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泳语文小说教学的一般策略

2018-05-30 10:48:04唐开权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涵泳人物形象小说

唐开权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许多古今中外小说类的课文,这类叙事性作品,或以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吸引人,或以个性鲜明、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打动人,或以美轮美奂、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感染人……但都无一例外起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作用。

一、小说教学中故事情节涵泳的教学策略

一篇小说,无论是洋洋洒洒数百万言的鸿篇巨制,还是尺牍之间仅寥寥数语的微型小说,都会具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因此,涵泳语文教学中,小说类课文首先应该着眼于情节要素,有效开展多维的、立体的涵泳品鉴。

1.涵泳情节线索,把握作者意图

一般来说,小说的故事情节都有着或明或暗的内在情节线索,从前到后贯穿作品的始终。不过,小说的情节线索不是时间或空间线索,而是指作品里的矛盾冲突引发的故事发展轨迹。初读涵泳,教师引导学生努力从小说文本中寻找贯穿整个作品的情节线索,把握情节发展变化的来龙去脉。

2.涵泳情节变化,透视人物性格

正如高爾基所言,情节是“某种性格、典型的构成历史”。情节的曲折变化过程,总是伴随着小说的人物活动而展开。所以,涵泳小说情节通常运用“以事见人”的手法,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面性,放到情节发展的变化中分析,在把握情节变化的同时透视人物性格。

3.涵泳情节场景,品味内在表现

场景,是构成小说情节的组成部分之一。唯有经过作者精细刻画用心描摹的场景,才让人过目不忘。涵泳情节场景的细节,品味作者“不语之语”,能够进一步深入文本,使阅读不再是浮光掠影,流于表面,而是逐步进入更高层次的审美欣赏领域。

4.涵泳情节技法,领会艺术匠心

一篇优秀的小说,其情节往往生动曲折、波澜起伏和扣人心弦。每篇小说的情节铺设,是作者精心设计和安排的结果,什么地方埋下伏笔,什么地方需要照应,什么地方为塑造人物形象浓墨重彩描写……这些,都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涵泳,让学生用心领会情节技法中作者的艺术匠心。

二、小说教学中人物形象涵泳的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的小说类课文中,经过编者的删减改动,虽然大都篇幅不长,但是精彩、细腻的人物形象刻画随处可见。对于小学生而言,引导他们走近小说人物,在各自独特的鉴赏体验、启迪感悟中,浸润于充满情趣意蕴的文学世界,完成人物形象的阅读再创造过程。因此,涵泳语文教学为了让学生能读、会读、读好小说类课文,必须将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复杂性、多维性的感悟作为重要切入点。

1.依据文本,择最优涵泳路径

英国小说家福斯特说:“我们可将人物分为扁平和圆形的两种。”小说类课文中人物多为圆形人物,呈现出其立体性与复杂性。因此,我们需要有一双火眼,发现小说中人物刻画的细腻、环境描写的精妙和情节推进的曲折——这些都对增强人物形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物形象是小说的灵魂,它能成为我们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的媒介和抵达小说类课文思想意境的桥梁。涵泳语文教学,教师依据文本,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选择优化涵泳路径,引领学生从人物形象入手,走进文本,领略小说奥妙!

2.关注细节,将涵泳引向深刻

(1)静中寓动的肖像描写。肖像是人物外在形象的描摹,俗话说“相由心生”,一个人内在的思想、品性可以从外貌上表露出来。《林冲棒打洪教头》中的洪教头“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挺”的傲慢,“歪”的粗俗,分明让人看见一个骄横霸道、不可一世的洪教头。小说中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均源于精妙的外貌描写。

(2)传递心声的语言描写。《船长》一课中有一段简短的对话,让我们认识了面对突然而至的灾难,一位镇定自若、关爱弱者的哈尔威船长,透过寥寥数语,主人公光辉高大的形象,成为我们内心巍巍耸立的精神丰碑。

(3)具体外显的动作描写。动作是无声的语言,是人物个性的符号。《三顾茅庐》一文中,作者对刘备的动作描写:“离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等,把刘备的诚心诚意表现得淋漓尽致。

(4)直击灵魂的心理描写。人最难把握的是心理,小说作者通过或直接或间接的心理描写,进入人物的内在隐秘世界,把人物的灵魂描画出来。《林冲棒打洪教头》中,“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父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 咀嚼文字,窥探林冲真实的内心世界,他的知恩图报、心胸宽广,他的百般忍耐、谦恭退让,就显得愈发丰满传神。

3.引导感悟,助涵泳动态生成

小说中的典型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设出来的,又不同于生活中实有的真人真事,按鲁迅的说法,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涵泳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入手,是作品再次被创造进而丰富完善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阅读是一种文本引导下的主体创造活动。涵泳语文课堂教学中,身为“平等中的首席”的教师,重视学生阅读过程中有价值的独特体验,并适时进行有选择的评点、有层次的梳理,有效助推课堂涵泳的动态生成。

三、小说教学中环境描写涵泳的教学策略

小说是时间与空间相互渗透交融的艺术。所谓空间,在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小说中表现为两大环境描写:一是自然环境,二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对象,看似信手拈来的自然景观,大到宇宙星辰、山川河岳,小至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其实都是作者为表现人物渲染气氛,而对自然景观采取的符合个人审美趣味的艺术取舍。社会环境描写,是指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作品人物活动其间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和社会关系等状况的描写,与小说事件发生、情节展开息息相关。以下,试从四个方面谈小说教学中的自然环境描写的涵泳。

1.涵泳环境描写的暗示作用

人与自然朝夕相处,须臾不离。小说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要存在于特定的自然环境里。自然环境描写,不是纯粹的客观描摹自然,总是或多或少地投射着作者主观的情感色彩。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的暗示,一方面间接展示了独特的世态风情,另一方面也为读者提供了一幅社会图画。所以,涵泳小说的自然环境描写,对准确把握小说的主题,深入探究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2.涵泳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

环境,为人物活动提供了一个场所和背景。小说中自然环境的描写,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作家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复杂的性格特征,往往将人物置于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记录其种种行为,让读者考量、审查和评判。优秀的作家,通过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对丰富人物形象、凸显人物性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环境描写不仅仅是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所,还能孕育人的气质,涵养人的精神,从而揭示出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进而深化小说的主题。

3.涵泳环境描写的推动作用

小说情节与环境描写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环境描写离不开故事情节,故事情节需要环境描写。环境描写依据小说情节铺陈展开,不是任由作者兴之所至,信马由缰地挥洒笔墨;环境描写在受制于情节发展需要的同时,往往也助推着情节发展,成为情节的组成部分。

4.涵泳环境描写渲染作用

一般来讲,每篇小说都有一种情感基调,每篇作品都有一种特定氛围,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渲染故事的气氛,以感染读者。作家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为创设故事的特定氛围,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几乎都不约而同地选取了环境描写的方法。他们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等表达手段,以及映衬、象征等不同手法,渲染气氛,把读者带入到或喜悦恬静,或悲怆紧张,或精微绵密,或宏大疏阔的艺术世界。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东关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涵泳人物形象小说
涵泳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具象思维”的实践探索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河北画报(2020年10期)2020-11-26 07:21:32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艺术评论(2020年3期)2020-02-06 06:29:38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中华诗词(2019年11期)2019-09-19 09:05:18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涵泳: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说“涵泳”
例谈古诗词涵泳教学的三个层面
语文知识(2014年6期)2014-02-28 22: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