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钱王有眼光

2018-05-30 10:48董雷
国企管理 2018年10期
关键词:印尼银行

董雷

今年已经89岁高龄的李文正至今还活跃在华裔商圈,他创立的力宝集团是印尼最大的金融控股财团,总资产已达330亿美元,旗下拥有26家上市公司。印尼私营银行的前四大银行和东南亚最大的中央亚细亚银行都是他的杰作。2018年《福布斯》印尼富豪榜,李文正以总资产30亿美元,位居第六位。

“21世纪亚洲经济中心是中国”

“21世纪亚洲的经济中心必将是中国!”2014年10月27日,李文正站在香港华人银行大厦里,不无自豪地预言。在这句预言背后,不仅满含着身为华商的李文正投资家乡的拳拳深情,更是作为银行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精准分析和判断。

李文正1929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的玛琅镇,祖籍是福建莆田。早在20世纪90年代,李文正就已经开始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投资前景。“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投资机会与前景可与中国相提并论。”他也是在那时就制定了“香港攻略”,通过对香港这个通往中国国内的窗口和桥梁加紧投资活动。

1991年,力宝集团以1.35亿港元成功地收购了一家上市公司万众财务公司,并购置了一批物业。1992年力宝集团更是在香港开展了一连串的收购活动:全面收购香港华人银行99.73%的股权,使华人银行完全置于李氏家族的控制之中;收购上市公司亚洲证券,将集团业务扩展到财务及基金管理;接连购置了多处物业和一家地产公司,使地产物业的盈利占该集团1992年收益的50%;收购了德信国际公司等企业,大力发展实业。

至此,李文正完成了力宝集团在香港的布局,实现了从单一银行业务向多种金融服务、地产和实业投资的多元化发展。仅1992年,力宝集团在香港的纯利润就达2.11亿港元。在香港站稳脚跟之后,李文正开始深耕中国国内市场。

1992年,力宝集团在中国国内的金融、大型实业投资及房地产方面开始大展拳脚。在金融方面,除了成立深圳华侨银行外,力宝集团的华人银行也于1993年初在上海设立了分行。在实业投资方面,主要集中在福建和山东。在福建省,力宝集团开发的循洲湾基础设施建设及循洲岛旅游度假风景区,总投资达100多亿港元。在山东省,力宝集团与山东签署协议,投资10亿美元用于发展电厂、码头等基础设施及老企业的技术改造。

进入21世纪以来,李文正更加笃定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会越来越快,力宝集团进一步加快了在国内投资的步伐:总投资10亿美元,开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1平方公里的综合配套设施和24平方公里的工业区;香港力宝华润有限公司在上海淮海中路心脏地带开发的力宝广场,也已成为淮海中路最具特色的超甲级智慧型商厦;与重庆市隆鑫集团合资组建房地产开发集团,进行超大盘的房地产开发;旗下的新加坡金利集团斥资5000多万港元,收购了成都百信药业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成都科讯药业有限公司各51%的股份,把遍布四川省的1800家连锁药店纳入囊中;力宝集团以3000万元收购广东佛山澳纯乳业75%股份,进军乳业市场。

从1992年开始,从北京、上海、广东等一线城市到地处中西部的二三线城市,从金融、房地产到百货超市、制造业、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传媒、医疗及娱乐服务业等,力宝集团投资区域一直在扩张,涉及的行业领域也是不断在扩大,实现了多元化发展。

今年6月26日,印尼力宝集团宣布,以股票和股票挂钩票据的形式,向腾讯控股投资4435万美元。力宝集团在声明中表示,此项投资将通过集团的香港分支进行,有助于集团的数字化发展。

总结这些年力宝在中国的发展,李文正把21世纪定位为“中国因素”的世纪。他说,“这个世纪做什么一定要看中国。比如大力发展百货公司、超市,以前力宝每年都要开20家百货店和超市,现在就必须要考虑到阿里巴巴对此产生的影响。”

“银行业是一种买卖信用的事业”

“在我看来,银行业不是一种买卖货币的事业,而是买卖信用。由某人某处获得信用之后,再授予其他人。”这是20世纪60年代,李文正一穷二白刚涉足金融圈,对银行业的定位。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定位,李文正被人们誉为“银行的救星”,著名的《亚洲金融》杂志更是把李文正推选为“最杰出的银行家”。

“做一名银行家”,李文正十几岁时就有了这样的梦想,那时的他经常驻足印尼玛琅市的路边,盯着一栋欧式建筑出神,这是一家荷兰人开设的银行。“把钱拿来拿去就能赚钱,又神气”,李文正觉得这是个好生意,每次路过,他都要朝里面满怀憧憬地张望。

1960年前后,已有不少人听说李文正“想做银行家”。没有大資本,却想开银行,这在很多人看来,无异于“异想天开”,而李文正却是认准了这件事,进入银行业的机会也是悄然而至。一天晚上,濒临倒闭的基麦克默朗银行的经理皮拉马·沙里,登门拜访李文正,愿以20万美元出售66%的股份。而李文正当时手里仅有2000美元,为了实现梦想,李文正答应筹措这笔资金。

从何处筹集这笔20万美元的巨款呢?李文正找到交往密切的福建同乡们集到了这笔资金,终于踏足梦寐以求的印尼银行业。

没有受过任何银行业务的专业训练,李文正苦修一年,掌握银行业的专业知识,同时理清了整体运作流程以及相关问题。之后李文正开始对基麦克默朗银行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并带领团队大力拓展新客户。

他凭借自己的直觉以及做小买卖的经验断定,要使基麦克默朗银行起死回生,必须打入到其它银行还没有想到的市场中去。他用独到的眼光,相中了雅加达庞大的自行车业,并以投资人的身份,来到自行车业中,争取客户。

在李文正的操盘下,基麦克默朗银行仅用16个月就起死回生,并迅速在业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1963年至1971年,他又先后将岌岌可危的印尼宇宙银行和繁荣银行救活,并以此为基础,同亲友合资购并了工商银行、泗水银行,组合成泛印度尼西亚银行。李文正拥有30%的股份,并担任执行总裁。之后经过4年的努力,这家银行发展成印尼最大的民营银行,资金达376亿印尼盾。

将一家家濒临倒闭的银行理顺、搞活,并滚动式发展。李文正被媒体和业界誉为“医治银行的专家”。

1971年李文正在新加坡开办了力宝公司。“力宝”是他1958年便想出的名字,“力”是资金,“宝”为源泉。

1975年6月,李文正又接受印尼首富林绍良邀请,帮其管理正在困境中的中亚银行。李文正重新编制中亚银行的组织结构,分配经理部的人事安排,亲自优化业务流程,简化表格,改革会计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多重举措,让中亚银行的业务能力突飞猛进。

1988年,印尼金融业历史性的《PACTO 88条例》颁布施行,允许包括外资银行在内的所有银行无限度开设分行。在这一时期,李文正让中亚银行的规模空前壮大,开设了150家分行,增设6000岗位。到1990年,中亚银行总资产已由李文正接手前的10亿印尼盾,增长至75000億印尼盾,是当时印尼第五大银行,李文正还将中亚银行打造成印尼银行以外的第二家商贸支付清算中心。在此过程中,中亚银行成功进军美国,先是1977年参股Union Planters银行,1985年又在纽约开设分行,成为印尼当时唯一的国际化银行。中亚银行代表着李文正在银行业的最高成就,1983年他被《亚洲金融》杂志评选为“最杰出的银行家”。

1991年,李文正与林绍良正式分家,规则简单,双方不对各个企业的资产情况重新估值,无偿交换在印尼中亚银行和力宝银行的股份,双方在其他企业所有股权照旧不变。前后不到两个小时,便完成了分家手续。力宝银行成为李文正金融事业的又一个起点。这一次,他早已看清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起步便把目标放在美国与香港,成立了力宝集团。

李文正将力宝集团全球化分为三步,分别是人力资源全球化、资金全球化和业务全球化。金融业务占整个集团业务量的70%。目前,力宝银行是力宝集团的骨干企业。论资产,系印尼第三大私营银行;论分行家数,居印尼第二位。力宝集团拥有资产达700亿印尼盾的印尼商业银行,还有中央亚洲银行、BNP力宝银行、力宝金融澳洲公司、美国加州力宝银行、香港华人银行、东海力宝银行等。

“房地产就是决定土地利用层次”

“房地产的本质不是盖房子,而是决定土地的利用层次,并使一切做到配套、高效运营和利润丰厚,切忌开一流的餐厅,选二流的地点,用三流的厨师,定四流的价格。”在力宝集团跳出银行业,进军房地产时,李文正一句话就点明了房地产的本质。

对于力宝集团从银行业跨界到房地产业,李文正表示起初完全是迫不得已。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袭来,包括林绍良的中亚银行在内,印尼几家私营银行纷纷随风倒掉,仅剩力宝、泛印、宇宙三家。自李文正进入银行业到1998年,他已经历了5次挤兑风暴,多次被逼到破产的境地。“让下一代接手银行业是否妥当”,这成了他一块心病。

另外,从1990年开始,印尼经济陷入大衰退,同时银行贷款利息上升,最终导致大量企业无力还债。力宝手中有三块企业贷款时用作担保的70平方公里的土地无法处理,李文正回忆道,“这三块地距离雅加达市内有25到59公里远,不仅交通不方便,而且都是没有树的荒地,想卖也卖不出去。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开发。”

为了寻找出路,李文正对台北、马尼拉和吉隆坡的房地产事业进行了考察,发现这些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郊区离市区很近,都是靠连接市区发展起来的。但力宝的这三块土地,距离雅加达市中心太远,无法采取将市内延伸到郊外的发展战略。就在这个时候,李文正想到了深圳。“直觉告诉我,深圳的发展模式可以借鉴。”果不其然,在深圳一番考察之后,他想出了解决办法,并于随后开发了三个经典案例。

三块荒地中的其中一块在雅加达西部的卡拉瓦奇。雅加达西部虽有很多外资工厂,但缺少外国人居住的生活区。李文正将其定位为“首都西部中高级生活区”,专门针对工业区的中高级管理者。为了满足这些人的需求,他在社区内建立了高档的学校、医院、俱乐部、购物中心、高尔夫球场等,尽显品质生活,当然房价也高。李文正说,房价彰显身份,定低了就没人买了,定高了才会形成良性循环。果然,开盘之后,房价在四年内从每平米10美元涨到300美元。

另一块荒地位于雅加达东部的芝加朗。李文正将它建成工业园区,并将其划为日本、韩国、台湾和印尼4大园区,分别以成本价租给日本住友商社、韩国现代集团、台湾厂商和自己的力宝集团,他把前两个园区51%的控股权让给住友商社和现代集团,以调动其积极性。此外,他还向当地县政府赠送了土地,鼓励其将行政机构迁到园区内。工厂进来后,需要住宅。他在芝加朗也建造了新兴的生活住宅区。

剩下的最后一块荒地属于丘陵地貌,位于加拉璜县,很难办。于是李文正把它开发成公园式陵园。最终这三块地,让李文正的力宝集团获得了数倍的收益,从而坚定了他在房地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经营房地产时,李文正喜欢长期持有地产,而不喜欢不断地盖房卖房,他说,“熟地的升值空间比生地大很多。”这样的理念让他在1991年、1995年和1998年的经济危机时获得了大量土地,因为这时候银行的不良资产大都为土地。而危机过后,经济复苏,土地又成为升值最快的最优资产。

在李文正的带领下,房地产迅速成为力宝集团多元化发展中,最为活跃的一个行业。力宝置业有限公司是力宝集团在印尼国内统筹房地产的上市公司,股票于1991年7月在雅加达股票市场上市。而在香港,力宝集团属下的力宝物业公司,1990年在香港地产市场的投资总额就达20亿港元;1992年,又参与3宗总额为18亿多港元的交易。此外,力宝集团还成功进入中国、美国房地产市场。

猜你喜欢
印尼银行
印尼出手
印尼TAS镍矿采矿项目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记忆银行
印尼举行反恐演习等四则
印尼的承诺
一个人在印尼走山看海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