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娜娜 孙钦泉
摘 要: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号召下,我国宝贵的民族精神财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大、中、小学进行深入推广,并在各大学校掀起了学习的新高潮。我们青年学生担负着祖国未来的建设发展以及民族振兴的伟大使命,校园成为了传播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阵地。
关键词:传统教育;思政教育;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5-00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5.049
通过详细地阐述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及存在的意义,本文提出了将其植入思政教育的新理念,并探寻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传统美德教育的思路。
一、中国传统美德源远流长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缔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进程中流传下来许多优秀道德遗产和精神财富。这些优良的传统美德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并随着时代的变更逐步形成了我们独特的民族道德风尚。我国的优秀传统美德博大精深,它是人们日常行为的道德行为规范,下面我们分别就中华传统美德中的爱国、诚信、仁义、守礼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其精髓。
1.爱国。我们中华儿女自古就具备了强烈的爱国精神以及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岳飞精忠报国、苏武持节不屈、屈原以身殉国等无数的英雄事迹都体现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
2.诚信。诚信是我们中国人秉承的人与人之间交往时所恪守的行为准则。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曾参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有许多优秀的道德品质为世人所传颂,这种推己及人的诚信观念在今天仍不失其教育意义。信者、诚实也,只有以诚相待才能取信于人。
3.仁义。仁从字面上理解是亲和、仁爱的意思,最早提出仁爱思想的是我国的大思想家孔子。孔子提出人与人之间应当关爱、同情、互助,孟子又将仁爱学说上升到较高的层次,成为中华传统美德之一。义通常是指人们在利益面前表现出来的正义与气节,其常常与仁相提并论。以义统利、见利思义才能保证不为利所动,保持民族的高风亮节。
4.守礼。我们中华民族一向以礼待人,素有礼仪之邦之说,孔子最早将礼这一学说归为道德层次。礼仪作为中华传统美德之一,不仅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引导人们和谐共处,而且在国际交往中也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大力提倡礼仪教育是弘扬传统美德,提升自身修养的重要举措,我们青年学生更应当将中华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二、国家关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倡导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获得了改善。然而在日益提升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人们却逐渐放松了对传统美德的传承。这一切都体现了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领域建设的缺失与荒芜,因此我们国家教育部提出:从2014年11月至2017年12月,每年举办一届“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这一倡议一经提出得到了全国各地学校的热烈响应,从2014年起全国各大高校掀起了弘扬传统美德的教育活动,各学校以演讲、参观、合唱等形式深刻体会中华美德的内涵,寻找失落的传统美德。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三、青年学生思政教育现状
学校作为培养高端人才的教育基地,肩负着学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双重责任。思政教育旨在塑造培养青年学生的人格与品质,使之成为积极、向上的,拥有正确的科学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新一代优秀人才。然而思政教育并未引起各方面的足够重视,很多青年学生只是为了修学分完成学业而学,说明思政教育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深入青年学生们的内心。其原因主要是思政教育没有结合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没有挖掘出他们内心对于道德层面的疑惑,更没有激发青年学生的潜在动力,引起他们的共鸣。当前的思政教育在政治教育方面比较全面具体,但在人文精神层次上欠缺一定的内容,需要及时地进行夯实补充。
四、在思政教育中植入传统教育
我们当代的青年学生思维敏捷、勇于创新,因此应当将中华传统美德与当今的时代特征联系起来,赋予其新的内涵。青年一代的思想观念正确与否对于一个国家的兴衰至关重要,青年的道德层次更是国民素质的综合体现。我们的思政教育应当立足于当下的形势环境,认真思索如何在课程设置中植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使青年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其熏陶,做继往开来的新生代。
1.树立中华传统美德典范。典范的作用不容忽视,大义刺秦王的荆轲是行侠仗义的楷模,而尾生沉水使其终成诚信的代表,古往今来无数的仁人志士用他们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中华传统美德。在今天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美德却有日渐远离人们生活的趋势,青年一代苦于没有崇拜的偶像而不得不盲目臣服于庸俗。只有能够促进人类文明發展的精神导向才是社会向前进步的动力,我们的思政教育就是要树立当代中华传统美德的标杆,使广大的青年学生回归到中华儿女自强、守礼、明义、爱国的境界当中。
2.将中华传统美德赋予新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华传统美德之所以与我们渐行渐远,是因为它被打上了既往年代的烙印,而我们现代的中华传统美德思政教育应当将其赋予新的内涵。传统美德之仁爱应当讲究其对象及底限,而诚信应当辅之以法制等等,只有贴近时代特征的传统美德才能历久弥新。
3.建立中华传统美德公众号。随着网络的发展,智能手机走进了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我们应当积极地利用这一媒介,思政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可以开发出中华传统美德公众号,定期向青年学生推送新闻、事例、活动等,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对其进行现代化的思政教育,将中华传统美德与现代通讯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当前社会多元文化并存,青年学生需要一种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信念所支撑,中华传统美德能够全面提升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我们思政教育应当融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元素,使我们的青年学生成长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新一代,建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小群.高校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2] 石峻.胡适论学近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