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思清
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书,从风景秀丽的江南到大漠孤烟的西北,从冰天雪地的北国到充满民族风情的西南边陲,作者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随着“旅行”的结束,我本应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心头却莫名涌出一种苦涩的感觉。
我一直对《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得其解,起初认为无非是指旅行的劳苦,现在才发觉实在幼稚。其实,苦于身无所谓苦,苦于心才为苦。余秋雨曾感叹:“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我认为,这才是文人最大的财富。苦涩过后总会留下一丝回味——而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这苦涩后的回味中了。
跟随作者的脚步,我走过敦煌,进了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一个死了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1000多年的生命。”在这儿,我完全被“历史的洪流消融”。“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这里什么都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是的,在这千年文化面前,我又是什么呢?一切都那么渺小,那么微不足道。可惜,在这朝圣者众多的圣地,偏偏出了个王道士。从此,它蒙了辱,中华民族蒙了辱。这个贪财的蠢道士,将一堆堆无价的文物卖给外国人!从此,一堆珍贵的文物,在这个愚昧无知的人手里化为乌有!
旅行的苦乐交织是常有的。第二站是鸣沙山。爬沙山本是简单的事,但在作者笔下却成了极富哲理的事。在沙山上行走,极能感受“一步一个脚印”的真实感。回头一望,那一个个深浅不一的脚印实实在在地摆在那里,给人一种心灵上的震慑,无法彻底抹去。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地踩下每一个脚印。沙子是极细极细的,不硌脚,却也极严格,不许人浮躁。人一浮躁,想跑快,想急功近利,沙子便“款款地抹去你的全部力气”,因为用多少力,踩上去后,就会下降多少距离。唯有心平气和优哉游哉地爬,放慢脚步,放松身心,才有可能登上峰巅。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沧桑感。”这是作者的感叹,也是对读者的启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历史。人生之路弯弯曲曲,回头看一眼留下的足迹,自豪的同时难免感到惆怅。因为无论你拥有多么辉煌的成功,总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作者在山水之间跋涉是为了寻找历史的足迹,文化的灵魂;我们在生活中跋涉则是为了寻求人生的真谛。
旅行的第三站,是风格迥异的乡下。一群面带喜悦的憨厚农民,穿着奇装异服,手舞足蹈地进行着“傩祭”。傩,原是无知先民用来解释未知事物的方法,是一种“蛮赫的精神狂潮”,但也是体现古人智慧的一种文明,是需要传承的文化。它和中国画一样需要珍惜。这理应珍惜的文化,现在却只是为了文化学者们的考察而存在,并不是为了传承而存在,这完全是应付,这是令人堪忧的事!
“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废墟是进化的长链。”“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在这儿,旅行已超过了时空的限制,是艰难的——是一次历史的漫游,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对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的默认。读它,让我受到了灵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礼、心灵的升华。
一路走来,苦乐忧掺和在一起。穿透历史迷雾,我仿佛看到了王道士遠望外国学者拉着满载敦煌文物大车的背影,天一阁门口及膝的积水与楼阁上满地的枣核,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腼腆年轻的女老师们,布鞋踏上昔日牌坊上的雕纹……《文化苦旅》犹如硕大的花园,作为一只小蜜蜂,我所能采到的只是一点点花粉,却足以让我告别愚昧,清醒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