云平台;赵华[9]介绍了媒体云的功能、优势和国内发展现状,指出目前媒体云仅停留在技术层面的变革;王红波[10]结合电视台融合媒体建设,提出了媒体云的技术思路并且设计了平台;何崑等[11]结合新媒体、电商等行业的发展,介绍了媒体云平台搭建过程中所需要准备的基础工作。在网络与架构方面,赵腾[12]分析了电视台融合媒体云建设过程中网络虚拟化技术的应用;毛烨[13]分析了媒体的协同生产过程,提出了通过跨境混合云方式建设新闻云平台的整体架构;王联[14]则提出了云、网、端相结合的云媒体架构。在应用系统开发方面,韩令洲[15]整体设计了数字电视云媒体内容集成应用的核心系统、能力系统等;吴鸿江[16]设计了电视台全媒体云分布式数据中心,分析了其存储和安全问题;张建生[17]探讨了云媒体内容中心的创新设计,结合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阐述了其商业模式。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蔡振军[18]结合云服务平台探讨了用户激励体系与积分体系、用户行为数据采集分析等问题;景勇等[19]探讨了科技期刊微信平台功能拓展以及用户体验问题;林琪[20]基于大数据背景系统探讨了全媒体与云服务的形态与特点,并且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

以上述文献为代表的宏观层面研究高度关注媒体融合与新媒体发展背景下学术期刊面临的挑战,并且结合学术期刊特点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发展策略。微观层面关注“媒体云”或者“云媒体”的文献,虽然给出了一些技术路径,但是大多关注广电系统与大众传媒领域,对学术期刊这一小众领域涉猎极少。总体来看,当前研究尚有一些不足:(1)对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发展的总体策略论述较多,其实现路径和技术细节尚待深入研究,这也是当前媒体融合快速发展对学术期刊提出的亟待解决的课题;(2)是对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关注仍然不够,在如何牢牢抓住学术内容生产这一核心方面,尚需提出更具普适性的模式;(3)缺乏有效整合学术期刊资源以提升其发展质量的有效载体。为此,本文拓展思路,借鉴“云”这一概念并将其与学术期刊实际紧密结合,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且契合现实需求的学术期刊发展新模式的构想,具体分析了其架构、功能和运行机制,与现有网络采编系统以及投审稿平台进行了对比,讨论了其面临的困难和未来发展趋势。

1 学术期刊共媒体云的定义与架构

学术期刊共媒体云是一个新的概念。结合前期研究,将共媒体云定义为:依托互联网且具有大数据存储与计算能力的服务器集群资源,通过分布计算、并行计算、网格计算等方式收集、整合、转换、分发元数据,通过学术内容生产、技术保障与市场运营三大环节,为读者、作者、编辑和审稿人提供基于权限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并且具有移动交互能力的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模式。

与现有“媒体云”或者“云媒体”概念相比,共媒体云着力突出学术期刊知识加工的核心特征以及利益相关者的主体属性,认为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发展是三大环节、四大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优化重构了学术期刊的办刊实际和发展阶段的相关研究结果。“共媒体云”这一概念与“自媒体库”对应提出,关于自媒体库的运行机制以及二者的互动融合将另文论述。

学术期刊共媒体云发展模式采用“内容+技术+运营”[3]的体系架构,见图1。

图1 学术期刊共媒体云的体系架构

1.1 学术期刊共媒体云的三大环节

学术期刊共媒体云将学术内容生产、技术保障、市场运营三大环节紧密联系起来,三者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共同推动学术期刊办刊模式的更新和期刊集群的发展。共媒体云以用户为中心、以内容为主导、以技术和商业为驱动,其中学术内容生产是核心环节,也是传统学术期刊最为擅长的领域;技术保障和市场运营则分别为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和实现收益提供条件。

学术内容生产是学术期刊共媒体云的核心,媒体融合的一切环节都是以内容为基础进行拓展。无论媒体形态怎样发展,“内容为王”的真理永远颠扑不破,离开了学术内容生产,学术期刊及其多种拓展媒体形态将无所依存,失去灵魂。在媒体融合时代,学术期刊只有牢牢抓住学术内容生产这个中心不动摇,巩固自己的业务优势,才能够在市场大潮中站稳脚跟,提升核心竞争力。

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技术为共媒体云提供技术保障,当前阶段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外包给技术提供商来实现。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传统媒体受到极大影响,固守原有的运行模式已经失去了意义。虽然学术期刊正在通过多种途径力图推进传播形态创新,但是与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速度相比,其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当前,由专业的技术提供商结合学术期刊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技术、开发相应的网络平台与用户应用,有利于按照“术业有专攻”的原则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促使学术期刊以可接受的技术成本与新媒体更好地融合。

学术期刊的最终产品要通过市场运营实现流通和盈利,目前这部分职责可以考虑由独立营销商完成。传统形态下,学术期刊的采编、出版、发行等工作大多自行完成,这在纸媒大行其道的时代是学术期刊办刊模式的主流。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内容传播的手段极大丰富,版权问题、收益问题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问题逐渐突出,学术期刊须改变传统的运营模式。新媒体传播具有即时性、广泛性的特点,这为学术期刊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可能,但是互联网渠道建设并不是传统学术期刊擅长的领域,因而由独立营销商以新媒体形式完成学术期刊的内容营销不失为目前情况下一个较为合理的选择。

1.2 学术期刊共媒体云的四大主体

共媒体云是一个基于读者、作者、编辑和审稿人四大主体的自适应系统,符合大数据时代的传播理念,通过数据流交换、移动交互和权限控制,四大主体可以分别上传或者下载授权范围的内容,通过云计算服务实现资源共享与精准推送。

读者主要通过共媒体云检索和下载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以不同的呈现形式进行广义阅读。广义阅读的对象包括纸质版本、电子版本、图片版本、音频版本、视频版本等,在传统阅读的基础上极大地丰富了读者的感官体验,使他们可以更加感性地了解学术内容,加深认知理解,从而大大提升传播效果。通过共媒体云,读者可以精准地发现自己关注的主题,并且以组织化、结构化的方式将其下载到本地终端以供阅读、查询。共媒体云的实时性使其可以根据读者定制的条件通过电子期刊派发、简易信息聚合、即时通讯平台等方式对最新内容予以即时推送,提高传播时效性与针对性。

作者通过共媒体云获取学术期刊用稿信息、上传稿件、查询处理情况,完成文献检索与引用、个人发文影响力评价等。对于作者而言,找到契合自己研究方向和研究水平的学术期刊非常重要。传统模式下,作者与编辑之间的交流大多通过文字形式完成,除了投稿、编校以外,交流并不深入。共媒体云模式下,作者和编辑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沟通交流,就研究方向、稿件选题等充分交换意见,使作者与学术期刊的契合度得到本质提升。通过共媒体云,作者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筛选参考文献,更好地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找准创新点,也可以有效评估已发表论文的学术影响,从而明确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共媒体云模式下,学术期刊内容生产与作者素材生产通过“共媒体云+自媒体库”的架构完成互动反馈,其过程是以学术性为基础的双向选择。

编辑通过共媒体云完成栏目优化、选题策划、稿件采编,维护学术期刊网络平台,评估稿件的学术价值,完成校对等技术工作。在媒体融合时代,编辑应当一改以往的选题、组稿、办刊模式,努力成为专业型、学术型、学习型编辑,不仅要具有基本的编校能力,而且要懂专业,有学术基础,善于学习,以适应不断提高的学术生产要求。共媒体云为编辑提供了一展专长的平台,稿件采编通过云平台完成,编辑可以借助该平台打破刊物界线,选择与期刊学术旨趣和研究领域紧密相关的稿件,借助共媒体云提供的初步评价工具审查论文的原创性、学术性和前沿性,确保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传统的文字修改、文献校对等工作亦可以逐步借助共媒体云完成,从而把编辑从繁重的编校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办刊方向、学术特色、栏目建设等宏观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办刊质量。

审稿人通过共媒体云获取必要资源,评审稿件,并且与其他主体互动。虽然共媒体云模式下编辑部分发挥着传统意义上审稿人的作用,但是毕竟对稿件学术质量的把握不够深入,还需要相关研究方向的审稿人进一步把关。对于编辑初步甄选的稿件,审稿人可以通过共媒体云检索类似文献,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判断稿件的前沿性和学术水平。共媒体云作为审稿人评审的有效辅助,在审稿过程中发挥着资料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帮助审稿人更加深入地把握稿件质量,从而给出中肯的评审意见。在这一过程中,审稿人可以通过共媒体云与其他主体进行在线交流,更为深入地交换意见。

2 学术期刊共媒体云的运行机制

共媒体云具有聚合性、实时性、交互性、海量性、分布性、自适应性等特点,采取“纸媒+网络”的信息形态,运用“线上+线下”的渠道模式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学术内容生产与传播,因而具有高效广泛的传播效果,契合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需求。

2.1 开放获取

共媒体云中学术内容统一存储,按需分发,数据可以依托于云服务器实时更新,技术提供商可以随时将最新内容导入云端。共媒体云通过XML、PDF、音频、图像、视频等各类数据池实现大数据存储,并且提供富媒体形式的融合展现,使用户摆脱单一的获取方式,多方位地获取感兴趣的内容。在共媒体云中,学术内容以元数据的形式存在,并且具有不同的富媒体格式以供选择,客户端根据终端用户的请求依据其权限调取相应数据,实现即时查询与数据流传输。

共媒体云中包含的不仅是电子数据,广义上也包含其他媒体形式,聚合了大量信息的共媒体云能够通过特定的算法高度整合各种不同的媒体形式,形成个性化的终端数据包提供给用户。共媒体云具有数据采集、处理、发布的能力,海量数据通过终端用户接口上传到云端进行计算、转码、存储与备份,随时准备调用。云端的数据接口具有高度兼容性,能够即时处理主流数据格式并且转换为通用的元数据,方便不同终端实时调用和转换。

学术内容作为共媒体云的核心资源,也是学术期刊最为重要的资产、终端用户的根本诉求。共媒体云的开放获取使得学术内容拓展出更多的交付渠道,编码格式的差异将不再是制约信息传递与转换的门槛。由于存储和计算过程在云端完成,极大地减轻了终端数据平台的压力,使得媒体融合对终端平台的要求大大降低,有利于学术期刊在当前条件下以较低成本完成媒体融合与传播拓展。

2.2 移动交互

云计算是基于传统网络技术的高度创新,在实现互联的基础上增加了智能计算与数据挖掘功能,从而大幅度提升人人交互、人机交互的可能性和有效性。在学术期刊共媒体云中,用户与云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单向信息传输关系,而是一种互动关系。用户与云之间的交互信息传输为这种互动提供了基础,云计算的自我学习能力为这种互动提供了发展空间。用户在获取自己感兴趣信息的同时,云端记录其行为习惯和关注领域,为内容推荐以及信息推送积累经验;云端在为用户提供数据的同时,也会在用户许可的前提下从用户数据和自媒体库中获取素材,将其作为共媒体云增量和智能学习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用户获取数据的体验不断改善,共媒体云则通过经验积累而不断提高聚合与服务能力。

“互联网+”的提出为移动交互提供了契机,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的不断发展为移动交互提供了硬件基础,网络采编平台、微信、贴吧、应用程序(APP)等即为移动交互初期的软件形态。随着技术的发展,软件对终端用户来说将不再具有唯一性,共媒体云提供的多接口数据服务将最大限度地兼容智能终端,实现不同软件环境下较为一致的用户体验。集成化、微型化的智能终端使数据的移动获取和利用方兴未艾,并朝着更为便利的方向发展。

2.3 权限控制

学术期刊共媒体云根据不同的主体类型提供相应的权限、访问数据池的用户界面与数据接口。这样可以使数据存储与安全机制相对分离,从而更好地保障信息安全。共媒体云的数据池具有双向安全特征,用户获取信息需要具备相应权限,云端收集用户信息也需要其授权,数据存储与调用过程相对独立,这就降低了学术内容被侵权的风险。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与访问特征,共媒体云能够评估其访问的安全性,屏蔽明显不合理或者大幅度占用云端资源的非法访问,通过高级授权机制核查此类访问的正当性,最终决定是否开放数据获取权限。

共媒体云可以根据不同学术期刊、不同作者群体、不同读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界面与服务定制,通过模块嵌入的方式实现接口升级与更新,从而更好地发挥学术期刊的社会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术期刊的经济效益。基于权限控制,共媒体云可以实现内容推送与离线阅读,在与用户交互的过程中根据用户习惯定制并推荐学术内容,在得到用户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绑定的用户终端推送信息,在网络环境允许和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将用户感兴趣的内容自动下载到本地,节约用户的数据流量。

3 学术期刊共媒体云的优势及实际价值

学术期刊采用共媒体云发展模式既有利于彰显社会价值,又有利于实现经济价值。该模式牢牢抓住了学术期刊的核心业务与核心竞争力,突出了学术期刊擅长学术内容生产的核心优势,在当前发展阶段暂时剥离了其不擅长的技术和营销环节,有助于平衡媒体融合环境下各方的利益关系,不仅能够促进学术传播交流,而且能够拓展学术期刊的生存空间,形成良性循环。

共媒体云发展模式能够有效拓展传统学术期刊的传播领域,具有融合成本低、转型速度快、受益范围广等优势。该模式提供云存储和云计算能力成本较低,大幅度提高了版权保护能力与数据安全性,使学术期刊可以专注于学术内容生产,在不必大幅升级终端配置的前提下极大地提升了数据处理能力。该模式基于当前飞速发展并且已经取得诸多成果的新媒体技术和云平台提出,能够有效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使学术期刊快速投入媒体融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融合策略。该模式以专长分工、网络互联和自我组织、自我学习的方式使学术内容生产的各个环节相对分离又紧密联系,对三大环节、四大主体均有裨益,有利于学术期刊在媒体融合大潮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

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网络采编系统、网络投审稿平台以及网络传播平台,例如玛格泰克、勤云等采编系统,中国知网、超星图书馆、万方数据等全文数据库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学术期刊媒体融合进程,为共媒体云发展模式提供了技术路径,解决了共媒体云构想中一些基本的数据处理问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这些平台与提出的共媒体云发展模式尚有一定区别。

(1) 现有采编系统或者投审稿平台大多是“一对一”的,只针对一种期刊或者一个编辑部,仍然以传统实体期刊的采编业务界分,属于对传统采编流程的数字化再造,并未打破期刊之间和编辑部之间的界线;而共媒体云是“一对多”的模式,不再以一种期刊或者一个编辑部的业务界分,打破了传统期刊采编的界线,属于对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顶层设计,通过云平台可以实现数字内容分布存储和双向选择、按需获取。例如,作者可以选择把稿件投给某一层次或某一范围的期刊,稿件上传后所涉期刊均会收到通知,并且以选用为标准进行确权。再如,相关期刊的审稿人数据库可以基于学术层次和研究方向实现共享,解决研究方向日益细化带来的编辑送审难问题。

(2) 共媒体云在服务上更为丰富和个性化,通过云端自我学习、数据挖掘和大数据技术等,实现更契合四大主体深层次需求的功能。例如,为读者提供兼容移动终端的个性化界面与内容定制服务,基于其阅读旨趣精准推送学术内容,并且通过富媒体形式予以展现;基于云端数据分析为相关研究方向的作者提供选题推送,结合作者的学术水平提出选题建议,推荐适合作者层次的可投稿期刊;为编辑提供基于大数据的选题工具、编校工具,帮助编辑把握相关领域的前沿选题和最新动态,完成初步编校工作;为审稿人提供基于编辑部授权的审稿推送信息,提供选题价值、行文规范等辅助判断工具,帮助审稿人甄别稿件的学术价值等。

(3) 共媒体云致力于统一接口标准和数据格式,具有高度兼容性,打破了平台限制。现有模式出于版权保护等目的,大多具有各自的标准,彼此之间不能通用,导致数据交换和网络传播存在一定障碍,某种意义上仍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未能形成统一的安全机制和验证模式,影响了学术内容传播。在共媒体云中,学术内容以元数据的形式存储,具有统一的转换机制与分发渠道,通过兼容调取现有各平台的安全验证机制,支持多种终端类型,具有较为一致的用户体验,降低了现有模式下用户跨平台的部署成本和学习成本。简而言之,共媒体云是通过相对统一的接口囊括现有投审稿平台在内的智能自我学习平台。

4 学术期刊共媒体云的困难与障碍

虽然共媒体云发展模式具有诸多优势,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其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在今后的整合与提升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需要予以通盘考虑。

(1) 由于学术层次、办刊宗旨、发展目标等方面的不同,不同期刊对媒体融合持不同态度。新媒体应用发展很不均衡,导致各期刊对新的发展模式接受程度不同。内生发展需求是推动学术期刊参与媒体融合的根本驱动力,有些期刊希望通过全面应用新模式快速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质的提升和传播的飞跃;而有些期刊则出于种种考虑,对新模式接受程度不高乃至持抵制态度,认为现有办刊模式完全可以满足自身需要,无需作出太多改变。总体而言,媒体融合趋势不可逆转,但是部分学术期刊鉴于自身条件和实际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亦无可厚非。因而,共媒体云发展模式为学术期刊全面接受尚任重道远,需要随着技术进步和时代发展逐步推进。

(2) 共媒体云发展模式与已有模式的技术契合度仍有待提高。当前模式对数据库、网络技术、富媒体格式等已经进行了很多探索,许多构想已经成为现实并且形成了学术生产力,但是由于期刊之间和编辑部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学术交流仍有待提高,云技术、云平台在期刊领域的应用尚在破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上文所述,“媒体云”或者“云媒体”在广电领域已经开始初步应用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大众传媒发展,但是目前学术期刊对其认可度不够,因而相关技术尚未与已有模式有效对接,部分技术提供商亦处于观望状态。这些因素导致该模式的推进虽没有太高的技术门槛,但是面临着“非不能也,实不为也”的问题。

(3) 政策规定不够具体,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持。虽然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媒体融合问题,也制定了相关政策,例如2014年出台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些地方政府也制定了区域性政策,例如2014年出台的《重庆媒体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等,但是对于小众的学术期刊关注不够,多为纲领性和指导性条款,涉及到具体问题往往缺乏政策依据。现有模式下,主要是有需求的学术期刊和技术提供商、独立营销商自行洽谈,经费也主要是自行解决,而共媒体云涉及到共同平台的建设,其推进不仅需要政府参与协调,而且需要一定的公共经费投入。这部分经费具有准公益性质,政府应当考虑将其纳入预算并且作为主要提供者,协调上下游的技术提供商和独立营销商承担部分经费。

(4) 盈利模式尚在探索,如何实现利益共赢尚需要深入谋划。现有模式下,技术提供商主要通过软件开发、系统维护、后期服务等渠道获利,基本不参与版权运营;独立营销商则主要通过包库服务、单篇下载等方式收取费用并与编辑部分成,但是编辑部所获份额较低。这种盈利模式以网络营销为主导,难以体现学术期刊的核心地位,技术提供商也极少介入后期的利益分配,导致单向度的利益归集。随着共媒体云模式的发展,技术门槛将逐渐降低,网络传播将通过激烈竞争重新洗牌,学术期刊应当适时重塑其主导地位,与技术提供商和独立营销商形成一种利益共赢的伙伴关系。如何协调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学术取向与盈利取向,值得在今后的发展中认真谋划。

5 结论与展望

近年来,在以往数字出版、网络出版的基础上,超星公司的“域出版”平台、中国知网的“知网节”信息以及“百度学术”等网络平台已经在数据挖掘、精准检索、双向互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有益尝试,共媒体云的实际应用已经具备相当的技术基础和运行经验。目前来看,新媒体技术已经不再是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稀缺资源,关键在于探索可持续发展思路,更有效地突显学术期刊的核心地位并且协调各方关系,本研究即在此方面作出了尝试。

目前,共媒体云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主动权尚未完全掌握在学术期刊手中,尤其是在数据库收录和新媒体传播等方面,卖方市场仍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随着媒体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和新媒体的逐步整合,学术期刊也将迎来供给侧改革,逐步淘汰落后产能,通过人力资源更新和优化配置逐步掌握新媒体领域的主动权。随着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不断发展,外包技术和市场运营这两个环节与学术期刊核心业务的界线将逐渐模糊,学术期刊将通过自身的转型升级承担这两个环节的部分功能,从而获得更多的话语权,直至实现系统的业务再造,完成全方位的媒体融合与业务融合。

在未来的发展中,共媒体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例如,在运营模式上,共媒体云可以在提供技术服务的基础上,把学术内容的生产、获取、销售、反馈等环节紧密结合,形成接入、推广、计费等流程化的一站式服务,简化传播过程,减少信息损耗,提高传播效率。学术期刊可以借鉴当前发展得如火如荼的视频云平台的运营经验,在确保社会效益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再如,在政策保障上,可以考虑由政府推动出台更为具体的融合细则,引导前端技术提供商和后端内容营销商开展合作,实现二者与学术期刊之间的利益共享,并且随着学术期刊自身的转型升级,逐步重塑学术期刊的核心地位。

[1] 景勇,郭雨梅. 数字出版环境中学术期刊的机遇与挑战[J]. 编辑学报,2015,27(2):125-127.

[2] 吉海涛,郭雨梅,郭晓亮. 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机遇·挑战·对策[J]. 编辑学报,2015,27(5):412-415.

[3] 吉海涛,郭雨梅,郭晓亮. 虚拟联盟:高校学报集团化发展[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1):54-56.

[4] 吉海涛,郭雨梅,郭晓亮. 分学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构建[J]. 出版科学,2016,24(6):94-97.

[5] 郭雨梅,郭晓亮,景勇. 媒体融合时代学术期刊的内生发展策略[J]. 出版科学,2015,23(5):53-57.

[6] 郭晓亮,郭雨梅,吉海涛. 媒体融合背景下优化学术期刊政策环境的路径选择[J]. 出版发行研究,2014,30(11):51-54.

[7] 聂长生. 区域性融合媒体云平台设计构想[J]. 广播电视信息,2017,24(8):85-90.

[8] 张杰. 融合媒体环境下的云平台规划和设计[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7):88.

[9] 赵华. 媒体融合大势下的媒体云现状与思考[J]. 传媒观察,2017,34(1):48-49.

[10] 王红波. 论媒体云建设的探索和思考[J]. 现代电视技术,2017,29(1):84-88.

[11] 何崑,李白. 媒体云平台:大数据时代传媒行业的转型设想[J]. 中国传媒科技,2015,23(12):59-63.

[12] 赵腾. 融合媒体云下的新网络构建[J]. 现代电视技术,2017,29(10):98-101.

[13] 毛烨. 全媒体云架构下的协同生产[J]. 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2016,29(6):71-78.

[14] 王联. 云媒体,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架构[J]. 现代电视技术,2015,27(11):32-33.

[15] 韩令洲. 云媒体内容集成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4.

[16] 吴鸿江. 全媒体云数据中心构建探索[J]. 广播与电视技术,2017,44(5):32-35.

[17] 张建生. 云媒体内容中心创新发展探索[J]. 电视技术,2014,38(6):7-12.

[18] 蔡振军. 新媒体云服务平台助力打造用户运营体系[J]. 传媒评论,2017,33(4):49-50.

[19] 景勇,郭雨梅,丁岚.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功能拓展[J]. 编辑学报,2016,28(4):384-387.

[20] 林琪. 大数据时代下全媒体云服务研究[D]. 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6.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学术融合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融合菜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