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学前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公司,宁夏银川 750411)
当前,煤化工工程项目的现场安全管理绩效考核体系、方法和效果尚不能适应项目安全管理的实际需求,具体表现为项目安全管理目标流于形式,缺乏适用性;安全管理绩效考核方法和标准不统一,缺乏针对性;实际工作中以罚为主,一票否决为主,正向激励少;安全绩效考核结果对企业资源库或承包商选择的影响权重力度不够等[1]。因此,探索建立实用有效的煤化工工程项目现场安全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和方法成为煤化工企业面临的紧迫课题。
考核周期内,通过组织和员工的具体作业行为表现,评价安全责任目标的符合度和完成趋势。在考核周期末,通过组织和员工的安全责任目标的实际完成情况,评价组织和员工的实际行为表现。
项目安全管理绩效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分为“项目安全考核评价”、“项目部安全考核评价”和“承包商安全考核评价”;按照实施时间,分为“阶段考核评价”和“终期考核评价”;按照实施内容,分为“安全管理目标完成情况考核评价”和“安全实际绩效考核评价”。
a)项目安全考核评价。项目整体安全管理目标和阶段安全管理目标的完成情况、项目安全管理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安全管理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情况、项目部各个层级安全管理责任的检查和考核情况和安全管理中的奖惩制度的执行情况。
b)项目部安全考核评价。部门安全管理目标的完成情况、部门和岗位安全管理责任的执行情况和员工执行安全管理计划的实际情况。
c)承包商安全考核。合同规定的安全管理目标实际执行情况、工程承包商安全管理计划的执行情况、现场安全管理活动的实际绩效、现场施工作业安全行为的评价、现场员工遵章守纪情况、施工过程中事故率和未遂事故发生发现率和对所属分包商安全管理的监督效果。
实践中,根据不同情况采用2个具体工作方式;一是以“对人干的事”进行考核为出发点;二是以对日常工作中的行为和效果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评价。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项目管理整体工作,将安全管理绩效考核工作分为5个步骤实施:①制定考核标准;②实施绩效考核;③考核结果的分析与评定;④结果的反馈与实施纠正;⑤结果的运用[2]。
K常数法是指以月度现场检查统计结果为基础数据,计算相应月度安全管理绩效考评得分的考核方法。通过综合考虑各种不同的现场条件、作业复杂程度、作业人数、技术难度和安全风险程度,对考评常数(K)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汇总计算获得月度安全管理绩效考评标准得分。
这种方法的实质是以安全管理责任为基础,以日常现场安全行为表现和安全管理状况为依据,按照不同的作业与管理实际,综合评价安全管理绩效。
a)项目管理单位安全管理绩效考评基准分值为30分,激励加分为3分,基准满分为33分。
b)工程承包商安全管理绩效考评基准分值为50分,激励加分为5分,基准满分为55分。
c)基准加分计算引入考评常数K,满分封顶。
d)根据考评标准对不符合项进行扣分,扣分项归零后不再累计。
a)复合性作业程度(K1):现场分为脚手架搭设和拆除、吊装作业、临时用电、高处作业、动火作业等15项作业。同一考评区域内,以5项作业为基础,每超过一项,K1值增加0.002。
b)施工人数(K2):同一考评区域内,以月平均施工人数100人为基础,每超过50人,K2值增加0.002。
c)审批并实施的施工方案(含专项安全方案)数量(K3):同一考评区域内,每审批并实施一个施工方案(含专项安全方案),K3值增加0.002。
d)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案实施数量(K4):同一考评区域内,每实施一种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案,K4值增加0.002。
考评常数K=1+K1+K2+K3+K4。
月度考评得分=月度考评标准得分×K。
月度考评标准得分=(月度安全检查实际总分/安全检查标准总分)×单位安全绩效考评基准分值。月度考评标准得分作为月度安全管理绩效考核和评价的主要量化参考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的考核“量化”值是对现场安全管理状态和安全行为的“数值化”的评价和衡量,表征的是现场检查和考核时间点上现场的“即时”状况,而项目安全管理绩效目标的就是通过这样的一个一个“时间点”上的“即时”状态来实现的。因此,K值表征的是考核点位时项目安全管理绩效目标的“完成程度”,而项目安全管理绩效目标是项目实施全过程K值的综合。
安全管理绩效考核是为提高项目安全管理整体水平和创造优异项目安全管理业绩服务的,而项目管理的核心要素是项目团队。因此,安全管理绩效考核根本目的应该是促进形成正向有效的“团队激励”机制(图1)。
图1 绩效考核与团队激励的关系
团队激励是指通过外在的和内在的激励因素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项目团队成员的内在动力,发挥其潜能,加强团队合作,从而保证实现项目目标。
在具体工作中将安全管理绩效考核与团队激励相结合还需要把握:
a)注意团队激励与绩效考核之间的异同。团队激励是以安全管理绩效考核为依据,纳入项目绩效考核系统的。但是,绩效考核评价的是履职程度和工作成果,考核的是员工完成规定工作的实际情况,注重的是成果和达标程度。团队激励表彰的是超过规定职责范围和日常工作标准的优秀的行为,注重的是行为和优异表现,绩效考核的兑现是物质性的,团队激励兑现的还有精神性的。简单地说,绩效考核合格得到报酬,优秀的行为获得激励。
b)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发展和合作。要充分考虑到项目团队组织的临时性和成员的变化性,在促进团队提升安全管理绩效和现场管理水平上下足功夫。在坚持奖励优秀的行为的基础上,着重奖励团队成员通过努力都可以做到的行为。要适度、公平和把握最佳时机,让激励真正为团队成员所乐于接受,真正起到“正面”效能。
c)实际操作中要多种激励方式相结合。综合使用“目标结合”、“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外在激励与内在激励相结合”、“差异化和多样化”、“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相结合”、“感激”、“表彰”和“机会”等激励手段。既要依据“积极加强”的原则,即“一种行为一旦得到认可或奖励就会重复发生”的理念,对团队成员表现出来的符合组织规范的行为进行奖励,又要对不符合组织期望的行为进行惩罚。
d)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与充分全面的合作。将团队激励活动与团队建设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依靠各种有效的沟通形式和方法,不断、持续和反复地加深和加强团队激励活动中的合作,延伸激励的效用范围和正向效果。特别是注意信息沟通和合作过程中的“公平性”、“及时性”、“针对性”和“相互尊重”,让团队清楚地了解和认识到激励活动的价值导向和评判标准,让员工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获奖”、“怎么样才能获奖”,清楚地了解到组织鼓励那些良好的安全行为和习惯。
在项目安全管理实践中,有时候团队中的主动、正面、积极、有效的沟通也是一种“隐形”的激励活动。对于直接作业者,来自高层管理者(特别是业主方高层管理者)的主动沟通(特别是对其安全行为和绩效的肯定)本身就是一种直接、简单、有效的激励。
煤化工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绩效考核和评价是从项目现场作业活动和现状出发,对项目安全管理目标完成情况和管理工作实施结果的检查、核算与评价;采用量化的K常数法,以现场检查统计结果为基础,通过相应的计算,获得月度安全管理绩效考评得分;并将考核结果运用到项目团队的激励,激发员工和团队保持和发扬优良行为,从而实现项目安全目标。
5 参考文献
[1] 丁晓刚.浅析中国石化安全管理之改进[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6,16(12):49-51.
[2] 刘永亮.黄陵一号煤矿安全绩效量化考核体系浅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20):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