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驻心灵的童年

2018-05-30 10:48:04江志伟张晨晖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小英子整本英子

江志伟 张晨晖

教学目标:

1.创设问题情境,交流阅读收获,丰满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多角度认知事物的能力。

2.品读书中描写离别场景的语言片段,体会字里行间的离别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体会小英子的内心世界,理解作者林海音“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导入:最近,我们一起读了《城南旧事》这本书。这是作者林海音回顾自己的童年所写的,她曾这样说——(课件出示:“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2.思考:作者实际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心灵的童年又是什么样的呢?

(设计意图:读书汇报课的主角应是学生,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畅所欲言。但学生的各抒己见也不能零散、琐碎,应该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这样有一根主线,一个灵魂,学生的交流也能提升一个层次。本课,我试图用作者林海音的话点出“童年”这个主题,从而使课堂交流有一个归宿。)

二、品读童年点滴

1.句中寻童年。说起童年,留在我们脑海中的,也许就是儿时的一点一滴。书中就有许多这样的句子。我们一起读一读,回味一下童年。(出示)

我的绒褂子口袋里还藏着一小包八珍梅,要给妞儿

吃的。

一只破藤箱子里,养了最近买的几只刚孵出来的小油鸡,那柔软的小黄绒毛太好玩了,我和妞儿蹲着玩弄箱里的几只小油鸡。看小鸡啄米吃,总是吃,总是吃,怎么不停啊!

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蓝色的大海上,扬着白色的帆。金红的太阳,从海上升起来,照到海面照到船头。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

四个小板凳就摆在对门的大树荫底下,宋妈带着我们四个人,我,珠珠,弟弟,燕燕坐在新板凳上讲故事。

2.组织交流。这些句子中,藏着童年的什么?(童年的零食、玩伴、课文、故事等。)

3.小结:童年的零食、玩

伴、课文、故事……点点滴滴,构成了每个人丰富多彩的童年。读着书中这些句子,能勾起每个人对童年的回忆。

(设计意图:围绕“童年”展开交流,童年不再抽象化、概念化,而是变得具体可感。本环节从书中选取一些有关童年的句子进行品读,这些富有童真童趣的描述,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让“童年”变得可亲。通过品读这些句子,也强化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品味语言的意识。)

三、重温童年故事

1.过渡:然而,英子的童年,远远不止这些点点滴滴,更有一些人,一些事,让她久久不能忘怀,而她遇见的那些人,那些事,也让英子的童年有了一份别样的味道。

2.《惠安馆》的故事。

(1)(出示)

英子,人家都说我得了疯病,你说我是不是疯子?人家疯子都满地捡东西吃,乱打人,我怎么会是疯子,你看我疯不疯?

不,我摇摇头,真的,我只觉得秀贞那么可爱,那么可怜,她只是要找她的思康跟妞儿——不,跟小桂子。

(2)组织学生交流:在英子眼里,秀贞是疯子吗?她可爱在哪里?可怜在哪里呢?

(3)小结:当别人认为秀贞是疯子都害怕她、躲避她的时候,小英子却与她交朋友,与她聊天,帮助她寻找小桂子,因而看到了秀贞的另一面——她是那么可爱,又是那么可怜。

3.《我们看海去》的故事。

(出示)

“不是好人?”他瞪起眼,指着自己的鼻子。

我还是摇摇头。

“不是坏人?”他笑了,眼泪从眼屎后面流出来。

交流:这句话是谁说的?从这两个问句中,你读懂了青年的什么心理?(本想做一个好人,却做了坏事的矛盾、纠结的心理。)

交流:妈妈让小英子长大后

写一写这个贼,小英子却要写《我们看海去》,这是为什么?(生交流)

小结:在小英子眼里,“我们看海去”也许是一件比区分好人与坏人更美好的事情。

4. 《兰姨娘》的故事。

(1)过渡:读书除了读懂文字,有时也需要读懂插图。(出示插图:全家人送别兰姨娘。)

(2)让学生根据书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幅送别图。

(3)交流:送别兰姨娘时,英子想起了什么而让她想哭,也想笑呢?

(4)出示书中描写送别的片段,指导朗读。

那马车越走越远越快了,扬起一阵滚滚灰尘,就什么也看不清了。我仰头看爸爸,他用手摸着胸口,像妈每次生了气犯胃病那样,我心里只觉得有些对不起爸,更是同情。我轻轻推爸爸的大腿,问他:

“爸,你要吃豆蔻吗?我去给你买。”

他并没有听见,但冲那远远的烟尘摇摇头。

(5) 小结:小英子是一个孩子,也許想起与兰姨娘在一起快乐的事就想笑,难过的事就想哭,可不管是哭,是笑,兰姨娘却坐着马车越走越远,离开了他们。

5.《驴打滚儿》的故事。

(1)课件出示插图:一个雪天的早晨,宋妈骑着毛驴离开。

(2)学生自由交流对图中主人公——宋妈的印象。

(3)指导朗读本章节末尾描写宋妈离开的片段。思考:驴脖子上套了一串小铃铛,在雪后的清新空气里,响得真好听。从“响得真好听”中读出了什么样的味道?

6.《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故事。

(1)课件出示插图:小英子毕业回到家,看到园中花落的情景。

(2)交流:就在小英子小学毕业该值得庆祝的时候,她最最亲爱的爸爸却离开了人世。小英子会想起哪些有关爸爸的事、爸爸说过

的话呢?学生交流印象深刻的事

或话。

(3)课件出示本章最后片段,指导朗读。

(4)总结:在小英子实际的童年中,不仅仅有童年的零食、玩伴、课文、故事等,更有被人称为疯子的秀贞,有被人说成小偷的草丛青年,还有曾经为她做灯的兰姨娘,还有朝夕相处的宋妈,让她闯练的爸爸。童年的小英子看到了他们命运的不幸,生活的艰辛,遭遇的悲惨。他们最终都一一离小英子而去,成为她童年的记忆,也让她的童年蒙上了淡淡的哀愁。

(设计意图:本书的五个故事虽然独立成篇,但是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作者以自己的成长历程为线,把这五个故事如糖葫芦一样串在一起,向读者娓娓道来。随着文本的叙述,英子内在的情感也在不断变化。依据书中的先后顺序,带领学生重温故事,有助于学生体会全书的叙事线索和情感发展。遵循书中的前后顺序,每个故事选择一个切入点,展开深度交流,也避免了汇报的随意、散乱。)

四、英子的心

1.过渡:在儿童节那天,林海

音女士曾经给小朋友写过这样一

段话:

英子的心,还是七十二年前的那颗心,把家人和朋友紧搂在心上,到老不变。

2. 交流:刚才我们重温了英子的童年,回顾了过去的那些事、那些人。同学们,从这些故事中,你读到了小英子怎样的一颗心呢?

3.生交流并板书。(善良、同情、纯洁等。)

4.总结:小英子童年的心是善良的、纯洁的,她富有同情心、责任心,懂得关爱。这样的心,到老都不变,心灵的童年也就永存了。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聚焦全书的线索人物——小英子,较全面、深入地探讨小英子的形象,体会小英子的善心、爱心、同情心、责任心等,呼应开头提出的“实际的童年”与“心灵的童年”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实际的童年随着岁月的流逝,会渐渐离去。如果每个人都有一颗像小英子一样的心灵,那么我们便可以让心灵的童年永驻心中。)

【评析】

加强整本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评《城南旧事》课例

现在,没有哪个人怀疑阅读对提升语文素养的意义。语文学习需要大量阅读,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然而,互联网时代,信息的迅猛增长,媒介的丰富便捷,节奏的快速多变,“碎片阅读”成为潮流,“整本阅读”却不入主流,与人们渐行渐远。当然,由于阅读目的的不同,方式也会各异。但在语文学习中,提倡并加强“整本阅读”,却显得格外重要。

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就提出“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的主张,提出“整本阅读”。现在《语文课程标准》也积极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整本阅读”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整本阅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不同于“单篇阅读”“碎片阅读”,整本书阅读需要学生持续专注,对其阅读思维、阅读意志等都是一种挑战,一种训练。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整本阅读”更能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阅读习惯,更能让学生养成静心专注的阅读品质。江老师为我们呈现的是整本书的汇报交流,只有短短的40分钟,但是在走进这堂课前,每个学生都围绕《城南旧事》这本书,经历过一长段时间的阅读,这会成为他们人生中一段宝贵的阅读体验。

“整本阅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库。当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时候,他面对的就是一个生动、充实的语言库。丰富的词汇,多变的句式,灵动的修辞,鲜活的表达,都会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丰富着学生的语言积累,启迪着学生的表达智慧。比如这本书里白描的运用,作者用明白晓畅的语言,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本书中还有许多细节描写,有的把我们带回到童年的场景,有的让我们领略到老北京的风情。这些阅读收获仅靠“单篇阅读”是难以达成的。

“整本阅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构建。“整本阅读”能让学生较系统、全面地对某一个话题、专题进行深入、详细的学习了解,从而自主构建认知体系。而认知体系的建立比零散、琐碎的一个个知识点具有更强、更广的生长性,能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整本阅读”也能较好地弥补“碎片阅读”导致的思维肤浅、认知局限等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走向全面。单篇短章,由于篇幅的限制,人物形象刻画难以全面而丰富,而整本书就能较全面地刻画出人物的多面性、复杂性,从而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自我“架构”起一个个丰满的人物。

当然,“整本阅读”的益处并不止于此,如能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整本阅读”,就能切切实实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再说一说“整本阅读”的汇报教学。江老师为我们呈现的“整本阅读”汇报交流的课例,给了我们一些思考、启发。

汇报课要善分享。《学记》有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大家共同读一本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收获,组织一次汇报交流,既是对“整本阅读”的反馈,也是“学生个体”的展示。《城南旧事》是由五个相对独立的故事构成的,江老师从每个故事中,精心选择切入点,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在分享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加深、丰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认识,这也是汇报课的功能之一。

匯报课要善提升。汇报课中学生的相互分享,有时是零散的、点状的,有时是处在同一个层次的反复回旋。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的点拨提升,把学生的认知、体验等往高处拔一拔,真正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在这堂课中,江老师紧扣“童年”这个主题,从“实际的童年”开始,缓步进入“心灵的童年”,板块清晰,层次分明,教学呈渐进升华之势。最后,学生体悟到随着岁月流逝,“实际的童年”终究会过去,但只要永葆一颗善良、纯真的心,我们便可永远留存“心灵的童年”,这样的提升是富有意味的。

当然,无论是“整本阅读”,还是“读书汇报”,学生都应该站在最中央。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整本阅读”的兴趣,发挥他们的阅读主动性、积极性,在“整本阅读”中不断提升语文素养,我们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

(作者单位:江苏丹阳市实验小学/江苏镇江市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小英子整本英子
送你一朵夹竹桃
剖析问题 优化策略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常见问题及教学策略
家长(2022年35期)2022-12-16 13:11:45
剖析问题 优化策略
家长·中(2022年12期)2022-12-15 22:14:46
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整本英语小说整进整出教学实践
高中语文长篇小说整本阅读教学研究
长江丛刊(2021年8期)2021-11-12 12:04:30
翠翠与小英子人物形象的分析比较
参花(下)(2019年3期)2019-06-11 23:34:41
永远的“小英子”
钻石妙贼
蒲公英妈妈和她的孩子
巧计得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