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日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姚树坤 图片提供/壹 图
好多人可能都出现过这样的症状:餐后觉得饱胀不适,吃一点东西就饱了;上腹痛、上腹部烧灼(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烧心),或者嗳气、恶心等。有了这些恼人的症状,而体检却未发现消化道有明显的病变,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可能是因为您患上了“功能性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相关症状主要有:餐后饱胀、上腹胀气、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嗳气、恶心、呕吐。
餐后饱胀:进食后食物在胃中存留时间过长引起的不舒服感觉。
早饱感:开始进餐后很快就感觉胃部饱胀,过早出现饱感,较以前饭量明显减少。
上腹痛:胸骨下、肚脐以上的区域出现疼痛或不适感。
上腹胀气:上腹部发紧、发胀的主观感觉。
嗳气:气体经胃或食管从口中排出。
消化不良可分为两大类:器质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
器质性消化不良:由明确的器质性或者代谢性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这些疾病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肿瘤、幽门梗阻、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胰腺因素、药物性因素、糖尿病等。随着原发病的治疗和控制,消化不良的症状会减轻或消失。
功能性消化不良:存在消化不良的症状,检查未发现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或者检查发现的疾病不能解释发生的消化不良症状。如胃幽门螺杆菌感染(HP感染),尽管根除了HP但症状仍然持续存在;再如浅表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并不会引起消化不良症状。
长期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也有可能转变成为器质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源于胃十二指肠区域的一种或者一组消化不良症状,并且缺乏能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或者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包括餐后饱胀、上腹胀气、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嗳气、恶心、呕吐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较高,在我国,以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来就诊的患者占消化科门诊的20%~40%。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有不断增高的趋势。该病患者症状慢性迁延或反复发作,生活质量下降,常伴有精神心理方面的障碍,需长期服药或反复就诊,造成大量医疗资源的消耗,也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认为与胃排空延缓、胃的顺应性下降、胃十二指肠内脏神经高敏感性、胃肠激素异常、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精神心理障碍等有关。
胃镜:通过胃镜检查可以了解食管、胃、十二指肠的具体情况,找到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
核素胃排空检查/钡条胃排空检查:通过胃排空检查了解是否存在胃排空延缓、胃固体排空功能受损。
胃顺应性及敏感性检查:可了解是否存在胃顺应性的异常及胃内脏神经的高敏感性。
胃肠激素:通过检测血液胃肠激素水平,了解胃肠道及中枢神经、内分泌功能是否存在异常。
西医诊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指南推荐选用抑酸药如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促动力药如吗丁啉、莫沙比利,或者合并用药治疗。对于治疗失败者,尤其是伴心理障碍者可给予小剂量抗抑郁药(如黛力新)治疗或心理干预治疗。
对于大部分患者,抑酸、促动力、抗抑郁治疗就可达到较好的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经过上述治疗没有获得满意的疗效。例如,只能针对部分症状对症治疗,不能有效缓解主要症状或只能缓解部分症状;只能缓解消化道症状,难以改善精神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难以改变患者的患病体质和病理生理状态,难以彻底缓解症状,难以解决停药复发、需长期维持服药的问题。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中医属“痞满”“胃痛”等病的范畴。其中的餐后不适综合征相当于中医的“痞满”,而上腹痛综合征属中医的“胃痛”范畴。从证候病机的分布看,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脾虚(含脾虚湿困、脾虚气滞等)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与肝郁(含肝胃气滞、肝胃郁热等)关系密切。根据临床分布规律,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分为4个证型:①湿热中阻证;②脾虚气滞证;③肝胃气滞证;④肝胃郁热证。在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指导下,中医临床治疗本病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有效率在75%~90%之间。
预防功能性消化不良,应该从调理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和心理调适、保持愉快心情等方面入手。
在饮食方面,首先应该避免油腻和刺激性的食物,不吃过甜或过咸的食物,不吃过烫或过凉的食物,不要暴饮暴食;饭前和饭后不要饮用大量的液体;进餐时应细嚼慢咽,不要太过仓促;一日三餐,定时定量。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定时作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注意进餐时保持轻松的心情,不在吃饭时思考或讨论问题,不在吃饭时争吵。平时也要进行心理调整,缓解自己的精神压力,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心境。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应定期复诊,以防发展为器质性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