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本科生语料库英语长句汉译的语用研究
——以The Posteverything Generation中长句汉译为例

2018-05-28 01:34华南农业大学李占喜梁嘉仪
外文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长句语料库意图

华南农业大学 李占喜 梁嘉仪

一、引言

根据王克非(2012),语料库为翻译教学提供了自主学习环境,学生从中发现母语和外语各自的特征以及转换的方式,培养其自主的翻译意识,逐渐形成运用翻译策略的能力。现今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教师讲解翻译理论,给学生布置翻译作业,教师批改点评。事实上,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思维运作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能否产出高质量的译文话语,然而以往翻译研究者对此方面关注和探讨较少。

本文依托自建本科生翻译语料库,译文语料主要来源于华南某重点农业大学2012级学生译者的翻译习作。我们拟对123份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英译汉组ThePosteverythingGeneration的学生译文进行分析,对学生译作进行语料观察和整理,对其在不同层面出现认知障碍的共性问题进行梳理,观察他们理解和表达时出现的变异性、协商性、顺应性等情况;探究翻译专业学生为何在长句翻译中做出不合适的译文语言选择,甚至出现错译、漏译现象。

本文以“译文读者为中心的认知和谐原则”(李占喜 2012)为研究理据,揭示学生译者译文选择背后的心理动机,试图弥补以往译论在长句翻译中缺失的对学生译者思维运作过程的研究。采用语料库与翻译思维模式相结合,最终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摆脱常见的翻译困境,促进本科翻译教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前人研究回顾

英语句子过长的原因为:修饰语过多,并列成分多,层次结构多。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大部分翻译教材有专门章节探索英语长句的汉译方法。葛校琴(1994)认为,翻译教学往往侧重于讲授具体的转换技巧或方法,讲英语长句汉译通常就讲保持原序、变序、拆句和并句等方法。她主张通过比较英汉语句子结构上的差异,找出英汉语各自的构句规律,为教学中所列举的长句汉译法找到一定的依据。葛陈荣、汪浪(2006)总结的英语长句汉译方法为:“顺序法”“逆序法”“分译法”和“综合法”。华先发(2008)把翻译长句的方法统称为“分译法”,主要依据原句的语义及句子各部分间的逻辑关系而定。他指出,翻译时不能一味地照顾译入语的表达习惯而不重视原文作者句式安排的特殊目的或意图。司显柱、卢明玉(2012)认为长句汉译策略分别有:把原文的扩展部分译成若干分句;将原文按空间组合的结构拆译成译文的“时间顺序”结构;跳出原文句子整体结构,按汉语表述习惯另起炉灶。连淑能(2012)总结的长句翻译常用译法:查明基本句型;查明从属结构;查明词义;查明语法关系;查明重心、时间或逻辑顺序;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安排或调整语序;修订、润饰初稿。

从以上相关研究中,我们发现:1)这些方法可粗略归纳为“顺序法”“逆序法”“分译法”“插入法”和“综合法”,对学生的长句汉译有积极的指导作用;2)不少学者通过使用不同的表述对已有的观点进行了“新包装”,重复的论述较多,新的发现较少。而且,教科书中强调“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打乱原文结构”令学生无从下手(曹明伦 2015: 103)。所以,学生在做出翻译策略选择时,一般是根据自身的翻译水平,而非根据原文中作者的修辞目的和特定意义进行翻译。结果往往是在翻译同一个长句的过程中,学生译者采用各不相同的翻译策略,给出的译文不能很好地传达作者的思想。

基于这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以往研究忽视了长句翻译时对学生译者思维运作的关注,本文将从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路向”(李占喜 2007)新视角,对此方面进行探讨。我们自建本科生翻译语料库,采用语料库与翻译思维模式相结合,遵循“译文读者为中心的认知和谐原则”,关注学生译者的语篇释意交际过程和语篇产出交际过程,集中探讨学生译者进行译文语言和策略选择的动态心理过程。

三、研究理据

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路向”是一个跨文化的、以译者为中心的理论范式(李占喜 2007):翻译既是一个寻找关联的明示推理过程,又是一个动态顺应过程。语篇释意交际过程是寻找关联、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是在和原文作者或原文话语的跨文化对话的过程中,译者根据原文的词汇信息、逻辑信息以及百科信息和译者的审美素质来完成的。语篇产出交际过程是译者动态顺应译文读者的交际过程,是其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态度应该是:尽可能传达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对作者信息意图的操纵必须以确保译文读者的认知和谐为前提。

此外,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引入“译文读者为中心的认知和谐原则”,揭示学生译者语言选择背后的心理动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语言选择和语用翻译策略必须聚焦于传达作者的意图,或者对其信息意图进行操纵,而不会使译文读者付出不必要的推导努力来获得原文作者试图传达的语境效果。并且,在译者操纵性地重构作者的信息意图时,这些语言选择和翻译策略会产生与作者试图传达的信息相似的语境效果,以便迎合译文读者的审美期待和接受能力。在译者与译文读者的交际中,译者应该努力使他的译文选择满足译文读者的认知和谐,读者在认知处理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过程中,会努力寻求认知上的和谐。

如下页图1所示。

四、学生译者长句翻译思维:语用透析

从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路向”的语用学视角,我们对第二十七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英译汉组ThePosteverythingGeneration的学生译文进行研究。依照语料库的统计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学生汉译例子,追溯其翻译时呈现的变异性、协商性、顺应性心理图景。

(一)自建本科生翻译语料库

基于语料库翻译学,我们收集一百余份英语翻译专业学生的汉译习作,建立英汉双语语料库。在语料库语料检索分析的基础上,借助语料库方法,我们做出的前期准备有:

1) 语料观察与整理:①混合作业分割——英译汉、汉译英分割;源语和译语分割;②doc格式文件转换txt格式;③利用Editplus进行文档清理;④利用Editplus进行句段标记。

图1 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路向”(李占喜 2007: 53)

2) 句对齐:使用WinAlign软件对学生译文文本进行机器对齐,无法对齐部分则使用手动修改。

图2 WinAlign使用句对齐界面

3)整理文件的乱码:使用Trados的WinAlign软件实现句对齐之后,xml格式中有很多乱码符号内容,使用Deagligner对xml格式进行清理。

4)元信息标注:对每篇译文的原始信息,如学生年级、专业、时间等进行标注。

语料库学习模式的重点是观察语料,归纳分析语料,从而获得翻译技巧等经验。其中对比分析是学生译者提高翻译水平的重要环节。以下分析均基于语料库软件BFSU ParaConc 1.2.2版本。

(二)长句翻译过程分析

国内学者研究长句翻译,对翻译步骤提出了各自的观点,虽表达各异,但就其实质而言,则可归结为“分析”和“综合”。“分析”是指通过对原语进行分解,从结构上把握源语的意义;“综合”则是把源语的语义系统按照目的语的语义结构进行调整,使其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方宝、谭晓春 2007)

本文依据的“关联-顺应研究路向”,可以为“追溯”学生译者的思维运作,探讨其译文选择背后的心理动机,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不仅能解释翻译现象,还可以检验学生译者是否很好地传达了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关联-顺应研究路向”这一原则的有效性毋庸置疑,但是如何不断提升关联性,提升译文质量?这不仅需要译者充分掌握源语文本的认知语境,还需要长期的语言积累,这样才能有意识地从译入语中选取地道、准确的表达。(胡玥、万正方 2016)

我们将透析学生译者与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跨文化交际过程。结合学生译者较难处理的长句汉译“逆序翻译法”“插入翻译法”的翻译策略,遵循译文读者为中心的认知和谐原则,探究他们在英语长句汉译时的译文语言选择,观察学生译者翻译的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的动态心理过程。

1) 逆序翻译法

逆序翻译法是指在翻译英语长句时,学生译者需要将英语长句中所传达的信息在译文中分割成若干短句,然后再按照汉语习惯表达法进行重新安排。很多时候,是将英语句子信息前重心移向汉语句子后中心,逆着英语原文语序翻译。(李明 2009: 223)汉、英两种语言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较大区别。汉语构句重逻辑顺序,在时间上重先后顺序,在逻辑上重前因后果关系;英语构句可顺序或逆序排列句内语义成分。因此,翻译长句时,汉译文本很难完全保留原文语序,大多数情况下学生译者必须调整语序,以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1) We go to war without so much as ques-tioning the rationale, we sign away our civil liberties, we say nothing when the Supreme Court uses 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 to outlaw segregation, and we sit back to watch the carnage on the evening news.

我们连参战理由都不质问一声就参加战争。我们在文件上签名放弃自己的公民自由。当最高法院用“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宣告去种族隔离违宪时,我们保持了沉默。我们还无动于衷地收看晚间新闻中的血腥屠杀。

(参考译文)

在该例子中,原文英语长句有45个单词。从整个句子结构看,句子是由4个简单句组成的并列复合句,其中包含了介词短语、时间状语和不定式等。在英语中,句子的次要“枝丫部分”可位于句首或句尾;在汉语中,按照句子重心在后的原则,时间状语一般位于句首,句子重心位于句尾。因此,这句话从整体结构上,应按照逆序的方式进行翻译,即先翻译由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再翻译句子的主干。若按原序翻译,则是“我们保持了沉默,当最高法院用‘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宣告种族隔离违宪时”,还有“我们参加战争,不质问参战理由”,这样的译文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为了使译文读起来通顺流畅,翻译这句话,不管是从整体结构还是局部结构来看,逆序翻译法都是较好的语用翻译策略。

从收集的语料,我们看到123种不同的译文话语,汉语语言的变异性为学生译者提供了至少123种可能性。汉语的顺应性使学生译者能够从一系列译文语言的潜在可能范围内,与作者进行协商性对话,以便以高度灵活的方式进行译文语言选择,确保译文读者的认知和谐。本文展示了4种具有代表性的译文一至四,显示了译文具有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的特征。

在翻译的过程中,学生译者要使自己的思维动态追踪源语认知语境。在原文明示的基础上做出语境假设,寻找we say nothing when...and we sit back to...在句子层面以及英语书面风格上的关联。要找出最佳关联,必须从原文的词汇信息(指人们不说话,宽心安坐)、逻辑信息(我们认为人们“不说话、靠坐在座位上”背后隐含的是“不作为,冷眼旁观的态度”的联系,以及该话语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学生译者的百科信息在长句we say nothing...and we sit back to...与the Supreme Court uses 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 to outlaw segregation中做出恰当的语境假设。

在学生译者得到最佳关联后,他们又是通过怎么样的思维运作给出相应的译文话语呢?他们必须使自己的思维在英语句子层面和语体方面,在汉语读者的潜在认知语境中,进行变异性、协商性、顺应性的选择。具体地说,就是译者在付出认知推导努力后,顺应汉语读者的潜在语境,从而翻译出“一声不吭”或“无动于衷”,传达原文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以及相应的原文意境效果。再者,在宏观层面上,通过该译文,汉语读者能够产生与英美读者在英语认知语境中的共鸣。

据统计,123份学生译者的译文中,译文长度多为70~90个汉字,在60个汉字以下的译文有9份见下页表1,全部出现缺译现象。从学生的译文话语可以看出,在处理we say nothing when the Supreme Court uses 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 to outlaw segregation时,学生译者都选择了逆序翻译法,这与参考译文选择的翻译策略不谋而合。

表1 统计学生误译现象

我们再来看看这4种具有代表性的译文。学生译者在顺应原文英语认知语境,解读作者试图传达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关联假设的过程中,都做出了正确的语境假设。换言之,他们的思维是正常运行的。但是为什么前三位学生译者不能很好地传达作者的意图呢?

译文一:我们丝毫没有质疑其合理性就发动了战争,我们放弃了公民自由权,当最高法院用布朗起诉教育局案(1954年导致美国最高法院做出学校种族隔离制度非法的裁决)宣布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不合法性时,我们保持了沉默,我们宽心安坐地观看关于大屠杀的晚间新闻。

(陈晓诗 译)

译文二:我们去参战,根本不过问缘由;我们放弃自己的公民自由的权利;我们每晚在新闻中看到破坏和死亡。

(吴蔚聪 译)

译文三: 我们不问缘由,直接参战;我们提笔签字,放弃公民自由权;我们以沉默不语应对最高法院借布朗起诉教育委员会案为由宣布种族隔离为非法;我们以袖手旁观观看晚间新闻中的大屠杀。

(邹凤婷 译)

在译文一中,由于在汉语认知语境中缺少与“布朗起诉教育局案”相应的语境假设,学生译者在译文选择过程中考虑了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在括号部分增译“1954年导致美国最高法院做出学校种族隔离制度非法的裁决”,减少了译文读者认知处理作者意图的心理压力,但是译文过于冗长拖沓,不能很好地顺应译文读者的审美期待。译文二则省略了the Supreme Court uses 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 to outlaw segregation的翻译,避开了学生译者百科信息中的难点和盲点,却牺牲了作者的信息意图。

译文三不能满足读者的审美期待和接受能力,学生译者的初衷是为了以排比的形式增强语势,但很容易看出,“我们以袖手旁观观看晚间新闻中的大屠杀”不符合汉语的表达语序,不利于译文读者理解。前三位学生译者能正确阐释原文作者的意图,却不能在译文认知语境中进行较好的动态顺应,以恰当的汉语语序翻译原文。翻译中舍“达”而求“雅”的做法表面上似乎提升了文章的风格,实际上却影响了作者信息意图的传达,翻译效果适得其反。(刘继华、张明林 2015)作为原文作者的“替身”,这样的翻译并没有减少译文读者认知译文话语所付出的推导努力。

由分析得知,变异性、协商性、顺应性三者密不可分,译文语言的变异性提供了一系列潜在的可能范围,在语篇释意的交际过程中,学生译者正确认知处理作者的意图之后,语言的协商性使其思维处于动态之中,以高度灵活的方式协商出合适的译文选择,满足译文读者的认知和谐,达成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跨文化交际。

众所周知,有些英语长句表达次序与汉译截然相反,为了使汉语通顺自然,必须先翻译后面的部分,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在英语复合句中,主要信息前置,次要信息后置;汉语句子中,次要信息前置,主要信息后置。所以,在我们挑选出较好的译文四里,学生译者在译语语境中以变异、协商、顺应的方式进行语言选择,尽力确保译文读者的认知和谐,以促进跨文化交际。

译文四:我们不问缘由地去参与战争,签字放弃我们的公民自由;当布朗起诉教局案宣布种族隔离为不合法时,我们不闻不问;当在晚间新闻看到大屠杀的事件时,我们袖手旁观。

(卢师敏 译)

在该例中,学生译者在找到最佳关联后,如何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呢?一般而言,顺译法是翻译英语长句的首选策略,因为其最容易达到完整表达原文作者意图的目的。但在此句中,翻译we say nothing when the Supreme Court uses 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 to outlaw segregation时,100%的学生都选择了逆序翻译法,在翻译We go to war without so much as questioning the rationale时,66.7%的学生选择了逆序翻译法。由分析可知,为了顺应汉语表达习惯,学生译者做出了动态顺应。根据译后访谈,学生译者均指出:when引导的状语从句在翻译时需要前置,符合汉语次要信息前置的特点;为了确保译文读者的认知和谐,学生译者在翻译时,会考虑译文读者的审美期待和接受能力,把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明晰地传达出来。

2) 插入翻译法

插入翻译法是指利用破折号、括号将原文句子中的某部分信息插入到译文当中。在汉译中采用插入翻译法有两种情况:一是将原文中已有的插入语直接翻译成汉语中的插入语,作为插入成分置于译文之中;二是原文中本来没有插入语,但是由于句子附加成分繁多且结构复杂,译文必须采用插入翻译法将原文中某部分信息转化为插入语,置于译文当中。(李明 2009: 223-224)此外,英语句子含有同位语从句时常采用插入法翻译。在这种情况下,对原文结构的理解直接关系着如何传达作者的意图。

(2) But it also intrigued me because the question of what post-modernism—what a movement so post-everything, so reticent to define itself—is spoke to a larger question about the political and popular culture of today, of the other jaded sophomores sitting around me who had grown up in a postmodern world.

不过,这问题令我感兴趣的还有一个原因,即作为一种“后一切”且难以自我界定的运动,后现代主义是什么的问题涉及一个更重大的问题:这就是关于我身边这些在后现代社会长大的萎靡不振的大学二年级学生的问题,具体说就是他们今天的政治文化和流行文化问题。

(参考译文)

该例原文有53个单词,含有一个插入语what a movement so post-everything, so reticent to define itself,参考译文则有120个汉字。曹明伦等(2015)在《中国翻译》中简要分析过此句结构:what所引导的主语从句主干结构是what post-modernism...is,该主语后的谓语动词是spoke to,两个破折号中间的what a movement so post-everything, so reticent to define itself是what postmodernism的同位成分,即a movement so post-everything, so reticent to define itself是postmodernism的同位成分。根据统计,因为对插入成分以及后面两个of的结构限定不理解,所有学生译者都出现误译、错译。

表2 学生翻译处理情况统计

译文一: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到底什么运动是如此超前?为什么在定义它的时候要如此谨慎?这些问题都牵涉一个更大的与当今的政治文化以及流行文化息息相关的问题,那就是“这与我周围这些生活在后现代的疲惫不堪的大学生们有着什么联系?”。

(邱晓乔 译)

译文二:我感兴趣的另一个原因是关于后现代主义本身,这场如此“后一切”,如此严谨地定义自己的运动正在面对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关于当代的政治和流行文化,以及坐在我周围那些生长在后现代世界的困倦的大二学生。

(金姗 译)

译文三:但它吸引我同样也因为那个关于后现代主义的问题——这个运动是如此地后一切,如此地沉默地定义它自己——后现代主义被说成一个关于今日的政治和流行文化的更大的问题,关于坐在我周围的这些在后现代世界成长的疲倦的大学生们。

(洪俊珍 译)

一般来讲,采用插入翻译法的情况有:一是将原文中已有的插入语直接翻译成插入成分置于译文之中,例如译文三,30.9%的学生译者遵循了原文的结构形式;二是汉译时改为非插入语的形式。任何语言结构都只是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过程中的可选项目,使用者所做的语言选择要依赖语境,要与语境相适应。(张克定2002)当形式与内容出现矛盾时,内容一致应优先于形式一致,如译文二,56.9%的学生译者选择采取与参考译文一致的处理方式来翻译插入语,将其转化为定语修饰postmodernism。学生译者翻译此句还有一种意料之外的处理方式,将what汉译为设问句,占比12.2%,如译文一。我们可以看出,这15位学生都没有理解句子结构,a movement so post-everything, so reticent to define itself是post-modernism的同位语,所以误用设问句“到底什么运动是如此超前”,“为什么在定义它的时候要如此谨慎”。

在翻译过程中,学生译者的语言选择和翻译策略必须致力于传达作者的意图,在其操纵性重构作者的信息意图时,必须产生与作者试图传达相似的语境效果,以便迎合译文读者的审美期待和接受能力。学生需要找到what post-modernism—what a movement so post-everything, so reticent to define itself—is spoke to在词汇层面、句子层面和文体层面的最佳关联。11.4%的学生译者对reticent认知处理有误。它的言外之意是“难以……”,但是大部分学生都只将其言内之意“沉默地”“谨慎地”“有所保留地”“严谨地”翻译出来,如译文二和译文三。

另外,学生译者对句子结构的理解还有一处误区:the political and popular culture后面是两个of的限定结构,此处是并列逻辑关系。大部分学生译者没有正确认知处理这一结构,也不理解spoke to在此处的意思,也就无法表达出原文话语中larger question自始至终指同一个问题,并非两个。学生译作中出现了不少扭曲原文意义的译文,把大二学生的问题与政治文化和大众文化问题割裂,如译文二和译文三。他们都牺牲了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这种情况常出现在学生译者翻译长句的过程中,即便是他们写出一大堆译文话语,但是由于其对于长句的不理解,其译文话语常常是词不达意。

参考译文将句子改为以“后现代主义”为主语,以插入语为定语的陈述句,用冒号引出问题的本质,交代清楚具体问题,为下一段后现代社会现象的举例提供逻辑上的关联性,这样处理不会让译文读者在理解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时,付出过多的推导努力,去体味原文作者试图传达的意境效果,有利于确保译文读者的认知和谐。(李占喜 2013)

有的学生翻译错误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与作者的交际意图相匹配的最佳关联,即没有正确认知处理原文话语的词汇信息、逻辑信息和百科信息。在此,我们需要指出的是:学生译者的翻译态度应该是尽可能充分地传达作者的意图,或者对其信息意图进行操纵性重构,这些都必须以确保译文读者的认知和谐为前提。

五、结语

本文从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路向”的新视角,探讨了本科学生译者的英语长句汉译动态过程。通过分析英语翻译专业学生的译作,阐述了学生译者在翻译时的明示推理和动态顺应过程。找到与作者的交际意图相匹配的最佳关联和确保译文读者的认知和谐是翻译的关键。这一点对学生译者的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学生译者要想传达好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必须在动态顺应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在最佳关联的引导下,产出满足译文读者认知和谐的译文话语。

学生译者的译文之所以出现长句难译,频繁错译现象,原因首先在于他们知识储备不足、文化背景方面知识匮乏,从而无法完全领悟原文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其次,他们的翻译思维还不够成熟,即使明白作者的意图,也无法选择切合原文的词汇及语句去翻译。再者,学生驾驭变异性、协商性、顺应性的翻译过程的能力有限。我们认为,译文语言的变异性、协商性、顺应性特征贯穿整个翻译过程,它们之间的互动制约翻译活动和学生译者的认知处理过程。具体表现为,在语篇产出交际过程中,受最佳关联的引导,学生译者做出语言选择时,他们不得不考虑译文的社会文化语境、语言语境、自己的心理动机、译文读者的审美期待和接受能力。译文语言的顺应性使学生译者在与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协商的过程中,确定某一个显性的语用因素,这会对他的译文选择起着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直到他感到其译文话语能够确保译文读者的认知和谐,其译文选择才会结束。

基于学生译者存在的不足,我们拟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在长句翻译时,学生译者应该先理清句子主次,明晰句子结构,再综合理解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最后用满足译文读者认知和谐的译文话语,从语义和文体两方面,再现其意图,从而达成与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跨文化交际。

第二,学生译者应加强自身中西方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储备能力,广泛积累相关知识,翻译时才能得心应手,才能在原文认知语境中找到与作者的交际意图相匹配的最佳关联,并在其指引下,在译文认知语境中做出动态顺应,做出合适的译文语言选择,传达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

第三,学生译者可以通过观察自建语料库中具体的翻译表达,细心揣摩符合翻译理论的译文表达规律。在“关联-顺应研究路向”的指导下,利用语料库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译者关注显性翻译问题,从而有意识地规避错误,积累翻译经验,提高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Sperber, D. & D. Wilson. 1986/1995.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M]. Oxford: Blackwell.

Verschueren, J. 1999.UnderstandingPragmatics[M]. London/New York: Edward Arnold Ltd.

曹明伦. 2015. 形具神生, 神形兼备——谈英语长句的汉译 [J]. 中国翻译 (6): 103-105.

曹明伦, 刘继华, 张明林. 2015. “后一切”的一代 [J]. 中国翻译 (6): 116-117.

党争胜. 2006. 结构分析翻译法初探——浅论英语长句的汉译 [J]. 外语教学 (4): 64-66.

方 宝, 谭晓春. 2007. 对近十年英语长句翻译研究的述评 [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1): 131-134.

葛陈荣, 汪 浪. 2006. 论英语长句、难句汉译的方法 [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1): 280-282.

葛校琴. 1994. 英语长句汉译教学初探 [J]. 中国翻译 (2): 33-35.

胡 玥, 万正方. 2016. 关联理论视阈下第二十七届“韩奖”竞赛汉译英译文剖析 [J]. 中国翻译 (2): 110-113.

华先发. 2008. 新实用英译汉教程 [M].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李 明. 2009. 英汉互动翻译教程 [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李占喜. 2007. 关联与顺应: 翻译过程研究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李占喜. 2009. 顺应论: 文学翻译的一个新视角 [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3): 90-97.

李占喜. 2012. 译文读者为中心的认知和谐原则 [J]. 外语教学 (1): 101-104.

李占喜. 2013. 译文读者认知和谐的语用翻译策略选择原则 [J]. 外文研究 (3): 85-91.

李占喜. 2014. 语用翻译探索 [M]. 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

连淑能. 2012. 英译汉教程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继华, 张明林. 2015. 译无定法, 意义为重 [J]. 中国翻译 (6): 117-122.

司显柱. 2012. 英译汉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司显柱, 卢明玉. 2012. 英译汉教程新编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克非. 2012. 语料库翻译学探索 [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张克定. 2002. Verschueren的语用理论对语用句法研究的启示 [J]. 外语教学 (5): 1-5.

猜你喜欢
长句语料库意图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英语语言特点视角下英语长句翻译的解读
吼唱在关中大地上的“秦腔”——论小说《白鹿原》中长句和排比句的秦腔韵味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语篇元功能的语料库支撑范式介入
燕山秋意图
长句变短句方法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