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思维是近年来形成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互联网思维的基础是互联网技术,在此基础上,运用互联网对于应用文的写作教学有比较大的影响。互联网在教学过程中提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交流可以更加方便,对于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应用文写作
一、用户思维与应用文课程设计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的思维,就是要对用户的需求有所了解并满足用户的需求,一切以用户为中心。互联网思维应用在应用文的教学上面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对教学活动有着绝对的主导权,而近几年也在强调要转变教学主体,将教师的教学主体转变为学生为教学主体。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种转变仅仅体现在个别的教学环节中,没有从本质上转变过来。在实际的应用文教学中,教师对教学的设计、制定、考核、评价等教学活动进行安排和设计,其中一些地方也考虑到学生的程度和学生的喜好,但是这种考虑也是在教师的角度去考虑,并没有将这些活动的主权交给学生。而用户至上的互联网思维,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处处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导,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所了解,思考他们需要的文种是什么,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学习这些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应用文的写作。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该及时的了解清楚,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学生还会体会到学习所获得的成就感,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设计的过程。
二、极致思维与课堂教学
在互联网时代有很多不同的应用软件,其中有很多的学习软件、学习咨询被开发出来,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查询搜索出自己需要的知识和咨询,而互联网思维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快”。这一点出生在互联网时代的90后和00后都深有感触。在应用文写作的课堂上,学生可以从各种途径学习到教学的内容,弥补了有限的课堂时间,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快的思维由于自身的缺陷,特别表现在阅读上面,使得阅读不那么慢慢的品,知识快速的阅读,但是文学读物不像新闻资讯,文学作品通常都有深刻的含义,如果不深究,不细读,就不能体会深层次的含义。极致思维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教学的过程中只专注于学生薄弱的环节,不求将所有的知识都讲的面面具到,从学生最困惑,最难把握的地方入手。第二,独特性。在之前应用文的讲解中会对写作技巧和组成部分进行细致的讲解,但是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上遍布各种写作技巧的帖子,以及经典的应用文范文,学生会经常在网络上学习这些,如果发现课堂的内容与网络上的内容一样,可能会将课堂内容抛弃掉。因此在教学中,教学的方式和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的内容都要创新,要能吸引住学生的目光和思想。
三、社会化思维与师生互动
在现代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是自媒体,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和行为都会成为学生关注的点,教师要在教学中打造自己的粉丝效应,使得学生成为自己的粉丝,喜欢听自己的课,成为学生心中知识渊博,教学模式灵活,教学课堂氛围幽默的这样的老师。想要成为这样的老师,首先,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在应用文写作教學中也是如此,应该对文学常识、写作知识非常熟练,还要对其他学科有所涉及,这样才能在学生面前胸有成竹,自己的写作水平也要高,这样才能使学生信服。教师在平时的生活教学中,要对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还要在微博、微信中经常发表自己的看法,发表一些文章,这样能够吸引分析,形成自己的粉丝效应。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自己教学的氛围,在课堂上要表先的轻松、幽默,幽默就是要懂得语言的艺术和表达的技巧,而不是天天讲笑话,就是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多留心身边的事物,还要留心一些网络语言,这样可以和学生打成一片,还要适度自黑,偶尔卖萌,这样才能使学生喜欢。最后,就是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专业能力,看到自己的实力。在自己的QQ或者微信平台建立自己的发言平台,定时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还可以发表一些应用文范文供学生学习。
结束语:
互联网思维在应用文的写作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时与学生尽心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提高他们的应用文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夏晓龙,文智辉.互联网思维下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13):244-245.
[2]李修元,殷宝为.构建“互联网+”财经应用文写作的数字化课堂[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26(06):140-142.
【作者简介: 蒙巧芝(1983-),女,汉族,广西南宁人,本科学历,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茶艺培训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