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尊奎
菏泽市中医医院 山东,菏泽 274000
脑卒中是由于大脑内层血管忽然爆裂或者因为大脑内层血管出现淤阻导致血液无法顺畅进入大脑血管,从而引起大脑组织损伤的疾病。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达75%)、高死亡率及高复发率等特点,中国每年因脑卒中死亡的患者约有160多万,集中于60岁以上人群[1]。近年来,我国脑卒中患病率正以每年近9%的速率上升[2]。中医将脑卒中归属“中风”“卒中”和“偏枯”的范畴。《灵枢·热论篇》:“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脑卒中的发生常伴有各种并发症的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是其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3]。石向群等[4]研究报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发生率为65%。胃肠功能属于中医的脾胃功能,脾胃的运化功能对于人体的生命活动极为重要,所以胃肠功能的恢复对于脑卒中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电针足三里治疗脑卒中继发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观察治疗后患者的胃肠功能及其胃肠激素的恢复情况。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菏泽市中医医院脑病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均采取CT扫描或者MRI扫描后确诊为脑卒中,符合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5],所有患者均继发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紊乱。其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55~86岁,无明显的言语及认知障碍。根据病历号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脑卒中病程、类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纳入标准 初次发生脑卒中,同时伴有胃肠道功能紊乱症状;无明显认知缺陷,能正确进行语言表达;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3 排除标准 不符合纳入标准者以及患有消化道器质性病变者;患有消化道出血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患者在脑卒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生产单位:天津田边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20160702)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1.4.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先使用0.30×40mm华佗牌无菌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针刺两侧足三里穴,然后在各针柄处连接上SDZ-II电子针疗仪(华佗牌电子针疗仪,由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选择疏密波,频率为2 Hz/75 Hz,以患者感觉针刺处有明显酸胀为准,20min/次,1次/日,15日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5 疗效评定指标 治疗期间,观察每位患者胃肠功能症状的改变情况,并作好详细的记录,以便于对疗效的评定;通过治疗后,测定每位患者的肠鸣音、排便排气恢复正常状态的时间长短;分别对每位患者在治疗前后空腹采静脉血,每次采静脉血5ML,离心后,上清液即为血清,取血清测定胃泌素(Gastrin,GAS)和胃动素(Motilin,MOT),其中 GAS含量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MOT含量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1.6 胃肠功能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无任何不适,肠鸣音恢复正常,排便、排气恢复正常;有效:胃肠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稍有不适,肠鸣音有所降低,排便排气稍不正常;无效:胃肠功能毫无恢复,症状未有丝毫好转,无明显的肠鸣音、无排便排气。有效率的计算方法:总有效率=(痊愈+有效)/n×10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相同时点间比较使用成组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之间有效率的对比 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0.0%(36/40),对照组为70.0%(28/4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肠鸣音、排便排气恢复至正常状态的时间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排便排气恢复至正常状态所需时间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肠鸣音、排便排气恢复正常状态的时间比较(±s,分)
表3 两组肠鸣音、排便排气恢复正常状态的时间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5.98±0.93 3.53±0.5*组别 n 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 排便排气恢复时间对照组观察组40 40 9.46±1.12 6.10±0.73*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GAS、MOT含量对比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GAS、MOT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AS、MOT含量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并且观察组患者的GAS、MO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比较(±s,pg·mL-1)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比较(±s,pg·mL-1)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69.36±9.02 333.72±11.04△292.90±8.51 377.14±12.61△*组别 时间 n GAS MOT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40 40 40 40 73.32±4.27 88.84±7.90△70.28±3.76 97.09±6.53△*
脑卒中患者继发胃肠功能紊乱受多方面的因素干扰与影响,如神经功能。脑卒中患者脑组织出现损伤后,易导致神经功能缺损,使中枢神经失去部分对肠神经的支配能力,从而引起胃肠功能的失调或紊乱。侯纪洪等[6]研究证实脑卒中患者继发胃肠道功能紊乱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等有一定的关系。唐明等[7]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脑卒中患者并发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为痰、火、瘀等病理因素壅扰脾胃,影响脾胃升清降浊之机,从而导致胃肠功能失调疾病的出现。所以脑卒中患者继发胃肠功能紊乱应与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其真正的发病机制应结合中西医理论共同考究。
近年来,中医疗法在脑卒中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如针灸调理。全爱君[8]发现通过针灸治疗重症疾病患者,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患者预后疗效。虞意华等[9]认为针灸治疗显著改善重症疾病老年患者之胃肠功能障碍与调节胃肠激素(如GAS、MOT)含量有关。潘慧等[10]研究发现电针刺足三里可以安全有效地改善开腹术后持续性胃肠功能障碍。所以,笔者选择电针针刺足三里穴,希望通过该种治疗方法增强胃肠分泌及运动能力,恢复胃肠功能。足三里穴是胃的下合穴,它具有调理脾胃、通经活络、扶正祛邪等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帮助肠道消化,增强吸收能力;在神经系统方面,可促进脑部细胞恢复活动功能,增强大脑皮层细胞的运作功能[11]。
本研究采用电针足三里治疗脑卒中继发胃肠功能紊乱,观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胃肠动力、胃肠激素及疗效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高达90%,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电针足三里治疗脑卒中并发胃肠功能紊乱具有明显的效果;再者,观察组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胃肠动力的胃肠鸣音、排便排气恢复正常状态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最后,观察组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GAS、MOT含量提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了电针足三里有助于胃肠功能的正常恢复。因此,电针足三里治疗脑卒中继发胃肠功能紊乱有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而且具有应用方便、容易操作等优点。同时本研究还应开展更为广泛及深入的研究,以验证该疗法的可靠性并加强其规范性。
[1]王微.过量酒精加重脑卒中损伤的机制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4:21-23.
[2]王丽.脑卒中后便秘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干预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3:56-58.
[3]Patejdl R,Kastner M,Kolbaske S,et al.Clinical nutrition and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in critically ill stroke patients[J].Translational Neurodegeneration,2017,6(1):959-964.
[4]石向群,罗红波,张志强,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9(4):34-36.
[5]王薇薇,王新德.第六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37(4):346-348.
[6]侯纪洪.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脑卒中消化道并发症及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6,25(1):11-13.
[7]唐明,安朋朋.脑卒中急性期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证型观察及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11):968-970.
[8]全爱君,蔡国锋,刘凯,等.针刺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7,36(3):287-290.
[9]虞意华,金肖青,俞迈红,等.针灸对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及胃肠激素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8):1953-1956.
[10]潘慧,李佳,赵雨,等.电针足三里、内关对开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6,41(5):457-461.
[11]汪洋,王新乐.足三里穴位注射在改善消化道手术后胃肠功能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2):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