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管理的效果研究

2018-05-26 07:32邓燕宏王国碧
现代医院 2018年3期
关键词:外伤颅脑量表

邓燕宏 刘 薇 吉 佳 王国碧

颅脑损伤是由外界暴力作用于头部引起的常见的创伤,包括头皮损伤、颅骨骨折、原发性颅脑损伤和继发性颅脑损伤[1]。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的恢复期较长,且恢复期的干预直接影响到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大量的临床调查发现,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的恢复期内,其脑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依然比较严重,而且会出现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下降的情况,这些情况会严重影响其病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因此,对于术后恢复期患者的护理干预也不可忽视,尤其应注意对患者在康复期的治疗态度及依从性的护理干预,以为其综合生活能力的改善提供必要的前提[2]。手术治疗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恢复期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减轻脑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提高其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为了进一步证实此护理方法的有效性,我们对近年来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60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15年7月—2016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160例颅脑外伤围手术期患者,按照入院单双日进行1∶1匹配,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病情均稳定,患者家属代签知情同意书,本研究方案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颅脑外伤患者围手术期开展常规护理。包括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吸氧护理等。

1.2.2 观察组 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系统化护理管理,具体包括如下几方面措施:①护理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的制定:护理团队通过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建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明确日常护理过程中的规章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②对护士开展针对性培训:对本组护士进行急救和干预知识的培训,增强护理人员对患者护理能力,要求所有医务人员能详细掌握颅脑损伤病理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主要方法。③对患者的心理康复治疗:了解患者性格、精神状态以及家庭状况,根据患者当前心理状态及不良情绪制定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方案。采用支持性心理护理的方法,动员患者家庭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④对患者加强认知行为教育: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的前提上,引导患者积极进行康复训练,纠正错误观念和想法。并通过行为教育来引导患者加强自身健康管理,戒除不良生活行为。⑤对患者采用肠内营养及护理:患者术后待生命体征趋于稳定,经过鼻插管引至十二指肠,进行葡萄糖和电解质的喂养,并随着患者病情稳定、消化功能的恢复过渡到肠内营养商品的喂养(剂量由少到多、浓度由低到高)。喂养期间注意保持营养液的清洁性、避免污染。肠内营养达到一周以后,拔除鼻饲管。⑥做好呼吸道吸痰和抗感染护理:保持病房良好的室温和湿度,并每天通风3 h以上,患者保持仰卧位,床头抬高20°,头偏向一侧。护理人员每天定时给予吸痰,注意操作过程要缓慢,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结束需要详细记录患者当次吸痰痰液的体积、粘度和性质。对肺部感染的患者依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待感染症状稳定减量抗生素。

1.3 调查工具

1.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学历、基本病情等。

1.3.2 护理满意度 包括对患者态度、业务精湛、关怀患者、讲解疾病护理知识、及时提供护理服务、住院期间感觉良好5个方面内容,每个内容得分区间0~1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满意度越好。

1.3.3 焦虑情绪量表(SAS) SAS(Self-Rating Anxiety Scale)量表系William W.K. Zung编制的,用于测量受试对象焦虑状态和严重程度的心理学量表,历经几十年来的反复使用和验证,成为临床心理上的一种普遍适用的疗效量表。SAS量表采用4级评分方法,对象根据项目所指定症状出现的频度进行自评,其标准为:1分(没有或很少时间)、2分(小部分时间)、3分(相当多的时间)、4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3]。

1.3.4 抑郁自评量表(SDS)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其原型是Zung抑郁量表(1965)。该量表共含有20个项目,同样采用4级评分方法。通过评分测定可反映抑郁患者的主观情绪感受,该量表得分越低表示状态越好,以SDS标准分≥50为抑郁状态的临界值[4]。

1.3.5 围手术期护理质量量表 由伍宏编制的《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量表的编制和评价》进行调查,包括7个维度(身体护理、接受信息、支持、尊重、医务人员特征、环境、护理过程)32个条目内容,患者(0.98)和护士(0.99)的重测信度较好[5]。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4.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两组之间采用t检验,两组以上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各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对患者态度、业务精湛、关怀患者、讲解疾病护理知识、及时提供护理服务、住院期间感觉良好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指标观察组对照组tP对患者态度8.34±1.542.98±2.33294.6440.0001)业务精湛7.99±1.755.89±1.8953.1760.0001)关怀患者8.22±2.116.89±1.6519.7240.0001)讲解疾病护理知识9.10±1.856.56±1.6783.0940.0001)及时提供护理服务8.98±1.457.89±2.1114.5010.0001)住院期间感觉良好8.97±2.106.78±1.3661.2960.0001)

注: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前测,SAS和SDS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测,SAS和SDS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护士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比较

两组护士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身体护理、接受信息、支持、尊重、医务人员特征、环境、护理过程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焦虑和抑郁情绪时间观察组对照组tPSAS入院前测47.91±2.3347.87±2.82 0.0100.922护理后测39.46±3.3843.26±2.1571.9890.0001)SDS入院前测39.92±1.8539.37±2.123.0570.082护理后测31.44±1.6935.50±1.73225.4550.0001)

注: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中致死率与致残率均较高的创伤性疾病,对其治疗除早期的抢救性救治外,术后恢复期的生活能力及伤残情况的改善也是需要重点干预的方面[3,4,6]。而除治疗用药及其他治疗性干预手段外,护理作为对患者监测及照顾最为细致的方面,其对患者术后的恢复期影响程度较大,而临床中护理模式较多,其对患者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对患者进行护理前选取合适的护理模式是必要的前提[5,7-9]。

因素条目个数得分区间观察组对照组tP身体护理1010~5047.74±2.4331.88±1.772226.5560.0001)接受信息55~2523.56±1.7720.83±2.1278.1710.0001)支持44~2019.00±1.2310.67±1.571395.5230.0001)尊重33~1511.67±1.509.56±1.4482.3780.0001)医务人员特征44~2017.71±1.6714.33±2.21119.1130.0001)环境44~2018.90±1.0115.13±1.28427.6970.0001)护理过程22~106.55±1.015.88±1.0816.4240.0001)

注: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系统化护理管理的患者,其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象。由于系统化护理管理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为指导,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协调工作内容,实现较高的工作效率,同时对于患者的康复速度及心理需求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也有相应提高[6-10]。系统化护理过程中,强化了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有助于医护人员将医疗服务做得更为细致,护理质量因此也将大大提升。同时,患者经过专业的营养支持,其体力储备得到巨大提升,有助于促进其从负氮平衡实现扭转。但是需要格外注意的是,颅脑外伤患者因为消化系统存在一定应激作用,能力消耗激增的同时胃肠道功能减弱,因此需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及时调控喂养的食物体积及粗细程度。

研究还发现,接受系统化护理的患者,由于开展了多方面干预活动,为患者创造较佳的康复环境及支持,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改善,这也是护理质量提高的一个客观表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后遗症,待患者病情稳定即可及早开展肢体功能的恢复。颅脑外伤患者心肺功能往往存在一定损伤,在对患者治疗过程中更需要密切监测其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如中心静脉压、心电图等均可以一定程度上反应患者的心脏功能,对于心肺功能出现紊乱的患者需要及时加强人工气道的护理。康复计划过程可以从小关节或远端肢体开始,由远及近。康复训练过程中也要注意,运动幅度和强度不宜过大,以免对患者肌力和关节造成负面影响[11-13]。通过积极、全面开展护理活动,患者在互动过程中可逐步恢复自信心,强化意识。而护理人员同样也是系统化护理管理的受益方,其护理技能和知识掌握程度得到有效实践和回顾,自身专业技能得到极大提高[14-15]。

综上,系统化护理是随着护理学不断发展完善及对患者生存质量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而出现的一种护理模式,其对患者的干预及护理更为细致,效果也更为突出,值得在脑外科患者护理过程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袁 榕. 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后ICU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分析[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6(6):138-140.

[2] 薄巍巍,李湘军. 优质护理与健康教育的联合运用对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5):109-111.

[3] 石红兰. 颅脑外伤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护理的临床效果评价[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5):40-41.

[4] 于岩岩,山广慧,金 娜. 分级护理制度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及ICU入住时间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8):68-70.

[5] GALBIATI G, PAOLA C. Effects of Open and Closed Endotracheal Suctioning on Intracranial Pressure and 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 in Adult Patients With Severe Brain Injury: A Literature Review[J]. J Neurosci Nurs,2015,47 (4): 239-246.

[6] MCCARTHY DM, CAMERON KA, COURTNEY DM, et al. Communication about opioid versus nonopioid analgesic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 J Opioid Manag,2015,11(3):229-236.

[7] 潘江霞. 早期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9):137-138.

[8] 王惠芳.早期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预防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34):186-188.

[9] 邹依然,杨 佳.预见性护理联合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6):192-194.

[10] 卢远新. 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重症患者康复期恢复效果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2):62-64.

[11] 卢斌华,邵 盼,童民锋. 优质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血糖、血脂变化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4):105-108.

[12] 李志红,季慧芳,段青梅,等. 功能训练联合针刺对颅脑外伤吞咽困难的观察及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4,29(4):347-348.

[13] 杨 红,刘欣菊,许 蓉,等. 优质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2):1525-1526.

[14] WU X, YU Y, HU P, et al. Maintenance effects of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at early time on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injury[J]. Zhongguo Zhen Jiu,2015,35 (5): 439-442.

[15] 彭秀丽. 87例颅脑外伤患者急诊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39-40.

猜你喜欢
外伤颅脑量表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我国院前急救中有关外伤若干问题商榷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穿皮皮瓣修复在治疗手术外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