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网络信息传输速度越来越加快,新闻的传递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与传统的新闻形式不同的是,新媒体手段下的新闻收集信息的速度快、消息的真实度不确定、受众面更广、传播范围更加广泛。虽然新闻的表现形式、体裁和所依附的载体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对其客观原则的追求和要求反而更具体和严格。新闻客观性原理是新闻业的核心理念,也是新闻实践的基本准则。新闻的收集、撰写与报道需要每位新闻工作者的客观而公正地对待,也需要广大社会人员的客观评价。
关键词:新闻;媒体;公民;客观原则
随着网络平台的多样性,信息传播的速度快、信息传递的渠道变多,老百姓坐在家里就能知晓千里之外的新闻。而且随着智能工具的出现,这些信息平台会根据你关注较多的新闻进行智能推送。所以新闻传输的除了快和多以外,还有准确的特点。老百姓们对新闻的接收和传播越来越喜爱,也越来越依赖。但是良好的新闻环境与公民的评论、新闻工作者的付出以及社会专业人士的评价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新闻的客观性离不开公民的合理使用与评论
在众多的获取新闻的渠道中,现在使用更多的是电子软件,人们通过电子软件来看新闻,如“今日头条”、“搜狐新闻”、“天天快报”等,这些软件之所以受到广泛的推荐,一方面是其投入的成本大,另一方面是其背后的运营公司之庞大。但是这么多的软件,到底哪一个是最为广泛且适合老百姓的呢?研究发现,在这些新闻平台,人们不仅仅可以获得新闻消息,还有很多养生、生活妙招、汽车、宠物、科学、健身、娱乐等类别的知识。但是司空见惯的是有些新闻下面的评论有些过于低俗,不堪入目。如果有一个专门学教育的人看到了财经类的新闻,看不懂新闻的要义,那么他想从评论里获得更多的信息,却发现下拉评论里都是一些不相关的评论,而且留言留的很多,这大大打击了一个人想要学习的积极性。
其中,除了上述现象之外,还有的人的评论过于犀利,完全依靠自己的键盘,在底下的评论里会发表诽谤或者诋毁他人的言论,而且这样的评论往往会被人点赞数量上升到第一或者第二级评论,于是恶性循环的影响开始了,键盘侠们的评论过于偏激,事实上也影响了普通民众的看法。
因此,新闻的客观性实践起来仍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需要人们的文明行为来共同维护新闻环境和新闻信息的客观性。
二、新闻的客观性离不开新闻作者的贡献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没有真实就没有新闻,每一篇报道都需要新闻作者的真实报道和客观描述。但是实际上在新闻撰写的过程中,由于人的主观性,时常不可避免地记者在新闻活动中掺杂着主观臆断去判断和描述新闻事件的发生与发展,此乃人之常情。但是新闻工作者被要求要严格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撰写新闻稿的过程中只被允许描述事情发生的真相,却不能抒发任何感慨,好似在写一篇枯燥的“说明文”,但其实记者的工作也值得被认可。更何况新闻的客观性具有自我验证性,它广泛而公开。
三、新闻的客观性离不开官方的参与
一些新闻媒体为了盈利,不管是自媒体运营,还是公众媒体,在面对利益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的抵制不住,这导致在新闻报导时会掺杂一些夸张,捏造的成分在里面,这样才可以吸引别人的眼球,有甚者甚至爆出虚假的消息,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只有官方的消息才是真正的来源,也正是因为官方的参与,官方的监督,才能让新闻各大媒体公平竞争,才能让新闻媒体不敢爆出虚假消息,只能客观的评价一件事情,不敢言辞过激,否则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官方的参与保证了新闻市场的稳定,也保证了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缺少了官方的参与,新闻媒体将会混乱不堪,人民只有亲眼看见的才敢信以为真。
例如,以前每逢过年大街小巷都会放着《新年到》《恭喜发财》等等的歌,无论是70后还是80后90后,对于卓依婷的歌都是耳熟能详的。她3岁拜师,5岁开始登台演出,7岁发行个人专辑,15岁红遍大街小巷,然而在大概2000年,有人却爆出消息说卓依婷出车祸去世了,当时大家都纷纷感到惋惜,有些粉丝甚至抱头痛哭。然而事实是卓依婷还活着,并且已经结婚生子,由此可见,一些媒体为了盈利竟然不惜爆出别人死亡的消息以此来赚钱,如若不是官方的参与,不知还有多少这样的事情会继续发生,有了官方的参与,每个新闻媒体都不敢过分的逾越法律这条高压线,也正是因为官方的新闻客观真实性,才能让我们在这个信息混乱的时代找寻到一些货真价实的信息,否则人与人之间不存在信任与真实。
四、新闻评论家的作用不容忽视
在众多的新闻信息的传播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新闻评论专家和新闻带头人。他们真实而客观,用中立的态度看待和分析新闻,不带感情色彩,不加主观评判。他们评价得完整而全面,且推崇中庸之道。这样的新闻评论家被社会需要,被新闻届需要。
新聞评论家对新闻的评价比较全面,是针对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例如有一些网站有专门的评论功能。例如:中国评论通讯社、新华网、海外网、凤凰网以及评论网,在这些平台上,人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尤其是针对一些新闻时事的评论。其他国家,例如美国有专业的新闻官,他们的言论因为极具代表性,所以势必会影响整个社会人群的舆论。
因此新闻评论家的态度与表率作用,将代表整个社会的方向,他们的作用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新闻的客观性的维护需要社会民众的自我维护,也需要新闻工作者的客观报道,更离不开社会公众代表人士的客观评论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新闻工作者的真实态度,民众收到的新闻的真实信息,完全来自于新闻报道,因此新闻报道的作用尤为重要。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要求和因素需要考虑,本文仅是笔者的见解。
参考文献:
[1]祝亚军.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传播理念的变革[J].新闻研究导刊,2015(7):196-196.
[2]田俐.对新闻的客观性与诗意的新闻的再认识[J].新闻研究导刊,2016(10).
[3]陈滢.基于个性化推荐技术的“新闻客户端”的使用与满足研究——以“今日头条”为例[D].广东省广州市,2015.
作者简介:王子丰,男,汉族,河南驻马店人,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