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交替传译的认知机制研究

2018-05-28 01:34上海外国语大学李超群
外文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源语译员口译

上海外国语大学 李超群

21世纪以来,我国口译研究者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口译研究的跨学科特征和整合性研究路径,他们尝试将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领域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引入口译研究,拓宽了口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提升了口译研究的质量和实用性。尽管此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从认知视角阐述口译运作机制的研究却为数不多,专门针对交替传译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分析口译认知过程的学者往往是从记忆力、注意力、自我监控、焦虑等角度阐述它们在口译各阶段中的作用和影响,例如:王湘玲等(2013: 73-81)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各种认知心理因素在口译中的作用;王建华(2015: 13-18)用元认知理论阐述了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在口译中的作用;康志峰(2012: 18-21)探讨了不同层级的焦虑对交替传译产生的积极和消极效应。相比于上述微观层面的探索,鲜有学者尝试开辟新思路对交替传译的宏观认知过程进行阐释,故本文尝试从认知科学中的经典理论原型范畴理论出发,为交替传译的认知机制建立初步的解释模型。

一、原型范畴理论

“范畴化是一种基于体验,以主客体互动为出发点,对外界事体进行主观概括和类属划分的心智过程,是一种赋予世界以一定结构,并使其从无序转向有序的理性活动。”(王寅 2006: 96)简而言之,范畴化是一种区别归类的能力,归类的结果是一个个认知范畴。

范畴化的理论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经典范畴理论,起源于亚里士多德,并在随后的2000年中占主流地位。经典范畴理论认为:范畴由一组充分必要条件来界定,一个认识对象如果具备这一组充要条件,则属于该范畴,否则就不属于该范畴,没有第三种可能存在;不同范畴之间存在清晰的界线;同一范畴中各成员地位平等,范畴内部是匀质的。换言之,一个事物要么属于范畴A,要么属于范畴B,这种分类是绝对的、二分的。比如,西红柿是蔬菜,那么西红柿一定不是水果;水果范畴中苹果、椰子、青枣是等同的,不存在哪一个更具代表性的差异。

第二种是原型范畴理论。通过对生活经验的观察和考量,很多研究者逐渐发现经典范畴理论的局限性,比如,生活中很多被纳入同一范畴的事物却没有共享一组特征。1953年,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指出,game这一范畴包括football、golf、chess、playing cards等成员,有的游戏仅为娱乐,有的具有竞争性、涉及技巧,还有的完全靠运气,似乎没有一个或几个特征是所有游戏共有的。事实上,不同游戏之间在某种程度上相似,如A与B相似,B与C相似,C与D相似等,它们之间形成错综复杂、互相交叉的相似关系网,维特根斯坦称之为“家族相似性”。(Wittgenstein 1953: 126)随后,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罗施针对颜色、鸟、水果、家具等范畴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并首次提出原型范畴理论(Rosch 1975: 192-233)。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不是由一组共享特征界定,而是在范畴中存在原型。原型是范畴化过程的认知参照点,处于一个范畴的中心位置。范畴中各成员的地位不平等,有的成员更接近原型,具有典型性,典型成员最容易被储存和提取;而处于边缘位置的成员离原型较远,典型性较低。范畴边界模糊,相邻范畴相互交叉渗透。比如,在“鸟”这个范畴中,知更鸟是最典型的成员,它具有这个范畴的所有属性;麻雀、鸽子、金丝雀等属于典型性较高的成员;而鸵鸟、企鹅、蝙蝠则处于该范畴的边缘位置。此外,范畴的边界是动态的。不同人会基于自己的认识体验把同一个事物归入不同的范畴,从而出现了所谓的“民间范畴”和“专家范畴”之分。比如,一般人基于表象认识会把鲸鱼归入“鱼”的范畴,而生物学家则因知其胎生特征而将之归入“哺乳动物”的范畴。

二、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交替传译的认知机制

交替传译是口译的一种主要工作方式,相比于陪同口译、视译、同声传译,它有与众不同的工作程序和智力运作机制。在吉尔的精力分配模型中,交替传译模型与同声传译模型、视译模型相比,最显著的特点在于交替传译是通过两个阶段完成的。吉尔(Gile 2011: 164)将第一阶段称为理解(或听辨并做笔记):Interpreting=L(listening and analysis)+ N(note-taking)+ M(short-term memory)+ C(coordination),并指出,第一阶段口译产出的结果其实是笔记。但笔者认为,将第一阶段的产出称为“笔记+脑记”可能更为准确。吉尔将第二阶段称为话语产出:Interpreting=Rem(remembering)+ Read(note-reading)+ P(production)+ C(coordination)。笔者认为,就口译任务而言,这两个阶段体现为源语理解和译语产出;但从深层认知的角度分析,理解是一个寻找“原型”的过程,产出则是从“原型”向外辐射的过程。在交替传译过程中,源语信息可被视作一个大范畴,第一阶段的认知运作是对这个大范畴进行抽象、浓缩,发掘源语信息的“原型”。这种“原型”最便于记忆和储存,译员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源语进行较为完整的重述,而“原型”最终形成的实体则是笔记和脑记,即第一阶段的产出成果。第二阶段的认知运作是对第一阶段获得的“原型”进行扩张、具体化,使之变异为最接近源语大范畴的状态。故整个交替传译的宏观认知过程可概括为:

那么具体而言,译员进行交替传译时又是如何实现这种原型化和辐射化的认知过程的呢?笔者认为,可以从语义的3个层次上进行探讨:即词语的原型化和辐射化、语句的原型化和辐射化、篇章的原型化和辐射化。通过在这3个层次上进行“缩放”,译员实现对整个源语篇章的原型化和辐射化的两阶段认知过程,顺利完成口译任务。

第一,在词语层次上,交替传译中常见的现象是译员会用某一符号或字代替一组意象。例如:原文为“The company’s first product was santonin—a palatable antiparasitic which was an immediate success”(林超伦 2004: 130),译员记笔记时可能用一个“好”字代写“palatable”;原文为“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交通十分发达”(林超伦 2004: 130),译员记笔记时也会用一个“好”字代写“发达”;原文为“the world’s best-known consumer brand”(林超伦 2004: 130),译员记笔记时也可能会用一个“好”字代写“best-known”。上述3个意象“合意的”“发达的”“最知名的”看似相距很远,但三者最核心、基本的涵义都是赞美、褒奖某种事物,故译员均可用一个“好”字(即认知原型)指代。而产出时译员往往又可根据语境和记忆回到和原文一致或更为接近的词语,这正是原型化和辐射化认知运作的有形体现。再例如,原文中有“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有两个国际机场”“促进了上海和世界各国的交往”(林超伦 2004: 247)这3个语句,尽管其中的“国际化”“国际”“世界”这3个词语不尽相同,但在笔记中译员往往只用同样的“世”字或其他某一符号代指,而产出时则又努力回到源语的多样化状态。

第二,在语句层次上,交替传译中译员常常以某种结构来表达很多表层不尽相同的句子。例如:原文为“便利的交通,促进了上海和世界各国的交往”(梅德明 2011: 183),译员可记作“交→上+世”;原文为“复旦大学为上海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梅德明 2011: 183),译员可记作“复旦→经、文/上海”;原文为“the university setting is the best incubator that exists for the inception and the sharing of ideas”(梅德明 2011: 121),译员可记作“大学→创、分/i-dea”。以上3个例句虽然表层各不相同,但译员都使用了A→B这种架构表达来记录笔记。细察根源,笔者发现,这是因为译员可将它们纳入一个范畴,这个范畴的原型是“一种事物引发、推动了另一种事物的产生和发展”,而译员在进行第二阶段产出时,又会全力把A→B这种架构扩张、具体化为“促进”“为……做出重要贡献”“是……的孵化器”这些丰富的语言表达式。再例如,交替传译中遇到带有冗长定语、连续状语的句子时,若讲话人语速较快,无论使用脑记还是笔记,有经验的译员均会选择记下主谓宾结构而适当放弃其他状语结构和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语,这同样是一种语句原型化的过程。待到产出阶段,在拥有主谓宾语句原型的条件下,译员往往可以非常容易地对其进行扩张、变异、补充,使之非常贴近源语,甚至可以给出和源语几乎等同的产出。

第三,在篇章层次上,交替传译中译员会在源语的一系列语句中进行筛选、整合,从而实现篇章的原型化,到产出阶段再将脑记和笔记得到的篇章原型发散,尝试细致、具体地还原整个源语篇章。“同声传译中,源语信息可视作一个大范畴,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子范畴构成,在邻近的连续2~3个或更多的子范畴之中,存在着原型子范畴、重要子范畴和边缘子范畴,即核心信息、重要信息、次要信息”(卢信朝 2016: 95)。与同声传译相似,在交替传译中,当源语信息非常复杂时,译员也会挑选子范畴或综合子范畴来获取最贴近整个篇章核心语义的语句进行记录,从而组成一个篇章原型,完成交替传译第一阶段的认知运作。在第二阶段产出时,译员根据拥有的篇章原型即核心信息进行扩张、具体化,从原型向外辐射,争取与源语实现一致。

第四,根据原型范畴理论,范畴的边界是动态的。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基于自己的认识把它归入不同的范畴,这也就解释了交替传译中笔记和脑记规则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并非所有译员遇到“合意的”“发达的”“最知名的”都会将它们全部纳入“好”的范畴,遇到“促进”“为……做出重要贡献”“是……的孵化器”都会将它们纳入A→B架构的范畴,但有经验的译员采取的策略确实相同,他们都会以自己的认知和生活经验为参照,经过“范畴—原型—范畴”的两阶段认知运作完成交传任务。

三、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交替传译的训练策略

交替传译的认知运作在第一阶段是从源语大范畴走向原型,这是一个抽象和浓缩的过程。因此,在交替传译的训练中,需加强学生在听辨过程中进行总结归纳的能力,此种能力应在语义的各个层次上进行练习提升,包括词语、语句、篇章。训练中应培养学生迅速抓住一个复杂词语、复杂语句、复杂篇章的核心语义即原型的能力。例如,听到“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筚路蓝缕”这一组词时,学生应能迅速抓住其核心语义“克服困难”;再例如,听到“At this time of the golden autumn season, Vancouver, like many other places of Canada, is extremely beautiful”(梅德明 2011: 186)时,学生应迅速抓住句子的主干原型“Vancouver is beautiful in autumn”。

交替传译认知运作的第二阶段是从原型走向范畴,这是一个扩张和具体化的过程。因此,在交替传译的训练中,要强化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升也应在语义的各个层次上进行,包括词语、语句、篇章。对同一事物,学生应能用富于变化的词语、句式、篇章进行表达。例如,学生接收到“克服困难”这一意象时,应能迅速用丰富多变的词语表达出来,如上文中的“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筚路蓝缕”等;再如,可以训练学生扩展基本的原型语句,如“Vancouver is beautiful”,分别将之扩展为更复杂的一个句子、两个句子或几个句子,或以此为主题进行即兴演讲,迅速组织一个篇章。

最后,交替传译中译员在第一阶段认知产出的语义原型很大程度外化为笔记(另一部分是脑记),故笔记在交替传译的认知运作中发挥枢纽作用,因为第二阶段的辐射化过程以笔记和脑记原型为参照点。依照原型范畴理论,学生可以尝试用一个原型符号代替一组相似的意象或逻辑关系,更为精简地记录源语中复杂多变的词语和句式。原型符号的选择和辐射范畴的大小应以学生个人的认知体验为基础。琼斯(Jones 2008: 50)曾说:“符号和缩略语,对于译员来说,必须是‘逻辑的’,也就是说符号和缩略语对于使用它们的译员来说必须有内在的涵义”。如果原型符号建立在学生个体对外在世界的认知体验上,对学生而言有深刻的内在涵义和逻辑关联,则他们使用和解读过程的自动化速度会更高。相反,让学生使用起来别别扭扭,难以契合自身范畴化认知体验的符号和表达式,不如干脆舍掉。例如,有人会乐于用“周”来表示“周边”,有人则乐于用“边”来表示“周边”,这可能是因为在一个人的认知范畴中“周”更有原型性,而在另一个人的认知范畴中“边”更有原型性。故适合自己的符号才是交替传译的得力助手。

四、结语

口译研究若要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就不能只停留在表层的语言转换上,要更深入地挖掘其内在的认知机制。口译的跨学科研究是未来的潮流,是大势所趋。本文使用认知语言学经典的原型范畴理论剖析了交替传译的宏观认知过程,阐述了交替传译“范畴—原型—范畴”的两阶段认知机制,并具体分析了译员如何通过词语、语句、篇章3个层次的原型化和辐射化实现认知过程,完成口译任务。在此基础上,本文提供了提升口译原型化和辐射化能力的训练策略,倡导使用符合个人认知体验的原型笔记来提升笔记的效用。总体而言,本研究尚为初步探索,存在许多不足,有待各位学者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未来,笔者将进一步探索交替传译中提取源语原型和将原型在目的语中辐射释放的具体规律和方法。

参考文献

Gile, D. 2011.BasicConceptsandModelsforInterpretersandTranslatorsTrain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Jones, R. 2008.ConferenceInterpretingExplained[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Rosch, E. 1975.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s of semantic categories [J].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General(3): 192-233.

Wittgenstein, L. 1953.PhilosophicalInvestigation[M]. G. E. M. Anscombe. Trans. New York: Macmillan.

康志峰. 2012. 口译焦虑对交替传译的效应与影响 [J]. 中国科技翻译 (1): 18-21.

林超伦. 2004. 实战口译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卢信朝. 2016. 原型范畴理论启示下的汉英同声传译简缩策略 [J]. 外国语 (3): 92-102.

梅德明. 2011. 高级口译教程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王建华. 2015. 元认知理论与交传口译的实证研究 [J]. 中国翻译 (4): 13-18.

王湘玲, 胡珍铭, 邹立屏. 2013. 认知心理因素对口译策略的影响——职业译员与学生译员交替传译之实证研究 [J]. 外国语 (1): 73-81.

王 寅. 2006. 认知语言学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源语译员口译
美国法庭口译制度研究及启示——以夏威夷州法庭口译为例
医疗口译中口译人员角色的动态转换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口译中的“陷阱”
译员扮演何种角色?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译员与翻译企业的劳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