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晨霞,施正君,王雪明
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消化科,江苏 泰州 225321
消化道息肉是一种突出于黏膜表面的赘生物,多发生于胃肠道,是临床上较多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早期多无显著临床症状,如果处理不及时,消化道症状会随之出现,甚至发生出血和癌变,所以及早的诊断并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3]。胃肠镜下高频电切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是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电凝固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对患者损伤小、止血效果好等优点[4]。本研究对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采用胃肠镜下消化道息肉高频电切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并同经高频电凝电切术和微波凝固术比较,探讨胃肠镜下消化道息肉高频电切联合氩离子凝固术应用疗效及安全性,具体报道如下。
将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男48例,女42例)消化道息肉患者纳入课题研究,年龄17~65岁,中位年龄(49.8±11.2)岁。其中上消化道息肉26例(包括贲门息肉13例,胃息肉13例),下消化道息肉64例(直肠息肉20例,结肠息肉38例,回盲部息肉2例,多部位息肉4例);直径小于0.5 cm息肉18例,直径在0.5~2.0 cm息肉62例,直径大于2.0cm息肉10例;炎性息肉29例,增生性息肉43例,腺瘤性息肉18例。纳入标准:根据《实用消化病学》中相关诊断标准、内镜检查和病理结果,确诊为消化道息肉,并具有内窥镜手术指征;患者自愿参与本课题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恶性病变患者;不同意参与课题研究患者。将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接受高频电切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组患者接受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C组患者接受微波凝固术治疗。3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见表1。
Olympus GIF H260胃 镜( 日 本Olympus公 司 );YHA300型氩气高频电刀并附氩气离子束凝固导管;高频电发生器为德国爱尔博电子医疗仪器公司生产,设备型号:V10 200S,产品标准:YZB/GEM 1536-2010《高频电外科系统》;微波使用是徐州诚信电子器械研究所生产的综合治疗仪GZY-1;VIO200S+APC电外科工作站。
1.3.1 术前准备
术前1 d患者禁食禁水,进行心电图、血常规、出凝血时间、X线胸片和乙肝表面抗原等常规检查。为了避免患者胃肠蠕动,术前20 min给予患者肌肉注射10 mg地西泮和10 mg山莨菪碱。
1.3.2 操作方法
(1)A组患者操作方法:内镜进入到病灶部位,吸出息肉周围的分泌物和水分,使息肉能够充分暴露出来。高频电切输出功率选择30~80 W,同时进行切割和收圈,对于直径较大的息肉通过多次通电,缩短每次通电时间的方式进行切除。氩离子凝固治疗功率选择35~45 W,将氩气瓶阀门打开,调整氩气流量1.0 L/s,通过内镜钳将可屈式氩气离子束凝固导管置于息肉上,踩踏氩离子凝固档,去除息肉,也可以电切出血后进行止血。
(2)B组患者操作方法:内镜和高频电切治疗方法同A组患者。高频电凝输出功率选择35~50 W,通过内镜钳将圈套器先端部分置于息肉上,通电灼除息肉。
(3)C组患者操作方法:内镜进入到病灶部位,吸出息肉周围的分泌物和水分,使息肉能够充分暴露出来。将微波机功率调整到40~60 W,将微波探头置于息肉上,进行多次多点烧灼,直至息肉凝固、坏死或者脱落为止。
(4)术后处理:所有患者术后禁食1 d,留院观察3 d,进流质饮食,卧床休息,7 d内尽量避免剧烈运动,给予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4~8周,大肠息肉患者伟了保证大便通畅可适当给予缓泻药,严密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患者是否出现黑便和腹痛等症状,避免发生大出血。
记录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息肉一次性治愈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随访结果。
本课题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2。由表2可知,A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一次性治愈率为100%,显著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3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见表3。由表3可知,A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三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例)
术后进行半年随访,A组患者无复发病例,复发率为0.0,B组患者复发2例,复发率为6.67%,C组患者复发3例,复发率为10.00%。B组和C组患者的复发率均高于A组,但3组患者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表1 三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
消化道息肉的数目、大小和形态各不相同,多为良性肿瘤,在临床上较为普遍,但起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多在胃肠镜的检查过程中意外发现,属于一种癌前病变[5]。消化道息肉从病理上可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3类,其中腺瘤性息肉的恶变率最高,可达40%~50%,且其体积随患者年龄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对于腺瘤性息肉,无论其直径大小、形态和发病部位,都需要进行活检并摘除[6]。一般认为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的恶变都需要先转化为腺瘤性息肉,但也有报道认为,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也可能直接发生恶变而不经过腺瘤期,所以,对于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也要及时活检并摘除[7]。目前,临床上诊断消化道息肉的首选方法是内镜检查。开腹手术治疗是消化道息肉的传统治疗方法,其主要缺点为对患者的损伤较大,患者术后康复慢,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近年来,内镜技术飞速发展,与传统方法相比,其对患者的损伤较小,安全性好,患者的康复时间短,已成为临床治疗消化道息肉的首选方法。
胃肠镜下消化道息肉的治疗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为高频电切联合氩离子凝固术、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和微波凝固术[8-9]。微波凝固术所使用的微波探头是圆柱形状,所以对于直径较大的息肉或者活动度过大的蒂息肉来说,容易损伤患者的正常黏膜面、肌层以及浆膜层,切其损伤程度无法控制,容易发生感染、出血甚至穿孔等并发症。另外,要及时清除治疗过程中探头与组织焦痂发生的粘连,这不可避免的延长了手术时间,同时病灶组织会受到探头退出时的影响发生出血等并发症[10-11]。高频电凝电切术也是目前治疗消化道息肉的常用方法,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电灼热效应产生的局部高温使病灶组织的水分发生气化,引起病灶组织的蛋白质发生变性,最终切除[12]。高频电凝电切术对于消化道息肉有显著临床疗效,治愈率较高,但是电凝对患者的损伤较大,容易发生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13]。也有文献报道,高频电凝电切术能够使小息肉的创面扩大,加深,导致其愈合时间延长[14]。高频电切联合氩离子凝固术使用的氩离子束是一种惰性气体,具有无毒无味、对人体无影响以及性能稳定的特点,氩离子束能够提供高频、高压电流,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较好[15]。氩离子束的装置包括氩气源和探头、高频电发生器以及能够通过内镜活检口的可屈式纤维管。其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主要优势在于[16]:① 因为氩离子束治疗属于非接触性治疗,同时其凝固时间较热探头短,所以探头与组织粘连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治疗安全性高;② 因为氩离子束能够降低治疗过程中创面的温度,组织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氧化和碳化的可能性较低,所以避免了出现焦痂和浓烟等现象,污染小;③ 氩离子束主要在不干燥的病灶区域发挥作用,直到治疗区域干燥为止,所以患者的凝血区与干燥区的深度相同,患者组织表面热凝固区域深度约为2~3 mm,所以不易对深层组织造成破话。另外,病灶组织接受氩离子束治疗后会生成一层绝缘层,避免了氩离子束进一步灼伤深层组织,避免了发生术后迟发穿孔。
本研究将高频电切联合氩离子凝固术在胃肠镜的指导下应用于消化道息肉的治疗中,改变了传统治疗的单一模式,大大提高了治疗效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上率和治疗费用。本文将9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接受高频电切联合氩离子凝固术、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和微波凝固术治疗,研究结果表明,A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一次性治愈率为100%,显著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氩离子凝固术具有更为有效和彻底的局部渗血止血效果,这与相关文献报道相一致。氩离子凝固术作为世界上最富有创造精神的治疗方法之一,因其非接触式电凝固的特性而具有凝固深度一致,无碳化等优点,其对消化道息肉的治疗有明显优势。治疗后的随访结果表明,B组和C组患者的复发率均高于A组,但3组患者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息肉复发与选择的治疗方法不相关。
综上所述,高频电切联合氩离子凝固术、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和微波凝固术都是胃肠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有效方法,但是高频电切联合氩离子凝固术的治疗效果更显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且其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婉薇,马娟,余莲英,等.上消化道息肉临床特征分析2376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1(8):709-713.
[2] Wood JJ,Lord AC,Wheeler J,et al.Laparo-endoscopic resection for extensive and inaccessible colorectal polyps: a feasible and safe procedure[J].Ann R Coll Surg Engl,2011,93(3):241-245.
[3] 张雯雯,周正东,管绍林.电子内窥镜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1):93-98.
[4] 陈翀,张月华,叶学勇.上消化道息肉临床诊治332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2(2):268-272.
[5] 武阿丽,吴兵,张亚飞.结肠息肉3种内镜治疗方法的疗效对比[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2):214-215.
[6] 延喜胜.结肠镜下不同方法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4):409-411.
[7] 冯春,张旭,房玉亮,等.尼龙绳技术在高频电切治疗结直肠息肉中的应用[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4,31(10):593-595.
[8] 张德勇,张远兰,凌波,等.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高频电切在治疗胃肠息肉中的合理运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4,3(30):405-406.
[9] 陈健华,黄介飞,秦晓华,等.内镜下联合钛夹、氩离子凝固和电切治疗带蒂大肠息肉63例临床观察[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1):37-38.
[10] 唐海龙,王洪生.结肠息肉应用结肠镜的诊疗方案与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16):44-48.
[11] Uygun A,Kadayifci A,Polat Z,et al.Long term results of endoscopie re-section for type I gastric neu roendocrine tumors[J].J Surg Oncol,2014,109:71-74.
[12] 祝爱华,王倩.超声内镜在十二指肠Brunner腺增生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12):170-171.
[13] 檀心广,胡志方,李福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高频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24(9):690-692.
[14] 胥宾芬,范惠珍.内镜下微波灼除术与高频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2015,36(3):444-446.
[15] 王屹然.无痛内镜下氩气刀切除胃肠息肉癌变患者的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9):982-984.
[16] 苏俊,吴会超,刘菲菲.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不同类型大肠息肉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4,20(7):759-762.