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拥军
信阳市中医院,河南 信阳 464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归属于中医学腰痛、痹证等疾病范畴。该病的发病与年龄、职业、坐姿、站姿、是否长期受到脊柱压力等因素相关,生活习惯、坐姿、驼背、低头,工作压力大,熬夜、耗伤气血,长期久坐不运动,嗜食冷饮等均可导致脊柱过早退化,诱发该病的发生。中老年人、体力劳动者是该病的高发人群。近年来,骨科采用整合手法复位推拿、中药热敷、针灸并配合功能锻炼的中医外治综合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6年6月—2017年9月于本院治疗的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49例,男25例,女24例;年龄29~64岁,平均(42.3±17.4)岁。对照组49例,男24例,女25例;年龄28~65岁,平均(42.2±16.3)岁。2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参照《最新腰腿痛诊断治疗学》[1]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经临床诊断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法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耐受中医外治法及康复训练;住院患者,年龄25~68岁,男女不限;依从性好;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4 排除标准 患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如心力衰竭、肝肾功能不全等;肢体活动不便,无法进行康复训练;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精神状态异常,依从性不佳。
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进行常规功能锻炼,蹬腿抬高法和四点拱桥支撑法。患者取卧位,根据病情循序渐进地进行腰背锻炼,缓慢增加活动量,需要保持一定的时间,强度以患者不疲劳为宜。蹬腿抬高法:患者双下肢伸直,交替屈膝和屈髋,直腿蹬出,逐渐增加角度和次数,增强下肢的功能。四点拱桥支撑:患者双下肢伸直,以足跟和双肘关节为支撑点抬起臀部,背部腾空,向后伸,再缓慢放下;双肘关节和双膝关节屈曲,以双足作为支撑点,抬高臀部,头部保持自然的后仰。以上功能训练都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每天进行1次,每次约30 min。
2.2 观察组 采用中医外治综合方案进行治疗。①手法复位推拿:采用腰部斜扳法和腰部端提法,在夹脊穴处点按、推拿、揉擦等松解肌肉后施予腰部斜扳法,让患者下肢自然伸直,屈曲膝盖、髋关节,医者固定患者的额肩部,使用肘关节在椎体间隙的侧方施力,两点力同时协调,扭转腰部,在完全放松的时候,再实施突发的力度,进行快速的扳动施力;接下来嘱患者双手交叉抱头,医者缓慢上提患者的肩关节,以患者可耐受为度,保持10 s后快速放下,以上动作重复5次。复位结束后还可以采取 、按、推、拿等手法对腰部进行推拿,实施手法从轻到重,放松肌肉,松解神经根的粘连,全程注意腰部保暖,每天推拿30 min,时间不宜太长;②中药热敷:采用本院自制的中药热敷处方,以活血通痹为主,处方:当归尾、麻黄各15 g,独活、川芎、羌活、白芷、透骨草、三七、没药各10 g,桃仁、细辛各8 g,以上药物置于药袋中,在使用前以医用外敷加热器(无锡博睿奥克电气有限公司)加热后,外敷于腰部,以局部皮肤发热为度,时间不宜过长,每天30 min;③针灸:取腰椎间盘突出椎节相应的肾俞穴、夹脊穴。用1.5寸毫针针刺,要求针感向腰骶部或下肢传导,进针得气之后在针柄固定一段长约2 cm的艾条,直至燃尽,每天治疗1次,留针15~20 min。
2组治疗周期均为2周。
3.1 观察指标 ①症状及体征观察量表:采用自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及体征观察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量表分为6个方面,包括行走、疼痛和麻木、生活及工作能力、压痛、膝反射与跟腱反射、直腿抬高试验,最低分数为25分,最高分数为100分,得分越低则代表症状越严重。②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估量表[2]:总共包括主观症状、体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受限、膀胱功能4方面,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29分,分数越低表明功能障碍越严重。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1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1 疗效标准[3]临床痊愈:腰腿痛消失,能行走2 km以上,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原工作。有效:症状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无效:症状未改善或加重。
4.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对照组总有效率87.8%,观察组总有效率9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6,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3 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比较 见表2。治疗2周后,2组行走、疼痛和麻木、生活及工作能力、直腿抬高试验、压痛及膝、跟腱反射各项评分与总积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行走、疼痛和麻木、直腿抬高试验、压痛评分与总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4.4 2组治疗前后JO A下腰痛评估量表评分比较 见表3。治疗后,2组主观症状、体征、ADL受限、膀胱功能评分与总积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比较(±s,n=4 9)分
表2 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比较(±s,n=4 9)分
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评估项目 对照组 观察组行走疼痛和麻木生活及工作能力直腿抬高试验压痛膝、跟腱反射总积分治疗前13.42±4.55 10.58±4.15 7.59±3.32 8.26±4.04 8.82±4.95 9.17±3.42 57.76±11.06治疗后14.43±4.42①11.82±4.75①13.94±3.56①12.48±3.37①12.23±4.34①13.23±4.26①74.13±16.54①治疗前13.35±4.15 10.22±4.16 7.78±3.83 8.89±4.86 9.78±4.97 8.56±3.37 58.56±12.65治疗后17.08±3.74①②14.77±1.86①②14.00±2.45①14.33±2.95①②14.22±2.64①②13.89±3.27①88.33±12.16①②
表3 2组治疗前后J O A下腰痛评估量表评分比较(±s,n=4 9)分
表3 2组治疗前后J O A下腰痛评估量表评分比较(±s,n=4 9)分
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评估项目主观症状体征ADL受限膀胱功能总积分对照组 观察组治疗前1.56±0.64 1.73±1.65 2.47±1.66 3.18±1.43 8.96±3.83治疗后5.18±1.55①2.82±1.55①6.61±2.98①3.97±1.69①18.62±4.65①治疗前1.46±1.37 1.63±1.58 2.39±1.89 3.08±1.30 8.28±3.04治疗后7.17±1.38①②4.84±1.44①②10.77±3.08①②4.73±1.54①②25.37±3.84①②
该病可归属于中医学腰痛、痹证的范畴,病机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阻滞,属本虚标实之症,多数学者认为瘀阻是病机的关键环节[4]。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手段较多,其发病机制复杂,疾病容易反复发作,因单一的治疗手段效果有限,故逐渐形成从单一药物向多种治疗手段转化的联合治疗模式,从多方面、多靶点进行治疗[5~6]。功能锻炼可达到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目的,因中医外治法具有作用迅速、疗效显著、副作用少、运用方便、取材容易、能够直接观察、随时掌握等多种优点,故受到广大医者的重视及患者的欢迎。
中医外治法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从疾病的发病机制出发,以行气止痛、补益肝肾、活血化瘀作为基本治法。本研究采用整合手法复位推拿、中药热敷、针灸并配合功能锻炼的中医外治综合疗法,通过手法复位推拿技术松解粘连,将小关节的紊乱、错位纠正,解除神经的压迫和刺激,减轻和消除髓核的突出,从而起到快速缓解疼痛的作用[7]。中药热敷可发挥温通经脉、消瘀散结、调节气血阴阳的作用。方中当归尾、桃仁为君,活血消肿;没药、三七活血止痛为臣;独活、川芎、羌活为佐,胜湿止痛,加强活血功效;透骨草、麻黄利水消肿、凉血活血,白芷燥湿止痛,细辛祛风散寒、止痛,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止痛、祛风散寒之功,从而增强散寒止痛、祛湿舒筋的功效[8]。
肾俞穴可治腰背酸痛,针刺该穴具有运行气血以及传输精髓等作用,能改善肾功能,可作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要穴[9];腰部的夹脊穴可治疗腰腹疾病。因此本研究选肾俞穴、夹脊穴作为治疗选穴。针灸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对植物神经功能的调节,循经感传,改善血管功能和血液循环,有较强的疏经通络作用,起到温经通络、益肾温阳的作用[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可见中医外治综合疗法与常规康复训练相比,疗效得到了提高。中医外治综合疗法整合了各种治法的优势,通过温阳气、逐寒湿、消瘀散结,使气行血活,透诸经而除疼痛,使腰府气机调畅,气血调和,有助于恢复患者脊椎的稳定性,增强脊柱功能,从而有效减轻腰痛症状,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
[1]鲁玉来,孙永华.最新腰腿痛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33-34.
[2]Djurasovic M,Glassman SD,Carreon LY,et al. Contemporary management of symptomatic lumbar spinal stenosis[J].Orthop Clin north Am,2010,41(2):42-43.
[3]Kim HJ,Bak KH,Chun HJ,et al.Posterior interspinous fusion device for onelevel fusion in degenerative lumbar spine disease:comparison with pedicle screw fixation.Preliminary report of at least one year follow up[J].J Korean Neurosurg Soc,2012,52(4):395-364.
[4]郑吉元,姜劲挺,宋敏,等.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J].中医研究,2014,27(11):47-49.
[5]武玉恒,孔庆奎,张立涛.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研究进展[J].社区医学杂志,2010,7(8):46-48.
[6]Yu PF,Jiang H,Liu JT,et 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for ruptured lumbardisc herniation:clinical observations in 102 cases[J]. Orthop Surg, 2014, 6(3):229-235.
[7]刘德华,张仕年,万兴,等.疏经通督推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3,45(8):51-52.
[8]牛喜信,何万庆.杜仲腰痛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西部中医药,2015,28(5):95-97.
[9]赵学田,张喜娟.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对照研究[J].福建中医药,2008,39(1):30,53.
[10]黄莉,谢惺.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7):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