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
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需要我们敢于抵制一切负能量,更需要我们铸就网络文化空间的新时代青年精神。
2017岁末,各种“盘点”集中登场,其中“佛系青年”成为各大媒体竞相讨论的一种文化现象。
所谓“佛系青年”,并不是真的出家,而是形容一些青年人的生活态度:无欲无求,看淡一切,心若止水,怎么都行。显而易见,“佛系青年”是一个群体与一种哲学的结合,其现实土壤是当前青年人的生存处境,究其实质则是一些青年人逃避现实压力的一种精神选择。客观而言,“佛系青年”的说法微妙而传神地还原了当下一些青年人的精神面貌,而究其根本,它脱胎于网络空间方兴未艾的一种文化谱系——丧文化。
谈及丧文化,不能不提那张著名的“葛优瘫”照片:演员葛优饰演的一个角色浑身瘫软地半躺在沙发上,满脸胡茬、双目无神,不少青年人看到后都大呼一声“那就是我”。从此,“葛优瘫”成为网络空间里颓废的代名词,也成为丧文化的典型意象。丧文化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当下一些青年人在现实问题面前的焦虑、失落和无奈,而“佛系青年”一定程度上是对丧文化的延续,表面上是对一种颓废状态的“诗意拯救”,但本质上还是一种“犬儒化生存”。
简单来说,面对现实问题和生存处境,“佛系青年”给出的答案就是回避,即对虚幻、痛苦、冲突统统采取回避的态度,从而寻求内心的平静。然而,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真的就存在“无我之境”吗?如果一切都随大流,一切都无所谓,我们如何理解并诠释责任、主体性、生命意识这些不能回避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无疑需要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因此,新时代的青年人需要有公共担当,需要有直面社会问题的参与意识。站在这个高度上看,网络空间中存在的一些包含颓废、消极等负能量的文化形式,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一种“精神胜利法”。
有人或许会说,所谓“佛系青年”不过是一些青年人的一种戏谑说法或自嘲。其实,从文化维度来看,“佛系青年”是一种典型的青年亚文化。亚文化和主流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合的,然而在一些特别的面向上,二者存在巨大的冲突。英国伯明翰学派的研究发现,如果一种亚文化可以赋予特定群体更具有辨识度的身份属性和精神风貌,那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改写一个群体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换言之,“佛系青年”虽诞生于网络,但其影响却可能延伸到真实的社会空间,这是我们绝不能忽视的。
因此,关注“佛系青年”,不仅仅是关注青年人的精神价值问题,同样是关注网络空间的文化选择问题: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青年精神,我们又需要什么样的网络文化?
2017年9月,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正式出版,全景式地呈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工作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如何实现这一宏大的社会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发扬青年精神,“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作为网络空间的一种亚文化,“佛系青年”排斥人的社会状态,强调人的反社会状态。在现实问题和矛盾面前,当青年人尝试将自我悬置起来,实际上也将生命意识和主体责任一并悬置起来了,而这显然不利于他们“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这就涉及网络文化建设这一命题。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需要我们敢于抵制一切负能量,更需要我们铸就网络文化空间的新时代青年精神。因此,要强化青年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真正挽救一些青年人精神上的消沉与退缩。此外,也要加强网络文化空间的舆论生态建设和引导。
青年人群体的一些行为可能会带来重大的文化或者社会变化,面对当下网络上存在的含有负能量的文化氛围,我们有必要呼唤青年人在社会问题和生存现实面前的担当、抱负与梦想。(摘自《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