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卫
一向活泼开朗的小双,最近不知怎么回事变得沉默寡言,连他父母对他说话他也是爱理不理的。
小双的爸爸去找心理医生咨询,医生问他,孩子有没有遇到不愉快的事,小双爸爸说因为孩子期末考试成绩不好,被他痛骂了一顿,话说得难听了些,如“辛辛苦苦养你,还不如一只猫懂事。”“照这样下去,长大了你去扫大街也没人要。”医生听后批评小双爸爸,说这是对小双的“心罚”,会严重伤害孩子心灵的,要他赶快好好安慰小双。
如今,家长体罚孩子的现象比过去少多了,但类似小双爸爸那样“心罚”孩子的却大有人在。要知道,孩子的心理是相当脆弱的,无论家长训斥、嘲讽孩子的出发点是多么正确,其教育效果往往适得其反。特别是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孩子,遭受家长的“语言暴力”后,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抑郁、敏感、胆小、恐惧等心理,甚至有可能导致发育不良、智力低下,以及神经衰弱、偏执、强迫等精神症状。
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表面上看,“心罚”只是动口不动手,似乎比体罚文明,而实际上给孩子造成的伤害并不比体罚小。声色俱厉的威吓、冷嘲热讽的斥责,不论哪一种“心罚”,都可能把孩子推向更糟的地步。其结果,一是使孩子逐渐失去自信,成为一个自卑的弱者,承认自己是“笨的”“无能的”;二是激起孩子对家长的极大反感,以后便时时处处和家长对着干。想想看,当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从而失去对未来的希望,变得自暴自弃,这是多么可怜啊!
时下,许多孩子的学习生活就像一条永不松懈的橡皮筋。在学校里要承受压力,回到家中想放松一下时,父母却违背了他们的需求,经常会追问:“还有几天就要考试了,有信心吗?”“现在竞争那么激烈,你读书要上心啊!”“这次考试不太理想,要不要去补课?”这还是比较温和的,严厉的有:“你看看别人,再看看自己,真是一塌糊涂!”“读不好书,你还有什么用啊?”这样责备的话,让孩子无时不处在紧张的状态。橡皮筋也要松一松才能绷起来,如果一直紧绷,总有一天会断的。
父母经常性的斥责批评,会给孩子带来性格和行为方式上的缺陷。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否定性的评价比肯定性的评价让孩子记得深刻。这是因为否定性评价常常发生于沮丧或急切的情况下,有很强的冲撞力,因此会留下深刻印象。通常在孩子的個性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尊心还没强到可以不在乎别人的批评时,父母的否定往往会产生重要影响,在他们的潜意识里留下很深的痕迹。
俗话说:“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孩子性格的形成是潜移默化地培养出来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孩子不听话时,靠“语言暴力”非但不解决问题,反而会对孩子心灵造成巨大的创伤。
深悟良言妙用之道的父母,才是家教成功的父母。关爱孩子是父母的天职,父母要用亲切、善意的方式对待有缺点的孩子,尊重孩子的爱好,多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注意观察孩子的心态处境,选择时机用温语良言有针对性地启发、安慰、激励孩子,从而使孩子的性格得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