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严重多发伤的院前急救方法及模式

2018-05-26 09:47闵林玲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院前急救

闵林玲

【摘 要】目的:探讨针对严重多发伤患者采用院前急救的方法及模式。方法:选取严重多发伤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前的急救方式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分别采用常规急救方式和院前院后一体化急救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B组所花费有效救治时间为(166±8.5)min,明显短于A组的(566±12.5)min(t=12.502,P=0.000<0.05);B组的救治成功率为92.00%,明显高于A组的73.00%(=263.175,P=0.000<0.05)。结论:实施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能够为挽救严重多发伤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采取院前院后一体化急救模式有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

【关键词】严重多发伤;院前急救;方法及模式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2-03-0-01

严重多发伤是指患者在同一个致伤因素作用下造成2个以上脏器或部位损伤,具有伤势严重、伤情复杂多变、治疗难度大等特点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院前急救是指在患者受伤后至入院前这一阶段所采取的现场检查救治,以及运送途中的监护治疗,这一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模式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本次研究着重探讨分析院前急救的方法及模式对于及时有效的救治严重多发伤患者影响作用,现予以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回顾性分析院前急救相关资料,所有患者经“120”医生现场检查诊断均符合多发伤相关诊断标准,依照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平均为22.5分,大于16分的严重多发伤评定标准。按照入院前急救方式分为两组,A组100例患者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12—76岁,平均年龄(36.7±4.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64例,高处坠落21例,刀砍伤9例,挤压伤6例;累及部位:累及2个器官者53例,累及3个器官者37例,累及2个器官者10例。B组100例患者中男性61例,女性39例;年龄13—77岁,平均年龄(36.9±4.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65例,高处坠落20例,刀砍伤8例,挤压伤7例;累及部位:累及2个器官者52例,累及3个器官者38例,累及2个器官者10例。两组间基本资料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患者按照常规多发伤院前急救操作规程进行现场救治并转送医院继续治疗。B组患者采用院前院后一体化急救模式,具体内容如下:急救人员赶到现后首先对患者伤情迅速做出评估,对所出现的休克、呼吸心跳骤停、活动性大出血、等危急症状进行现场处置。如果出现呼吸、循环障碍,立即行气管插管,采用便携式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保持气道畅通;针对心跳骤停症治立即实施除颤和心脏复苏;对于出现休克现象立即建立静脉通路,按照“先晶体、后胶体”的顺序快速补液;密切观察颅脑和脊柱损伤情况,按照“包扎、止血、固定、搬运”的救治原则,处理头、胸部损伤,采用颈托、头部固定器、脊柱固定板等器具进行妥善固定,避免二次损伤;患者保持平卧位,对骨折部位进行包扎固定。将经过简便处置的患者搬移到救护车内,利车载监护仪密切监护生命体征,立即给予吸氧,利用车内急救设备和药品展开车内救治。及时将患者转移到就近医院,并与医院急救中心联系,通报患者伤情,做好入院后的急救准备。患者入院后立即开启绿色通道,迅速完成各项检查,需要手术时直接送入急诊手术室。

1.3 观察指标[2] 患者有效救治时间(从接诊到患者进入急诊手术室或ICU病房所花费时间);救治成功率。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两组间比较差异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B组所花费有效救治时间明显短于A组(t=12.502,P=0.000<0.05);B组的救治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263.175,P=0.000<0.05)。详见表1。

3 讨论

严重多发伤的死亡分为即刻死亡、早期死亡和后期死亡三个高峰期[3]。即刻死亡发生于伤后数秒至数分钟内,约占全部死亡率的50%;早期死亡发生在伤后数小时内,约占全部死亡率的30%;后期死亡是指伤后24h内。即刻死亡由于事发突然,无法实施救治,因而只能留下遗憾。而早期死亡期患者仍有生命体征,是救治的黄金阶段,如果及时有效的实施院前急救,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生存概率。但是由于严重多发伤的伤情复杂危重,病情变化迅速,急救环境复杂恶劣,医护人员的水平和救治资源配置存在较大差异,没有固定统一的急救方法和模式可循,因而往往影响到救治的成功率。本次研究中,通过采用积极的院前院后一体化急救模式,有效救治时间明显缩短,救治成功率明显提高,与常规急救方式相比较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P<0.05)。尽管严重多发伤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但是所应遵循的急救原则应当是一致的。即要求急救人员临危不乱,忙而不慌,凭借丰富的急救经验和过硬的心理因素,有条不紊的实施救治操作,最大限度降低致死和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状况。

参考文獻

李柏涛.严重多发伤的院前急救方法探讨[J].当代医学,2014,20(18):82.

曲成武,李玉峰.严重多发伤80例院前急救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0):155-156.

刘爱琴,马玉静,黄红霞.一体化急救模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影响[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5):533-534.

猜你喜欢
院前急救
紧急气管插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探讨车祸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方案的应用效果
以组织建设促急救工作发展
序贯评估病情对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效率及预后的影响
序贯评估病情对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效率及预后的影响
急危重症孕产妇的院前急救方法以及护理措施分析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纳洛酮在院前发生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