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色音乐剧为载体,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2018-05-26 09:48马杰
卷宗 2018年10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

摘 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在校的大学生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在公民层面,摆在第一位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如何让爱国主义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扎根到大学生心里,表现在大学生的行动上,这就需要一个合理有效的载体,本文通过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艺术载体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以红色音乐剧作为艺术载体,通过这一时尚综合的艺术形式,围绕爱国主题的剧本构思,让参与排练、演出的大学生,从内心深处得到洗礼和爱国情怀的激发。

关键词:红色文化 爱国主义 原创音乐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爱国主义作为21世纪的当代大学生努力践行的正确的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高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还略显单一,仅仅通过思政教师进行说教式的理论讲解,并不能让大学生从内心之中得到触动和启发,这就需要一种载体和渠道,传播红色文化。在高校,红色音乐剧的研究、创作、欣赏可以调动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系2015年为纪念中国反法西斯抗战胜利70周年,推出了原创音乐剧《海上·音》,在上海乃至国际范围掀起了广泛的爱国热潮,引起轰动,上海音乐学院也因为此剧荣获了韩国音乐剧节的外文音乐剧金奖。该剧以20世纪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末期为时代背景,从一个犹太音乐家与国立音乐院(上海音乐学院前身)的渊源和中国和西方音乐艺术文化交流为故事缘起进行剧目创作。

一、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艺术载体现状分析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复兴发展基本的文化认同,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每一位公民,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具备的价值取向。

(一)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分析

目前爱国主义教育的现有途径较为丰富,主要采用课堂、课外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但我们也能发现高校在大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表现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较为传统和深奥,时代感和现实感不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较为单一,多数教育者采用“说教式”“填鸭式”的灌输方式,对于学生的内在价值需求却很少切实关注,让大学生学习兴趣减退,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更不会让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爱国主义教育在大学生中的影响,阻碍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入。

(二) 高校红色艺术载体的多样化和实践性分析

如何让爱国主义教育入脑入心,也是目前高校研究的一个课题,爱国主义和红色艺术载体本身就是一个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很多高校都会利用各种途径加强教育,例如看红色电影、观摩红色纪念馆、看红色音乐会等等,这样的形式仅仅停留在一种视觉上的一种感受,真正到达内心,需要大学生作为主要的红色宣传者,亲身参与红色主题的推广。戏剧是一个很好的艺术载体,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以及艺术感染力,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艺术价值。戏剧种类很多,尤其音乐剧目前在中国刚刚起步,但是却发展迅速,受到国人的青睐。排练一部音乐剧,前期的剧本创作,主题音乐创作,舞台布景设计等,都需要围绕主题精心编排,从排练、对剧本、与角色搭戏、演出等等,每个环节都是需要演员亲自参与的,这样的实践活动会更加加深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二 、红色音乐剧的概念

音乐剧产生于19世纪中叶,是集音乐、舞蹈、朗诵、美术、诗歌、表演、台词等多种形式融合在一起,表现故事内容,是一个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同时在高校的音乐剧也承担着教育、宣傳、引导的德育职能。

“红色音乐剧”是音乐剧创作题材中的一种,这样的题材主题明确,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红军长征等历史时期、歌颂红军和人民机智勇敢的精神风貌。“它表达了一种红色革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渊源,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三、红色音乐剧引领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析

当代高等教育中,红色戏剧的研究已经有显著的成绩,音乐剧作为戏剧的一种表演形式,通过红色音乐剧的创作,大学生自己的排练、演出,把爱国主义思想、社会正能量、主流思潮通过形象化、艺术化的形式,潜移默化的影响的大学生,引导学生在审美体验的同时,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自己的感性体悟和理性认知,因此,红色音乐剧的教学和应用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目前在国内,以抗战、革命、建国等主题的电视电影、音乐很多,但是具有综合性的红色主题的原创音乐剧并不是很多,对大学生影响还不够深入,针对这一情况,本人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加强红色原创音乐剧的研究,使其成为校园文化重要的载体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归根到底也是一种德育的培养,中国自古就十分重视品德教育,并将音乐作为道德教化的重要手段,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认为一个人品德的塑造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荀子也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荀子·王制》)《乐记》的《乐象篇》也有这样的记述:“乐者,德之华也。”而在大学的德育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说教式的思想理论课程或者德育课程上,应该通过美育教育的途径来完成。上海音乐学院的创办者之一蔡元培先生,对美育有着很高的研究,最早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美育对于人们的感情的陶冶作用是德育、智育不可替代的。

在中国的话剧历史中,已经排演了很多优秀的原创红色话剧,例如《雷雨》, 《白毛女》,《春蚕》,《祝福》,《林家铺子》,《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和《憩园》,《陈毅市长》《智取威虎山》《杜泉山》,《茶馆》. 《海瑞罢官》,《夜半歌声》等等,革命历史题材的的影视作品更是数不胜数。中国的原创音乐剧可以借鉴话剧、电影的东风,在此基础加入音乐、舞蹈、舞美、灯光等艺术表现手段,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音乐剧作品。可以做出红色音乐剧走进高校,做出品牌,真正的为大学生服务,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起到教育的功能。

(二) 鼓励校园红色主题音乐剧创作,以学生为主体,专业教师做指导,整合学校资源

大学的音乐剧教育参差不齐,有的艺术类高校创办音乐剧专业,有的学校没有,但这也并不影响音乐剧表演形式的普及,很多学校创办的音乐剧社团。在普通高校开设音乐剧实践活动,发动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围绕着红色的革命主题,把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内容融进其中,学生在创作排练过程中,直接受到教育和触动。

每年学校可以启动一部分经费,用于红色音乐剧的排练和创作,可以邀请音乐剧导演、编剧进行剧本创作,挑选一些学生进行排练,最后在舞台上进行呈现。一部2小时左右的音乐剧,排练周期短则一两个月长至半年一年,这样长时间的磨合,学生也在内心深处加深了爱国的情感。

(三)音乐剧赏析课进课堂,通过审美教育,为德育提供新的培养途径

在大学的爱国主义教育中,通过红色经典书籍阅读、观摩红色景点、举办相关红色主题的校园活动并不能达到效果。与其他的教育手段相比,音乐剧具有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生动形象、即包含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又传输着一定的核心价值。在大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围绕着素质教育的目标,追寻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要求,很多方面的教育都可以通过音乐剧这种特殊的载体媒介得以实现。音乐剧作为一种艺术,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却深远持久,不可忽视。

因此把红色主题的音乐剧赏析课带进课堂,通过剧目的讲解,主题的引导,让学生能够调动积极性的同时,潜移默化中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四、原创音乐剧《海上·音》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2015年是全球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为纪念这一重要的时刻,推出了原创音乐剧《海上·音》。

(一)《海上·音》的当代价值

在我国的大中小学教育过程中,从学校到家长到学生,重视专业分数、专业技能成为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好坏,一个学生学习情况好坏的标准,然而卻在某一方面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出现了一批高智商低情商,高学历低文化,高分数低品行的学生。清朝康熙、乾隆年间的教书先生李毓秀,写了一本对后人影响深远的书籍,原名叫《训蒙文》,后改为《弟子规》,这是与孔子的《三字经》相媲美的德育书籍。里面关于品行和学习的关系曾讲过“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就说明自古以来学习应该先学做人后学技能。

大学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担负着大学生思想品格的培养,爱国主义教育,做人诚信教育以及正确的三观引导。如何能够让比较枯燥的德育教育更直接更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音乐剧这样的艺术形式,可看可听可互动,可以调动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优秀的剧本,鲜明的主题能够直接的引领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海上·音》就是这样一部优秀的红色主题音乐剧。

(二)《海上·音》的现代意义

上海音乐学院原创音乐剧《海上·音》于2015年7月中旬建组排练,9月1日至3日在上海兰心大剧院首演,随后历经多次修改,于11月25日至29日改版公演,同年12月15日、16日于上外松江校区再次加演。两轮演出分别赢得了各界和大学生们的赞赏与肯定,而在2016年《海上·音》第三版重磅归来,于2016年5月6日至8日登陆上海美琪大戏院。

这是一部从校园走出的爱国主义题材的红色音乐剧,无论是参与演出的剧中演员还是让观看演出的大学生们,都是一次十分有意义走心的德育教育。用音乐来感化人、教化人,将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的德育培养联系起来,在大学生审美体验的同时,将正确的人生观、责任意识、集体意识、人格塑造一点一滴的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中,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邵宇《浅析红色戏剧的研究与应用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2015年

[2]金曦,《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选择》,2015年4月

[3]史春红.《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4]唐寿东,《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研究》,2011年5月

[5]王文义《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2007年

[6]许会荣《浅谈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新西部》,2009年

[7]叶茂青《音乐剧中人物塑造问题初探——以原创音乐剧《海上·音》中男女主人公为例 》2016年

注释

1.《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研究与途径探索》代莉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选自《浅析红色戏剧的研究与应用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邵宇 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

3.浅析红色戏剧的研究与应用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 邵宇;-《戏剧之家》。

作者简介

马杰,(1986—),汉族,中共党员,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