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利明
[摘要]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一直未给予足够重视,本文以大学英语翻译j学的必要性为切入点,分析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8) 04 - 0157- 02
翻译能力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然而,长期起来,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缺乏合适的翻译教材,教师不重视,学生不练习,阻碍了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必要性
根據中国译协统计,2015年我国翻译人才总需求超过100万,而专业人员仅10万余人,岗位缺口达90%。翻译人才的短缺问题,不是一般意义的短缺,是极度短缺。英语专业培养的翻译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社会急需大量能从事专业翻译任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一)最新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最新版《要求》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基础目标要求是“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结构清晰、语言难度较低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译文基本准确,无重大的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能有限地运用翻译技巧。”其中,能借助词典,大大弱化了学生词汇量的积累,强调了对学生双语转化能力应用能力的考察,同时,要求学生在翻译中会有限使用基本的翻译技巧如增译、减译、音译等,虽然对翻译技巧要求不高,但是如果没有课堂上教师系统地理论引导和学生课下批量的实践练习,翻译能力的提高鲜有成效。
(二)四六级改革的驱动
2013年12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翻译题型进行改革,把句子翻译改为段落翻译,分值也从原来的5%提升到15%。改革前翻译部分测试的是句子、短语或常用表达层次上的中译英能力。改革后的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翻译的目的是测试学生把汉语所承载的语言文化信息用英语表达出来的能力,更加侧重考查学生的翻译应用能力。在四六级考试指挥棒的驱动下,单靠教师课堂词汇讲解已不能满足学生对翻译练习的需求,开设大学英语翻译课势在必行。
(三)学生群体的要求
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过四六级、考研要考汉译英或英译汉,毕业论文摘要需翻译成英文,毕业面试有英文自我介绍,就业后在很多公司会遇到中英文材料要翻译,在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英语翻译能力已成为新时代必备工具之一。笔者根据对学生的调查问卷,绝大部分学生迫切希望能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但想到英语词汇量难记、阅读读不懂,找不到合适的方法便望而却步。
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问题
要全面提升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应用能力,必须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引起重视,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设置上,翻译教学融入大学英语课程中
据笔者调查,目前全国多所高校未开设大学英语翻译课,绝大部分高校将翻译教学纳入大学英语读写课教学中,将翻译作为理解和巩固语言知识的手段,将翻译课上成另一种形式的语法、词汇课。教师教授翻译的时间很短,通常在读写课长难句讲解后引导学生如何进行英汉翻译,或是词汇讲解时要求学生进行汉英翻译举例,学生课下做的翻译练习更少。部分高校在大三开设了大学英语翻译选修课,但是由于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目标与实际应用脱节,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教师对翻译教学认识欠缺
在对部分大学英语教师的调查中发现,他们认为翻译理论知识是英语专业才开设的课程,大学英语课堂没必要讲,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拥有足够的词汇量,学好语法,就能译出正确的英语句子,四六级考试就能拿高分,学翻译理论没用,他们肯定翻译技巧的重要性,但认为翻译技巧可以在读写课文中讲解。他们忽视了翻译是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转换,是用另一种语言‘准确再现源语的语言文化信息。不懂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译出来的句子只能是词汇的堆砌。教师自身对翻译的认识偏差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翻译观。
(三)学生对翻译认识存在误区
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及市面上、图书馆铺天盖地的四六级词汇手册的影响下,多数学生认为,大学英语学习就是记单词,记不住单词,懂再多的翻译理论和技巧也写不出来,说不出来,怎么记住单词才是王道。在对部分校内学生的调查中,他们认为做英译汉相对简单,英语单词意思可以在语境中猜测,汉译英要困难,看着汉语想不起来英语单词,一部分学生认为翻译技巧重要,但在翻译实践中不知道如何用。因此,学生们一边嘲笑众所周知的“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这样的译文,一边写出“We two who and who(咱两谁跟谁)”这样的译文,让人贻笑大方。
三、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对策
根据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提出以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对策。
(一)改革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创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
增加大学英语翻译课,纳入学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中,推行“3 +1”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即开设3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和1个学期的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更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新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参与,学生之间通过合作、探究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注重学生的基础翻译能力和与专业对接的专业翻译能力的提高。打造“课前自主学习+课中互动讨论+课后实践练习”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新模式,课前,公外部全体教师集体研讨,选定大学英语翻译教材,或者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参考多本翻译教材编写适合公外学生的大学英语翻译教材,设计符合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实际需求的教学进度、教案、讲稿,制作教学微课,在课前一周发给学生,并布置相应的翻译任务;课堂上,前半个小时教师概述微课内容,进一步强调教学重难点,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前期完成翻译任务,分析所采用翻译方法,之后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发言,总结本组观点及翻译过程中遇到困难,最后教师呈现参考译文,并将参考译文和学生译文对照,分析译文优劣;课后,组内学生根据课堂讨论内容练习一段相似题材的文本翻译。学生期末试卷由大学英语教研室教师教研会讨论后统一命题。期末评估采用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即期末成绩=50%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
(二)加强公共外语教研室教师业务素质
英语教师的业务素质对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有直接的影响。公外教师绝大多数研究方向为文学和语言学,翻译方向教师相对较少,所以要保证大学英语翻译课教学质量,必须整体提升公外教师翻译方面的业务素质。教师首先自身应加强对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学习,研读大学英语翻译理论与技巧相关书籍,到英语专业翻译课堂听课,或是通过网上课堂提升翻译类相关知识,也可与市内翻译公司合作,通过翻译实践提高自身翻译能力,同时应紧跟时代步伐,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如微课制作、网络师生互动平台、机器翻译、数据库使用等,依托信息技术辅助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其次,学院可选派部分教师参加短期英语翻译研修班,大学英语翻译研讨会、课件制作培训班等;也可聘请有专业翻译经验的人员做兼职教师;加强院校间大学英语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教研室教师之间应由翻译方向老教师牵头,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会,通过讨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三)加大英汉对比知识讲解,扭转学生的错误翻译观
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在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生存环境、习俗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思维是翻译活动的基础。西方人的思维习惯是从小到大,从未知到已知,突出主观作用,在话语中多用非人称主语和被动句,很少省略主语;中方偏重形象思维,倾向于整体思维,从大到小,从已知到未知,在话语中多使用无主句,主动语态,连词使用较少,讲究对称和和谐。学生只有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在翻译实践中,“他们才会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自觉地培养译语意识、遵循译语表达习惯、排除原语干扰,选用译语中最优化的表现方式,传递原语信文,提高译文质量”。通过讲解,转变学生对翻译的错误认识,即翻译就是记单词。要使学生知晓,翻译是理解之后的语言转换,没有理解就没有翻译,转化过程需要翻译技巧,只有灵活运用翻译技巧,译出来的句子才会不拘泥于原文,符合英语句式表达,译文要通顺流畅,符合译人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整个翻译过程中,培养一个好的翻译思路很重要,即拿到翻译材料后,如何分析,遇到翻译困难如何解决,怎样使译文表达更忠实原文,同时更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正确认识翻译是做好翻译的第一步。
(四)增强学生课外翻译实践活动
翻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切实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课外翻译实践必不可少。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开设形式多样的翻译实践活动。通过开展散文翻译比赛、英汉互译比赛、翻译知识竞赛等活动,提升学生的翻译兴趣;选取不同文体的实用类翻译材料如旅游文本、摘要、说明书等的翻译让学生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实用文体翻译能力;依托互联网,搭建翻译网络互动平台,对学生进行翻译软件、数据库知识、翻译工具等的培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组建翻译工作坊,前期学生可在教师引导下从指定任务开始练习,下达翻译任务,组内分工、合作,完成翻译任务,一校,二校,教师给学生强调校对的重要性,然后是排版、交稿,最后教师指出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经过三轮练习之后,学院或教师可牵头将企业或翻译公司与学生合作,教师充当指导者,使学生在真实的翻译环境中承担翻译任务,提高翻译能力。
四、结论
21世纪社会需要大量能从事各个领域进行翻译的人才,单靠英语专业培养的翻译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专业化翻译人才的培养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任重道远。因此,各大高校应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通过改革课程设置,强化师资队伍,加强学生翻译实践,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备扎实专业知识的翻译类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宗华,程少武.理T科高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7(4):153.
[2]齐戈.英语教学法改革和实践探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社,2014:72.
[3]冯庆华.漢英翻译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86.
[4]魏令查.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J].外语教学,200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