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斌
摘 要:教学、教研、培训“一体化”教师培养模式应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也就是说,课堂施教者才是主体,而教研、培训是杠杆、催化剂。只有以解决以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为目标的教研和内容更贴近教师教学实践的培训,才能实现教学、科研和师训三者的有机结合,从而促使教师专业化成长。
关键词:教研训一体化;培养模式;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3-003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3.022
现阶段,教师培训培养工作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空前重视,校本教研和专业培训有效解决了教师在教学中积累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增强中小学教师教研和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是需要我们迫切研究的新课题。教学、教研、培训一体化教师培养模式强调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校本教研为杠杆,以专业培训为引领,通过自下而上的教师需求动机和自上而下的专业培训引领,从而实现教学、科研和师训三者的有机结合,着力构建教师的知识体系,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丰富教师的教学技能,促使教师在积极反思内化中积累,在不断积累中成长。
我们强调的教研训一体化培养必须是根植于课堂教学的。课堂是教师的“试验田”,只有教师立足于课堂,才能够将自己教学中的“灵光一闪”、教研中的点滴体会、培训得到的些许感悟充实到课堂,并得到正方向验证,才会使教师逐步趋向成熟。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有的年轻教师,往往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解决手段与目标的关系,也就是传授知识与过程方法的关系,所以在课堂上出现“顾此失彼”“捉襟见肘”的现象。
只有通过课堂,才能展示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发现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检验出校本教研和专业培训是否有效。唯有我们的教研瞄准课堂,才能让校本教研有的放矢,从而不再就事论事;只有专业部门培训聚焦于解决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才能使培训取得“点石成金”的效果。有了专家名师的指导引领还是不够的,只有培训者在教学中积累的反思与专家的点拨有了思维的交锋,才能促使教师形成新的反思,并且在教学中不断研磨、实践,从而形成自己的成熟的教学风格。对此可以让青年教师上“过关课”,解决教材关和技术关,使他们尽快地成长起来;骨干教师上“示范展示课”,把教研培训成果以课的形式展示给大家,发挥引领作用;名师上“研究课”,重在新理念、新技术的推广,从而助推教师个体和团队专业发展。目的就是借助一堂堂课,通过一次次讨论,加上一遍遍磨炼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因此,课堂既是教研和培训的聚焦点,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
教学永远面对的都是学生,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要搞好教学,首先要潜下心来去研究。要使教研有效果,必须具备三个先决条件。一是教研参与者要有不断反思的态度,二是要有一个经过有效磨合的教研团队,三是教研活动要有梯度。
只有不断研究教材教法、学情学法,才能实施有效教学。无论多么成熟的经验还是多么科学的模式,不结合自己实情的课堂教学是不可能成功的。教學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激发教师发现问题的冲动,促使教师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从而使教师自觉产生拜师求教的渴望。同伴互助也是促进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分析每一个名师成长的过程,在他们每一个荣誉获得的背后,不仅有自己付出的心血,更有一个虚心接受、平等交流、为一个小小的教学问题撞出火花的团队。试想,一名青年教师如果置身于一个“小到一句教学用语、一个教学姿态、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一个教学手段的运用,同伴都乐于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教研环境中,他的教学技能不提高都难。一名教师的专业成长一般要过“教材关”“教法关”“技术关”和“技艺关”。针对处于不同层面的教师设计具有梯度的教研专题,有效开展交流式教研、反思式教研、会诊式教研、课例研究等教研活动,在多主题、多层面的教研活动中,形成教学中反思、教研中交流、培训中拓展的良性机制。
关于如何提高教师专业培训的有效性,笔者仍然认为,只有针对于教师课堂教学实际的培训,才是最有效的培训。
一是积极倡导参与式培训。变培训为共建,让受训方与培训者成为共建主体,变被动的听讲为“零距离”的交流互动。因此,参加培训,不能只满足于记了几页笔记,写了几篇心得,有了几点感悟,更重要的是跟踪受训者在课堂教学中实际运用的成效如何。
二是培训要着眼于教师课堂调控能力的培养。考量很多老师教学能力,其专业技能都不存在问题,但在课堂教学目标达成这一环节总不尽如人意。分析其原因,大多是欠缺良好的课堂管理技能。这种管理技能主要体现在教材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方面。比如,说到活跃课堂气氛,许多老师最喜欢使用的策略就是游戏,认为游戏是解决所有课堂问题的一个法宝。其实,游戏只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一个客体,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选择的一种手段。有些老师在课堂上完全离开了教学目标,而随意地上课。出现这种情况,你的教学就是没法管控的教学,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是培训内容要更贴近教师生活。很长一个时期以来,教师培训重点关注的是学科素养与教学技能的培训。而对教师的精神成长与生活需求关注不够。离开教师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去谈专业发展是没有意义的。这里面的“精神成长与生活需求关注”主要解决的是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的问题。一个对自己的职业有积极期待的教师,才会把反思和倾听作为自己平时寻找差距修正教学的主要方式。
总之,建立在以教师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教研训一体化培养模式,才能实现校本教研、专业培训与教师课堂教学实际的有机结合,把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为教研、培训的课题,借助教师集体的智慧,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理论支撑点和办法,把通过研训获得的知识、技能,放回到课堂得以验证,不断反思和总结,从而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1] 华俊昌. 谈“教、研、训”一体化主导下的多种校本教研模式[J]. 新课程研究, 2009(7).
[2] 陈文.“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的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