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54年7月从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制糖工程专业毕业,留校任助教。这一年适逢国家粮食部与教育部共同决定委托南京工学院筹设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粮食工程专业”(全称“粮食贮藏管理与加工工艺学”专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粮食生产和加工,提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备战,备荒,为人民”,“民以食为天”,要保证人民首先温饱继而吃好的营养、卫生、健康。1953年起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这样大规模地相对集中地保管粮食怎样科学地保管,消灭粮食贮藏过程中产生的虫害、霉变,粮食干燥,粮食机械化自动化输送以及粮食科学加工和粮食利用,都提上日程,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显得十分迫切。
过去农产品制造的教学内容属于大学的农学院,是“农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课程设置完全是农学院的模式。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食品工业系、浙江大学农化系、私立江南大学食品工业系,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农化系中的农产品制造,合并为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其中包括一批同粮食专业有关的专家教授,诸如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全国粮食、发酵、饲料专家沈学源教授,留日的全国粮食储藏专家黄本立教授,留学法国和比利时的全国生物化学和粮食专家向瑞春教授等等。所以,组织上就把粮食工程专业的创建任務交给了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同时调配了一些中青年教师如陈舜祖、朱斌昕、王慕臧、周世英、王鸿生等,和刚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吴平、刘当慧、贺麟文等,组成粮食工程教研室筹建组。
我大学毕业后就分配到这个新成立的教研室,师从沈学源教授,改行任粮食加工工艺学课程助教。当时无论是中老年教授、讲师还是年轻助教,都是把党和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的志愿,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并以“只争朝夕”、一天等于20年的精神,埋头苦干地投入新的工作。
当时,教育部除了给一套苏联的专业教学计划,各个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外,其他一无所有。而老师们过去只学习过英语没有学习过俄语,为了工作需要,青年教师组织起来集中突击学习俄语一个月,边学边用。首先是翻译俄文的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粮工教研室还不分昼夜把《俄英粮食字典》编译成《俄汉粮食字典》,使大家有一套实用的工具书。
国家迫切需要粮食工程专业毕业生,所以在筹建专业教研室不久,就下达计划:1954年暑假在全国招收新生90名,1955年招收第二届新生120名,1956年招收新生186名,然后逐年递增招生任务名额。
为了加快粮食工程专业建设,教育部和南京工学院于1955—1957年,聘请了苏联食品专家、苏联莫斯科大学金斯布尔克教授来学校指导。教育部从大连工学院化工机械专业选拔6名优秀的大四学生(陆振曦、许林成等),从南工食工系选拔4名优秀的大四学生(丁霄霖、陆炎培、谷文英、盛亚白),共10名作为研究生随苏联专家学习。还从粮食工程教研室抽出5名中青年教师(朱斌昕、王慕臧、程觉民、金其荣、贺麟文)随苏联专家在职学习,边工作边进修。
当时各级领导都十分重视和强调学习苏联要密切结合我国实际,苏联人食用是以面粉和杂粮为主,我国则以大米和面粉为主,辅以杂粮,所以利用一切机会让教师接触中国实际。例如,组织我们参加1956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一次全国粮食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利用寒暑假及带学生实习的机会到南京、无锡、苏州、上海等地米厂和面粉厂(如无锡茂新面粉厂、上海阜丰面粉厂、苏州面粉厂),如饥似渴地向在生产实践第一线的工人师傅及技术人员学习,并收集大量的教学资料。
1955年暑假,第一届学生二年级就得进行认识实习(三年级进行生产实习、四年级进行毕业实习,生产实习后进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后进行毕业设计或写论文),我们中青年教师都参与指导工作,边工作,边学习,边提高。
南京工学院各级领导很重视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只有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和生产实践三者紧密结合,才能不断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水平,高校才能面向社会做好服务工作。专业课一般内容,学生通过自学就能掌握,教师只要讲重点、难点和介绍书本上没有的新内容,学生才有兴趣,才能启发学生思考专业的新问题。
1956年南京工学院举行全校第一届科学研究报告会,我们粮食工程教研室中青年教师王慕臧、程觉民和我在沈学源教授指导下,作了提高大米质量,在原料稻谷中去石、去稗和在大米中去碎米的研究报告。
1957年6月粮食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和进修教师在苏联专家金斯布尔克教授指导下完成了毕业设计和论文,都通过了国家答辩获得了“工程师”称号(相当于硕士学位,当时教育部还没有设学士、硕士、博士等学位制)。
1957年7月苏联专家金斯布尔克教授完成援华任务回国,我们粮食工程专业师生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并留照纪念。
1958年南京工学院粮食工程专业第一届学生完成了四年的学习任务毕业,粮食工程专业有了毕业生。他们被分配到全国各省(市)粮食管理部门、粮食研究机构和新建的大中专粮食学校与企业,满足了国家急需。至此,我们筹建的专业也完成了教学计划四年规定的教育任务,结出了圆满的果实,使我国早期粮食行业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得到了及时补充和提高。我校粮食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很受社会欢迎,到了1960年代以后,我们出差到北京、上海、广州及各省,就会发现粮食工业行业各层次的负责人几乎都是我校校友。
1958年6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迁到无锡,成立无锡轻工业学院(今江南大学),下设食品工程、粮食工程、机械工程等三个系,至此粮食工程专业由南工的一个教研室发展成为无锡轻院的一个系。历史总是由合到分,再由分到合,反反复复而不断发展,后来江南大学又将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粮油工程系整合为食品科学与工程系、食品质量与安全系,“食品科学与工程”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跻身于世界一流学科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