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马克思主义史学与社会史研究

2018-05-30 11:00李翘秀
报刊荟萃(上) 2018年5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科学

摘 要:中国近代史学研究的转型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史学观念及方法的传入是史学科学化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社会史的关注则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有别于传统历史研究的一大特点。社会是的研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科学性,并且有效促进了唯物史观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为近代的史学工作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史学;社会史;科学;唯物史观

中国的传统史学“均以一定的观念预设为旨归,或贯通上下古今,或总括一代之人事,都是一种综合性工作”①。因此在近代西方的史学理论传入中国之后,逐渐改变了这种史学传统,开始了史学界的革命。而中国近代的史学思潮起源于梁启超的“新史学”。梁启超在《新史学》中批判旧史学“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述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因而梁氏主张历史研究应“会人类全体而比较之,通古今文野之界而视察之。内自乡邑之社团,外至五洲之全局,上自穹古之石室,下至今日之新闻”,即是说,历史学的研究需要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就成为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发端。

许冠三则认为梁启超的史学科学化思想的核心在于“‘科学化的捷径,莫若引各种公理公例以观察并解说历史;长远之计,则在扩充史学家的修养及于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领域,鼓励并引导历史研究者采用包括统计法在内的科学方法”②。同时,梁启超的贡献还在于他提出在历史的编纂上要打破王朝体系③,他认为旧史学弊端在于,“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而且作为传统的史学编纂,其政治功用远远大于其学术意义,而且“大多是‘作为政治调整措施和对过去的道义解说而发挥作用的”④。这样的史学不符合梁启超开启民智、使民众建立起普遍的国家与民族意识的愿望,因而他提出必须要书写普通人民的历史。其研究的重点在于“整个国家而不仅仅是皇室宫廷,应当是全体国民而不仅仅是个别名人,应当是现代而不仅仅是过去”⑤。在史学的研究方法上,梁启超还强调要“注意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开今人‘科际整合门径的先路”,并且“爱用各种学理作历史解析的纲领,尤爱引公理公例做推论和解说的凭借,无意中为各种决定论渗入史学领地开了方便之门。最后也是最有意义的,是肯定方法的重要性,讲求方法学和倡导历史统计法的广泛使用,得近年流行于西方的‘量化史学风气之先”⑥。

而西方学者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并且强调“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社会历史”⑦。而马克思主义史学注重研究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经济现象与社会现象,并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总体特征加以抽象概括,从而可以揭示其本质规律。因而,西方的社会史学家评价马克思认为“马克思的天才,马克思的经久不衰的秘密,正是他首先从历史长时段出发,制造了真正的社会模式”,“马克思主义是上个世纪中最强有力的社会分析”。⑧

而近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事实上所注重的也在于对于人类社会的研究。1923年瞿秋白从苏联回国后,先后撰写了《社会哲学概论》、《现代社会学》、《社会科学概论》等论著,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和宣传,尝试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⑨蔡和森于1924年出版了《社会进化史》,通过探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和社会进化论来试图去发现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并且对社会进化历史过程进行了分析,说明了生产关系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国家、道德等上层建筑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更的辩证關系,指出“资本主义的大生产,不仅为将来共产主义社会准备了各种必要的经济条件,而且为他自己养成最大多数的掘墓人——近代无产阶级”⑩。这也就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史学与社会史研究的紧密联系在唯物史观进入中国之初便已经为许多学者所关注。而到了1940年,华岗出版了《社会发展史纲》一书,并以“社会发展”这一概念代替以往的“社会进化”概念。他认为“一般的这类著作都只描绘社会历史渐进的进化过程,而忽视了历史的突变和飞跃,即革命。他要用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来取代达尔文的进化论,突出革命在历史中的作用”?。

而且马克思主义史学在社会史的领域中更多得作为总体史的研究而出现,“实际上,用年鉴学派的话说,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强调综合和整体的长时段史学”?。同时马克思主义史学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国的传播,“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史研究和社会发展史的发展,对于破除旧的以王朝世系为纲的编年史有巨大的意义”?。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在当时的社会与时代条件之下,争取民族地位与民族尊严似乎是知识分子们所共同关心的大事,因此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便被人们所关注。知识分子们首先关注到了“十月革命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在消除民族压迫和社会压迫方面的可行性”?,因此很大程度上马克思主义是作为一种政治主张而非历史学的理论而出现并被知识分子们所接受。知识分子们“在马克思主义那里首先发现了一种对于中国也行之有效的进行民族革命的科学的政治工具”?,并且“被解释为被压迫民族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武器,其次才是被压迫者反对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历史发展阶段的本国统治阶级的一般的斗争工具”?。知识分子们接受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但并未完全放弃政治史的研究并且以经济的方式对于中国古代的历史进行了更新的阐述。经济史的研究是为了揭示政治史的发生、发展基础,而对社会阶级结构的研究也几乎被简化为阶级斗争的历史?。然而经济分析的方法在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二十年代后期,几乎所有的对于中国社会和中国道路的讨论,其理论的落脚点都在于经济制度之上?。并且认为“中国当下最重要的问题是社会的和经济的,也就是民生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借重西方的‘主义,但各方均对资本主义持不同程度的批判态度而倾向于某种社会主义式的解决”?。如陶希圣便指出“中国的历史不是观念的产物,而是地理、人种、生产技术等物质的因素造成的”,同时还强调“中国社会与西方的发展方向不同,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而中国社会之所以与西方社会发展的道路不同,完全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是由物质的因素决定的”?。郭湛波也对陶希圣做出了评价:“陶先生虽然用新的方法来解决中国社会问题、中国社会史,有所解答,但见解屡变;因为解答中国社会问题,非先解答中国经济问题不可:要想明了中国社会史,非先要明了中国经济史不可,所以近日发刊《食货半月刊》,组织“食货学会”,来解决中国经济问题,这是中国社会史研究一个新的趋势”?。

因此,在近代中国的史学中,由于唯物史观的传入,社会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各个学派的史学家都将其眼光聚焦于社会研究之上。傅斯年对于史料的观念或可说明史学家观念的转变,当王国维仍在注重碑文、铭文之时,傅斯年已经开始注意到“画像、民谣这类未开发的材料”,并且认为这些描述人类日常生活的史料“是无限量的”?。而他所主持的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工作也扩展到了边疆、乡村去寻找新的地下事物以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

早在五四运动时期,李大钊在向国内的知识分子们介绍马克思主义时就指出,唯物史观对于历史学研究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它改变了过去把历史当作只是过去的政治……而指出人类的历史,是人在社会上的历史,就是人类的社会生活史,它不同于其他种种历史的解释方法,而寻求全部的真实”?。而且李大钊还认为社会的发展与人的积极努力密不可分,社会发展自身规律的实现还需要人类的活动。因而他指出“人类历史是人们联合创造的,而不是伟人或圣人创造历史,不仅否定了英雄史观,还第一次提出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前进的看法”?。这也就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史研究的主要对象集中在了劳动人民当中,并且第一次脫离了英雄史观,开始发现底层民众的活动对于史学研究的价值。同样,在延安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开展了农民战争史、革命史的研究,正式提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发展等观点?,这也更进一步的推动各位马克思主义史家去对农民运动和阶级问题展开研究。

而在社会史论战中,学者们已经认同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方法。同时,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和吕振羽的《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也把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概念工具引入历史分析中来?。这场论战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一是中国历史发展是不是遵循人类历史的共同规律;二是中国历史发展在遵循人类历史的共同规律的同时,有没有自己的特点。?而这种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线索的历史研究方式将人类社会视为一个整体,从经济制度来对社会的变动作出解释,其整个理论的核心便在于“社会”之上。如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便以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阶级的产生作为观察社会变动的透镜,从而阐释了原始社会、国家的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因而历史分期问题的出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史家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新看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拒绝了传统的按照王朝世系分期的做法,试图展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范畴相适应的,与时间顺序一致的发展进程的内部结构?。并且,马克思主义社会史研究的视角开始大范围的下移,开始注重于对普罗大众的研究,跳出了所谓传统的“帝王将相的历史”,以作为“历史推动力”的人民群众为研究对象进行新的史学实践。而王学典认为唯物史观的学术史有五个方面的特点:在学术理念上,强调史学与生活、时代、社会的联系,特别重释放史学在现实中的作用;在研究选题上,注重经济因素在历史进程和历史变迁中的作用,倾力于社会经济史领域;在治史方式上,通过学科整合,力求贯通性解释;在价值立场上,主张“从下往上看”,书写民间历史;在学术嗜好上,聚焦于历史关节点,关注大规模社会变动?。而且,社会史论战以全新的史学研究视角,对于中国古代的社会做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并且以研究底层群众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产方式而构建起马克思主义史学话语的历史叙事,使中国古代史更加清晰、简明地为人们所知。而且在史料方面,马克思主义史家以现代科学研究的手段去解读新的史料,如对考古史料、经济史料的运用,并且“以寻求一种‘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性质判定”?。

因此,也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史学相比于中国传统的史学,大大拓宽了研究的范围,视角也从关注政治转向更多的关注与经济与社会,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研究者将中国几千年历史作为一整体的、复杂的社会有机体来考察,对于政治、经济、制度、民族、社会组织、军事、文化、外交等项作为互相联系和作用、互为依存和制约的因素来考察,并从总相上把握其演进的方向”。并且还“揭示出中国几千年历史演进的不同阶段,分析其因果轨则和发展的规律性”?。所以,如果要探讨中国的社会史研究,其最初的起点正在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传入以及之后学者们对于唯物史观的创新和发展;同时,这也正是现代社会史研究取向和研究方法的基础。

注释:

①王学典,陈峰.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2页.

②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9,2页.

③王学典,陈峰.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16页.

④[德]罗梅君.政治与科学之间的历史编纂——30和4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形成.孙立新译,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3,50页.

⑤[德]罗梅君.政治与科学之间的历史编纂——30和4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形成.孙立新译,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3,52页.

⑥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9,43页.

⑦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上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123页.

⑧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上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123页.

⑨陈其泰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成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11,39页.

⑩胡逢祥,张文建.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9,356页.

?黄敏兰.学术救国——知识分子历史观与中国政治.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12,69页.

?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上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21页.

?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上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21页.

?[德]罗梅君.政治与科学之间的历史编纂——30和4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形成.孙立新译,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3,284页.

?[德]罗梅君.政治与科学之间的历史编纂——30和4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形成.孙立新译,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3,284页.

?[德]罗梅君.政治与科学之间的历史编纂——30和4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形成.孙立新译,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3,285页.

?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上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21页.

?罗志田.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与学术掠影.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4,141页.

?罗志田.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与学术掠影.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4,145页.

?黄敏兰.学术救国——知识分子历史观与中国政治.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12,51页.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8,163页.

?王汎森.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5,88页.

?温乐群,黄冬娅.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258页.

?牛润珍.关于历史学理论的学术论辩.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52页.

?牛润珍,关于历史学理论的学术论辩.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61页.

?陈峰.民国史学的转折——中国社会史论战研究(1927-1937).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序.

?温乐群,黄冬娅.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177页.

?温乐群,黄冬娅.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178页.

?王学典.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59-60页.

?温乐群,黄冬娅.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270页.

?陈其泰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成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11,361页.

参考文献:

[1]陈峰.民国史学的转折——中国社会史论战研究(1927-1937).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

[2]陈其泰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成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11.

[3]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8.

[4]胡逢祥,张文建.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9.

[5]黄敏兰.学术救国——知识分子历史观与中国政治.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12.

[6]罗志田.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与学术掠影.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4.

[7][德]罗梅君.政治与科学之间的历史编纂——30和4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形成.孙立新译.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3.

[8]牛润珍.关于历史学理论的学术论辩.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

[9]王汎森.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5.

[10]王學典,陈峰.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

[11]王学典.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12]温乐群,黄冬娅.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

[13]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9.

[14]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上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李翘秀(1990—),男,汉族,黑龙江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科学
“分配正义”概念的历史追溯与唯物主义重构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
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解析历史虚无主义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
论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中的唯物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